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专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专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word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30 17: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单元选择题专练
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是通过体液运输 B.都属于信息分子
C.都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D.都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基本相似
B.生长素仅在细胞水平上起作用,在器官水平上不起作用
C.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D.生长素可以诱导细胞分化
3.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发生在尖端,外界刺激的方向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方向无关
B.胚芽鞘尖端能够利用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大量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
D.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4.某同学为了验证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将若干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待根长到3~5cm后,在根尖的“某一区域”剪取10mm长的根段若干,分别浸泡于等量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测量根段的长度,记录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长素浓度(ppm) 0 10-5 10-4 10-3 10-2 10-1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15 15.5 16.2 15.8 14.6 14.2
A.表中数据可以体现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根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根生长
B.由表中数据可以确定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C.生长素浓度为0ppm的这组实验可以省略
D.生长素浓度超过10-3ppm后,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5.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在这之前有很多科学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与生长素相关的研究。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和他的儿子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温特的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
B.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芽和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C.A、B、C 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D.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7.生长素(IAA)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壁的弹性非常小,影响细胞的伸长。科学家根据“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提出IAA对细胞伸长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Ca2+引发H+以被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
B.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载体,其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C.活化因子与生长素结合使相关基因在细胞核合成mRNA和蛋白质
D.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体现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8.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它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不会造成青少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柱头上,可以得到三倍体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9.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探究过程中进行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而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的正式实验可以不设置空白对照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选取多个插条进行实验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并且最好是在空气湿度较大和遮阴的环境下进行处理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10.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催熟菠萝,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显著增加纤维长度
C.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未受粉的雌蕊,可以获得无籽番茄
D.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获得多倍体植株
11.在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管理范围。合理、规范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同时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产量均可增加,但品质可能会下降
B.乙烯能够促进植株开花,合理使用乙烯利有利于果树等增产
C.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物质,不能代替肥料的作用
D.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除了要考虑其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12.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最佳浓度范围是2×10-6mol/L~6×10-6mol/L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10-6mol/L
C.处理枝条的方法可以为浸泡法或沾蘸法
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
1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虽然微小,但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α-萘乙酸、乙烯、2,4-D都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植物激素
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类似的物质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更稳定
D.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会引起性早熟
14.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所得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乙对插条的生根情况都具有较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特点
B.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均在200mg/L左右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甲或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可能相同
D.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乙对插条的生根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浸泡法进行了“探究2,4-D溶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观察记录得到表中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4-D浓度 (×10-6mol/L) 0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根数(条) 0.6 1.0 1.4 3.2 3.4 3.5 3.2 1.8 0.4 0
A.为避免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每组应设置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B.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培养
C.由表可知11×10-6mol/L和12×10-6mol/L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D.未用2,4-D溶液处理的月季插条也能生根,可能是月季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用的结果
16.科研工作者研究了两种生根剂ABT和NAA在不同条件下对紫叶紫薇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T组随浸泡时间增加,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促进作用增强
B.两种生根剂的处理时间属于无关变量
C.该实验体现了NAA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具有较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D.该实验的不科学之处在于涉及两个自变量,违背单一变量原则
17.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名称 属性
萘乙酸 生长素类
6-BA 细胞分裂素类
乙烯利 乙烯类
PP333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A.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 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即未成熟的棉花果实),便于统一采摘
D.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
18.如图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洋葱生根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主要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根的伸长
B.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全部来自施加的2,4-D
C.培养6d的实验结果未体现生长素类调节剂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的特点
D.促进洋葱芽生长的最适2,4-D浓度也是10-8mol·L-1
19.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麦种子萌发产生α-淀粉酶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B.人工合成的6-甲基嘌呤是一种与脱落酸作用相当的植物激素
C.糊粉层可能是大麦种子萌发时α-淀粉酶合成的场所
D.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强于6-甲基嘌呤
20.如图是解释玉米根向重力生长原因的模型。平衡石是根冠细胞特有的结构。在垂直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细胞的基部,导致经由中柱运来的IAA在根冠均等分布(如图1)。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细胞的近地侧,导致根冠远地侧的IAA向近地侧运输(如图2)。根据该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IAA在根部只能从伸长区向根冠运输
B.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侧伸长慢的原因是IAA浓度低于远地侧
C.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仍能观察到根向地弯曲生长
D.玉米根向重力生长与平衡石在根冠细胞中的位置密切相关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的特点
B.除吲哚乙酸外,吲哚丁酸、苯乙酸、2,4-D等植物激素也具有促进生长的效应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22.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发生机制,有人提出了“生长素不对称分布假说”,即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某同学为验证这一假说,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种方案,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测定其含量。四种收集方案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B.
