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共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5 19: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
资料
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
后果:
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后果:
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后果:
天涯若比邻,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
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一、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的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锐减
温室气体:CO2、CH4、N2O等。
形成原因:热量“进来容易出去难”
危害:
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暖
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台风和飓风更加频繁使沿海平原盐碱化或沼泽化,农作物减产、物种灭绝、沿海城市内迁
1、全球气候变化
解决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推进制定国际气候变化公约,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臭氧层破坏
污染物:
氯氟烃类(氟利昂等)
破坏原因:
危害:
地球上紫外线辐射增强
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抑制
自然界生态系统失调和气候改变
3、酸雨(PH<5.6)
1、气体: SO2、氮氧化物等
2、形成: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
3、危害:
危害植物的叶、芽,使农作物
减产死亡
破坏土壤、植被,使土壤酸化,
肥力降低
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
影响水生植物生长
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肺水肿
腐蚀建筑物金属材料
4、水资源短缺
5、海洋污染
赤潮发生原因:
环境污染造成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根本原因)
危害:
赤潮生物分泌大量的毒素,使鱼虾贝等大量的死亡;
一些赤潮生物向体外分泌黏液,妨碍海洋生物滤食和呼吸,严重的会窒息死亡;
大面积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生物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氧气,破坏水产资源
缺氧环境中,厌氧微生物继续分解,会加剧水质恶化;
解决措施:
预防: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缓解或扭转海域富营养化
治理:
围拦阻隔,避免扩散;化学沉淀;物理过滤
6、土地荒漠化
有毒重金属是从开矿和炼矿产生的废物释放到环境中的。一些矿产品的开采,其废弃物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阻碍了植物的再移植和群落的重新建立。
7、生物多样性锐减
土地荒漠化
酸雨
海洋污染
水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呢?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______短缺
_____
土地______:主要原因__________
____污染
__________锐减
水资源
温室气体____ 等

全球气候____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原因: _____等物质大量排放
结果:紫外线辐射增强
CO2
变暖
氟利昂
酸雨
荒漠化
植被的破坏
海洋
生物多样性
地球,我们只有一个!
保护地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什么叫生物的多样性 其包含哪几个层次?
2、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3 、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阅读思考:
1、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可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间接价值(不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也叫生态功能
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
(1)直接价值
①食用、药用价值:
②工业原料:
③科学研究价值:
④美学价值:
各种食物
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等药效)
青蒿素治疗疟疾
海螵蛸、蝉蜕等动物性药物
芦苇(造纸原料)
霍霍巴灌木(提炼油脂)
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
旅游观光、激发文化艺术创作灵感
食用价值
海马
药用价值
枸杞
工业原料
科学研究价值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旅游、观赏
文学艺术创作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
①野生生物遗传资源对现代农业的贡献
②野生传粉动物对作物的贡献
③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
④生物多样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价值
⑤生物多样性在工业上的贡献
(2)间接价值
如:森林和草地水土保持作用
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功能。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
海南海口红树林:湿地早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
生态系统 面积(106hm2)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全球价值(1012美元/a)
海洋 33200 252 8.4
热带雨林 1900 2007 3.8
其他森林 2955 302 0.9
草地 3898 232 0.9
湿地 330 14785 4.9
农田 1400 92 0.9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
以上数据显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一)就地保护
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natural reserve)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丰公平大湖候鸟自然保护区
(二)易地保护
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
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三)其他措施措施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
人工受精
组织培养
胚胎移植
“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科学道理。
科学、合理、适时、适度地开发利用!
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四)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内容
生物多样性价值
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措施
____ 多样性
____ 多样性
________ 多样性
_____价值
_____价值
_____价值
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潜在
直接
间接
_____保护
_____保护
利用生物技术对____
___________进行保护
加强____、____和____教育
就地
易地
濒危
物种的基因
立法
执法
宣传
四、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环境保护
相信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呵护下,
地球的明天一定更加的美丽!
1.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 (  )
A.冰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练习:
A
2.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D
3.1998年9月渤海发生赤潮,使山东烟台、河北、天津等地养殖业造成数亿元的损失。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发生的原因是( )
A.水中CO2含量大量增加
B.环境污染,海区富营养化
C.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多
D.水中O2过多
B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B.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C.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A
5.下列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
A.药用价值
B.提供工业原料
C.作为基因库
D.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6、“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名句体现生物资源的( )
A 文学价值 B 美学价值
C 经济价值 D 潜在价值
A
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C
8、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B
9.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A
10.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D
1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 )
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④ ⑤
D
1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经济价值 B. 潜在价值
C. 科研价值 D. 间接价值
13、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制度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