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必修2)第一章试题
命题老师:曾阔 (厦门外国语学校)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卷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 发现氧气
2、据报导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同位素,其中一种是 (铪),它的中子数是( )
A.72 B.113 C.185 D.257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与 B.T2O与H2O C.与 D.金刚石与石墨
4、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5、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6、某元素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
A. S B. C C. Si D. C
7、某元素的最外层有 2 个电子, 该元素 (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高化合价一定为 +2 价
C.一定是 ⅡA 族元素或是 He D.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
8、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
可以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中可以归为一类的是( )
A. B. C. D.
9、A 和 B 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B 和 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 且A、B、C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则A、B、C三种元素按照顺序是 ( )
A.N、 F、 Cl B.F、 O 、S
C.S、 Cl 、O D.S 、O 、F
10、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12、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 H2YO4> 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单质氧化性:X>Y>Z
1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4、关于元素周期表,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大
15、实际存在的H、H、H、H(和H,它们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原子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16、有a、b、c、d四种元素。a、b的阳离子与c、d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数小于b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数,c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数大于d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数。则它们的离子半径的关系是( )
A.a>b>c>d B.c>d>a>b C.c>a>d>b D.b>a>d>c
二、填空题
17.(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①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5)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9分)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X、Y、Z三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40,请回答:
X
Y
Z
(1)写出X、Y、Z三元素的元素符号
X Y Z
(2)Z的单质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9.(17分)X、Y、Z为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单质,U、V为化合物。这些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和某些产物已经略去。
(1)若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Y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物质,则X为 ,Y为 ,Z为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2)若X是有“国防金属”美誉的金属元素,Y元素在自然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则U为 ,V为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20.(7分)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原子获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锂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1)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锂原子是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的原因是
。
(2)X元素和锂是否在同一主族? (填“是”或“否”)
(3)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四、计算题
21.(5分)核内中子数为N的R2+ 离子,质量数为A,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A.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C.两种不同的分子 D.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23.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24.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4 >H2YO4 >H3ZO4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 > Y > 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 H2Y > ZH3
C.非金属性:X > Y > 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 > Y2- > X-
2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
B.F2与水反应比Cl2与水反应剧烈
C.铷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其氢氧化物一定是弱碱
D.氯化氢比溴化氢稳定,HClO4酸性强于HBrO4
26.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A 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C.它具有+2、+3、+4价 D.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六、实验探究题
27.(16分)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 ,② ,③ ,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填A~F)
① ,
② ,
此实验的结论: 。
七、推断题
28.(8分)A、B、C、D、E 5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E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氢气
(1)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
(2)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
(3)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E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这五种元素形成的盐的化学式: ,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 。
八、计算题
29.(6分)0.2mol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H2。等量的R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氧气化合,生成10.2g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A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B
C
C
A
C
D
C
B
B
A
A
13
14
15
16
B
D
D
B
17.(14分)
(1)K,F (各1分)
(2)Ar, (各1分)
(3)HClO4,KOH,Al(OH)3 (各1分)
(4)Na,Cl (各1分)
(5)Cl2(2分),2NaBr+Cl2=2NaCl+Br2 (3分)
18.(9分) (1) N、S、Cl (各2分) (2)2OH-+Cl2====Cl-↑+2ClO- +H2O (3分)
19.(17分)(1)Al H2 Cl2 (各1分)
2Al+ 3Cl2===2AlCl3 Cl2 + H2===2HCl 2Al + 6HCl === 2AlCl3 + 3H2↑ (各2分)
(2)CO2 MgO (各1分)
C + O2 ===CO2 2Mg + O2====2MgO 2Mg + CO2 ====2MgO + C (各2分)
20.(7分)
(1)锂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需要更大的能量。 (3分)
(2)是 (2分) (3)ⅢA (2分)
21.
B卷
22
23
24
25
26
A
D
A
C
D
27.(16分)
(1) (1分)同周期
(2) (3分)试管、烧杯、酒精灯
(3) (6分)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
B
F
A
C
D
E
①(2分)Mg+2H2O2Mg(OH)2+H2↑ ②(2分)Na2S+Cl2 =2NaCl+S↓
(4)实验结论:(1分)金属性:Na>Mg>Al, (1分)非金属性Cl>S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8.(8分)(1)二,第ⅥA族;(各1分)
(2)SO3 (2分)(3)2Al + 2KOH + 2H2O = 2KAlO2+3H2 (2分)
(4)K Al (SO4)2·12H2O (2分)
29.(6分) 27 Al 第三周期ⅢA族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质量检测试题
命题教师: 杜惠华(杏南中学)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 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Cu:64
A 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 B.质量数为40
C.核外电子数为19 D.中子数为19
2.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 2He,每百吨3 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 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 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 2He和4 2He互为同位素
C.3 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 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 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3.某元素M2+核外电子数为24,该元素是下列原子中的( C )
4. 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18O2气体,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成功。1mol这种18O2气体中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10mol B.16mol C.20mol D.36mol
5.下列各组微粒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O2和O3 B.和 C.D2O和H2O D.和
6.原子序数为12和16的两种元素,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 )
A.Ca(OH)2 、 H2SO4 B.Mg(OH)2 H2SO4
C.KOH HCl D.Al(OH)3 H3PO4
7. aXn-和bYm+为短周期两元素的离子, 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m D.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
8.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 )
A.一定是IIA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2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9.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1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目 A>B>D>C
12.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
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
B.a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稳定
C.a能形成+5价化合物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a > d > c > b
13.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以把
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中可以归为一类的是 ( )
A. B. C. D.
14. 下列物质性质递变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Al,K依次增大
B.热稳定性:HF,NH3,SiH4依次增强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NaOH、Al(OH)3、KOH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D.还原性:Si,P,S依次增强
15.已知离子 bX 3+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b=10
B.X单质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X为稀有气体
D.X单质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
16.X、Y、Z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在10~20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得电子能力: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变大
C.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
D.元素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变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36分)
17.(6分)在613C、614C、714N、817O几种核素中:
(1)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 ;
(3)中子数相等,但不是同一种元素的是 。
18.(4分)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族,它的最高正价为
,最低负价为
19.(11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__ _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填化学式)。
20.(15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⑧
⑩
3
①
③
⑤
⑦
⑨
4
②
④
(1)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写序号),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 (写元素符号),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⑦、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4)写出③的单质置换出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5)①和⑤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推断题(本题有2小题,共10分)
21.(5分)A、B、C、D、E五种主族元素所处周期表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A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AO2,AO2中氧的质量分数
为50%,且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A元素的原子序
数为 , A的氧化物除了AO2外还有 ;
D元素是 ,E单质的化学式是 ,与C具有
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有 (至少写出两种)。
22.(5分)短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X元素的符号是 ;Y元素的名称是 ;Z元素的名称是:
(2)写出工业上合成XZ3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6分)
23.相同物质的量的14C18O2与SO2的原子数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为 ;电子数之比为 。
B卷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第17列为卤族元素
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25. n mol H2与n mol T2气体不同之处是 ( )
A.电子数 B.原子数 C.质量 D.体积(相同状况)
26.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27.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 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28.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
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比W元素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29.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 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2-3n B.3n-12 C.3n-10 D.6-3n
30.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n+11 B.n-5 C.n+3 D.n-6
31.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发现的元素把第7周期全排满,则下列推论错误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该周期有32种元素
B.该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为118
C.该周期的ⅦA族元素是金属元素
D.该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
六、推断题(本题有2小题,共12分)
32.(6分)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
写出元素符号:W为 ,X为 ,Y为 ,Z为 。
33.(6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 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
(2) Y是 ,Z是 ,W是
(3) 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
。
七、实验题(6分)
34.提供下列试剂与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钠、镁、铝三种金属的失电子能力的大小。提供的试剂:钠粒、镁带、铝片、蒸馏水、稀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剂、NaOH溶液
提供的仪器:试管、小烧杯、镊子、滤纸、酒精灯、试管夹、小刀、砂布
⑴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试剂有:
⑵简单的实验步骤:
⑶结论:
参考答案:
A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C
D
B
C
D
A
A
C
C
C
A
B
D
17.(1)613C、614C (2)614C、714N (3) 613C、714N
18.第三, ⅥA,+6,-2
19.(1)7;K2O、K2O2(KO2也可以) (2)He、Ne、Ar。
(3)C、H (4)Na (5)NH3 ;SiH4。
20.(1)⑩,F,2K+2H2O = 2KOH + H2↑
(2)略
(3) H3PO4 、 HClO4 ;
(4) 2Mg+CO22MgO+C,
(5)Al(OH)3+OH-=[Al(OH)4]- ,H++OH-=H2O , Al 2O3+2OH? +3 H2O=2 [Al(OH)4]?
