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1.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显微镜中看到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 10X;物镜 10X B.目镜 10X;物镜 40X
C.目镜 20X;物镜 40X D.目镜 40X;物镜 40X
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题图所示。视野中有较大的 污点,经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 )
A.目镜 B.物镜 C.玻片 D.镜筒
3.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B.光线暗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D.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
4.在使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 )
A.反光镜 B.转换器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使物像更清晰的结构是( )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6.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有直接阳光的 B.白亮的
C.暗灰色的 D.黑暗的
7.观察显微镜时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么操作才能将其移到视野中央(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8.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木,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
A.物镜 B.目镜 C.标本 D.粗准焦螺旋
9.如图所示的②和③代表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则②和③分别代表( )
A.粗、细准焦螺旋 B.目镜、物镜
C.镜臂、镜筒 D.遮光器、反光镜
10.小明学会使用显微镜后,将一根毛发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没有观察到毛发的结构,原因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 )
A.薄而透明 B.染色 C.切片 D.形状规则
二、填图题
11.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2)取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
(4)接近人眼的镜头是[ ] 。
(5)若使镜筒在较大的范围内升降,应调节[ ] 。
(6)要想把物象调节的更加清晰应调节[ ] 。
三、综合题
12.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请辨识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的组成结构中,能够对标本进行放大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空都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2)在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能够使小明和小芳同学都能够清晰地看到细胞物像,需要调节的结构是__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3)为了能够在不同光线强度条件下观察到明亮和清晰的物像,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来达到实验要求。
(4)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结构的实验中,可以通过转动__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变换高倍镜头,实现对物像的再次放大。
13.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备选答案的代号,横杠上填写答案)
(1)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____)
A.结构11 B.结构12
(2)物镜是指图中的(____)
A.结构1 B.结构4
(3)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____)
A.结构13 B.结构10
(4)如果把英文字母“F”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所见到的物像是________。
(5)若观察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 X”,物镜是“15 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
(6)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请你帮助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1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对光时,要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________]________选择一个合适的光圈正对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并转动[________]________,直到看到一明亮的视野。
(2)观察时,将玻片用压片夹固定后,首先要从侧面面看着物镜镜头,然后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3)如果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为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为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若要使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________。
(5)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象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15.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
(1)(1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 。但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1分)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 上。
(3)(1分)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4)(2分)他看清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搬动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5)(1分).某校生物实验室中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40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1.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显微镜中看到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 10X;物镜 10X B.目镜 10X;物镜 40X
C.目镜 20X;物镜 40X D.目镜 40X;物镜 40X
【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10 × 10=100倍,B选项10 × 40=400倍,C选项20 × 40=800倍,D选项40 × 40=1600倍,只有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A符合题意。
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题图所示。视野中有较大的 污点,经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 )
A.目镜 B.物镜 C.玻片 D.镜筒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所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时,转动转换器,污点不动,说明污点不在物镜上,移动玻片,污点不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上,那么污点最可能在目镜上,可见A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B.光线暗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D.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
【答案】A
【解析】A、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A说法错误。
B、光线比较暗时,要选择较大的光圈增加进光量,同时选择凹面镜来会聚光线,使物像更清楚,B说法正确。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下降损伤到玻片,C说法正确。
D、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便与光线通过,D说法正确。
4.在使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 )
A.反光镜 B.转换器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A不符合题意。
B、转换器可以转换物镜,改变放大倍数,B不符合题意。
C、细准焦螺旋可以让显微镜载物台缓慢地上下移动,较小范围地调整观察物象的适当距离,可以使观察的物象更加清晰,C符合题意。
D、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D不符合题意。
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使物像更清晰的结构是( )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答案】D
【解析】A、 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物镜,A不符合题意。
B、遮光器上含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B不符合题意。
C、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调节镜筒,使镜头上升下降,C不符合题意。
D、调节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可以将物像调的更加清晰,D符合题意。
6.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有直接阳光的 B.白亮的
C.暗灰色的 D.黑暗的
【答案】B
【解析】 显微镜属是光学显微镜,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眼睛,只有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是白亮的时,观察到的物像才会清晰,可见,B符合题意。
7.观察显微镜时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么操作才能将其移到视野中央(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答案】A
【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根据题干所述,物象在视野的左上方,所以应该使物象向右下方移动,要是物象向右下方移动,所以玻片需要向相反的方向左上方移动,所以A说法正确。
8.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木,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
A.物镜 B.目镜 C.标本 D.粗准焦螺旋
【答案】A
【解析】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眼要看着目镜,A符合题意。
9.如图所示的②和③代表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则②和③分别代表( )
A.粗、细准焦螺旋 B.目镜、物镜
C.镜臂、镜筒 D.遮光器、反光镜
