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5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边边边”或“SSS”)。在△ABC和△ DEF中∴ △ABC ≌△ DEF(SSS)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1已知:AB=A'B',BC=B'C',∠B=∠B'两边和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注 意这个角一定要是两条边的夹角结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以2.5cm,3.5cm为三角形的两边,长度为2.5cm的边所对的角为40° ,情况又怎样?你发现了什么?ABCDEF2.5cm3.5cm40°40°3.5cm2.5cm结论:两边及其一边所对的角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几何语言表述如下:1.在下列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练习一想一想:星期天,小刚在家玩蓝球,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摔坏了(如图所示)。情急之中,小刚量出了AB、BC的长,然后便去了玻璃店,他想重新裁得一块和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小刚能如愿吗?(已知)(对顶角相等)(已知)(SAS) 例3 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OA=OC,OB=OD,说△AOB≌△COD 的理由.∴△AOB≌△COD如图,已知B,C,E在一直线上,∠1=∠2,AC=DC,说出AB=DB的理由 练一练: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ABOlE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已知:如图直线l⊥AB于点O,且OA=OB。C是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求证:AC=BC证明:已知OA=OB,当点C与点O为同一点,即重合时,显然AC=BC当点C与点O不重合时,
∵直线l⊥AB(已知)
∴∠COA=∠COB=90°(垂直的定义)
∵ OA=OB(已知)
∠COA=∠COB
OC=OC(公共边)
∴△AOC≌△BOC(SAS) ∴AC=B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如图,AC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 △ABC与△AD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ABDC( SSS )在 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AC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 △ABC与△AD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如图,已知:AB=AC,则添加什么条件可得△ABD≌ △ACD?请说明理由. 拓展(1)(1)补充∠BAD=∠CADAB=AC (已知)∠BAD=∠CAD(已知)AD=AD(公共边)∴ △ABD≌△ACD(SAS)(2)补充BD=CDAB=AC (已知)AD=AD(公共边)∴ △ABD≌△ACD(SSS)BD=CD(已知)5.已知:如图,AC⊥BD,C为垂足,AC=DC,CB=CE.
求证:DF ⊥ AB.结束寄语数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如果你无愧于数学,那数学就可以助你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