C. D.
23.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对生命活动都有显著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及其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并且激素受体都分布在细胞膜上
B.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在某些神经突触中发挥作用
C.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D.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在体内的运输均不需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
24.大麦种子主要由糊粉层、胚乳和胚等组成,胚乳中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研究人员对形态、大小相似的大麦种子进行如下处理后培养。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实验 培养物 培养液 检测α-淀粉酶活性
1 去胚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 无
2 去胚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赤霉素 有
3 去胚和糊粉层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赤霉素 无
4 完整的大麦种子 蒸馏水 有
A.赤霉素的产生部位是糊粉层
B.赤霉素作用的靶细胞位于胚
C.α-淀粉酶由胚乳细胞分泌
D.糊粉层细胞中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受赤霉素的调节
25.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为了探究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若干豌豆幼茎切段随机分为两部分,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方式(对应组别使用激素的量相同,浓度适宜) 实验后茎的长度(cm)
实验一:先用蒸馏水浸泡1h 1 未使用激素 4.0
2 赤霉素 18.0
3 生长素 6.0
4 赤霉素+生长素 19.0
实验二:先用蒸馏水浸泡9h 5 未使用激素 3.8
6 赤霉素 7.0
7 生长素 4.5
8 赤霉素+生长素 13.5
A.赤霉素和生长素对茎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B.蒸馏水浸泡可能会降低茎自身原有激素的含量
C.两组实验中单独用生长素处理均比单独用赤霉素处理的促进效果弱
D.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中第6组比第7组茎长度减少更多,可能与自身原有赤霉素含量下降更少,生长素含量下降较多有关
26.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发现与细胞壁H+浓度及酶X活性变化有关,其具体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生长素浓度由低升至最适时,酶X所处环境溶液pH会变低,导致酶X活性增强
B.结构A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若其结构异常,添加生长素不能使细胞伸长
C.水平放置的植物,图中现象在茎的远地侧比近地侧更明显
D.正常竖直生长的植物,图中现象在顶芽比侧芽更明显
27.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在果实的生长时期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较高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激素有差异
C.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起作用
D.在果实成熟和衰老时期,果实中乙烯和脱落酸开始合成
28.赤霉素和光敏色素能协调调节拟南芥主根的生长。某小组用野生型拟南芥植株(WT)、光敏色素A(phyA)缺失突变体和光敏色素B(phyB)缺失突变体为材料,研究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对拟南芥幼苗主根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可能不参与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过程
B.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效果存在差异
C.phyB介导的光信号能增强PAC对主根生长的抑制效果
D.phyA介导的光信号对PAC调控主根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29.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表。
外源生长素(mg/L)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据此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有( )
A.根向光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侧
B.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根的生长
C.单侧光对向光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30.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激素,具有多种功能。ABA通过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以增强植物抗寒性的功能已经研究证实。某研究小组为验证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取若干生长状况良好的水稻幼苗作为材料进行了两次实验处理,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进行了常温下48小时的预处理,再进行某种处理后测定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第二次处理是将幼苗在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B.用10-5mol/L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幼苗抗寒性最低
C.推测植物体在寒冷条件下脱落酸的合成量会增加
D.据图分析脱落酸增强抗寒性的功能具有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动物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植物没有体液,a错误;激素都属于信息分子,B正确;激素都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C正确;二者都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D正确。
2.答案:B
解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基本相似,A正确;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的作用是在器官水平上发挥作用的基础,B错误;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D正确。
3.答案:D
解析: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发生在尖端,但外界刺激的方向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方向有关,如在左侧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是从左侧向光侧运输到右侧背光侧,A错误;胚芽鞘尖端能够利用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生长素,但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含量低,所以不是大量合成,B错误;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在植物体内,生长素还存在非极性运输等,C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呼吸抑制剂会影响主动运输,D正确。
4.答案:A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根段的平均长度,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根段的平均长度先增加后降低,且最终低于对照组,说明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根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根生长,A正确;表格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10-4ppm时,根段的平均长度最大,说明促进根段生长的最适浓度在10-4ppm左右,但无法确定生长素的最适浓度,若要探究最适浓度,还需要在10-5~10-3ppm之间缩小浓度梯度做进一步实验,B错误;实验遵循对照原则,生长素浓度为0ppm为对照组,不可以省略,否则实验不具有科学性,无法判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段生长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C错误;生长素浓度超过10-3ppm后,由于10-3ppm与10-2ppm之间还有一系列浓度数值,因此对根的生长不一定是抑制作用,该实验可以确定的是生长素浓度超过10-2ppm后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D错误。
5.答案:A
解析:达尔文和他的儿子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的情况,没有提及生长素,A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中,尖端与下部被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可以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温特的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作对照,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D正确。
