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弧形 卧波 合拢 暴涨
B.和谐 碑文 冲毁 推崇
C.胜景 序幕 残陨 雄跨
D.要道 侵略 倾听 拱圈
2.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现在使用的汉子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季节,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汉子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是形声字。
D.隶书确定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3.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胜景:有名的优美景观。胜,优美的
B.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C.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惟一;肖,相似
D.巧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
4.在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写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____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_____的。
A.称赞 推崇 赞赏 B.欣赏 推崇 称赞
C.推崇 欣赏 称赞 D.欣赏 称赞 推崇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坚守,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让人敬佩、巧妙绝伦的作品和奇迹,成为一座座丰碑。
B.这首曲子开篇以“啾啾”“喳喳”模仿小鸟“对话”,惟妙惟肖的“拌嘴”声惹得观众忍俊不禁。
C.由于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这两个同学今天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交头接耳。
D.他的棋下得很高明,在全校是独一无二的。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B.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C.听到这个消息,他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顽皮的神态荡然无存。
D.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7.给加点的字注音。
洨河 匀称
惟妙惟肖 推崇
长虹饮涧 巧妙绝伦
8.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势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论。
(3)远望这座桥就象“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三.语言运用(共4小题)
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 lún 。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xióng zī 。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 chóng 这座桥。
(4)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 pǔ 美观。
10.积累词语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而协调。
古朴: :彼此在耳边低声说话。
惟妙惟肖: 。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 。
推崇: 。
就地取材: 就, 。
1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在江河上,发挥交通作用。(横跨、雄跨、横架)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 。(姿态、规模、雄姿)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称赞、推崇;欣赏、观赏;景色、奇观)
(4)石拱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建筑、杰作、工程)
12.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
(2)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拼成”能否换成“组成”或“合成”?为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3.
生产的扩展秩序
①四十年前,南方农村甚至小城,如果吃上一顿饺子,一定是最深刻的记忆之一。那时需要从买面粉、猪肉等原料开始,而这些都不易办到。好不容易材料齐了,头一关是和面,干了不行,稀了也不行。然后要将和好的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擀成饺子皮。这个难度同样不小,饺子皮要薄且圆,但太薄则易烂,太厚又煮不熟。
②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全家分工,每个人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得提前几天就做准备。然而,全家总动员忙上大半天,做出来的饺子很可能并不好吃。
③若干年后,终于有饺子皮卖了,包饺子瞬间简化了大半。渐渐地,城镇有人包饺子卖了,人们花几元钱就可以吃一顿。但不方便存放,必须现买现吃,且味道平平。
④速冻饺子的出现则是一场革命。各种口味、各种品牌,高中低档,琳琅满目。平时买几袋冻在冰箱里,需要的时候,往锅里倒上水,烧开后放入饺子,几分钟捞起来就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时间成本、体力成本都可忽略不计。不想做饭的时候,许多人就煮饺子吃。
⑤到底发生了什么,将饺子这一不可承受的浩大工程变成了懒人的首选?
⑥这无论如何都是个奇迹!它不是来自伟大君王的高瞻远瞩、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也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没错,源于平凡如你我的人之间通力合作。
⑦在家庭范围内,合作的过程显而易见。有人擀皮,有人剁馅,包的包,煮的煮。然而,这种合作的范围极其有限,凭借的是管事人的安排、组织和协调。合作范围有限,意味着知识和技能有限,所能动用的资源也有限,因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果却不如人意。后来,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家庭到社区(小区门口包饺子卖),进而到全国(速冻水饺).而且,速冻水饺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必然会用到其他国家的技术、设备或人才。小小的饺子,可以说是全世界合作的产物。
⑧合作范围的扩大产生了惊人的效果。现在,我们能够利用十倍百倍的人手,百倍千倍的知识技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源,效率千倍万倍地增加,产量和质量极大提高。人们利用素不相识甚至远在天边的人的成果,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弄不懂完整的过程,只须做好经手的那一点工作。没有人能弄明白整个过程,但一切井井有条,各就各位,简单高效,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
⑨这就是扩展秩序及其显著成效。而且,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任何商品,这家店没有,还有另一家;这个牌子没有,还有别的牌子。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价格或许有涨跌,但供给不是问题。
⑩饺子从古传到今,被封为民族特色美食,但为什么以前没有大规模生产?实际上,这并不涉及多么高精尖的技术难题,而只是因为出现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
(1)四十年前,吃一顿饺子也会成为深刻记忆的原因是 。
(2)根据原文,“看不见的手”指什么?它能够高效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
(3)从⑥⑦两段可以看出,“扩展秩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述。
(4)举例说明为什么“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
14.阅读《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两文节选,回答问题。
【甲】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乙】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甲】文的说明对象是 ,【乙】文的说明对象是 。
(2)【乙】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甲】文“大多引用活水”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下面的材料,也是对卢沟桥的介绍,与【乙】文相比,为什么内容会有所不同?
