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拔高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拔高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6: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拔高练习(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角度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
B.《塞下曲)首联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极力渲染边塞的严寒景象,突出环境的艰苦。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雁门太守行》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塞下曲》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时悠闲之态。
D.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所以/动心忍性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空乏其身(kòng) 寡助(guǎ)
B.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妾妇(qiè)
C.富贵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胶鬲(gé)
D.傅说(yuè)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4.阅读下面这首诗,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颔联写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暗紫色,表现了边塞风光的神奇秀丽。
C.颈联中 “半卷”二字写出了黑夜行军的谨慎,“临易水”既表明了交战的地点,又暗示了将士们壮怀激烈的豪情。
D.尾联写愿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持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zhōng) 畎亩 殚精竭虑 (dān) 杳无消息
B.镌刻(xié) 折戟 正襟危坐(jīn) 藏污纳后
C.一厝(chuò) 殷勤 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拂士(bì) 于腐 同仇敌忾(qì) 不能自已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立天下之正位 父命之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境界,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概,一种______________的精神,一种______________的美丽。站起来,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就是愚公移山不畏惧困难的气概,就是周亚夫严格治军的精神。如果生命是酒,我们爱的不是那百分之几的酒精,而是那若隐若见的芬芳。如果生命是花,我们爱的不是那五彩斑斓,而是那和风丽日中的深情舒放。如果生命是月亮,我们爱的不是那些冷硬的岩石,而是那在静夜里缓缓流下来的纤尘不染的月光。
7.下列各项中都有一处错误,有的是拼音错误,有的是书写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A.若隐若见ruò yǐn ruò xiàn( ) B.和风丽日hē fēng lì rì( )
C.五彩班斓wǔ cǎi bān lán( ) D.纤尘不染qiān chén bù rǎn( )
8.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
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9.这段文字是对生命的感悟,请你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特点,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10.你的语文老师要在班里组织“追寻人类起源”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请你担任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如果在下面的情境里,你会怎么说?
(1)当老师找到你,希望你来主持这次展示活动时,你会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主持人,你要为这次活动作一下总结,你会这样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指草木 D.虽我之死 虽:虽然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何陋之有
B.其如土石何 必先苦其心志
C.以君之力 可以一战
D.且焉置土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用夸张手法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
B.文中智叟和愚公妻子坚决反对移山等内容,使故事情节曲折多姿,波澜起伏。
C.智叟的“笑”写出了其自作聪明的神态;而愚公的“长息”则是对智叟目光短浅的感叹。
D.《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襄。自此以往,施及州间。”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已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间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善,水盗鱼整,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整,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熟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日:“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4.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1)喻其为盗之言
(2)遂逾垣凿室
1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16.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A
6.B
7.ABCD
8.B
9.(示例)如果生命是古琴,我们爱的不是那精雕细琢的琴身,而是那音符和节拍谱成的乐曲。
10. 示例:谢谢老师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好这件事。 示例:今天,我们一起探寻了人类的起源,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用科学、缜密的语言,介绍了人类起源的种种学说,资料搜集之全、准备之充分、讲述之动情,令人感佩!谢谢大家!
11.D
12.C
13.B
14.(1)明白(2)越过
15.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16.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