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升练习(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不仅有钢铁般的意志,还有温情的一面,他最终与志同道合的丽达结为夫妻。
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见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
D.《傅雷家书》中,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2.【咬文嚼字析古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没”两个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纷繁 隐没 B.杂乱 隐没 C.纷繁 沉没 D.杂乱 沉没
3.对杜甫《使至塞上》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这首诗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诗人即景设喻,用“蓬”、“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 ,气象雄浑;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联,巧用“燕然”的典故,写到了边塞听到探马说都护率军杀敌已深入前线,流露出作者见不到主帅的失望之情。
4.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
C.《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杰出的纪实作品。这部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5.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探险小说中,“大战章鱼”“救助采珠人”“南极探险”等很多情节,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B.《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斯诺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采访,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将领等情况。
C.《西游记》中佛祖交给观音菩萨“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咒”收了孙悟空,“金箍咒”收了红孩儿,“禁箍咒”收了黄风怪。
D.《朝花夕拾》中“我”回忆了善良淳朴的长妈妈、方正质朴的寿镜吾老先生、正直严谨的藤野先生和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范爱农。
6.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下列四部名著相对应的评论( )
(1)《朝花夕拾》(2)《红星照耀中国》(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傅雷家书》
a.且不说主人公的形象如何鲜明、生动、丰满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仅是他的一段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就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黎汝清
b.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温儒敏
c.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某些现状的不满之情。——柳斌杰
d.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楼适夷
A.d a c b B.a b c d C.d b a c D.c b a d
二、基础知识综合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ì。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节选自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安逸( ) 藏nì( ) 不屑(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项( )
A.使积水流出去 B.舒散 C.泄露
(4)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三、综合性学习
8.近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隆重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1)请你为此次读书活动写一句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作品具体情节,说说你从他身上汲取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A.毛泽东 B.朱德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卷冰雪文序
张 岱
①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②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③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藉:_____ (2)异:______
(3)遂:_____ (4)固:______
1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13.翻译文中画浪纹线的语句。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14.请用第①段中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
15.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的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四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
16.张岱的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D
5.C
6.D
7. yì 匿 xiè 流倘 流淌 C 拟人 排比
8.(1)(1)示例:①红色铸造理想拼搏成就人生
②吟诵红色经典,涵养书香校园
③传承红色圣火共建和谐校园
④诵读红色经典唱响时代旋律详解
(2)(2)示例:周恩来为了保住苏维埃,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广州公社失败后,他转入地下活动,最终“破封锁”,到达苏区。我从他身上汲取到的是他面对困难从不低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9.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10.D
11. (1)借,凭借 (2)不同 (3)于是,就 (4)本来
12.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13.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
14.一是“寿物”(即能使事物的寿命得以保持和延长);二是“生物”(即能使事物本身得到生长和发育)。
15.空灵、纯净、清冽、透明、湿润、低温、保鲜等。
16.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或: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