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16: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的前四句写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作者那种归隐田园,热爱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缭绕景色甚佳,飞鸟结伴而还,寄托了作者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说感受到了人生的真义,想要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说话。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立天下之正位 父命之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3.阅读下面这首诗,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颔联写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暗紫色,表现了边塞风光的神奇秀丽。
C.颈联中 “半卷”二字写出了黑夜行军的谨慎,“临易水”既表明了交战的地点,又暗示了将士们壮怀激烈的豪情。
D.尾联写愿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持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4.【写对联,宣传家乡】
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
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二、基础知识综合
7.下面的片段是浩然同学整理的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__________,字子舆。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____________”,后世常把孔子和他以“____________”并称。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了《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请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2)画线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三、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四、课内阅读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聚室而谋 肉食者谋之 不谋而合
B.面山而居 居庙堂之高 居安思危
C.指通豫南 阡陌交通 通宵达旦
D.汝心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根深蒂固
1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翻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理解:愚公之妻从“质疑”的角度提出问题,对愚公的身体健康状况表示怀疑,认为即使挖山也一定不能成功,对“移山”表示反对。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能辩证地看问题,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既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
11.根据短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链接材料】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注:①鄙:边远的地方,边境。
愚公和“贫僧”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愚公的志向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贫僧”则以“_______”为自己的志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的做法也有所不同,愚公是________;“贫僧”则_______。两则故事的结果共同说明了________的道理。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15.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_________的品质,从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可以看出。
16.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D
6.A
7.(1)轲 战国 亚圣 孔孟
(2)将“了”改为“的”
8.(1)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学生年平均音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在幅度提高,其中中学生增长率比小学高
(2)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围绕劝说言之和理即可)
(3)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9.A
10.乙
11. 欲之南海 带领儿孙及乡邻挖掘山石 凭借着一瓶、一钵独自前往 有志者事竟成
12.①派遣 ②于是,就
13.C
14.(我)拿着符节发放河南郡仓库的粮食救济灾民。
15. (示例1)刚正不阿 “以数切谏”(示例2:按理处事 “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16.(示例)对身边的人都能宽宏大度,给予改过机会,不苛责,这个人一定会珍惜机会,改过自新;周围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