6.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但无法从图中得知幼嫩的细胞和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A项对应的结论无法得出,A符合题意;据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B不符合题意;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根、芽、茎的促进生长作用最明显,故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依次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C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Ca2+引发H+向外运输时消耗ATP,所以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的,A错误;图中显示,生长素的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质中,B错误;活化因子与生长素结合,使相关基因在细胞核内合成mRNA,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C错误;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体现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D正确。
8.答案:B
解析: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细胞合成的,不属于植物激素,从其功能判断应该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一种,A错误;人体没有识别西瓜膨大剂的受体,西瓜膨大剂不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正确;将生长素类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柱头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但该西瓜不是三倍体,C错误;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而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不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9.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预实验时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梯度较大,需要以蒸馏水处理组作为对照组,来确定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由于预实验确定的浓度范围都可促进生根,因此正式实验时可不设置对照组,A正确;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每组需要取多个插条进行实验,B正确;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大的地方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水分蒸发而导致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增大,C正确;由于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错误。
10.答案:D
解析: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乙烯利可以释放出乙烯,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催熟菠萝,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A正确;赤霉素可促进细胞的伸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显著增加纤维长度,B正确;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未受粉的雌蕊,可以获得无籽番茄,C正确;秋水仙素是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的一种生物碱,它不是植物激素,也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
11.答案:A
解析: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是必然会增产、增收,正确、合理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A错误;乙烯能够促进植株开花,合理使用乙烯利有利于果树多开花结果,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B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物质,只有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适时施用,才能发挥效果,C正确;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除了要考虑其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
12.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在浓度为4×10-6mol/L时生根最多,则最适浓度范围是2×10-6mol/L~6×10-6mol/L,但不能由此确定最适浓度是4×10-6mol/L,A正确,B错误;处理枝条生根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两种,C正确;NAA不是由植物体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D正确。
13.答案:C
解析: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有机物,α-萘乙酸、2,4-D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激素,A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生理效应类似的物质,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可能类似,也可能完全不同,B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效果稳定的优点,因为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C正确;乙烯利可以催熟水果,但人体内缺少乙烯利的受体,所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不会引起性早熟,D错误。
1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浓度与0时相比,生长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的生根率都具有较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特点;根据题图可知,生长素类似物甲和乙的最适生根率浓度均在200mg/L左右;在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不同浓度但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该实验中甲和乙单独使用,并没有共同使用,因此不能确定生长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的生根效果具有协同作用;故选D。
15.答案:ACD
解析:为避免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每组应设置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同数量的芽,A正确;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一定时间,然后取出抨插枝条,在别处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和记录生根情况,B错误;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1×10-6mol/L和12×10-6mol/L的2,4-D溶液处理后,生根数少于对照组,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正确;带芽的月季插条本身能产生生长素等植物激素,未用2,4-D处理的月季插条也能生根,可能是月季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用的结果,D正确。
16.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ABT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促进生根的效果逐渐增强,A正确;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生根剂的种类、浓度及处理插条的时间,B错误;图中显示,NAA组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但生根率都高于清水对照组,不能体现NAA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C错误;该实验涉及三个自变量,但都单独统计结果,所以没有违背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
17.答案:B
解析:萘乙酸的作用与生长素类似,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A正确;6-BA的作用与细胞分裂素类似,而抑制发芽、延长贮藏期的激素是脱落酸,不是细胞分裂素,B错误;乙烯利的作用与乙烯类似,都能促进果实成熟,故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C正确;PP333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所以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水稻缺少赤霉素,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D正确。
18.答案:C
解析: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主要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根的伸长,A错误;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其自身产生的生长素等,并不全部来自施加的2,4-D,B错误;培养6d的实验结果都表现为促进作用,C正确;由图可知,促进洋葱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8mol L-1,但不同的器官对2,4-D的敏感度不同,故促进洋葱芽生长的最适2,4-D浓度不是10-8mol L-1,D错误。
19.答案:CD
解析: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脱落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赤霉素相抗衡,A错误;人工合成的6-甲基嘌呤作用与脱落酸相当,但其不属于植物激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B错误;在去除糊粉层前,赤霉素与6-甲基嘌呤联合处理组、赤霉素与脱落酸联合处理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均已经稳定在较低水平,但赤霉素处理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继续增加,去除糊粉层后,赤霉素处理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去除糊粉层后,α-淀粉酶不再产生,进而推知,糊粉层可能是大麦种子萌发时α-淀粉酶合成的场所,C正确;各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赤霉素处理组>赤霉素与6-甲基嘌呤联合处理组>赤霉素与脱落酸联合处理组,说明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强于6-甲基嘌呤,D正确。
