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藤野先生》同步提升练习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藤野先生》同步提升练习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30 20:4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藤野先生同步提升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对台湾那些不认祖宗、不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独”分子深恶痛疾,他期盼祖国和平统一那天早日到来。
B.木芙蓉花可食用,古人曾用芙蓉花煮豆腐,红白相衬,有色有香,好像雪霁之霞,美其名曰“雪霁羹”。
C.这篇小说因其情节上的抑扬顿挫、人物形象的鲜明深刻而吸引了很多读者。
D.那些杳无消息的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在公安部“猎狐行动”的打击下,先后有92名被抓获。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完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A.màn fěi sàn qiān
B.wàn fēi sǎn jiàn
C.màn fěi sàn jiàn
D.màn fēi sǎn jiàn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4.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回忆我的母亲》作者通过回忆“我”的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C.《三作家》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品之一,托尔斯泰就是其中的一位作家。
D.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5.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A.中国当时处于清朝末期,国力衰弱,中国人就是到日本去留学,也没有多大的能力。
B.“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我”想安静休息一会,这种吵闹让我无法忍受。
C.日本人拍掌欢呼与中国人闲看枪毙犯人的喝彩,都是愚昧麻木的表现。
D.我是一个有民族自尊心、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jì( )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
油光可鉴( ) 发jì( )
(2)“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一词你怎样理解,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这种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7.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是著名旅游景点,该景点拟增加一个“鲁迅在日本”陈列室,挂上一幅藤野先生的照片,请你为照片配上一段解说词。(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8.语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如何?
9.语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
10.作者生动描述“清国留学生”梳辫子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历史老师
武亦姝
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段完好的视频。那是一场篮球比赛的过程,简单、随意。
视频里,午后倾泻的阳光,给整个画面染上金色。夕阳下的操场,简易的篮球架,两个身影不断地奔跑、跳跃……
画面定格。定格的这张笑脸就是我们的历史老师。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她身上似乎没有一个元素与“女性”这个词挂钩——除了脑袋上那条顽皮的马尾辫。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天,她便颠覆了我对历史老师的传统印象。课堂上,一个奔放的声音说她像扎着马尾辫的男生,她一笑,似乎喜欢这样的赞扬。
与传统的讲台教学不同,她上课不喜欢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来拿着合上的课本,慢慢地讲。从北京猿人到探月工程,从战国纷争到苏联解体,一幕幕历史的大戏就这么上演在眼前了。这时候的她,不是一位老师,简直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周围随时凝聚着惊奇的目光。无论何时,她都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这样的笑容配上精彩的见解,除了“女神”一词,我想不到更适合她的词。
有几次在食堂遇到她,竟得以闲聊般地问出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一起吃饭的同学会提出各种国内国外、公元前公元后的问题以及想法,她细致地回答、补充,乃至扩展,总是令人瞠目结舌,然后在场的人便连连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让人十分敬佩的是,她对待历史的态度非常耿直。她会义正辞严地为受到不公评判的历史人物辩护,也会毫无保留地揭露被神化的那些人物。因此,她所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总是丰满且真实的,随时就鲜活于眼前了。数次,她和我们在午休时间讨论历史,直到上课铃响。“喔,要上课了?”回头,触到她一双依然思考着的眼睛。这样的历史是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的。
在相处中,我常常为她对学生的认真与尊重而感动甚至惊讶。记得那次历史知识竞赛过后,获胜组的同学兴奋地向她索取棒棒糖作为奖励,她竟下意识地挠挠头:“明天带来好吗?”第二天,当这事都已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玩笑淡忘了的时候,她认真地数了数,将五颜六色的糖果交到我们手里:“应该没有数错吧?”她认真地说,“如果有同学没有拿到,记得让他来拿呀!”大考前,各科的资料和习题不断地砸下来。那段时间,每一次布置作业前,她总会问这些作业会不会给同学们带来太多压力——那关切的神情里,甚至带着些许紧张。作为学生的我,又怎能不被触动呢?
初二开学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她短发的样子——她曾说过,自己以前一直是短发。那个在我的潜意识里出现过的她的形象,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面前了。
突然觉得,“独特”这两个字不足以诠释她。她是一个多彩而神奇的人,并不仅仅只是一位多彩而神奇的老师。
11.文章开头写手机里的视频及其定格的画面有何作用?
12.阅读全文说说历史老师有哪些“独特”之处?概括一下历史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1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二天,当这事都已被当作无足轻重的玩笑淡忘了的时候,她认真地数了数,将五颜六色的糖果交到我们手里。
14.你喜欢文中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D
6. (1)jiàn 髻 (2)标致多用来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这里是反语的用法,就是说反话,用来讽刺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反语示例: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审题出了问题,老师爱说,你多“厉害”呀,厉害一词就是反语的用法。
7.示例:这是鲁迅先生1906年离开日本仙台时藤野先生赠给他的纪念照。鲁迅1904年到仙台学医,藤野先生任他的解剖学教师。藤野先生生活俭朴、治学严谨。旧中国国弱民穷,鲁迅受到日本青年的歧视和嘲弄,然而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受到鲁迅的深深敬仰。回国后,鲁迅把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书桌对面的墙上,把怀念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来激励自己为救国救民和反动势力做不懈的斗争。
8.表达了作者失望的心情,为后面写去仙台学习做了铺垫。
9. 外貌 动作 厌恶
10.当时剪不剪辫子是反不反清朝、革不革命的标志。这些留学生舍不得剪掉辫子,说明他们是清王朝的奴才,回国后凭着一条辫子表示对主子的忠心,以便升官发财。作者这样写,是对他们辛辣的嘲讽。
11.突出历史老师的粗犷与男性化的外貌特点,与自己心目中历史老师的印象截然不同;欲扬先抑,为下文写历史老师的细腻和知识渊博作铺垫。
12.(1)独特之处:①不再是传统的讲台教学;②与学生闲聊中仍能解决学生不懂的历史问题;③尊重学生。(2)历史老师是一个外表阳光、内涵丰富、知识渊博、上课生动不呆板、课下与学生相处融洽、尊重学生的好老师。
13.“认真地”表现了历史老师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诺言,不让学生因自己的马虎而失望,突出了历史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14.示例:喜欢,因为她知识渊博、上课生动、课下不拘小节、尊重学生,是好老师的典范。(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