材料: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15.房屋演变史
①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②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③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
④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
⑤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抑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⑥近代的房屋,在本质上又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⑦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⑧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
⑨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6.2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
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大陆上……
(1)从本文看,房屋的功能是什么?
(2)第⑤段中,列举了竹楼、窑洞、毡包这些房屋,其用意是什么?
(3)第⑨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4)第⑦段中加点的“仅仅”能否去掉,为什么?
五.作文(共1小题)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 》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3)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18 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弧形 卧波 合拢 暴涨
B.和谐 碑文 冲毁 推崇
C.胜景 序幕 残陨 雄跨
D.要道 侵略 倾听 拱圈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残陨”应为“残损”。
故选:C。
2.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现在使用的汉子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季节,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汉子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是形声字。
D.隶书确定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解答】A,B,D都正确。
C.有误,“春”是会意字,“洋”是形声字,
故选:C。
3.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胜景:有名的优美景观。胜,优美的
B.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C.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惟一;肖,相似
D.巧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惟”的释义是“十分、非常”。
故选:C。
4.在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写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____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_____的。
A.称赞 推崇 赞赏 B.欣赏 推崇 称赞
C.推崇 欣赏 称赞 D.欣赏 称赞 推崇
【解答】结合语境及三个词语的不同含义、用法可选出正确答案。
“推崇”意思是十分推重(重视),给人以很高的评价。此句是表达对桥的态度,故用“推崇”。
“欣赏”是认为好,喜欢。此处表达对桥上刻的狮子的喜爱,故用“欣赏”。
“称赞”是对某件事的认同的基础上觉得它做得好。“赞扬”表示对一个人进行称赞、表扬、称扬。此句表达对桥的态度,用“称赞”恰当。
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C与之一致。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坚守,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让人敬佩、巧妙绝伦的作品和奇迹,成为一座座丰碑。
B.这首曲子开篇以“啾啾”“喳喳”模仿小鸟“对话”,惟妙惟肖的“拌嘴”声惹得观众忍俊不禁。
C.由于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这两个同学今天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交头接耳。
D.他的棋下得很高明,在全校是独一无二的。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望文生义。
故选:C。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B.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C.听到这个消息,他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顽皮的神态荡然无存。
D.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不期而遇”意思是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本句中“报道那天”就是约定的时间,故用“不期而遇”不恰当。
故选:D。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7.给加点的字注音。
洨河 xiáo 匀称 chèn
惟妙惟肖 xiào 推崇 chóng
长虹饮涧 jiàn 巧妙绝伦 lún
【解答】答案:
xiáo;chèn;xiào;chóng;jiàn;lún。
8.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势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势”应为“式”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论。 “论”应为“伦”
