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拔高练习(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反复告诫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他甚至对如何正确理财都提出了建议。
C.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生动叙述了朱德同志与彝族同胞歃血为盟,占领泸定桥,胜利渡过大渡河的故事。
D.《昆虫记》一书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2.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是朱赫来。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
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一书中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周到,遭到困难不气馁,获得大奖不骄傲。
B.《儒林外史》中既有对儒林丑恶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王冕和杜少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在车站食堂这个微缩的小社会里,保尔窥见了人性的黑暗与世道的艰难,庆幸的是,还有零星的光亮温暖着少年保尔的心灵。
D.《简·爱》采用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塑造了一个坚强、朴实、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4.【学生感言】
以下感言中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初中三年,我们阅读了很多文学作品,收获满满;A.读《蒹葭》,我们领略了金秋拂晓、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的空灵意境之美;B.读《鱼我所欲也》,我们感动于孟子不为名利左右,坚守本心,舍生取义的情怀和担当;C.读《刘姥姥进大观园》,我们折服于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巧,能于一席一饭之间,抓住瞬间,描绘出众多人物的反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D.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理解了普希金含蓄的劝告:其实没什么好忧愁的,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所有的困难都将不复存在。
A.A B.B C.C D.D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①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②,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③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④。
【注释】①云阳馆,云阳的客舍。云阳;县名,今陕西三原。韩绅:《全唐》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此人。宿别:同宿后又分别。②江海别:分别后远隔江海。极言相隔之远。③翻:反而。④共传:互相举杯。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严整对仗,不说离别,只描画出送别地与朋友即将赴任地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B.【乙】诗首联从时间,空间角度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因而颔联写友人久别相逢,反疑为梦境,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C.【甲】诗颈联写出了只要彼此心意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如近邻一样,表达了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这一永恒的主题,成为了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乙】诗颈联借景抒情,以孤灯、寒雨、湿竹、浮烟等意象营造出凄凉的意境,渲染伤别的气氛,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
D.【甲】【乙】两首诗均为与友人惜别的诗,两首诗尾联都总写伤别,想象离别后各自伤别落泪、借酒消愁的情景,将别离的伤感之情更推进了一步。
6.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幻想三部曲”之一。因此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正式上映,“李焕英”这一词条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如此巨大的热度背后,折射出当代人面对亲情的焦虑,以及快餐式生活方式与亲情之间的冲突。“亲情焦虑”与“社会焦虑”“学历焦虑”“婚恋焦虑”“育儿焦虑”等类似,都是青年一代在社会快速流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正在上升为社会整体层面的集体困扰。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在原地等待的父母似乎早已跟不上我们的步伐。从去年《囧妈》中对亲子关系的关注,到《隐私的角落》中对朱朝阳母亲教育方式的讨论,亲情焦虑早已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困扰无数人的现实问题。大多数父母无法像傅雷一样告诉子女:“所谓骨肉之亲,所谓爱子情深,只有真爱子女的父母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滋味。”大多数子女也无法和父母一起畅谈热爱的艺术、文学。可是,真诚的沟通才是打开彼此心门的钥匙,也是缓解亲情焦虑的一味良药。
正如但丁所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生活节奏快得让人无法喘息, 应停下来听听母亲的唠叨,静下来想想父母的教诲。亲子之间的正确沟通是相互理解的前提,学会高效沟通才能让父母看到子女懂事体tiē( )的一面,让子女看到父母善解人意的一面。如此,才能真正化解亲情焦虑,使萦绕心头的焦灼化为乘风破浪的动力,让亲人成为强大的后盾和努力的理由。
(摘编自《红网》)
7.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教诲( ) (2)体tiē( )
8.解释成语“无病呻吟”在文中的意思。
9.文中提及傅雷先生,他爱子情深的书籍是《______________》,这本书是傅雷写给长子_________(人名)的。
10.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 才 B.只要 就 C.即使 也 D.不仅 还
三、综合性学习
11.南湖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我爱茂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旅游观光
(1)读下面的两个景点材料,从中任选一处景点,写—则导游词。
【材料一】浮山仙泉——浮山仙泉位于浮山之水波洞,是一处天然构造的巨石裂隙涌泉。泉下成潭,潭水明净透澈、甘洌清甜、四季常盈。夜来明月照于潭中,玉盘映照。夏日沐于潭中,如浴瑶池,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相传潘仙于浮山参禅悟道时,曾以此泉炼丹,故得名“仙泉”。
【材料二】仙人湖——位于潘仙故址之后侧。湖面宽阔,由四周之山溪相汇而成,湖水清澈。四周林森树密,野趣盎然。湖平如镜,湖边景致倒影湖中,绰绰约约,晰然可观。阴雨天,湖中雾气氤氳,缥缈不散,疑是人间瑶池。相传潘仙于浮山之时,常浴于此湖,故名仙人湖。
我选的景点是____________,我设计的导游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地方风俗
(2)下面是同学搜集来的材料,请你为该材料拟恰当的标题。
年例是茂名地区民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它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参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者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粵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其中尤以粤剧最受欢迎。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我们已学的“记”这种文体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 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 者感情和主张。
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醉翁亭记》④《小石潭记》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
B.日光下澈 主人日再食
C.皆若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D.不可知其源 林尽水源
14.下面链接材料也写到了水,试与本文对水的描写作比较,二者有什么异同之处?
【链接材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②。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③,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④,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害:妒忌,怨恨。②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③突:烟囱。④上行(háng):上位。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又行以逆道(道理) B.宜以时抑制(应该)
C.臣闻客有过主人者(拜访) D.终亡火患(同“无”)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2)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17.“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D
6.C
7. huì 贴
8.亲情焦虑根本不值得忧虑,人们却长吁短叹。
9. 傅雷家书 傅聪
10.C
11. (1)浮山仙泉 示例:浮山仙泉游客们,大家好!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浮山仙泉。浮山仙泉是天然形成的一处泉水,泉水形成一个潭,潭水清甜,四周景物映照其中,会令人忘记了世俗的烦恼。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仙人悟道炼丹的传说。我们赶紧去瞧一瞧吧! (2)示例:魅力节日“年例”
12.A
13.D
14.相同:两者都写了水的清澈。
不同:《小石潭记》中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写水的清澈;链接材料中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水的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水的迅猛。
15.A
16.(1)奢侈就不谦逊了,不谦逊必定会轻视(怠慢)上级。
(2)把烟囱改为弯曲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17.说明了凡事要先考虑到危险的存在,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的道理。作者借这个故事委婉劝诫皇上,为徐生鸣不平,希望皇上能对上疏霍氏权盛隐患的徐生进行嘉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