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拔高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拔高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6: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拔高练习(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她选择种植一种调味香料——草果,一人挑起赡养公公婆婆和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实现了脱贫致富。
B.那阵阵飘落的树叶,更使人触目伤怀,平添萧瑟之感。
C.小演员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感受深刻,很多孩子每次排练完都会眼睛湿红,久久不能自已。
D.那个人总喜欢当众揭别人的短,在当地可谓名噪一时。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
B.长江大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C.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D.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蓝梦谷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我还会再来!”
B.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C.怎么可能不来 谁决定的 你吗 没搞错吧
D.“创卫工作”让黔东南州各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靓丽一新。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shì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hùn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下面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轼 混 zhà lán pán shān B.拭 浑 zhà lán pán sān
C.轼 浑 zhà lan pán sān D.拭 混 zhà lan pán shān
8.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
A.吊 缩 拉 B.攀 缩 搀
C.攀 勾 搀 D.吊 勾 扶
9.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D.“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三、综合性学习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杨树在严冬里,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上,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冬小麦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播种完毕,因为出土的幼苗必须经历一整冬的雪压霜欺,最后才能在来年的5月扬花吐穗,孕出果实,倘若要躲掉那个刺骨的冬天,执意把它播种在温暖的春天,最终也只能徒长枝叶,永远不会结出一粒果实。雪压霜欺对冬小麦来说,是一段不能缺失的经历,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种种磨难,倘在逆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对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2)阅读材料二,你能得到关于生命的哪些启迪?请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3)白杨树使你联想到那些人物或精神品质?
四、课外阅读
文言文阅读
故事两则
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家无慧仆,以老佣往。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维飨③。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颜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④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⑤,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 ”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朱?: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③飨(xiǎng):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shāo)斗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⑥铛(chēng)臼:煎茶用具。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送之 走:跑
B.自念所赠颇不粗劣 念:思念,怀念
C.手自烹进手 自:亲自用手
D.贵官执盏一拱曰 执:拿着,握着
1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主人骂而遣之
A.久之,目似暝(《狼》)
B.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
C.晓之者曰(《杞人忧天》)
D.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13.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1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
(2)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颜欢慰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B
6.D
7.D
8.B
9.C
10.(1)下联:示例:赏白杨敬仰傲骨精神
(2)示例:仍能保持执着和不屈,他的生命之花会开得更加美丽。
(3)示例:守卫边疆的战士,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等。
11.B
12.C
13.A
14.A
15.(1)从前有位朋友赠送红鲫鱼给孙禹年公子。
(2)(老佣人)回来后,主人问(他):“公子收到鱼,很高兴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