21.16 ,S O3 ,F ; Br2,K+ Ca2+ Cl- S2-
22.N,碳,氢
23.略
B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C
C
C
D
D
B
D
D
32.W为_ H __,X为_ O _,Y为__ Na _,Z为_ S _。
33.(1) 否,理由是 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 Y是N ,Z是O,W是S。
(3) 硫酸铵
34.(1)试管、小烧杯、酒精灯、试管夹、镊子、滤纸、小刀、砂布
钠粒、镁带、铝片、蒸馏水、稀盐酸、酚酞试液、NaOH溶液
(2)取两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3mL水,并往水中滴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然后,加热试管至沸腾。观察现象。
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加入2mL 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3)金属失电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钠>镁>铝
2009—2010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必修2)第二章试题
命题教师:傅碧娥 (厦门三中)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 化学键 D. 原子核
2、下列过程中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原子结合成分子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化合反应
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4、绿色能源是指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 ⑤木材 ⑥潮汐能
A、①②③ B、③④ C、④ D、①②⑥
5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 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2>2Q3 C.Q1+Q26、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A、K B、Ca C、I D、Ne
7、下列物质中有氧离子的是( )
A、氧化镁 B、一氧化氮 C、氯酸钾 D、磷酸
8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不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之间有静电作用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0、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mL 2molL的X溶液
C.20℃ 10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mL 2mol/L的X溶液
12.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
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
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
A. 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3.对于可逆反应2SO2+O2 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 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 存在于O2、SO2和SO3中
14.在N2+3H2 2NH3反应中,自反应开始至2s末,氨的浓度由0变为0.4mol/L,则以氢气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
A.0.3mol/(L·s) B.0.4 mol/(L·s) C.0.6 mol/(L·s) D.0.8 mol/(L·s)
1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①④⑤⑥
16.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 ( )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二、填空题(52分)
17、(10分)对于反应:2SO2+O2 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格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的SO3的速率
(1)
升高温度
(2)
降低温度
(3)
增大O2的浓度
(4)
使用催化剂
(5)
压缩体积
18(5分)、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的反应(填吸收能量、释放能量)。
19.(10分)在下列物质中:①HCl, ②CO2, ③CH4,④NaCl, ⑤NaOH, ⑥MgCl2。用序号填空: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20.(4分)煤矿常因瓦斯(CH4)爆炸而引起重大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别要求矿井通风,严禁烟火,从反应条件的控制分析其理由________
。
21.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4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4分)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2分)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
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
(至少回答一种)________
。
22.(13分)科学家们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联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大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余0.03%是由10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现有a~g 7种短周期元素,是除氧、硫、钾、钙外的其他大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原子间能相互反应形成离子键的是下列中的( )
A.b和c B.b和g C.a和d D.d和e
(2)下列由a~g形成的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ea3 B.ag C.fg3 D.dg4
(3)由7种元素中的几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
(4)c与e可形成一种化合物,试根据原子结构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 ,该化合物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产物为两种盐)_________ _。
B卷(满分50分)
三、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
A.氯酸钾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钾 D.液氯
24、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溶于水
25、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H中存在-1价的氢离子,还原性比氢原子强
B.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C.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D.微粒半径:H+>H>H-
2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 BeCl2 B. H2O C. CO2 D. BF3
2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这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的电子式为 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 D、M形成+2价阳离子
二、填空题(30分)
28、(8分)(1)在短周期中,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且阴、阳离子所含电子总数相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 __。 (2)离子化合物AB2所有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电子总数为30个,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__。
29.(8分)在下列变化中:①干冰气化 ②硝酸钾熔化 ③食盐溶于水 ④HCl溶于水 ⑤蔗糖溶于水 ⑥Na2O2溶于水。用序号填空:
未破坏化学键的是 ;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 ;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离子键和共价键同时被破坏的是 ;
30、(14分)如右图示,25℃时,把试管放入盛有少量饱和石
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浓
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① ,
② ,③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A卷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D
D
D
C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C
D
A
B
A
二、填空题
17、(1)增大 (2)减小(3)增大(4)增大(5)增大
18. C+H2O= CO+H2 吸收能量
19. ①② ③, ④ ⑥, ⑤, ①② ③, ④⑤ ⑥。
20. 矿井通风能降低瓦斯的浓度,并带走热量,严禁烟火是避免引燃甲烷,从而避免瓦斯爆炸。
21. (1)EF、EF;(2)AC;(3)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
22.(1)B (2)CD (3)NH4Cl
(4)Mg3N2 离子键 Mg3N2+8HCl=3MgCl2+2NH4Cl
B卷
三.选择题
23.C 24.C 25.D 26.C 27.D
28.NaOH. MgF2
29. ①⑤, ② ③, ④, ⑥。
30、(1)①镁不断溶解 ②镁表面有气泡产生 ③烧杯中析出晶体
(2)镁与盐酸反应放热,Ca (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析出Ca (OH)2晶体。
(3)Mg + 2H+ = Mg2+ + H2↑ (4)小于
2009~2010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命题教师:林祯祥(翔安一中)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Al=27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
A、碘升华 B、NaOH熔化 C、HCl气体溶于水 D、酒精溶于水
3、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
A、K B、I C、Ca D、Ne
4、下列物质中有离子键存在的是 ( )
A、N2 B、HCl C、H2SO4 D、NH4Cl
5、下列物质中有氧离子的是
A、氧化镁 B、一氧化氮 C、氯酸钾 D、磷酸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之间有静电作用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B、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D、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8、下列物质全部以共用电子对成键的是 ( )
A、HF B、Ca(OH)2 C、CaCl2 D、NH4NO3
9、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
A、食盐 B、氯气 C、氦气 D、氨气
10、下列各分子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
A、H2O、CO B、MgF2、H2O C、KOH、Mg(OH)2 D、HCl、HBr
11.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选 项
A
B
C
D
物 质
MgCl2
CO2
HCl
NaOH
所含化学健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健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所属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13.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818O2气体,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1mol818O2气体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16mol B.18mol C.20mol D.24mol
14.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14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
B.第2列元素中一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在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
1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 )
A.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B.HClO4酸性比H2SO4强
C.氯气与H2S能发生置换反应 D.受热时,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16.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 a、b、e、d、c B.b、a、c 、e、d、
C.a、b、d、c、e D. b、a、e、d、c
二、填空题(30分)
17.(5分)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下同);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 反应。
18.(12分)短周期元素A、B、C、D中,0.5mol 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 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原子核内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目比K层多1个,C―比A元素的离子多1个电子层,D元素的原子核外L层比K层多2个电子。
(1)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分别是 、 、 、 。 (2)画出C―和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向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里逐滴滴入苛性钠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5分)下列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单位:kJ):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 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答:_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0分)
20.(10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小于18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可形成常见化合物BA4 ,一个BA4 分子中电子总数为10;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D与C同一主族,E-比C2-多一个电子层。试回答:
(1)D与E两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名称 ,(2分)请你自选试剂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说明试剂、简单操作、实验现象) ;(3分)
(2)A、C、D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
18个电子,乙有l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分)
(3)A和C也可形成一种18电子分子,写出该分子的分子式_____ ___(2分)
四、计算题(10分)
21.(10分)0.2mol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H2。等量的R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氧气化合,生成10.2g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下列过程中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
A.原子结合成分子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化合反应
2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24.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NaH中存在-1价的氢离子,还原性比氢原子强
B.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反应放出热量
C.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D.微粒半径:H+>H>H-
25、AB是离子化合物,其中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比B少4个,而次外层电子数则A是比B多6个,则该离子化合物可以是( )
A.MgO B .CaO C.KF D.MgS
26、根据表1信息, ( )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30
0.118
0.090
0.102
0.073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C.与稀盐酸反应单质L比单质Q慢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六、实验探究题
27.(10分)如图所示,把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20℃)碳酸饮料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适量饱和CuSO4溶液,再用滴管滴加5mL浓硫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中打破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关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推知,反应所得溶液的总能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硫酸的总能量。
七、推断题
28.(11分)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B为 C为 (填元素符号)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
(2)写出A、B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八、计算题
29.(9分)将镁铝的混合物0.1mol溶于100mL 2mol·L-1硫酸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右图所示,则V1= ,V2= ,m1=
(2)若混合物仍为0.1mol,其中镁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mL2mol·L-1硫酸溶解后,再加入450mL1mol·L-1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无Al(OH)3沉淀。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B
D
A
C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C
B
C
D
A
D
17、吸收能量 (1分)、放出能量(1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大小(1分)、放热(1分)、吸热(1分)。
18. (1)镁、铝、氯、碳(4分);(2) 、 (2分);
(3)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2分)
Al3++3OH-===Al(OH)3↓;(2分)
Al(OH)3+OH-==AlO2-+2H2O(2分)
19.(1)A (3分)(2)A(3分) (3)放热(3分)(4)HCl(3分)
(5)能 非金属性越强,生成HX越稳定,放热越多(3分)
20、(1) 氯(2分) 略(3分)
(2) HS- + OH- ==S2- + H2O(3分)
(3) H2O2(2分)
21.(10分27 Al 第三周期ⅢA族
题号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C
D
A
B
27.(1)烧杯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小试管中析出固体(2分)(2)浓硫酸溶于饱和CuSO4溶液放热,使饮料温度升高,碳酸分解,CO2溶解度降低而逸出,饱和CuSO4因SO42-浓度增大而析出CuSO4·5H2O(2分)(3)共价键 离子键、共价键(3分)
(4)H2CO3=H2O+CO2↑(2分)(5)大于(1分)
28. (1)C(碳),O(氧),Na(钠) H2SO4 (各1分)
(2)2Na2O2+CO2=2Na2CO3+O2 (3分)
(3)共价 (1分)
(4)C+2H2SO4(浓) CO2↑+2SO2↑+2H2O (3分)
29.(1) V1= 400 mL V2= 440 mL m1= 6.6 g (各2分)
(2) 0.5≤a< 1(5分)
解析:(2)n(H2SO4)=100×10-3L×2mol·L-1=0.20mol,
n(NaOH)=450×10-3L×1mol·L-1=0.45mol
硫酸先与金属反应:Mg+ H2SO4=Mg SO4+H2↑,2Al+3 H2SO4=Al2(SO4)3+3 H2↑
且硫酸有剩余,再加入NaOH时,H2SO4+2NaOH=Na2SO4 +H2O,MgSO4+2NaOH=Mg(OH)2↓2 H2O,Al2(SO4)3+6NaOH=2Al(OH)3↓+6 H2O,Al(OH)3+ NaOH=Na[Al(OH)4]。
0.1mol 金属中M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时,有n(Mg)=0.1a mol,n(Al)=0.1(1-a) mol,与硫酸反应后余酸0.20- n(Mg)-1.5 n(Al)=0.20-0.1a mol -1.5×0.1(1-a) mol =0.05(1+a)mol
