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背影》(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背影》(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6 07: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导入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筷子兄弟《父亲》
背影
朱自清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体会重点语句表达的特殊感情。
3.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之情,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
作者简介
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作者简介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写作背景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朱自清
写作背景
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它从一个角度选材,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塑造人物形象或以中心事件为主来反映生活的本质特点。
写人记事散文

使
chāi


xiè
奔丧
bēn sāng











踌躇
chóu chú
蹒跚
pán shān


suǒ


diàn
zhù

字音
纷纷落下的样子。
簌簌
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典,典当。质,抵押。
典质
指失业在家。
赋闲
衰颓败落。
颓唐
细小而琐碎的事。
琐屑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触目伤怀
词语
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6)
第一层(2、3)
第二层(4、5)
第三层(6)
第三部分(7)
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望父买橘,具体写“背影”,极力表现父亲的爱子。
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
写临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背影”作铺垫。
描写父亲过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整体感知
最不能忘记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买橘子
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点明中心)
望着背影
烘托父亲爱子之情(表达离别之情)
追忆背影
以思父之情,烘托父亲爱子之情
文章开头
车站送别
车门话别
文章结尾
父爱如山,却也细腻
1.文章多次写到“背影”,试着分析其作用。
合作探究
2.结合前文所讲内容,找出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背影”
望父买橘
第二次所见“背影”出现在父亲去为“我”买橘子的路上,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努力攀爬月台的样子令人感动。
合作探究
3.精读 “买橘子”片段,并思考
⑴父亲为何要买橘子?
南方方言里“橘”同“吉”字同音,橘子便有了“吉利”的美意。父亲希望“我”能一路平安。
⑵请用文中的几个词语来描述父亲买橘子的过程。(请小组内讨论,并推荐一名同学演示)
蹒跚 探身 攀 缩 微倾
合作探究
悲哀
感动
伤心
4.归纳四次父亲“背影”后的“我”的心理历程
久别重逢
不禁流泪
第一次
第二次
望父买橘
拭干眼泪
第三次
车站告别
眼泪又下
第四次
见信追忆
泪光之中
惭愧
合作探究
5.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⑴外貌描写:
“黑布小帽”
“肥胖的”
“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
从身材和衣着的描写,表现了父亲憨厚老实的形象。
合作探究
⑵语言描写: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坚强担当
关怀儿子
细心周到
惦念儿子
合作探究
一系列的连贯动词的使用,写出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无物可“抓”只能以手支撑向上“攀”,无处可蹬才要“缩”,父亲身材微胖,不灵便,所以“倾”,几个词下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艰难中买橘子的父爱图,这个背影是带着挚爱的背影。
⑶动作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合作探究
6.文章以《背影》为题,你如何看待“背影”这两个字?
全文以“背影”展开,四写“背影”,描绘了一幅父爱图,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在众多的亲情表现中,作者以最独特的视角“背影”入手,将父亲的慈爱、艰难、努力与挣扎聚焦于此,也将浓浓的父子之情倾注于此。
作者抛开俗套不正面描写父亲,而借“背影”发挥,兼有留白,任读者想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饱满。
行文线索
全文焦点
情感爆发点
父爱
合作探究
本文语言朴实简练,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祸不单行”交代了家中进来问题多发,交代了“背影”出现的起因,将小小的“背影”置于不幸的背景之中,哀伤的氛围更令人感动。
合作探究
2.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一股脑儿”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想把好的东西都给我,期待“我”一路平安。
“扑扑”动词,是父亲拍打衣服灰土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爬站台的辛苦;“轻松”形容词,是表示父亲放轻松的心情,越是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感到满足踏实。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合作探究
1.语言朴实而简洁,感情真挚
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却将父爱一笔一笔勾画出来,打动读者,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朴实见真情”。作者把父亲的爱子之情以“背影”展现给读者,无需渲染,简笔勾勒,便叫我们看到了一位为孩子倾尽所有的父亲。如“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却把父亲对儿子的所有担心跃然纸上,浓浓父爱不言而喻。
写作特点
2.善用多种描写手法
文章写父亲的“背影”,巧妙地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并以最朴素的语言让我们记住了父亲的形象,那是一位肥胖的,身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为儿子努力攀爬站台买橘子的慈父。例如,对父亲动作的描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用“攀”,“缩”和“倾”几个词使父亲过站台时的艰难跃然纸上,表达了父爱的同时也感动着我们读者。
写作特点
写父亲的背影的目的是:
  课文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于叙事中表现了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怜爱父亲,父子情深。
情感归纳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象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
——摘自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
例 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
……
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感恩的细节。
拓展延伸
或许每一对父子、母女……都经历过由矛盾到和解的过程,也正是这种过程,让我们明白了爱不仅是责任、是付出,爱也是误解之后的体谅与接纳,是矛盾之后的妥协与包容。只有经历过并理解了这样的过程,我们才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生命。
课堂小结
世间的爱千万种,
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
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
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心灵感悟
再见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