(3)远望这座桥就象“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象”应为“像”
【解答】(1)“形势多样”的“势”应为“式”。
(2)“巧妙绝论”的“论”应为“伦”。
(3)“象”应为“像”。
答案:
(1)“势”应为“式”
(2)“论”应为“伦”
(3)“象”应为“像”
三.语言运用(共4小题)
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 lún 巧妙绝伦 。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xióng zī 雄姿 。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 chóng 推崇 这座桥。
(4)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 pǔ 古朴 美观。
【解答】答案:
(1)巧妙绝伦;
(2)雄姿;
(3)推崇;
(4)古朴。
10.积累词语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而协调。
古朴: 古老而质朴。交头接耳 :彼此在耳边低声说话。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 相似 。
推崇: 十分推重 。
就地取材: 在原地取用所需要的材料。 就, 靠近 。
【解答】答案:
古老而质朴。交头接耳
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相似。
十分推重。
在原地取用所需要的材料。靠近。
1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雄跨 在江河上,发挥交通作用。(横跨、雄跨、横架)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 雄姿 。(姿态、规模、雄姿)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推崇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欣赏 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奇观 ”。(称赞、推崇;欣赏、观赏;景色、奇观)
(4)石拱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杰作 。(建筑、杰作、工程)
【解答】(1)横跨:指桥梁等建筑物横向跨越。雄跨:气势雄伟地跨越。横架:横向进行支承。比较三个词语的意思,“雄跨”比“横跨”“横架”更有表现力,是显得赵州桥更加雄伟。而“横跨”和“横架”都只是表示横向跨越或支承。所以选“雄跨”贴切;
(2)姿态:指物体呈现的样子。规模:事物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围。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比较三个词语的意义,“雄姿”一词更见赵州桥的威武雄壮的气势,所以最为恰当。
(3)称赞: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的喜爱。推崇: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二者的语义侧重点和语义轻重有别,“推崇”比“称赞”更进一步,含有十分崇拜的意思。“欣赏”,用喜爱的心情领会美好事物的韵味,有表示赞赏的意思。“观赏”着重于观看。所以“欣赏”更恰当。“景色”一般只指有特色的风景。“奇观”指奇妙美丽的景色。二者的语义轻重有别,用“奇观”更可看出卢沟桥的奇美。
(4)建筑:指建筑工程或建筑物。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工程:指土木构筑。句中指石拱桥中有超出一般的建筑,含有评价,用“杰作”更合适。
答案:
(1)雄跨
(2)雄姿
(3)推崇、欣赏、奇观
(4)杰作
12.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
不能换。因为“肩”准确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上的位置。“各”表示“各自”“分别”,说明大拱每个肩上都有两个小拱,去掉则说明大拱上共有 两个小拱,与原意不符。
(2)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拼成”能否换成“组成”或“合成”?为什么?
不能换。“拼成”一词准确表明了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点。换成“组成”“合成”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失去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解答】答案:
(1)不能换。因为“肩”准确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上的位置。“各”表示“各自”“分别”,说明大拱每个肩上都有两个小拱,去掉则说明大拱上共有两个小拱,与原意不符。
(2)不能换。“拼成”一词准确表明了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点。换成“组成”“合成”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失去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3.
生产的扩展秩序
①四十年前,南方农村甚至小城,如果吃上一顿饺子,一定是最深刻的记忆之一。那时需要从买面粉、猪肉等原料开始,而这些都不易办到。好不容易材料齐了,头一关是和面,干了不行,稀了也不行。然后要将和好的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擀成饺子皮。这个难度同样不小,饺子皮要薄且圆,但太薄则易烂,太厚又煮不熟。
②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全家分工,每个人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得提前几天就做准备。然而,全家总动员忙上大半天,做出来的饺子很可能并不好吃。
③若干年后,终于有饺子皮卖了,包饺子瞬间简化了大半。渐渐地,城镇有人包饺子卖了,人们花几元钱就可以吃一顿。但不方便存放,必须现买现吃,且味道平平。
④速冻饺子的出现则是一场革命。各种口味、各种品牌,高中低档,琳琅满目。平时买几袋冻在冰箱里,需要的时候,往锅里倒上水,烧开后放入饺子,几分钟捞起来就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时间成本、体力成本都可忽略不计。不想做饭的时候,许多人就煮饺子吃。
⑤到底发生了什么,将饺子这一不可承受的浩大工程变成了懒人的首选?