加入NaOH至金属铝以Na[Al(OH)4]形式存在时,消耗NaOH的反应有:○1中和余酸○2把Mg2+转变为Mg(OH)2, ○3把Al3+转变为Na[Al(OH)4],所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2×0.05(1+a)mol+2×0.1a mol+4×0.1(1-a) mol=0.5-0.1a,当加入450 mLNaOH没有沉淀时,应有0.45 mol≥0.5-0.1a,即a≥0.5
必修2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基础性练习卷
出题:蔡国桥
一、选择题:
1、“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的简单化学实验,下列实验不能成为“家庭小实验”的是( )
A. CO2 不能支持蜡烛燃烧 B. 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
C. 除去热水瓶的水垢 D. 鉴别是羊毛织物还是化纤织物
2、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
A.有酸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 有盐类物质生成
3、石油炼制的方法较多,如:①分馏 ②裂化 ③裂解,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只有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冬季里因燃煤取暖常导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下列属于燃煤产生的污染的是( )。
①NO ②NO2 ③CO ④CO2 ⑤SO2 ⑥粉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⑤⑥
5、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硝基苯 D.苯
6、有机化学中的加成反应的原理类似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7、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水中 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通入水中
8、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绿球代表( )元素。
A.氮 B.氢
C.氧 D.碳
9、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碳量最大的是( )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苯
10、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CH2OH B.CH3COOH
C.CH2=CH—COOC2H5 D.CH2=CH—COOH
11、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2O2CO2+2H2O C3H8+5O2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B.两种气体量都减少
C.增大空气进入量,也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石油气进入量
12、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
A.乙醇与乙酸 B.苯和溴苯
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 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
13、丙烯酸(CH2 = CH — COOH)的性质可能有( )
① 加成反应 ② 水解反应 ③ 酯化反应 ④ 中和反应 ⑤ 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下列反应中,能说明乙烯的结构具有碳碳双键的是( )。
A.燃烧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能够催熟水果
15、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裂解反应 D.裂化反应
16、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反应的方程式为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
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
17、能用来鉴别乙醇、己烷、己烯三种无色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氢溴酸 D.氢氧化钠溶液
18、制取氯乙烷最合理的方法是( )。
A.乙烯与HCl加成 B.乙烯与Cl2加成
C.乙烷与Cl2取代 D.把乙烯通入盐酸中
19、把质量为mg的铜丝灼烧变成黑色,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铜丝变成红色,而且质量仍为mg的是( )
A.稀H2SO4 B.C2H5OH C.Ca(OH)2溶液 D.CO
20、某常见有机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分子的比例模型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4O2
②该有机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
③该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
A.全部正确 B.只有②错误 C.只有③ D.全部错误
21、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气体、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仅②④⑤ B.仅①③④ C.仅①②③④ D.全部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
23、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从产生氢气的剧烈程度可推断出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是(从难到易的顺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4、为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H2SO4 ⑤再加热 ⑥加入碱液,中和并呈碱性
A.①④⑤⑥③② B.⑤④②③①⑥
C.①②⑥④③⑤ D.①⑤③④⑥②
25、医院里检验糖尿病的方法是将病人尿液加入到CuSO4和NaOH的混合液中,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中含有 ( )
A.脂肪 B.乙酸 C.蛋白质 D.葡萄糖
26、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二、填空
27、某烷烃0.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11.2L CO2(标况下),则其化学式是 ,其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分别是 。
28、“立方烷”(所有的碳原子处于饱和状态)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式为正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图所示。
则立方烷的分子式为 。
29、分别完全燃烧1molCH4、1molC2H4、1molC6H6,生成的水相等的是 _______; 需要的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
30、根据你学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对下列反应进行归类。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乙烷与氯气光照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
31、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B.氕和氘 C.CH3—CH2—CH2—CH3 和
CH3—CH(CH3)—CH3; D.冰醋酸和无水乙酸;E.淀粉和纤维素。
(1) 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 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4) 组两物质是同种物质。
32、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该反应的类型是 _反应。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
。
三、实验题:
33、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物质与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 质
检验试剂
除杂试剂
甲烷(乙烯)
酒 精(水)
(I)检验的试剂:A. 无水硫酸铜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II)除杂试剂:a.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34、如图所示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B中装有CuO(用石棉绒作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试管A上部放置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试管C中放的是蒸馏水,在实验过程中试管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从液面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
35、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重49.6克,当将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克。则原混合气中CO2的质量为多少?
36、标准状况下448m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等量的这种烃也能使含2% Br2的四氯化碳溶液160g全部褪色,求该烃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1-5 B、B、D、D、B
6-10A、A、D、D、D
11-15D、C、C、B、A
15-20B、B、A、BD、A
21-25D、D、C、A、D
26A
27 C5H12 , 3, 略
28、C8H8
29、CH4和C2H4;C6H6
30、⑤;②④;①③
31、(1)B (2)A (3)C (4)D
32、、CH2=CH2+HCl CH3CH2Cl ;加成;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受伤时医生常喷洒的氯乙烷因沸点低、易挥发使受伤部位皮肤表面温度骤然下降,减轻伤员的痛感。
33、
物 质
检验试剂
除杂试剂
甲烷(乙烯)
B
D
酒 精(水)
A
c
34、⑴使空气通过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⑵ 防止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⑶黑色固体变红 CuO+C2H5OHCH3CHO+H2O+Cu 2C2H5OH+O2 2CH3CHO+2H2O ⑷N2
35、13.2 g
36、C3H6 、CH2=CHCH3
2009—2010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
命题教师:廖爱平 (英才学校)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A卷(满分100分)
一、选题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乙烯 B.合成纤维
C.石油的产量 D.乙烯的产量
2.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下图,它属于
A.无机物 B.烃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
3、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A.有酸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 有盐类物质生成
4.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苯和浓溴水用铁做催化剂制溴苯
B.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
C.甲烷与氯气光照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
D.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得到1,2—二溴乙烷
5.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
A.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B.嗅闻它们的气味
C.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
6.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白球表示
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该有机物的名称是
A.乙烷 B.乙炔
C.乙烯 D.乙醇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发生加聚反应 C.发生银镜反应 D.与纯碱反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
D.和是同一种物质
9.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烯 B.二氧化硫 C.丁烯 D.丙烷
10.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己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五色。
乙烯使溴水褪色。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苯和水 B.乙酸和乙醇 C.酒精和水 D.溴苯和苯
12.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蒸馏 B、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C、水洗后分液 D、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液
13.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
15.检验淀粉已完全水解的试剂
A.新制的Cu(OH)2悬浊液 B.碘水
C.NaOH溶液 D.稀硫酸
16.医院里检验糖尿病的方法是将病人尿液加入到CuSO4和NaOH的混合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中含有
A.脂肪 B.乙酸 C.蛋白质 D.葡萄糖
二.填空题(共24分)
17.(3分)衣服上沾有动、植物油污,用水洗不掉,但可用汽油洗去,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机物难 ____ ____而易 ___ ___。有机化工厂附近严禁火种,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
18.(9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写出由甲烷制取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从A.甲醛??? B.苯??? C.乙醇??? D.乙酸??? E.油脂??等五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1)工业上制备肥皂的主要原料是??????? ????????。(2)能用于除去热水瓶胆水垢〔主要成分:CaCO3 ,Mg(OH)2〕的是??????? 。(3)家居装修材料中散发出的有毒物质是??????? ????????和??????? ????????。(4)有时医生要在某些发高烧的病人身上涂擦????????????,因为该有机物蒸发时,会向人体??????? ?????(填“吸”或“放”)热。20.(6分)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如卤原子(—X)、羧基(—COOH)、碳碳双键()等。
(1)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 种官能团。
(2)C2H4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2H6,说明C2H4分子中含有
官能团。
(3)由于CH3CH2OH中含有羟基(—OH),CH3COOH中含有
(填官能团名称),所以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1、(8分)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一些有关家庭常用物质的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实验要求
化学试剂
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
?
验证味精是否有食盐
?
区别蔗糖和葡萄糖
?
证明地瓜粉中含有淀粉
?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B.硝酸银溶液和硝酸C.碘水D.无水硫酸铜粉末22.(15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所需主要仪器为 。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有 气味。
四、计算(5分)
23.(5分)某有机物气体含碳82.7%,含氢17.3%,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是2.59g/L。则(1)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甲醛(CH2O)、乙酸(C2H4O2)和丙醛(C3H6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27% B 28% C 54% D 无法计算
2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27.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水中 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通入水中
2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
六.推断题(共13分)
29.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量小于30,在下图变化中,中间产物C跟葡萄糖一样也能跟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E有香味,(反应条件未写出)。
F(高分子化合物)
(1)写出下列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④ ;
(2)写出下列反应类型:
反应① ,反应② ,
反应④ ,反应⑤ 。
七.实验探究题(8分)
30.蛋白质是基本的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如何识别这些物质的真伪,既可以检验同学们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水平,又可以减少伪劣物品对我们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请根据下列的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①烧焦羽毛味;②蓝色;③砖红色沉淀;④黄色
被鉴别的物质(填:名称)
鉴别物质(或鉴别方法)
现象(填入序号即可)
新制氢氧化铜
碘水
硝酸
燃烧
八.计算(9分)
31. 某有机物0.1摩和标准状况下的氧气5.6升恰好反应完全,所得产物为CO2、CO、H2O(气),产物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洗气瓶的质量增加了5.4克,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减轻了1.6克,再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管增加了8.8克。求有机物的分子式。
答案:
一.1.A 2.D 3.B 4.D 5.C 6.C 7.C 8.D 9.D 10.C 11.A 12.B 13.A 14.D 15.B 16.D
二.17.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可以燃烧
18.CH4+Cl2 光 CH3Cl +HCl
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CH3COOCH2CH3 +H2O
+ HNO3(浓) 浓硫酸 NO2 +H2O
19.E.D.A.B.C 吸
20. 2,碳碳双键,羧基。
21.D B A C
22. (1)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2)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3)冷却,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酯分离,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有利于闻到酯香味(4)倒吸
(5)分液 分液漏斗
(6)水果香味
23. 58 C4H8 CH3CH2CH2CH3,(CH3)3CH
B卷
24.C. 25. B 26.B 27.A 28. A
29.① CH2 = CH2 + H2OCH3CH2OH
② 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④ CH3COOH + C2H5OHCH3COOC2H5 + H2O
(2)① 加成反应 ② 氧化反应 ④ 酯化反应 ⑤ 加聚反应
30.葡萄糖 3
淀粉 2
蛋白质 4
天然纤维 1
31.C3H6O3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
命题:厦门外国语学校 曾虹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g:24 Al:27 Fe:56 S:32 Ca:40 Cl:35.5 Cu:64 Si:28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元素周期律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之一,其发现者为( )
卢瑟福 B.道尔顿 C.阿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2. 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32 B.67 C.99 D.166
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O Cl Fe Br-
A B C D
4.核素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A. 质子数 B.中子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5.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H2 D2 B. 14N 14C C. 16O 17O D.金刚石 石墨
6.原子序数为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
A.电子层数 B. 原子半径 C.电子数 D.化合价
7.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 B.
