(共22张PPT)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人教版
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新闻的六要素,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知识与能力)
2、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知识与能力)
3、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过程与方法)
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
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一生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有3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其中有发明硝化甘油炸药,雷管,无烟火药等,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当时合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后来称这个奖项为诺贝尔奖,这位科学家是谁?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是什么样的呢?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弗雷阿尔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
背
景
链
接
诺贝尔奖
分设六个奖项
物理
化学
生理学
或医学
文学
和平
经济学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分类
首届诺贝尔奖
于1901年12月10日
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
中国本土诺贝尔奖获得者
屠呦呦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9年7月30日,被秘鲁天主教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诺贝尔( )
字
词
学
习
挪威( )
颁发( )
瑞 典( )
字词注音
ruì
nuó
nuò
bān
整
体
感
知
朗读课文,回忆消息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整
体
感
知
朗读课文,并填充下列内容。
导语:
主体:
背景: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奥斯陆举行。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整
体
感
知
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
第一段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5W+1H)
第二段介绍了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及授奖仪式的相关要求。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知
识
延
5W+1H
谁(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事(what)
为何(why)
过程(how)
与语文中记叙文的六要素一致。
深
知
识
延
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深
教师总结
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课
文
精
讲
倒金字塔结构:
课
文
精
讲
再读课文,思考:
1、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开门见山、高度浓缩、简明扼要。
特点:
课
文
精
讲
再读课文,思考:
2、末段交代消息背景,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
进一步让读者明白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和评议程序,达到“科普”的目的;
2
同时再一次表明诺贝尔奖整体设置历程的慎重性。
深
入
探
究
消息注重客观性,强调“用事实说话”。再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说说你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看法。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部分写道:“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这是创始人诺贝尔的遗嘱,更是诺贝尔
深
入
探
究
主体部分
介绍首届诺奖的获得者有:伦琴、范托夫、贝林、普吕多姆、迪南和帕西。这些人无一不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最大贡献。
用事实说明当该受奖。
后半部分
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情况、资金来源和管理评议的方法,使得读者对诺贝尔奖有了更为清晰、全面和透彻的了解,不回避,不夸大,完全用事实说话,值得肯定。
奖一贯的颁发依据。
主
旨
归
纳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顾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结
构
梳
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背景
介绍获奖人员
明确颁奖程序
崇尚科学
激励创新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与获奖评议
主体
拓
展
延
伸
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他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当时,有5个人被炸死,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另外4个也是他的亲密助手。当诺贝尔的母亲得知次子惨死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此大受刺激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人们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诺贝尔,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
可是,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就在爆炸惨案发生几天后,人们就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船,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原来,大难不死的诺贝尔在被当地居民赶出来后,跑到这里来继续他的实验工作了。终于,诺贝尔经过反复实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久,他又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THANK YOU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