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蝉(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 )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 了我门前的树。我要 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 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 观察 牢固 往往 B.占领 考察 坚固 常常
C.占领 观察 牢固 往往 D.占据 考察 坚固 常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密的隧道底下。
B.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D.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摇摇欲坠。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之间可以畅所欲言,不须顾忌太多。
B.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内心的从容。
C.别看这家伙表面友善,实际上是笑里藏刀,不怀好意。
D.同学们都在讨论春游的事,他心中却无动于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携手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B.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
D.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
5.下列句子用到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B.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C.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D.只见一只孔雀把尾巴抖得哗哗响,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丽。
6.下列标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随意性质。即可以通过语言来调节注意。
B.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C.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D.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7.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
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
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隧道 罅隙 孵化 喧嚣 跳蚤 墁 寻mì 扒jué 车zhé
9.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 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1)对“蚋”的读音、“卵”的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蚋”的读音为“ruì”;“卵”的笔顺为“”。
B.“蚋”的读音为“nà”;“卵”的笔顺为“”。
C.“蚋”的读音为“ruì”;“卵”的笔顺为“”。
D.“蚋”的读音为“nà”;“卵”的笔顺为“”。
(2)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
A.虽然 但是
B.不但 而且
C.虽然 却
D.因为 所以
10.重要词语。
(1) :极短的时间。
(2) :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动不灵。
(3)纤弱: 。
(4)罅隙: 。
(5)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6) :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7) :声音杂乱,不清静。
11.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接着,它 (表演 演绎)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 (跳跃 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 (伸直 伸展),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 (钩 抓)住它的空皮。
三.语言运用(共3小题)
12.《蝉》一文在写蝉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请你也运用拟人手法写一种你熟悉的动物。100字左右。
13.将下列句子合理排序,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填序号)
①迈出了这一步,方可领悟出,内因为外因提供了怎样的缝隙与机会,才导致了这糟糕局面的出现。
②而不迈出这一步,总想着自己如何无辜,如何不幸,如何罪不应得,如何命运不济,便会在逆境的黑浪中,很快地沉没下去。
③在逆境中的压力下检查自己的弱点、缺点、失误、舛错是痛苦的,往往也是难堪的﹣﹣然而必须迈出这一步。
④面对逆境,要勇于自省。
⑤逆境的出现,虽不一定必有自我招引的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总与自我的弱点、缺点、失误、舛错相联。
序号依次是 。
14.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拟写两句,将段落补充完整。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让我了悟疼痛的破茧之后是美丽;
与一朵花不期而遇,让我明白勇敢的绽放之后是绚烂;
, ; , 。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蟋蟀的住宅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
(2)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
②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②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3)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4)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17.课外阅读。
莫让睡眠被偷走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感觉真好。可如今,这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②《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在凌晨1点后入睡,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仅有17.5%的人能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③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两方面。近日,一篇名为《每天2点睡觉,37岁年轻父亲查出胃癌晚期》的文章引起人们关注。主人公刘凌峰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业务多、压力大,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点之后才睡觉,最拼的一次是连续工作70个小时没有合过眼。像他这样熬夜晚睡的人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另外,睡眠质量差的人,有许多都是电子产品的重度依赖者。互联网从业者睡眠质量普遍较差。自媒体人和程序员是失眠最严重的人群。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和广告人的睡眠质量也普遍较差。同时,有四分之一的人失眠是因为玩手机。
④我们的大脑中有个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即中枢时钟。这个中枢时钟每天根据地球自转周期校对次,它的角色就是总监工,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到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一协调工作和休息。其中,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就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信号之一。它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要在黑暗环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身体就会分泌出褪黑素,帮助入睡。当太阳升起,随着光照渐强,人体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并开始分泌血清素(一种刺激情绪的神经传递素侍逆素),它将和褪黑素此消彼长。
⑤太阳光中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目前市面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基本上属于蓝光。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当细胞感受到蓝光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中枢时钟,中枢时钟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
⑥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⑦睡眠不足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据统计,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重特大伤亡事故中约40%是疲劳驾驶造成的。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⑧睡眠“负债累累”,就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研究证明,长期失眠会将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险增加,甚至提升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风险。
⑨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淢少,影响生长发育,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帮助体力、脑力恢复。”可见睡眠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提高警惕,莫让你的睡眠被偷走!