C. D.
8.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 ( )
A.一定是IIA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9.短周期的二种元素X、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只有一个电子,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其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的3倍,则这二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的是( )
A.XZ4 B.XZ3 C.X3Z4 D.X2Z2
10.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
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比W元素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11.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
12.下列叙述能肯定金属A比金属B活泼性强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一个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一个B原子多
B.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H2,而B不能
C.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的量A比B多
D.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多
13.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
A.A-x B.A-x-n C.A-x+n D.A+x-n
14.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D.X+18
15.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VIIA族元素,推测砹及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是有色的固体 B、砹难溶于有机溶剂 C、HAt不稳定 D、AgAt不溶于水
16. 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 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7.(3分)按要求填空:
(1)H—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电子数为10的分子(写3个) .
18.(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①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酸是 ,碱性最强的碱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5)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单质是 ,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12分)A、B、C、D、E 5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E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氢气
(1)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
(2)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
(3)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E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这五种元素形成的盐的化学式: ,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 。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0.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 ,烧杯,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填A~F)
① ,
② ,
此实验的结论: 。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1.(10分)+2价金属元素M的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2个,2.1g的单质M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共产生氢气0.05mol。非金属元素N,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NO3 ,在其气态氢化物中N的质量分数为94.1%,试通过计算确定:
(1)M,N元素的摩尔质量为多少?(8分)
(2)用形式表示上题中金属元素M的原子。(2分)
B卷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A.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C.两种不同的分子 D.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23.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b,a,d,c,e B.e,b,a,d,c C.b,a,e,d,c D.c,d,e,a,b
24.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稳定性:X>W B.金属性:Y>Z
C.非金属性:W>X D.原子半径:Y>Z>X
25.已知R有多种化合价,其最高正价为+7价。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
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 mol RO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2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 原子序数:d>c>b>a
C. 离子半径:C3->D->B+>A2+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六、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
图1中试剂A为_____(填代号);
①稀HNO3溶液 ②浓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O3溶液 ⑤SiO2
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所做实验图1烧杯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所做实验图2中B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__;
(4)写出图2中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8.(14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
C
D
B
E
(1)写出三种元素名称A 、B 、C 。
(2)F元素原子序数是C,E原子序数之和,位于元素周期表第8列,则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 族。
(3)比较A、D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
表示) 。
(4)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八、计算题(或综合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9.A、B分别为第3、第4周期同一主族元素,质子数=中子数
(1)若A为ⅡA族,A的质子数为X,则B的质量数Y= 。
(2)若A为ⅣA族,A的质量数为m,则B的质子数n=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一 1 D 2 C 3 C 4 D 5 C 6 C 7 A 8 D 9 D 10 D 11 A 12 B 13 B 14 B 15 B 16 D
17.(3分)答案:略
18.(13分)
(1)K,F (各1分)
(2)Ar, (各1分)
(3)HClO4,KOH,Al(OH)3 (各1分)
(4)Na,Cl (各1分)
(5)Cl2(2分),2NaBr+Cl2=2NaCl+Br2 (2分)
19.(12分)(1)二,第ⅥA族;
(2)SO3 (3)2Al + 2KOH + 2H2O = 2KAlO2+3H2
(4)K Al (SO4)2·12H2O 净水
20.(14分)
(1) (2分)同周期
(2) (2分)酒精灯
(3) (2分)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
B
F
A
C
D
E
①(2分)Mg+2H2O2Mg(OH)2+H2↑ ②(2分)Na2S+Cl2 =2NaCl+S↓
(4)实验结论:(2分)金属性:Na>Mg>Al, (2分)非金属性Cl>S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1.(1)42g/mol(4分) 32 g/mol(4分) (2)略(2分)
22.A 23.C 24.A 25.D 26.C
27.(10分,每空2分)
(1)①,2H++CaCO3=Ca2++H2O+CO2↑。(2)出现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3)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4)Cl2+2OH-=ClO-+Cl-+H2O
27.(14分)(1)A、氮 B、硫 C、氟
(2)四 ,Ⅷ族
(3)HNO3
(4)F2+2H2O=4HF+O2
28. (6分)(1)Y= 2x+16 。(2)n= m/2+18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1(必修)第一章试题
命题教师:潘承桂(英才学校)
说明:1、本试题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
相对原子质量:H-1、C-12、Si-28 K-39 I-127 O-16
A卷(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1年日本3.11地震及海啸,致使核电机组爆炸放出具有放射性元素,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1 B、 53 C 、78 D、 25
2、有五种微粒,它们分别是、、、、,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C.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4、中国科学家率先建成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进入实验状态后,内部将达到上亿度的高温,氘和氚在其中发生高密度碰撞,即发生核聚变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发生的核聚变反应是化学变化
B、人造太阳可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核聚变能源
C、氘和氚在人造太阳装置中可发生核聚变反应
D、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是不可控制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可实现受控核聚变反应
5、下列微粒中,跟NH4+的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相同的是( )
A、Ne B、F- C、CH4 D、Na+
6、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有关递变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C>N>O>F B. 金属性:Na<K<Rb<Cs
C. 最高正价:P<S<Cl<Ar D. 最外层电子数:Na<Mg<Al<Si
7、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HF B、H3O+ C、NaH D、H2O2
8、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9、在bXm-和aYn+两种微粒,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m,n,b的关系是( )
A. a=b-m-n B. b+m+n=a C. a=b-m+n D. m-n+b=a
10、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碱性:LiOH>NaOH>KOH B.酸性:HNO3>H3PO4>H4SiO4
C. 原子半径:O<S<Na D. 还原性:I->Cl->F-
11、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2,其气态氢化物中R的质量分数为75%,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6 B、12 C、31 D、32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
B、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非金属区域内
C、作催化剂材料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主族元素区域内
D、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到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1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氢化物的稳定性:X>Y>Z>W
D、4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14、不能判断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强弱方法的是( )
A、氢化物的沸点高低 B、非金属元素与H2化合的难易
C、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1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Ⅱ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B、Ⅷ族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C、O族中无金属元素 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16、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5,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A、第6周期第ⅠA族 B、第5周期第ⅡA族
C、第4周期第ⅠA族 D、第5周期第0族
二、填空题(共23分)
17、(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所列①一⑩号元素,
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 A
Ⅶ A
0
二
①
②
③
④
三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单质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位于 周期
族。
(3)、②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1个该分子中含有____个质子;
(4)、⑤和⑧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①②③④中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⑧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6)、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11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按A、B、C、D、E的顺序增大。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与E最外层电子数相等,E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60%,D与C可形成、D2C、D2C2两种化合物。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上述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C ,D ,E 。
(2)A与C能化合形成 和 两种常见化合物,其中一种能与D2C2反应生成C的单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的氢化物的化学式 ,其稳定性比C的氢化物 (填稳定或不稳定)。
三:实验题(共24分)
19、(12分)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Na、Mg、Al的金属性变化顺序,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镁条用沙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4.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
A.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C.反应不是很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1)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实验现象
(2)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论 。
20、(12分)2011年日本的3.11地震及海啸,致使核电机组爆炸放出具有放射性元素,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据专家称,加碘盐对有预防作用,还引起人们对食盐供应的恐慌。食盐,这种每日必见的白色晶体,我们究竟了解多少?