⑥这无论如何都是个奇迹!它不是来自伟大君王的高瞻远瞩、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也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没错,源于平凡如你我的人之间通力合作。
⑦在家庭范围内,合作的过程显而易见。有人擀皮,有人剁馅,包的包,煮的煮。然而,这种合作的范围极其有限,凭借的是管事人的安排、组织和协调。合作范围有限,意味着知识和技能有限,所能动用的资源也有限,因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果却不如人意。后来,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家庭到社区(小区门口包饺子卖),进而到全国(速冻水饺).而且,速冻水饺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必然会用到其他国家的技术、设备或人才。小小的饺子,可以说是全世界合作的产物。
⑧合作范围的扩大产生了惊人的效果。现在,我们能够利用十倍百倍的人手,百倍千倍的知识技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源,效率千倍万倍地增加,产量和质量极大提高。人们利用素不相识甚至远在天边的人的成果,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弄不懂完整的过程,只须做好经手的那一点工作。没有人能弄明白整个过程,但一切井井有条,各就各位,简单高效,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
⑨这就是扩展秩序及其显著成效。而且,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任何商品,这家店没有,还有另一家;这个牌子没有,还有别的牌子。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价格或许有涨跌,但供给不是问题。
⑩饺子从古传到今,被封为民族特色美食,但为什么以前没有大规模生产?实际上,这并不涉及多么高精尖的技术难题,而只是因为出现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
(1)四十年前,吃一顿饺子也会成为深刻记忆的原因是 这是一个浩大工程 。
(2)根据原文,“看不见的手”指什么?它能够高效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
(3)从⑥⑦两段可以看出,“扩展秩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述。
(4)举例说明为什么“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在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从相对应的段落中即可筛选出句子作答。文章②⑤段都提到了:“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当然根据文中的描述,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如:包饺子工序多,制作难度大,在市场上买不到等。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结合“看不见的手”所在句子前后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所指的内容就是⑨段首所说的“扩展秩序”;它能够高效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条件,在文章末尾交代出来,即: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
(3)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特点的归纳。从第⑥段阐述的内容,可以发现“扩展秩序”“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第⑦段主要突出其“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解答此题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能结合生活举出实例来分析句子意思即可。
答案:
(1)包饺子是一个浩大工程。(2分)
(说明:答包饺子工作量非常大;从买原料、和面、擀饺子皮都不易办到;难做且市场上买不到等亦可)
(2)(生产的)扩展秩序(1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1分)
(3)①(合作)是非人为设计的(或合作是“自发的”).(2分)(“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得1分)
②(合作)范围是“不断扩大的”,从家庭一直扩展到国际分工合作。(2分)(只答“合作范围扩大”得1分)
(4)随着合作范围的扩大、合作方式的更多样,我们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例如,你想吃饺子,如果只能在自家做,而会和面的人不在家,就难以吃到。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 式增多,可以随时到不同商店购买不同品牌的饺子。(分析原因2分,举例说明2分)
(说明:①分析原因没有答到要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只摘抄原文,如“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供给不是问题”或其他,最多得1分。②举例说明不必限于吃饺子,结合生活实例谈亦可,关键是能在对比叙述中呈现自己的理解)
14.阅读《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两文节选,回答问题。
【甲】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乙】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甲】文的说明对象是 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 ,【乙】文的说明对象是 卢沟桥 。
(2)【乙】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甲】文“大多引用活水”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下面的材料,也是对卢沟桥的介绍,与【乙】文相比,为什么内容会有所不同?
材料:卢沟桥是一座联拱式石桥,计11孔,长212.2米,加上两端桥堍共长约265米。靠河两岸的跨径仅16米左右,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最大跨径计21.6米。桥墩上游面造成尖端形,下游面系平头,深合现代科学原理。桥面宽7.6米,全宽约8米。桥面用石板铺砌,桥的两端筑有翼状石栏,连同桥上两旁石栏,北面有石柱140个,南面有石柱141个,其中一个已坍损。柱的间距1.8﹣2米,柱高1.4米,柱头各刻石狮,每个姿态各异,有立的,卧的,蹲的,伏的,大抱小的,小抱大的,各种形式。柱间各嵌石板为栏,栏高约85厘米。桥的西端有两根石柱,柱上各踞一只朝天犼,柱下各有石象一只,雕饰工巧,足增美观。
(节选自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说明的内容是围绕说明对象来安排的,因此,要找到说明对象,先要弄清文段的说明内容。甲文首先指出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接着介绍了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的特点,然后介绍了池沼的安排取得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的特点,可见本段介绍的是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的艺术。因此结合文段中心句“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可知,甲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乙文首先介绍了卢沟桥的修建历史悠久,接着介绍了卢沟桥的结构以及结构坚固的特点,最后通过桥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由此可知乙文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划线句中“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自16米到21.6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对卢沟桥规模和结构特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准确。结合文章具体语境可以看到:“大多”意思是大多数,占很大比例,并不表示全部。如果去掉“大多”就表示全部引用的是活水,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因此不能去掉。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和对比分析能力。乙文在介绍卢沟桥时,重点介绍了其结构设计的特点,特别描摹了桥的形状和桥栏上的石狮子的形态,突出它形式优美特点,作为一篇科普文章,更能展现出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链接材料《中国桥梁史料》中则具体介绍卢沟桥的规模和构造,特别运用了具体的数据,平实地介绍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的情况,更为严谨,专业。
答案:
(1)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 卢沟桥
(2)列数字;运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卢沟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3)不能去掉。“大多”意在说明池沼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大多”,则与实际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材料选自《中国桥梁史料》,属于专业著作,需要从科学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的技术细节;而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既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又能对其建筑特点有所了解。
15.房屋演变史
①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②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③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
④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
⑤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抑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⑥近代的房屋,在本质上又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⑦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⑧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
⑨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6.2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
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大陆上……
(1)从本文看,房屋的功能是什么?