(2019年山东聊城中考试题,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引用诗歌来引出说明对象,再列举睡眠状况分析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最后分析睡眠不足可能引发的后果。
B.中枢时钟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协调工作和休息。
C.蓝光是一种不良光线,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它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
D.当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皮质醇过量就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2)下列对睡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现代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问题。
B.从文章分析来看,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是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C.研究表明,长期失眠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同时会增加其它疾病风险。
D.睡眠是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充足睡眠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帮助体力、脑力恢复。
(3)小轩妈妈晚上睡觉前总喜欢刷手机,如果你是小轩,请根据本文所学知识对她进行劝说。
五.作文(共1小题)
18.就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或者昆虫,写一段文字把它介绍给大家,不少于300字。
21* 蝉(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 )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 了我门前的树。我要 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 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 观察 牢固 往往 B.占领 考察 坚固 常常
C.占领 观察 牢固 往往 D.占据 考察 坚固 常常
【解答】占据:占领、据有;占领:夺取。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占据”。观察:仔细察看;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考察”。牢固:指坚固,结实;坚固:形容结实,牢固。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坚固”。往往: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根据语境,此处应选用“常常”。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密的隧道底下。
B.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D.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摇摇欲坠。
【解答】A:小心谨慎:形容言行审慎,重视,不能疏忽。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B:毫无顾忌: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D: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紧紧地把握住”与“摇摇欲坠”矛盾,不恰当。
故选:D。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之间可以畅所欲言,不须顾忌太多。
B.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内心的从容。
C.别看这家伙表面友善,实际上是笑里藏刀,不怀好意。
D.同学们都在讨论春游的事,他心中却无动于衷。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无动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与“心中”表意重复,应删去“心中”。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携手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B.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
D.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
【解答】A.有误,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B.有误,成分残缺,宾语残缺,在“社会主义”后加“的精神”;
C.有误,语意重复,删去“超过”或“以上”;
D.正确;
故选:D。
5.下列句子用到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B.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C.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D.只见一只孔雀把尾巴抖得哗哗响,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丽。
【解答】AB.都运用拟人的修辞;
C.没有修辞;
D.运用比喻修辞;
故选:D。
6.下列标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随意性质。即可以通过语言来调节注意。
B.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C.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D.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呢?
【解答】A.句中句号改为逗号;
B.句号放在引号外;
C.正确;
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C。
7.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
【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猪有智慧”的文段。④句首先指出人们对“猪”错误的认识,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②①句具有明显的衔接关系,“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信息点,指出猪的聪明。⑤句指出猪的“认知能力”,③句对“认知能力”进行举例说明。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④②①⑤③。
故选:A。
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
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隧道 suì 罅隙 xià 孵化 fū 喧嚣 xiāo 跳蚤 zǎo 墁 màn 寻mì 觅 扒jué 掘 车zhé 辙
【解答】隧道(suì) 罅隙(xià) 孵化(fū) 喧嚣(xiāo) 跳蚤(zǎo) 涂墁(màn)寻mì(觅) 扒jué(掘) 车zhé(辙)
答案:suì xià fū xiāo zǎo màn 觅 掘 辙
9.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 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1)对“蚋”的读音、“卵”的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A.“蚋”的读音为“ruì”;“卵”的笔顺为“”。
B.“蚋”的读音为“nà”;“卵”的笔顺为“”。
C.“蚋”的读音为“ruì”;“卵”的笔顺为“”。
D.“蚋”的读音为“nà”;“卵”的笔顺为“”。
(2)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 C
A.虽然 但是
B.不但 而且
C.虽然 却
D.因为 所以
【解答】答案:
(1)A.
(2)C.