(1)将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描述进行分类,填入下表,并完成思考题。
①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盐。
②氯化钠在维持人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③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
④点燃时,钠极易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分 类 依 据
相关描述(填序号)
第一类
第二类
思考:为什么钠极易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2)下表是某食用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配 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只用淀粉就能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mg/kg
(2)碘被誉为“智慧之花”,加碘盐中的碘是( )
A.I2分子 B. I原子 C.IO3– 离子 D.I- 离子
(3)碘为53号元素,处5周期Ⅶ A族预测它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 B、最高正价+7价,最低负价-1价
C、与 化学性质有相似的地方 D、与 化合得Mg I
四、计算题
21、(7分)某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g与O2充分反应可得到6g氧化物XO2,求:(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写出该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卷(满分50)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2、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低。能说明甲比乙的得电子能力强的是 ( )
A、 只有④ B、 只有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⑤
23、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对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位于第七周期 ②是非金属元素 ③最外电子层含6个电子 ④没有放射性 ⑤属于氧族元素 ⑥属于卤素
A、①③⑤ B、 ①③⑥ C、②④⑥ D、 ②③⑤
24.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的原子A,其阳离子An+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A的质量数( )
A.2(x+n) B.2(x-n) C.2x D.n+2x
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26、已知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铍易溶于水 B、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强
C、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H2 D、铍的熔点高于钙的熔点
六:填空题(共15分)
27、(8分)
(1)写出含6个质子、8个中子的原子符号 ,它与16O形成的3原子分子4.6克的物质的量 mol。
(2)已知C有12C、13C、14C三种同位素,O有16O、17O、18O三种同位素,则可形成
种二氧化碳分子,形成的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多有 种。
28、(7分) A、B、C、D为同一周期的4种元素,已知与足量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24LH2(标准状况下)。B的氧化物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强碱溶液。C、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点燃时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可与C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C的单质,D单质常温下为气态。
(1)A、B、C、D的元素名称分别为:A ,B ,C ,D 。
(2)画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C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族。
七.试验探究(10分)
29、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硫与碳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通过比较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设计了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
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 )
A、稀硫酸 B、盐酸
C、硝酸 D、氢硫酸
(2)仪器b的名称 ,
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 )
A、碳酸钙B、硫酸钠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的名称 ,应盛放的药品中是 ,如果看到的现象是 ,即可证明 比
酸性强,得电子能力 比 强。
八. 计算题:(5分)
30. 把4.7克主族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R2O溶于95.3克水,生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求:(1)R的相对原子质量。(2)A与R同主族,每12克A的氢氧化物跟0.75 mol/L的盐酸400mL正好完全中和,求A的相对原子质量。
厦门市2010-201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
质量检测答案
A卷(满分100)
一、选择题答题处(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A
A
D
C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C
D
A
B
A
二、填空题(共23分)
17、(12分)
(1)Ar
(2)
3 周期ⅠA族。
(3) NH3 , __10__;
(4) Na2S ;
(5) HF , HClO4 , NaOH 。
(6)Al(OH)3 + OH- = Al(OH)4 -
18、(11分)
(1)A C ,B N ,C O ,D Na ,E S 。
(2) CO 和 CO2 ,2CO2+2Na2O2=2Na2CO3+O2。
(3) NH3 ,不稳定。
三:实验题(共22分)
19、 (12分) (1)
实验步骤
1
2
3
4
实验现象
B
D
A
C
(2)Mg+2H2O= Mg(OH)2 +H2↑;
(3)金属性:Na>Mg>Al。
20、(12分)
(1)
分 类 依 据
相关描述(填序号)
第一类
盐
①
第二类
电解质
②
思考: 因为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而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1个电子
(2) (1)A (2)C (3)D
四、计算题(7分)
21、解:(1)设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X + O2 = XO2
M : M+32 M/2.8 = (M+32)/6 → M = 28
2.8 : 6
(2)质子数:28/2=14---元素名称:硅
元素符号:Si
原子结构示意图
属3周期ⅣA族
答:略
B卷(满分50)
五、选择题答题处(每题4分,共20分)
题号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A
A
C
D
六、填空题(共15分)
27、(8分)
(1), 0.1mol。
(2)18, 7。
28、(7分)
(1)钠 铝 硫 氯 (2)
(3)三;VIA
七:实验题(10分)
29、(1) 分液漏斗 ,( A )
(2) 圆底烧瓶 ,( D )
(3) 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H2SO4 比 H2CO3 , S 比 C 强。
八、计算题(5分)
30、解:(1)
2M(R)+16
(2)
M 1
12g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命题:厦门三中 刘宁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n:55 S:32 Ca:40 Cl:35.5 Cu:64 Si:28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的是( )
A. 10 与19 B. 6与 16 C. 11 与17 D. 14 与8
2、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的是( )
A. 金刚石 B. 氩气 C. 氢气 D.氧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 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C. 化学键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 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
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加压等)才能发生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凡是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条件
D. 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6.已知下列各种元素中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①6和8 ②12和17
③20和9 ④11和17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H2O2
8.(2010·六安高一检测)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原因是( )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生成需要放出能量
C.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9.(2010·西安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断裂过程中放出热量
B.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21世纪教育网
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0、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和氯化氢时,可用于检验瓶中是否已充满又可区别两种气体的是( )
A.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B.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11、将8.7gMnO2与含HCl14.6g的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可制得Cl2质量m为( )。
A. m=7.1g B. 7.1gC. m<7.1g D. m>14.2g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物质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C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 化学能与光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3、以下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氯气的是( )
A.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Cl2↑+8H2O
B.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C. 4HCl+O22H2O+2Cl2↑
D.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4、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所用的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
A. H2和O2 B. O2和CO2 C. H2和CO2 D. Cl2和H2
15、当不慎有大量Cl2溢出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的是( )。
A. NaOH B. NaCl C. NaHCO3 D. Na2CO3
16.对比下列几个式子:Cl+Cl→Cl2(放热247kJ),O+O→O2(放热493kJ)以及N+N→N2(放热946kJ)可以得出结论是( )
A、在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
B、氯气、氮气、氧气常温下为气体
C、在常温下氯气比氮气和氧气稳定
D、氯气、氮气、氧气的密度不同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7、(11分)下面是你熟悉的物质:
O2 金刚石 NaBr H2SO4 Na2CO3 Na2S NaHSO4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NaHSO4 溶于水,破坏了NaHSO4 中的_____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已知X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少3个电子,Y元素原子核外总电子数比X元素原子总电子数多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元素的名称:X ______,Y _______。
(2)X、Y可形成 ________。
A.离子化合物Y(XO3)2 B.离子化合物Y2X3
C.共价化合物Y3X2 D.共价化合物XY2
(3)已知Y元素的单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写出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分析所得单质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 。
(4)X元素的氢化物能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其产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
19.(7分)已知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Y的-2价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
①Y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_____周期______族;
②Y与X形成的化合物X2Y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其电子式_______;
③写出X与Z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2)若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Y元素不可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_______。
A.H2YO3 B.YO3 C.YCl4 D.ZY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0.(14分)如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浓盐酸、稀盐酸、锌粒、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取NH3、Cl2、H2、CO2四种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__________ ,
选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________ ,
选用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____________ 。
(2)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分别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得干燥氨气,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_________ (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五氧化二磷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1、用4.35gMnO2与过量盐酸加热,反应后生成的Cl2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后剩余的盐酸用40.00g10.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B卷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2009·喀什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吸引
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C.化学反应中必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D.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变化无关
23.实验室制取Cl2和制取O2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在反应中都是起催化作用
B.其发生装置完全相同
C.都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
D.当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Cl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2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5.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
④将氯气溶于水制取氯水的导气管
⑤蒸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全部
26.已知氢化锂(LiH)属于离子化合物,氢化锂跟水反应可以放出H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LiH的水溶液显中性?
B、LiH是一种强氧化剂?
C、LiH中的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H2?
D、LiH中的氢离子与锂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六、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7.(10分)回答有关氯气制备的几个问题
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Ca(OH)2制取少量漂白粉。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 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项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止污染环境。
优 点
缺 点
甲装置
乙装置
(3)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取合理的部分,组装一套较完整的实验装置,装置各部分连接顺序是 (按气流流动的方向) 。该组合中还缺少的装置是 ,原因是 。
(4)实验室若用16mol/L的盐酸100mL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理论上最终生成的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最多不超过 mol。
七、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8.(14分)(2010·启东高一检测)对于元素周期表中下列位置的①~⑩十种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
(1)能形成共价键的元素有 _______ 元素。
(2)只需形成一个共价单键就能达到稳定结构的元素有 _________。
(3)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呈碱性的化合物是______。
(4)⑩号元素最高正价含氧酸只具有_______键。
(5)彼此间形成共价化合物数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分别是 ________ 。
(6)含氧量最高的共价化合物是 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
(7)①⑤⑦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8)某元素气态氢化物为H2B,最高价氧化物含B的质量分数为40%,则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它与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 ______。
八、综合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9.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 mol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 g H2,用去0.4 g A。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1)写出两种元素的名称:A. B. 。?
(2)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常见离子:
A. ,B. 。?
(3) A、B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是 。?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C
B
C
C
A
C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C
C
C
C
A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7、(1)金刚石、O2 、H2SO4 ;NaBr、 Na2S ;NaHSO4 、Na2CO3 。
(2)离子键、共价键;NaHSO4=Na++H++SO42-
18:(1)氮 镁 (2)A (3)2Mg+CO2 ====== 2MgO+C 共价键
(4)离子
19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0:(1)NH3 H2、CO2 Cl2
(2)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3)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1、3.55g;28.7g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 C 23 C 24 B 25 C 26 D
六、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7.(12分)(1)MnO2+4H++2Cl-Mn2++Cl2↑+2H2O (2)
优 点
缺 点
甲装置
d
a,e
乙装置
b,f
c
(3)C、B、E;还缺少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的装置;因为氯化氢可以与Ca(OH)2和Ca(ClO) 2反应
(4)0.2
七、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8:(1)H、C、N、O、F、S、Cl (2)H、F、Cl(3)NH3 (4)共价 (5)C、H (6)
(7)NaOH 离子键、共价键 (8)H2S CS2 共价键
八、综合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9.解析:从B的单质为红棕色液体可推知B的单质为Br2。溴原子有4个电子层,所以A原子也有4个电子层,由0.5 mol 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被还原成原子时能得到电子1 mol,说明A的离子为+2价,即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依题意:A ~~H2
M 2g?
0.4 g 0.02 g?
M=40 g·mol-1即A为钙元素。?
由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答案:?
(1) A.钙 B.溴?
