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美丽的颜色同步提升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居里夫人发现镭后,英国政府给子她众多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此毫不动心,这体现了她不慕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C.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发现并提取镭的过程。
D.文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B.玛丽继续练制,提取纯镭盐。
C.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D.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莹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 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 继续工作, 不至于因烟窒息。
A.但是 因为 所以 只要 就
B.然而 由于 就 以便 而
C.可是 由于 便 不仅 而且
D.然而 不仅 而且 以便 就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
B.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C.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二、综合性学习
6.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3)假如近期袁隆平爷爷正在南昌市做学术交流,你代表八一中学学生会邀请他来给同学们做报告,请拟一份邀请函。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棱角屠呦呦
王肖潇 李璐云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面: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一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当父亲以《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1945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生物药学。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戴个棉纱口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一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张大庆认为,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姜廷良说,“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陶瑜瑾记得,那是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那天晚上,他给屠呦呦打电话道喜。屠呦呦很平静,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并说了上述这一番话。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有删改)
7.请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8.阅读全文,试着说出屠呦呦的“棱角”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9.赏析句子。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10.文章多处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价,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11.读了本文,你能说说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阅读下面《美丽的颜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 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
④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⑤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⑥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⑦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⑧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⑨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开来。
⑩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12.选文第①自然段在全文起着什么作用?
13.选文中反复出现的“两个物理学家”可否改为“居里夫妇”?说说你的理由。
1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⑦段“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15.结合下面三则材料,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人物。
【甲】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乙】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节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丙】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D
6.(1)(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2)(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3)(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欣闻您近期正在我市做学术交流,我们全校同学都很敬佩您,想请您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我校做一下报告。
期待您能光临我校。
八一中学学生会
x年x月x日
7.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交代了屠呦呦平凡的身份,又突出了她朴实的性格特点。
8.①不善交际,直率,喜欢讲真话,不会拍马。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顾及人情和面子。
②做事不拖泥带水,不啰嗦。与人沟通非常简单直接,有事说事,说完就了。
③极度认真。对一些数据,要查到原始出处,才肯告诉别人具体数据。
9.“极度的认真”的“极度”,说明了屠呦呦对科学的认真程度。“总算查到了”中的“总算”,说明屠呦呦只有查到了资料的原始出处,才肯罢休的认真的科学态度。这些词语,准确揭示了屠呦呦对工作的极度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10.文章多处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论原话,引得自然灵活,这些话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屠呦呦的工作作风和性格特点,让读者了解到一个更鲜活的屠呦呦。
11.①对科学的痴迷.执着不休。中学时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北京医学院学的是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的生物药学;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坚韧不拔。
②勤奋刻苦。大学期间,学习勤奋;研究期间,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野外采集样本。
③不追逐名利,一心一意地钻研工作,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青蒿素事业。
12.“残破的小屋”和“最简陋的布景”点明了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的简陋,为下文详细介绍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做铺垫;“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
13.不能。用“两个物理学家”更能表现居里夫妇面对科学研究严谨的态度;“两个物理学家”也能很好地表现实验的艰辛,居里夫妇却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用“两个物理学家”能更好地表现居里夫妇不畏艰难而又严谨的研究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意与赞美。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15.甲文引用传主的话,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而且增强了真实性,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精神;乙文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传神的脸部描写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丙文采用直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要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从不同角度才能写好人物形象及精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