10.重要词语。
(1) 一刹那 :极短的时间。
(2) 臃肿 :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动不灵。
(3)纤弱: 纤细而柔弱 。
(4)罅隙: 缝隙 。
(5)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6)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7)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解答】答案;
(1)一刹那
(2)臃肿
(3)纤细而柔弱
(4)缝隙
(5)徘徊
(6)无动于衷
(7)喧嚣
11.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接着,它 表演 (表演 演绎)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 腾跃 (跳跃 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 伸直 (伸直 伸展),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 钩 (钩 抓)住它的空皮。
【解答】结合语境中的“体操”辨析,选择“表演”恰当,演绎是铺陈、表现的意思;“跳跃”可理解为借助一定平台跃起,而腾跃则可理解为在空间中翻跃;结合“竭力张开”可理解为折皱的翼要伸直;结合“爪”这一语境,“钩”则体现了事物的形态以及钩取空皮的动作,最恰当。
答案:表演; 腾跃; 伸直; 钩;
三.语言运用(共3小题)
12.《蝉》一文在写蝉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请你也运用拟人手法写一种你熟悉的动物。100字左右。
【解答】答案示例:
我家里有一条小狗。它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两瓣嘴,和一个灵活的小鼻子。它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还踏步,真像一位蛮有风度的军人。它撒尿时总是用后腿靠着一棵树,还低着头,好像很害羞。撒完了马上离开,生怕被别人知道似的。看它顽皮的样子,搞笑极了。它胆子很小,如果你随便拍一下手掌,它就吓地立刻钻进床底下。可它又是那么勇猛,不要说遇到小猫和小鸡,就是遇上坏人它也敢斗一斗,所以它成了保护我们家的“解放军”。
13.将下列句子合理排序,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填序号)
①迈出了这一步,方可领悟出,内因为外因提供了怎样的缝隙与机会,才导致了这糟糕局面的出现。
②而不迈出这一步,总想着自己如何无辜,如何不幸,如何罪不应得,如何命运不济,便会在逆境的黑浪中,很快地沉没下去。
③在逆境中的压力下检查自己的弱点、缺点、失误、舛错是痛苦的,往往也是难堪的﹣﹣然而必须迈出这一步。
④面对逆境,要勇于自省。
⑤逆境的出现,虽不一定必有自我招引的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总与自我的弱点、缺点、失误、舛错相联。
序号依次是 ④⑤③①② 。
【解答】此语段讲如何对待逆境,④开启题意,可作为第一句;
⑤接“逆境”一词的意思,可作为第二句;
③①②以“这一步”为中心词,通过读来确认③迈出这一步,①迈出了这一步,②如果不迈出这一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⑤③①②
答案:④⑤③①②
14.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拟写两句,将段落补充完整。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让我了悟疼痛的破茧之后是美丽;
与一朵花不期而遇,让我明白勇敢的绽放之后是绚烂;
与一只蜜蜂不期而遇 , 让我知道辛勤的劳动之后是幸福 ; 与一只小鸟不期而遇 , 让我懂得勇敢的飞翔之后是快乐 。
【解答】由例句可知:句式是“与……不期而遇,让我……之后是……”;修辞是拟人。根据相同位置上词性也要相同,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答案:
示例:与一只蜜蜂不期而遇,让我知道辛勤的劳动之后是幸福;
与一只小鸟不期而遇,让我懂得勇敢的飞翔之后是快乐。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蟋蟀的住宅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
(2)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
②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作,从全文的内容可知,蟋蟀的住宅,指的就是蟋蟀居住的洞穴。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从文中找到介绍蟋蟀建造洞穴的相关段落,然后将关键的语句提取出来即可。可根据“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一句来提炼作答。
(3)①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与信息的筛选能力。随遇而安,指的就是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快乐安静的生活。它“不肯随遇而安”的原因在后一句中就有所交代,是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②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一句可知,蟋蟀挖土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前后足及腿上的“钳子”、“锯”或“耙”,针对蟋蟀渺小的身躯而言,这工程当然是伟大的了。根据这一理解整理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蟋蟀本是一种昆虫,对它的介绍作者能写得生动有趣,而且内容仔细,这当然和作者的仔细观察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也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浓浓的爱意。这些都说明好的作品一要下功夫观察,二要有深情。
答案:
(1)指蟋蟀的巢穴或洞穴。
(2)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3)①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追求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
②因为它挖土的工具只是自己的前后足及腿上的“钳子”、“锯”或“耙”,作者说蟋蟀住宅工程“伟大”,是与它“那样简单”的建筑工具相对比而言。蟋蟀用“那样简单”的工具建成这样的住宅,真是费尽了心血和力气,确实不容易,堪称超能量的发挥了。
(4)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住宅”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②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3)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4)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解答】(1)本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对文本信息深入理解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句意可知“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的含义是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心;“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要从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种种危险与困难方面考虑。
(3)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结尾结构上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
(4)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要围绕说明文语言的平实、生动、准确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身体在空中向后翻腾”,“翻转身体 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争唱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答案:
(1)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或: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2)①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心。
②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粘土、天冷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意思对即可。
(3)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4)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拟人化手法。举例。“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 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蝉面对蚋来侵害蝉卵时无所作为的本能,生动形象,又不失准确。
17.课外阅读。