(3)离子键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试时间:2011年 月 日 满分 100分
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正确选项写在答案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案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P 31 Mn 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
A.K B.Ca C.I D.Ne
2、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 )。
A.氨水 B.氯水 C.溴水 D.碘水
3、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
A.氯酸钾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钾 D.液氯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6、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作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为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7、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之间有静电作用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9、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这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的电子式为 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 D.M形成+2价阳离子
10、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OH-+HCO3- H2O+CO2↑
B.铝粉与烧碱溶液反应:2Al+2OH-+6H2O 2[Al(OH)]4-+2H2↑
C.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2Fe2++Cl2 2Fe3++2Cl-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 3Cl-+ClO-+H2O
1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①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 ②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 ③NaCl熔化
④五氧化二磷吸水 ⑤冰熔化 ⑥HCl气体溶于水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13、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于HCl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
14、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H中存在-1价的氢离子,还原性比氢原子强
B.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反应放出热量
C.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D.微粒半径:H+>H>H-
15、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能量大于Y放出的热量;Z、W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能量W大于Z。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
A.Z2X B.Z2Y C.W2X D.W2Y
16、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NH5分子中含5个N—H键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NH5的电子式是
D.它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5+H+=NH4++H2↑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试时间:2011年 月 日 满分 100分
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正确选项写在答案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案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P 31 Mn 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3分,共16题,合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非选择题(共5题 总分52分)
二、填空题
17、(5分)在1×105Pa和298K时,将1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成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K时,取1mol氮气和3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________ _____;
18、(6分)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烧碱熔化③氯化钠溶于水④氯化氢溶于水⑤氧气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 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_____。
三、实验题
19、(18分)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B处盛有饱和食盐水(或水),其作用是 。
(3)C处盛放的试剂__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 。
(4)E处盛有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____。
(5)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处酒精灯。
四、推断题
20、(15分)科学家们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联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大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余0.03%是由10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现有a~g 7种短周期元素,是除氧、硫、钾、钙外的其他大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下列中的( ),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下列中的( )
A.c和f B.b和g C.d和g D.d和e
(2)下列由a~g形成的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ea3 B.ag C.fg3 D.dg4
(3)由11种元素的几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 ___。
(4)c与e可形成一种化合物,试根据原子结构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
化学键类型为 ,
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
五、计算题
21、(8分)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1)若用200mL10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反应(不考虑氯化氢挥发),则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原因是 。
(2)870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16题,合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D
C
B
B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A
B
D
A
A
17、(共5分)(1)放热(2分);(2)93kJ(3分)
18、(共6分) ①⑤(2分) ②③(2分) ④(1分) ⑥(1分)
19、(共18分) (5分)
⑵吸收HCl气体(2分) ⑶浓硫酸(2分) 干燥气体(2分)
⑷氢氧化钠(2分) 2OH-+Cl2=Cl-+ClO-+H2O?(3分)? ⑸D(2分)
20、(共15分) (1)B (2分) C (2分) (2)CD(2分)
(3)(2分)
(4)Mg3N2 (2分) 离子键 (2分)
Mg3N2+8HCl=3MgCl2+2NH4Cl(3分)
21、(共8分)(1)小于(2分)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再反应,故应小于0.5mol (2分)
(2)20 mol(4分)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
命题:厦门松柏中学 马丽瑛 审核:陈素华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g:24 Al:27 Fe:56 S:32 Ca:40 Cl:35.5 Cu:64 Si:28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大量获得乙烯的工业方法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分馏 C.石油裂化 D.石油裂解
2、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不要使用,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所含的一种有毒成份可能是( )
A.乙醇 B.乙酸 C.三氯乙烯 D.甘油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裂化 B.煤的干馏
C.古代植物变成煤 D.石油的分馏
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 B.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异丁烷的分子式C4H8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6、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硝基苯 D.苯
7、下列反应中,能说明乙烯的结构具有碳碳双键的是( )。
A.燃烧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能够催熟水果
8、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酶 B.天然橡胶 C.淀粉 D.油脂
9.在以下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的是( )
A.棉织物滴浓硫酸变黑 B.皮肤上沾了浓硝酸后变黄
C.米饭咀嚼后有甜味 D.蛋白质在热水中凝固
10、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
A.淀粉和纤维素
B. CH3-CH2-CH2-CH3 与
C.1H 和2H D. O2与O3
11、制取氯乙烷最合理的方法是( )。
A.乙烯与HCl加成 B.乙烯与Cl2加成
C.乙烷与Cl2取代 D.把乙烯通入盐酸中
12、能用来鉴别乙醇、己烷、己烯三种无色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氢溴酸 D.氢氧化钠溶液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石油的各种分馏产品具有固定的沸点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
14、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硝基苯和水 B.食用油和水
C.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 D.乙醇和水
15、丙烯酸(CH2 = CH — COOH)的性质可能有( )
① 加成反应 ② 水解反应 ③ 酯化反应 ④ 中和反应 ⑤ 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下列物质中,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绿球代表( )元素。
A.氮 B.氢
C.氧 D.碳
二.填空题(共24分)
17.(6分)衣服上沾有动、植物油污,用水洗不掉,但可用汽油洗去,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机物难 ____ ____而易 ___。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的可做肥皂的成分是 乙烯经加聚反应生成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难溶于水 ; 易溶于有机溶剂 ;高级脂肪酸钠; -[ -CH2-CH2-]—n
18、(6分)从A.甲醛? B.葡萄糖??C.乙醇? D.乙酸??E.油脂? F.蛋白质?等五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1)工业上制备肥皂的主要原料是??????? ????????。(2)能用于除去热水瓶胆水垢〔主要成分:CaCO3 ,Mg(OH)2〕的是??????? 。(3)家居装修材料中散发出的有毒物质是??????? ???????(4)常用做燃料和医药上消毒剂的是?????? ???
(5)糖尿病人通常是指病人的尿液中?????? ???的含量高。
(6)肉、蛋、奶等富含??????????
答案⑴E、 ⑵D、 ⑶A 、 ⑷C、 ⑸B 、 ⑹F
19、(5分)为了达到下列表格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中选出合适的,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5分)。
实验要求
试剂及方法
检验淘米水中是否含有淀粉
检验酒精中含有水
检验Na2CO3溶液中含有K2CO3
鉴别真丝围巾和纯棉围巾
除去CH4中的CH2=CH2
答案、 E A B D C
20、(7分)已知:乙醛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酸。A是石油裂解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A B C D
(1)A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 ,可以作为水果的 催熟剂 。
(2)A→B的反应类型为 加成反应 ,B+D→E的反应类型为 酯化反应 。
(3)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C: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三、实验题
21、(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CH4与Cl2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若用日光直射,可能会引起_______。(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量筒内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实验中生成的油状液滴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 _其中____ ___ 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第一步)
答案(1)光照(或光亮处); 爆炸(2)量筒内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内液面上升(3)CH2Cl2、CHCl3、CCl4 ;CHCl3、CCl4?(不全对不得分)
(4)略
22.(12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所需主要仪器为 。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有 气味。
答案(1)CH3COOH + HOCH2CH3?????CH3COOCH2CH3 + H2O
(2)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3)①降低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②除去会发出的乙醇和乙酸。
(4)防止倒吸
(5)分液 分液漏斗
(6)小、水果香味
四、(6分)
23、计算题、在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烃的密度是1.34g·L-1,将0.1mol该气体充分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 H2O,试确定该气体的分子式,写出其结构式。
答案: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
CxHy + (x+y/4) O2 → x CO2 + y H2O
1mol 44xg 18×y/2g
0.1mol 8.8g 5.4g
解得:x=2 y=6 该烃的分子式为C2H6 结构式为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和苯,这种试剂是( )
A. Cu (OH)2 悬浊液 B. Na2CO3 溶液 C. 石蕊试液 D. KMnO4酸性溶液
25.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水):加入足量生石灰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CCl4(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苯(己烯):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烷烃
B.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新戊烷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B、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2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可能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
六、实验探究题
29、(7分)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乙烯和溴反应为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写出实验设计和现象)
(2)把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使表面变黑,然后迅速伸入到无水酒精中,现象是 由此可见,铜丝在反应中起 的作用。
答案:往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使其充分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水进行水洗,取少量水洗后的水层于小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Br-即无HBr生成,从而反应非取代反应而是加成反应)。
或:往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使其充分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水进行水洗,取少量水洗后的水层于小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不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无H+即无HBr生成,从而反应非取代反应而是加成反应)。
(2)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产生刺激性气味;催化剂
30、(8分)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其实验步骤如下:
⑴往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4mL淀粉溶液。
⑵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碘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溶液变蓝色_______。
⑶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H2SO4溶液,加热4~5min,然后用NaOH溶液中和稀H2SO4溶液。把得到的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a和b中,a试管中加入碘水,b试管中加入新制的含NaOH溶液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至沸腾。
若淀粉已完全水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试管中___________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出现砖红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果在实验步骤⑶中,只有部分淀粉水解,请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_____ a试管中溶液变蓝色 , 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________
⑸为什么在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之前要先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后的混合液?
__________有稀H2SO4存在会中和后来加入的新制Cu(OH) 2 ,导致实验失败
七、填空题
31、(5分)芬必得是一种性能优良,使用广泛得解热、镇痛、抗炎症得长效缓释药物,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观察结构填空或回答下列问题
它的分子式为
②请分别写出它和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①C14H20O2 ②:
八、计算题
32、(10分)为测定一种气态烃A的化学式,取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A置于密闭容器中,再通入一定体积的O2 ,用电火花引燃,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水蒸气。相关方案及有关数据如下(图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试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除),试回答:
(1) 通过计算求出A的实验式(最简式)。
(2)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气态烃A只能是哪种物质?你的根据是什么?