(2)第⑤段中,列举了竹楼、窑洞、毡包这些房屋,其用意是什么?
(3)第⑨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4)第⑦段中加点的“仅仅”能否去掉,为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七段中的“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和第九段中的“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可提炼作答。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从句子内容来看,列举了云南傣族的竹楼、黄土高坡的窑洞、蒙古族的毡包等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此来具体准确地说明“由于历史文化亦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赏析。解答此题可从词语在文中的修辞手法来分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这句主要说明的对象是“一座圆堡形房屋”,写它经受了6.2级地震没有丝毫的损伤,作者却用“毫不动容”来形容,很明显是拟人的修辞,这样能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4)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仅仅是只的意思,表明房屋的功能不仅在此,还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这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答案:
(1)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现代社会,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
(2)列举这些房屋,是用具体确凿的事例来说明由于历史文化抑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
(3)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确凿地说明了现代的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
(4)不能去掉。“仅仅”是“只”的意思。句中用“仅仅”一词,说明房屋除了是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外,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提供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而去掉“仅仅”一词,前者的功能就完全失去了,这与事实不符合,所以不能去掉。使用“仅仅”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作文(共1小题)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 》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3)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解答】【例文】
最美的花季
沉甸甸的书包,盛满了五彩斑斓的梦想与希望;轻盈的脚步,踏上了成长的旋律与节拍。潇洒地挥挥手,甩甩头,不知不觉,我已迈入成熟的门槛。成长,标志着青春及希望,于是,全身上下贴满了长大标签的我们,迎着大人们满是怜爱与羡慕的目光,在晨风中尽情展示成长花季的风彩!
童年,是金黄色的,在寻寻觅觅中,我往上踏着一级一级的阶梯,这才明白,原来梦是粉色的,天是蔚蓝的,阳光是灿烂的,生活是五彩的。
何时,我已不再扯着父母的衣角,却渴望独立,渴望抖动自己刚刚丰满的双冀,试着去拥抱云彩,沐浴阳光。
何时,我已不再撒娇吵闹,开始留意妈妈眼角的丝丝皱纹和爸爸双鬓的缕缕银发,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抚平那眼角的皱痕,拔去那双鬓上的白发。
何时,我已不再和邻居小朋友一起,上树下河,捉鱼戏虾,只是自己一个人倚望着天空,反复想着藏在心中的小秘密,用成长的誓言将它们装订成一本厚厚的日记。
何时,我已不再用那带着几分稚气的腔调朗读那朗朗上口的儿歌,脱口一个英语单词,一个句子,或者一首轻快的青春流行乐曲。
何时,我已不再无理地抢夺别人的东西。自尊、自爱、团结、谦让,彼此见了面,抱以一个诚恳的微笑,一个礼貌的招手。
何时,我已不再只沉迷于动画片,换个空间,我会去打开电脑荧屏,进入QQ聊天室,找朋友,寻知己。
…
随着太阳升起,月儿落下,新芽长出,水滴洒落,我又向上登进了一步。“百川东到海”童年的儿歌,童真的欢笑,童稚的小秘密,汇成条条小溪,流入浩瀚的人生海洋,我跳上一叶扁舟,顺着成长的微浪,划向生命的彼岸。
成长的花季,留给我们太多的诗,太美的梦。长大的我,坚信自己会带着无限的理想搏击万里长空。香花弥漫,色彩斑斓,不知不觉,往事的小溪早已流入大海,记忆的沙滩上,回往的脚印已模糊,长大的贝壳,在阳光之下,闪烁七彩光芒。
最美的花季,沉甸甸的书包,盛满了五彩斑斓的梦想与希望…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