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2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30 11: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等溶解现象
(2)了解溶液性质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学习对生活实际及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自身参与探究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道物质溶解时温度会变化
(2)知道物质溶于水时,导电性会改变。
三、教学过程
【引入】回忆第一课时内容,及新课内容。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溶解使石蜡融化
【活动与探究】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实验设计
各组讲解设计思路
学生分组实验
【交流讨论】完成表6-3
【教师讲述】溶解时温度变化的原因
【结论】物质溶解于水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氢氧化钠等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等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等溶于水温度不变。
【教师讲述】生产生活中,为了达到比零度更低的温度,常用冷冻混合物的方法。
【拓展视野】学生阅读:表6-4
【问题与思考】1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2、金属和石墨导电的原因
3、溶液都导电吗
【观察与思考】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水、食盐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教师演示实验
【结论】能导电的是食盐水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导电的蔗糖水溶液
【教师分析讲解】溶解时,物质以离子或分子分散,以离子分散溶液就导电。如食盐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Na+、Cl-、稀硫酸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所以能够导电;蔗糖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分子,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
【交流与讨论】你能对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实验的现象做出解释吗?(氢氧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OH-所以能够导电)
【拓展视野】 学生阅读教材:稀溶液的沸腾温度和凝固温度 许多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沸点比纯水高,一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些现象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有什么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散热器的冷却水常加入少量的乙二醇或甘油既可防止冬天水结冰又可防止夏天水沸腾。
四、课堂练习
五、归纳小结1、溶解与乳化
2、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3、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凝固点降低、沸点 升高、导电性增大等
六、布置作业: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