(3) 要确定A的化学式,除了上述理论依据,只需要再测定一个数据,即可进一步求出A的化学式,该数据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若该数据用字母a表示,则该烃的分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
30、(1) 烃A的三种燃烧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H2O)=1.62g÷18g·mol-1 =0.09mol n(CO2)=1.76g÷44g·mol-1=0.04mol
n(CO)=0.88g÷44g·mol-1=0.02mol
故所取A中含C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C)=0.04mol+0.02mol=0.06mol
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H)=0.09mol×2=0.18mol
C、H 原子个数比为:C:H=0.06:0.18=1:3 所以:烃A的实验式为CH3
(2) 烃A只能是乙烷 根据实验式可假设烃A的分子式为CnH3n
n=1时,烃A的分子式为CH3 ,这种烃不存在。 n=2时,烃A的分子式为C2H6,为乙烷,此时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已达到饱和,所以烃A只能是乙烷。
(3) a为烃A的体积,烃A的分子式为 C1.344/aH4.032/a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
命题: 厦门第二外国语学校 陈伟松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 )
A.为推广氢能的使用,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水法制取大量氢气
B.将石油裂化、裂解,综合利用石油资源
C.有节制地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
D.倡导“绿色化学”理念,逐步实现化工企业零排放
2.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
A.甲烷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乙醇的产量 D.苯的产量
3.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是气体的是( )
A.CH3Cl B.CH2Cl2 C.CHCl3 D.C6H14
4、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
A.有酸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 有盐类物质生成
5.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异戊烷的分子式C5H8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6、医院里检验糖尿病的方法是将病人尿液加入到CuSO4和NaOH的混合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中含有( )
A.葡萄糖 B.乙酸 C.蛋白质 D.脂肪
7.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CH2OH B.CH3COOH
C.CH2=CH—COOC2H5 D.CH2=CH—COOH
8、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2O2CO2+2H2O C3H8+5O2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B.两种气体量都减少
C.增大空气进入量,也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石油气进入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D.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牛奶或鸡蛋清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叁键,还可以形成环状结构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11.下列烯烃和HBr发生加成反应只能得到一种产物的是( )
A.CH2=C(CH3)2 B. CH2=CH2
C.CH3CH=CH2 D.CH3CH2CH=CH2
12.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从产生氢气的剧烈程度可推断出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是(从难到易的顺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3. 1200C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则该烃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CH4 B.C2H4 C.C3H4 D.C2H6
14.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
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
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试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
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
向移动
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之一是
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1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 NaOH溶液 B. 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16、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2=CH2 + H2
B . +HNO3
C.CH3CH2OH + CH3COOH
D.CH4 + Cl2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乙烯和溴反应为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写出实验设计和现象)
[2]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名明反应类型
(1)制取聚苯乙烯 (2)乙酸乙脂的碱性水解
(3)制取1,2—二溴乙烷 (4)制取TNT
(5)乙醇转化为乙醛
[3]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物质与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 质
检验试剂
除杂试剂
甲烷(乙烯)
酒 精(水)
(I)检验的试剂:A. 无水硫酸铜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II)除杂试剂:a.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18、
图为实验室制乙酸乙脂的装置。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2SO4混合液的方法为:
然后轻轻的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不能插在溶液
中,目的是:
(3)浓H2SO4的作用: (1) (2)
(4)饱和Na2CO3的作用:(1) (2)
(5)试管中加入沸石的作用:
(6)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脂,其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有 的气味。
19、
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 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B卷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跟金属钠反应,还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21、某常见有机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分子的比例模型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4O2
②该有机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
③该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
A.全部正确 B.只有②错误 C.只有③ D.全部错误
22、巴豆酸的结构简为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 ③纯 碱溶液,④酸性KMnO4, ⑤2-丁醇,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
A. 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都可以
23、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水):加入足量生石灰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CCl4(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苯(己烯):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24、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验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硅酸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2SiO3
(1)利用如图所示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接 ,
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
CH3COOH DE F
硅
酸
钠
溶
液
Na2CO3
A C
(2)实验步骤为:连接装置 检验气密性 加入药品和试剂 打开分浓度漏斗的盖子并
打开活塞。
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5、已知:乙醛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酸。A是石油裂解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A B C D
(1)A的结构简式为 ,可以作为水果的 。
(2)A→B的反应类型为 ,B+D→E的反应类型为 。
(3)写出B→C和B+D→E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B→C:
B+D→E:
(4)如何除去E中所混有少量的D杂质,简述操作过程。
2010—2011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B
A
B
C
A
D
D
D
C
B
C
D
A
15
16
答案
B
A
17、(1)取少量反应后的水层于小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Br-既无HBr生成,从而反应非取代反应而是加成反应。
(1)
(2)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水解反应
(3)CH2=CH2+Br2 CH2BrCH2Br 加成反应
(4) +3HO-NO2 +3H2O 取代反应
(5)2CH3CH2OH +O2 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每空各1分)
物 质
检验试剂
除杂试剂
甲烷(乙烯)
B
d
酒 精(水)
A
c
18、
(1)在试管里先加入乙醇,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2)防止由于受热不均匀引起倒吸。
(3)催化剂,吸水剂。
(4)①降低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②除去会发出的乙醇和乙酸。
(5)防止暴沸 (6)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冷凝。 (7)小,芳香
19、C3H6O3
20、C
21、A
22、D
23、C
24、(1)A D B E C F
(2)现象 :锥形瓶中有大量的气体产生 同时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2CH3COOH+Na2CO3 2CH3COONa+CO2↑+H2O
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25、(1) CH2=CH2 , 催熟剂 。
(2) 加成反应 , 酯化反应 。
(3)
B→C: 2CH3CH2OH +O2 2CH3CHO +2H2O
B+D→E: 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H2O
(4) 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层,然后分液,取上层液体即可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
命题者 厦门十中 杨峰
A 卷(满分100分)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D:2 T:3 C:12 O:16 Na:23 Al:27 N:14 Fe:56 Mg:24
一、选题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 125 53I治疗肿瘤。该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 72 B. 19 C. 53 D. 125
2.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制造出了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种新型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子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该分子的摩尔质量为64 g
C.该物质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D.该物质是一种氧化物
3.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XO4,则X的氢化物为( )
A.HX B.H2X C.XH3 D.XH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C、13C、14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位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一定相同
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5.W粒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2 B.若X= 14,它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
C.若X= 18,则Z= 8 D.若X= 17,它的氧化物化学式为W2O7
6.微量硒元素(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硒的氧化物以Se2O3形式存在 B.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
C.硒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i、Be、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Si、P、S、Cl 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C、N、O、F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Be、Mg、Ca的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8. 下列微粒半径的比较正确的是( )
A.S>Cl>K B.N>P>Si C.O2->O>F D.F-<Na+<S2-
9.同一周期中,X、Y、Z三种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X、Y、Z的顺序不断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X>Y>Z
B.原子半径X>Y>Z
C.它们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按X、Y、Z顺序增强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
10. X、Y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B.原子半径:X>Y
C.1mol X从酸中置换出来的氢比1mol Y从酸中置换出来的氢多
D.X原子的最高正化合价比Y原子的最高正化合价高
11.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Y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Z单质可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1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四种元素的氢化物中,Y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阴离子的还原性:X>Y
D.X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
13.若发现116号元素X,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可以形成钠盐,其化学式为NaX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
D.X的单质能与H2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14.1898年,居里夫人经过一段漫长、枯燥而又艰苦的工作,终于从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一小撮放射性粉末,并分离出了两种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其中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ⅡA族的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现+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能够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15.“神舟七号”的燃料是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其中Li的质量数为7,对这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之比为1∶2∶31. B.中子数之比为1∶1∶1
C.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 D.化学性质不相同.
16. 已知A2-核内有x个中子,A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ngA2-所含电子的总物质的量是(单位:mol)(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1分)
17.(6分)相同物质的量的14C18O2与SO2的原子数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为 ;电子数之比为 。
18.(6分)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填序号):
① 1 1H ② 2 1H ③ 3 1H ④ 14C ⑤ 14N ⑥16O ⑦ 35Cl2 ⑧ 37Cl2
(1)以上8种微粒共有 种核素,属于 种元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 。
(3)质量数相等的是 ,中子数相等的是 。
(4)形成的水分子共有 种。
19.(8分)A、B、C、D四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B元素的名称 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3)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D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__,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
20.(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①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5)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16分)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 ,② ,③ ,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填A~F)
②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现象(E)为 .
(4)此实验的结论:
(5)如何证明该周期剩余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三、计算题(1题)
22. (6分)0.2mol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H2。等量的R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氧气化合,生成10.2g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3.如图,A、B、C、D、E是长式元素周期表中的5种元素(不包括镧系和锕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 B.D、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
C.B、C原子序数之差一定是2 D.B、D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7
24.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25.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26.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a-b=m+n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A.②③ B.只有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7.已知X、Y为短周期元素,两元素形成化合物XY2,已知其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不可能为( )
A.b+4 B.b-5 C.b+6 D.b+8
六、实验探究题(1题)(10分)
28.(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
图1中试剂A为_____(填代号);
①稀HNO3溶液 ②浓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O3溶液 ⑤SiO2
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所做实验图1烧杯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所做实验图2中B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__;
(4)写出图2中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推断题(1题)(7分)
29.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表中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一种核素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 _______ 。
(2)b、c、d、f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c、d、e、h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 ____________。
(4)从b、f形成的化合物与d、f形成的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f形成的化合物,可加入上述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后再过滤洗涤。
八、综合题(1题)(13分)
30.(13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 mol 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C原子、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
(2)B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反应现象是 _______ ,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
(3)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 ________ 。
(4)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再无明显现象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7.( 6分) 1:1 7:8 11:16
18. (6分)
(1)6 5 (2)①②③
(3)④⑤ ④⑥
(4)6
19. (8分)
20. (10分)
(1)K (2)
(3)HClO4,KOH,Al(OH)3 (各1分)
(4)Na (各1分)
(5)Cl2(1分),2NaBr+Cl2=2NaCl+Br2 (3分)
21. (16分)
(2).烧杯.试管.酒精灯 (3)B F A C D E
Na2S + Cl2 ==== 2NaCl,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或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磷酸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磷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即非金属性P>Si
22. (6分) 27 Al 第三周期ⅢA族
23
24
25
26
27
C
A
D
B
D
28.
(10分)
(1)①(2分), 2H++CaCO3=Ca2++H2O+CO2↑(3分)
(2)出现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1分)
(3)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1分)
(4)Cl2+2OH-=ClO-+Cl-+H2O(3分)
29.(7分)(1)21H(1分)(2)Al>Si>C>O(2分)
(3)HClO4>HNO3>H2CO3>H4SiO4(H2SiO3)(2分)
(4)H、 Cl(2分)
30. (共13分)
(1) (2分)
(2)产生大量白烟 P2O5(2分)
(3)Al2O3 两性氧化物(2分)
(4)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1分)
Al3+ +3OH- ==== Al(OH)3↓,(3分)
Al(OH)3+OH- ==== [Al(OH)4]-(3分)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
命题教师 同安一中 魏丽琴
A 卷(满分100分)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P:31
N 14 Ca 40 Mg 24
一、选题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A.32 B.67 C.99 D.166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原子最易形成阴离子的是( )
A. Cl? B. F C. Na?? ? D. K
4.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 6和8 B. 16和8 C. 12和9 D. 11和6
5.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7.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 B.