莫让睡眠被偷走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感觉真好。可如今,这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②《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在凌晨1点后入睡,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仅有17.5%的人能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③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两方面。近日,一篇名为《每天2点睡觉,37岁年轻父亲查出胃癌晚期》的文章引起人们关注。主人公刘凌峰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业务多、压力大,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点之后才睡觉,最拼的一次是连续工作70个小时没有合过眼。像他这样熬夜晚睡的人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另外,睡眠质量差的人,有许多都是电子产品的重度依赖者。互联网从业者睡眠质量普遍较差。自媒体人和程序员是失眠最严重的人群。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和广告人的睡眠质量也普遍较差。同时,有四分之一的人失眠是因为玩手机。
④我们的大脑中有个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即中枢时钟。这个中枢时钟每天根据地球自转周期校对次,它的角色就是总监工,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到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一协调工作和休息。其中,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就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信号之一。它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要在黑暗环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身体就会分泌出褪黑素,帮助入睡。当太阳升起,随着光照渐强,人体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并开始分泌血清素(一种刺激情绪的神经传递素侍逆素),它将和褪黑素此消彼长。
⑤太阳光中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目前市面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基本上属于蓝光。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当细胞感受到蓝光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中枢时钟,中枢时钟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
⑥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⑦睡眠不足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据统计,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重特大伤亡事故中约40%是疲劳驾驶造成的。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⑧睡眠“负债累累”,就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研究证明,长期失眠会将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险增加,甚至提升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风险。
⑨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淢少,影响生长发育,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帮助体力、脑力恢复。”可见睡眠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提高警惕,莫让你的睡眠被偷走!
(2019年山东聊城中考试题,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先引用诗歌来引出说明对象,再列举睡眠状况分析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最后分析睡眠不足可能引发的后果。
B.中枢时钟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协调工作和休息。
C.蓝光是一种不良光线,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它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
D.当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皮质醇过量就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2)下列对睡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现代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问题。
B.从文章分析来看,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是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C.研究表明,长期失眠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同时会增加其它疾病风险。
D.睡眠是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充足睡眠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帮助体力、脑力恢复。
(3)小轩妈妈晚上睡觉前总喜欢刷手机,如果你是小轩,请根据本文所学知识对她进行劝说。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原文是“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可知,天黑以后,蓝光才成为一种不良光线。“蓝光是一种不良光线”表述不准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有误,原文是“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现代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问题”太绝对化。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本信息的筛选利用与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全文,结合“目前市面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基本上属于蓝光。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当细胞感受到蓝光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中枢时钟,中枢时钟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可知,手机发出的是蓝光,蓝光会导致人体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由“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睡眠不足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等可知,晚上刷屏易导致失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据此作答即可。
答案:
(1)C
(2)A
(3)妈妈,手机发出的是蓝光,蓝光会导致人体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晚上刷屏易导致失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所以晚上睡觉前不要刷手机哟。
五.作文(共1小题)
18.就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或者昆虫,写一段文字把它介绍给大家,不少于300字。
【解答】【范文】
我家可爱的狗狗
只要听见我脚步声,沫沫就会叼着拖鞋在门口迎接我。
沫沫的背白得似雪,肚皮和四条腿上的绒毛有些泛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玻璃球一般的眼珠转来转去,眼上还有一撮儿白色的毛,一条粉嘟嘟的舌头,锋利的牙加上灵敏的耳朵它的警惕性非同寻常,它有灵敏的鼻子,能闻到三里以外生物的气息。它吃东西时,低下头闻一闻。它一双耳朵,听到的声音,它的耳朵总会竖着扒在地上听。
沫沫的性格温和,你对它好,它用舌头舔你的手,用头顶你的腿,在向你撒娇呢;但是生人来到家里,它仍会“汪汪”地叫个不停,你如果把它惹急了,它也会扑到你身上咬你一口。
这只狗的名字为什么叫沫沫呢?因为刚刚把它抱回来的时候,还没有取名。身上脏的像个小泥猴,我帮它洗澡。洗澡的时候就知道玩沐浴露玩的泡沫,我突发奇想就叫它沫沫。
为什么说它的耳朵灵敏,牙齿锋利呢?是因为有一次,半夜三更,有一只老鼠在阳台出没,沫沫听到了声音后,立刻飞奔到阳台,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老鼠,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我们炫耀它的战利品!引来了我们全家的哄堂大笑,这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可是我刚刚吃完盘子还没端走,我才看电视没几秒钟,它就开始舔人的盘子了,最后把盘子给咬碎了一大块,你说它牙齿锋利不锋利!
沫沫可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狗狗,更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我又爱又“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