【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结构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粗(细)准焦螺旋、遮光器、转换器;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放大物像,因此其最主要的部位是目镜和物镜。故②目镜,③物镜。
10.小明学会使用显微镜后,将一根毛发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没有观察到毛发的结构,原因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 )
A.薄而透明 B.染色 C.切片 D.形状规则
【答案】A
【解析】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光线无法通过,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可见A说法正确。
二、填图题
11.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2)取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
(4)接近人眼的镜头是[ ] 。
(5)若使镜筒在较大的范围内升降,应调节[ ] 。
(6)要想把物象调节的更加清晰应调节[ ] 。
【答案】(1)⑦;遮光器;⑩;反光镜
(2) ;镜臂
(3)④;物镜
(4)①;目镜
(5)⑨;粗准焦螺旋
(6) ;细准焦螺旋
【解析】图中,①是目镜,②是镜筒,③是转换器,④是物镜,⑤是载物台,⑥是通光孔,⑦是遮光器,⑧是压片夹,⑨是粗准焦螺旋,⑩是反光镜, 是细准焦螺旋, 是镜臂, 是镜柱。
(1)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转动遮光器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不同光圈具有不同的进光量,大的进光量多,视野明亮,小的进光量少,视野较暗.因此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⑩反光镜和⑦遮光器。
(2)取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握镜的部位是 镜臂。
(3)物镜是放大物象的主要部件,靠近标本,所以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④物镜。
(4)目镜是放大物象的主要部件,靠近眼睛,所以接近玻片人眼的镜头是①是目镜。
(5)⑨粗准焦螺旋和 细准焦螺旋都是调节镜筒升降的部件,若使镜筒在较大的范围内升降,应调节⑨粗准焦螺旋。
(6)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要想把物象调节的更加清晰应调节 细准焦螺旋。
三、综合题
12.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请辨识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的组成结构中,能够对标本进行放大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空都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2)在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能够使小明和小芳同学都能够清晰地看到细胞物像,需要调节的结构是__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3)为了能够在不同光线强度条件下观察到明亮和清晰的物像,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来达到实验要求。
(4)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结构的实验中,可以通过转动__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变换高倍镜头,实现对物像的再次放大。
【答案】(1)①目镜(④物镜);④物镜(①目镜)(2) 细准焦螺旋(3)⑨反光镜(4)③转换器
【解析】(1)能够对标本放大的结构为①目镜和④物镜。
(2)调节 粗准焦螺旋是为了能够看见图像,而调节 细准焦螺旋是为了能够清楚的观察细胞图像。
(3)⑨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明暗,能够在不同光线强度条件下观察到明亮和清晰的物像。
(4)转动③转换器能够更换镜头,在转换器上有两个或三个物镜,转动转换器能调换高倍物镜,实现对物像的再次放大。
13.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备选答案的代号,横杠上填写答案)
(1)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____)
A.结构11 B.结构12
(2)物镜是指图中的(____)
A.结构1 B.结构4
(3)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____)
A.结构13 B.结构10
(4)如果把英文字母“F”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所见到的物像是________。
(5)若观察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 X”,物镜是“15 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
(6)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请你帮助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答案】(1)B(2)B(3)A(4)(5)120倍(6)光没有对好,装片没有放好,物镜没有旋到位等合理就得分
【解析】(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用于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再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找到物像后,使物像调清晰应用12细准焦螺旋调节。
(2)目镜是接近人眼的镜头,安放在镜筒上,即1是目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的镜头4是物镜。
(3)取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13镜臂,另一只手托住10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
(4)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给一个字母或者文字,在显微镜上看到是什么样子,是常见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最好把这个字母或者文字写到纸上,旋转180度,也就是倒过来看,就是显微镜下看到物像的样子了。所以把英文字母“F”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所见到的物像是 。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所以物像的放大倍数是8×15=120倍。
(6)在使用显微镜时,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通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才到达人眼的,目镜和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的,因而镜筒也要在这条直线上。其次物体要放在视野的中央,正对通光孔,调节粗、细准焦螺旋找到清晰的物像。由上可知,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可能的原因有:物镜没有转换到位,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光圈没有调好、显微镜焦距没调好、洋葱表皮细胞不在视野中等。
1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对光时,要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________]________选择一个合适的光圈正对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并转动[________]________,直到看到一明亮的视野。
(2)观察时,将玻片用压片夹固定后,首先要从侧面面看着物镜镜头,然后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3)如果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为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为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若要使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________。
(5)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象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答案】(1)①;转换器;③;遮光器;⑦;反光镜(2)⑤;粗准焦螺旋(3)⑥;细准焦螺旋(4)右下方(5)B
【解析】(1)显微镜对光的步骤: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再转动③遮光器选择一个合适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同时转动⑦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视野对光完成。(2)观察物像时,将玻片用压片夹固定后,首先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然后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从侧面看着②物镜,以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3)⑤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⑥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因此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像,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5)图①②③④中,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③,细胞数目最多的是④,因此③视野放大倍数最大,④视野放大倍数最小。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不一定大于④,A错误。
B.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B正确。
C.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C错误。
15.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
(1)(1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 。但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1分)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 上。
(3)(1分)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4)(2分)他看清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搬动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5)(1分).某校生物实验室中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40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答案】(1)清水;碘液;生理盐水
(2)物镜
(3)左上角
(4)B
(5)②⑥
【解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七个字:擦、滴、撕、展、盖、染、吸。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但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物象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若要把图象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是向左上方移动。
(4)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所以要重新调节反光镜的角度,重新对光。
(5)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
大40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②和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