20.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IAA在根部既能从伸长区向根冠运输,也能从根冠向伸长区运输,A错误。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侧伸长慢的原因是IAA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B错误。由题干可知,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失去了平衡石的作用,根将会水平生长,C错误。根据题干可知,玉米根向重力生长与平衡石在根冠细胞中的位置密切相关,D正确。
21.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A正确;吲哚丁酸(IBA)、苯乙酸(PAA)是植物体内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2,4-氯苯氧乙酸(2,4-D)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和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D正确。
22.答案:B
解析:收集方案A中,由于云母片能阻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且收集生长素的琼脂块只有一块,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收集方案B中,由于胚芽鞘尖端没有被云母片分开,因此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的两块琼脂块收集的生长素含量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收集方案C中,由于收集生长素的琼脂块只有一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会发生扩散,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错误;收集方案D中,胚芽鞘的尖端及尖端的下方完全被云母片隔开,所以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两块琼脂块收集的生长素量一定相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
23.答案:B
解析:植物激素一般是小分子物质,动物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是固醇、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受体不都在细胞膜上,如性激素受体在细胞内部,A错误;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在某些神经突触中传递信息,B正确;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动物激素作用于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而植物激素没有明确的靶器官,C错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需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D错误。
24.答案:ABC
解析:1和2对照可知,有赤霉素时能检测到α-淀粉酶活性,说明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产生;1、2、4对照可知,4没有用赤霉素处理,但是保留完整胚,也检测到α-淀粉酶活性,说明种子萌发时赤霉素的产生部位是胚,A错误。2和3对照可知,有赤霉素和糊粉层时,能检测到α-淀粉酶活性,说明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作用的靶细胞位于大麦种子的糊粉层,使糊粉层产生α-淀粉酶,B、C错误。赤霉素作用下糊粉层细胞产生α-淀粉酶,说明糊粉层细胞中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受赤霉素的调节,D正确。
25.答案:D
解析:据表中数据,用赤霉素+生长素处理比单独用赤霉素或生长素处理促进作用更强,两者对茎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据表可知,与蒸馏水浸泡1h相比,蒸馏水浸泡9h后茎的长度更短,因此蒸馏水浸泡可能会降低茎自身原有激素的含量,B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组实验中单独用生长素处理均比单独用赤霉素处理的促进效果弱,C正确;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中第6组比第7组茎长度减少更多,可能与自身原有赤霉素含量下降更多,生长素含量下降较少有关,D错误。
26.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在生长素刺激下,结构A可通过主动运输将细胞内的H+向外运输到细胞壁,细胞壁处H+浓度增加(pH降低)可激活酶X,使细胞壁的多糖链断裂,细胞壁松散,细胞吸水伸长,A正确;结构A为转运H+的载体,本质为蛋白质,若其结构异常,向外运输H+的过程受阻,酶X不能被激活,细胞壁不能变得松散,不能使细胞伸长,B正确;水平放置的植物,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茎生长作用强,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茎生长作用弱,因此图中现象在茎的近地侧比远地侧更明显,C错误;正常竖直生长的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因此图中现象在顶芽比侧芽更明显,D正确。
27.答案:D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在细胞分裂和伸长期,即在果实的生长时期,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较高,A正确;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激素含量不同,说明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激素有差异,B正确;由图可知,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果实的生长发育,C正确;由图可知,果实成熟之前,果实中已有乙烯和脱落酸,所以二者不是在果实成熟和衰老时期才开始合成的,D错误。
28.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在全黑暗条件下,两种光敏色素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拟南芥的主根相对长度随PAC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相似,说明光敏色素可能不参与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过程,A正确;结合两幅图分析可知,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PAC调控主根生长的效果存在差异,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在一定的PAC浓度范围内,phyB介导的光信号能增强PAC对主根生长的促进效果,C错误;全光照条件下,phyA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的曲线差异不大,说明phyA介导的光信号对PAC调控主根生长的影响不明显,D正确。
29.答案:ABD
解析:由图可知,根背光生长,说明根向光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侧,A符合题意;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加外源生长素的一组为对照组,与之相比,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001mg/L时的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都大于对照组,而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01mg/L和0.1mg/L时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都小于对照组,说明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根的生长,B符合题意;由图可知,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光是否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在本实验中并没有设计相应实验加以验证,故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培养在适宜浓度NPA溶液中的一组弯曲角度小于对照组,说明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D符合题意。
30.答案:BD
解析:实验目的是验证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实验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进行了常温下48小时的预处理,因此第二次处理应是将幼苗在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之后测定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及抗寒性的相关指标,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ABA通过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以增强植物抗寒性”可知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低有利于抗寒,因此,用10-5mol/L的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幼苗抗寒性在图示各组实验中应最高,B错误;由图可知,添加了外源ABA的叶片在低温条件下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比对照组低,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寒性,由此推测植物体在寒冷条件下合成的脱落酸会增多,C正确;图中三个浓度下的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都低于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故不能说明脱落酸增强抗寒性的功能具有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的特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