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31 14: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2章 神经调节
问题探讨
如果你的手指被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看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讨论
1. 这 一 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手指被刺扎,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反应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上肢的肌肉,肌肉的协同收缩与舒张,使手缩回,同时,脊髓会将信号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讨论
2. 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
2. 反射的概念:
3.实例:
在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____________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枢神经系统
内外刺激
规律性应答反应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
4.适用范围:
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脑和脊髓
【检测】 以下是否属于反射:
a.草履虫趋利避害
b.望梅止渴
c.含羞草被触碰而叶子下垂
d.司机看见红灯停车

×
×

反射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是应激性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神经系统参与
注意: 植物、单细胞生物等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它们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是反射,而是应激性,例如含羞草的“害羞”,草履虫逃避刺激等。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弧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2.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节
感受器
反射弧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并产生新的兴奋)
(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效应器: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神经中枢:脑和脊髓
2.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特点:有神经节)
3.反射完成的条件:
①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②需要适宜的刺激。
缩手反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注意1: 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注意2: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
4.反射的大致过程:
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
注意: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
感受器
效应器
高级中枢
低级中枢
较高级中枢
下行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脊髓)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结构破坏对反射的影响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产生反应
刺激
若破坏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有感觉无效应
上行传导束
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一切感觉(嗅觉、听觉、味觉、痛觉、渴觉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都不属于反射。
【思考1】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吗?
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控,若大脑皮层有意识的控制,即使反射弧完整且刺激适当,某些反射也无法完成,例如大脑皮层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反射等。
【思考2】一个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一定在同一个组织或器官吗?
不一定,例如缩手反射感受器在手指的皮肤处,而效应器则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骨骼肌;
思考与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仔细观察下列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 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讨论
①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不能。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②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组成的?
都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
③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例如,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拓展: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
(1)从神经节来判断:
神经节所在位置为传入神经元
(2)与感受器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的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窄入宽出
感受器
效应器
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如何判断兴奋传导的方向
神经节的位置
(4)根据脊髓灰质内结构判断:
(5)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刺激向中段(靠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否则为传出神经。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你知道患病原理吗?
顾方舟,又称“糖丸爷爷”,1926年6月生,2019年1月去世,浙江宁波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和“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小儿麻痹又称为脊髓灰质炎,脊髓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主管运动,后角主管感觉,造成小儿麻痹的病毒对脊髓前角有非常大的亲和力,对脊髓灰质造成一定的破坏,然后造成患儿的瘫痪,但是感觉一般是正常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肢软瘫、没有力量、肌肉肌力减退、肌张力减退、浅反射减退,长时间后就会出现关节变形,如足内翻。
情景拓展:
【检测】“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 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 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 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 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B
1、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① 、
②       ③    ④ 、  ⑤      。兴奋传导方向是 。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课堂巩固
【检测】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屈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 部分可能是( )
①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②感受器和效应器 ③感受器 ④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⑤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A.②或④或⑤ B.②或③或④
C.②或③或⑤ D.①或②或④
A
刺激部分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概念:与生俱来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举例:吃梅止渴、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
婴儿的吮乳、金鸡报晓
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举例: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
特点:先天性、终身性,不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有限。
特点:后天性、可建立、可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几 乎是无限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A.膝跳反射 B.缩手反射
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
E.小狗算数 F.眨眼反射
G.搔扒反射 H.排尿反射
I.谈虎色变 J.谈梅流唾液
K.狗听到铃声流唾液
【检测】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ABFGH
CDEIJK
【思考】“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梅止渴是非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谈梅止渴是条件反射,且有语言中枢参与,是人特有的条件反射
④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①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通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②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
③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
2.条件反射的建立
实验者:________
巴甫洛夫
食物
铃声
铃声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2.条件反射的自我建立过程
①条件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而建立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
训练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 ________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非条件刺激
(基础)
学习
训练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消退
维持
非条件刺 激的强化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3.条件反射的消退
(1)消退原因
如果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以至最终____________,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逐渐减弱
完全不出现
(2)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
(3)条件反射消退的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_____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______把原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中枢
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烦不烦啊
新的联系
新的学习
大脑皮层
4.条件反射的意义
①由于非条件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是几乎无限的,因此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②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特点
数量
参与的神经中枢
意义
联系
先天 形成
后天获得
永久的
暂时的、可消退的
有限的
几乎是无限的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动
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小结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弧
反射
感受器
传入
神经
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提高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检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解析: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
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高级中枢(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B
【检测】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 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B. 喂食前后给狗铃声刺激都能建立上述条件反射
C.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 多种多样反射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