C. D.
8.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2X B.HX C.XH3 D.XH4
9.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0.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 )
A.一定是IIA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11.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2,其气态氢化物中R的质量分数为75%,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6 B. 12 C .31 D. 32
12.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
A.A-x B.A-x-n C.A-x+n D.A+x-n
13.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事实有 ( )
①常温下S为固体,而Cl2为气体 ②Cl2与H2混合,强光照射剧烈反应;而S与H2反应需较高温度 ③与Fe反应,Cl2生成FeCl3,而S生成FeS ④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 ⑤将Cl2通入氢硫酸中可置换出S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4.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
15.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1/18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3.5g35Cl2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g
1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目 A>B>D>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⑧
⑩
3
①
③
⑤
⑦
⑨
4
②
④
(1)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 ,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⑦、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
(4)写出①和⑤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8分)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符号。(1~20号元素)
(1)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
(2)K、L层电子数之和与M、N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的原子 ;
(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 或 ;
19.(8分)A、B、C、D、E五种主族元素所处周期表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A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AO2,AO2中氧的质量分数
为50%,且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A元素的原子序
数为 , A的氧化物除了AO2外还有 ;
D元素是 ;E单质的化学式 ,与C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
的粒子有 (至少写出两种)。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0.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方案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 ,烧杯,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填A~F)
① ,
② ,
此实验的结论: 。
四.计算题(8分)
21. 某主族元素R有两种氯化物RClm 、RCln ,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71,若RClm含氯元素为85.13℅,RCln含氯元素为77.45℅,通过计算回答(1)m与n的关系的数学式?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若R原子核中质子比中子少一个, 则R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2.n mol H2与n mol T2气体不同之处是 ( )
A.电子数 B.原子数 C.质量 D.体积(相同状况)
23.L—T 5种短周期元素的信息如下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4、-2
-2
A.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L单质<Q单质
B.热稳定性:H2T<H2R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24.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25.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B.Y和Z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C.Z的氧化物和Z的氢化物分别溶于水后,溶液均呈酸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26.A、B两元素可形成AB型化合物,如果A、B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A、B两元素所处的周期为 ( )
A.在同一周期
B.一种在第一周期,一种在第二周期
C.一种在第二周期,一种在第三周期
D.一种在第三周期,一种在第四周期
六、实验题(10分)
2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Cl、Br、I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
图1中试剂A为_____(填代号);
①稀HNO3溶液 ②浓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O3溶液 ⑤SiO2
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所做实验图1烧杯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所做实验图2中B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__;
(4)写出图2中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推断题:(10分)
28.(10分)已知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0.5mol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得到一个电子后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自然界最强的酸。D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21世纪教育网**
(1)元素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A的单质可在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得到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C的单质可用于生产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向10mL浓度为1mol/L的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里逐滴滴入35mL浓度为1mol/L的苛性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题
29.(10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 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理由是
(2) Y是 ,Z是 ,W是 。
(3) 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
化学1(必修)第1章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A
C
B
D
C
A
A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D
B
B
C
A
B
C
17. (1)He F 2K+2H2O = 2KOH + H2↑(2)略 (3) H3PO4 、 HClO4 ;(4)Al(OH)3+OH-=[Al(OH)4]- H++OH-=H2O Al 2O3+2OH?— +3 H2O=2 [Al(OH)4]—
18.(1)C (2)Ca (3)Li 、Si
19. 16 S O3 F Br2 K+ 、Ca2+ 、Cl- 、 S2-
20.(14分)
(1) (2分)同周期
(2) (2分)酒精灯
(3) (2分)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
B
F
A
C
D
E
①(2分)Mg+2H2O2Mg(OH)2+H2↑ ②(2分)Na2S+Cl2 =2NaCl+S↓
(4)实验结论:(2分)金属性:Na>Mg>Al, (2分)非金属性Cl>S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1. m = n +2 ,R为31,R位于第三周期 第ⅤA族
解析:(1)RClm —RCln==71,所以m—n==71/35.5==2 ,即m = n +2 (3分)
(2) ,,
所以 n/m ==0.6==3/5 ,n/n+2 ==3/5 ,求得n==3,m==5 ,R==31 为P 元素,
R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ⅤA族。(5分)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2
23
24
25
26
C
C
B
B
C
27.(10分,每空2分)
(1)①,2H++CaCO3=Ca2++H2O+CO2↑。(2)出现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3)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4)Cl2+2OH-=ClO-+Cl-+H2O
28.(10分,每空2分)
(1)第2周期第ⅣA族
(2)
(3)2Mg+CO22MgO+C
(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5)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29. (1)否,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N O S
(3)硫酸铵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命题教师 杏南中学 杜惠华
A 卷(满分100分)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P:31
N 14 Ca 40 Mg 24
一、选题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的是( )
A. 10 与19 B. 6与 16 C. 11 与17 D. 14 与8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
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加压等)才能发生反应
3.下列常用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的是( )
A.浓硫酸 B.五氧二磷 C.碱石灰 D.氯化钙
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H2O2
5.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原因是( )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生成需要放出能量
C.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6.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所用的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
A. H2和O2 B. O2和CO2 C. H2和CO2 D. Cl2和H2
7.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
A.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 B.HClO4酸性比H2SO4强
C.氯气与H2S能发生置换反应 D.受热时,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8.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 项
A
B
C
D
物 质
MgCl2
CO2
HCl
NaOH
所含化学健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健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所属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10.实验室可用下列方法制取气体,其中必须用排水法的是( )
A.铜片与稀硝酸共热 B.二氧化锰与盐酸共热
C.锌与稀硫酸共热 D.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
11.下列试剂在空气中长期放置都会变质,其变质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试剂是( )
A.亚硫酸钠 B.无水硫酸铜 C.过氧化钠 D.氯水
12.下列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
A.食盐溶解 B.干冰升华 C.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 D.电解水
1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4.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分子足球” ,它与分子结构相似。
在高温和撞击后会释放出巨大能量。下列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都是氮的同位素 B.和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
C.中氮原子之间由共价键结合 D.高温和撞击后应该生成
15.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往往结构和性质很相似,如PH4I的结构和性质与NH4Cl相似,有关对PH4I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可由PH3与HI化合生成 B.将其加热可以分解
C.能跟NaOH溶液反应 D.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1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10分)已知X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少3个电子,Y元素原子核外总电子数比X元素原子总电子数多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元素的名称:X:______,Y:_______
(2)X、Y可形成 ________。
A.离子化合物Y(XO3 )2 B.离子化合物Y2X3
C.共价化合物Y3X2 D.共价化合物XY2
(3)已知Y元素的单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写出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分析所得单质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 。
(4)X元素的氢化物能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其产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18.(10分)下面是你熟悉的物质:
O2 金刚石 NaBr H2SO4 Na2CO3 Na2S NaHSO4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NaHSO4 溶于水,破坏了NaHSO4 中的_____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 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
(1) 元素得电子, 元素被氧化(填元素名称)。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若有0.2 mol HCl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
(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0.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B处盛有饱和食盐水(或水),其作用是 。
(3)C处盛放的试剂__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 。
(4)E处盛有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处酒精灯。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1.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1)若用200mL10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反应(不考虑氯化挥发),则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56mo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
(2)870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2.设NA表示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NA个NO分子的质量是30g
B.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的体积是22.4L
C.100mL 0.1mol·L-1的H2SO4溶液中H+的个数是0.2NA
D.若1g Cl2含有m个分子,则NA=m/71
23.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H中存在-1价的氢离子,还原性比氢原子强
B.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C.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D.微粒半径:H+>H>H-
24.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O3晶体;④CaO 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形如下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有关下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NO2等
C.装置③中X为汽油,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NH3,并吸收多余NH3
26.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健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
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
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
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
(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 )
A.释放1638kJ的能量
B.吸收1638kJ的能量
C.释放126kJ的能量
D.吸收126kJ的能量
六、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7.回答有关氯气制备的几个问题:实验室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Ca(OH)2制取少量漂白粉。现已知反应: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 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两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并将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项的序号填在表格中。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污染环境; f.可防止污染环境。
优 点
缺 点
甲装置
乙装置
(3)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取合理的部分,组装一套较完整的实验装置,装置各部分连接顺序是 (按气流流动的方向) 。该组合中还缺少的装置是 ,原因是 。
七、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28.科学家们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联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大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余0.03%是由10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现有a~g 7种短周期元素,是除氧、硫、钾、钙外的其他大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原子间能相互反应形成离子键的是下列中的( )
A.b和c B.b和g C.a和d D.d和e
(2)下列由a~g形成的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ea3 B.ag C.fg3 D.dg4
(3)由7种元素中的几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
(4)c与e可形成一种化合物,试根据原子结构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 ,该化合物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产物为两种盐)_________ _。
八、综合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9.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不同元素X值的变化规律是___ ;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2)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为(放射性元素除外)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 < X < 。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 为 ,其理由是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C
C
C
A
B
C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B
B
B
A
D
B
17.(1)氮 镁 (2)A (3)2Mg+CO2 ====== 2MgO+C 共价键
(4)离子
18. (1)金刚石、O2 、H2SO4 ;NaBr、 Na2S ;NaHSO4 、Na2CO3 。
(2)离子键、共价键;NaHSO4=Na++H++SO42-
19. (1)锰 氯 (各1分) (2)5:2(2分) (3)0.2(3分)
(4)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3分)
20.
⑵吸收HCl气体 ⑶浓硫酸 干燥气体 ⑷氢氧化钠 2OH-+Cl2=Cl-+ClO-+H2O?? ⑸D
21.(1)小于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再反应,故应小于0.5mol (2)20mL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2
23
24
25
26
A
D
B
C
A
27. (1)MnO2+4H++2Cl-Mn2++Cl2↑+2H2O (2)
优 点
缺 点
甲装置
d
a,e
乙装置
b,f
c
(3)C、B、E;还缺少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的装置;因为氯化氢可以与Ca(OH)2和Ca(ClO) 2反应
28. (1)B (2)CD (3)NH4Cl
(4)Mg3N2 离子键 Mg3N2+8HCl=3MgCl2+2NH4Cl
29.(1) 从上向下,X值减小 ;
元素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反之亦然。
(2) F Cs 0.8 1.2
(3) 共价键 因为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命题:集美中学 马孝臣
说明: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g:24 Al:27 Fe:56 S:32 Ca:40 Cl:35.5 Cu:64 Si:28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A. Na2O2 B.NaOH C. BaCl2 D. CH4
2.下列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
A.食盐溶解 B.干冰升华 C.氯化铵受热,固体消失 D.电解水
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 H2O B. BF3 C. CCl4 D. PCl5
4.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试剂的组合不合理的是:( )
A.制Cl2: MnO2、盐酸(浓) B.制H2:硫酸(稀)、Zn
C.制O2: MnO2、H2O2 D.制CO2:硫酸(稀)、CaCO3
5.有下列物质:①NaOH固体;②浓硫酸;③NH4NO3晶体;④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 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 呈形如下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往往结构和性质很相似,如PH4I 的结构和性质与NH4Cl相似,有关对PH4I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由PH3与HI化合生成 B.将其加热可以分解
C.能跟NaOH溶液反应 D.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7.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8.元素A、B、C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这三种元素是( )
A、N、P、Cl B、P、O、S C、N、O、S D、O、F、Cl
9.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CaCl2 B、H2O2 C、KOH D、H2S
10.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O—18的原子符号: D.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11. 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 NaCl和HNO3 B. H2O和NH3 C. CaF2和CsCl D. CaCl2和Na2O
13.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14.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强 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弱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处于S同周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Cl-A.③④⑤⑦⑧⑨ B.③⑥⑦⑧ C.③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5.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n+11 B、n-5 C、n+3 D、n-6
16.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①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 ②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 ③NaCl熔化 ④五氧化二磷吸水 ⑤冰熔化 ⑥HCl气体溶于水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
17.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键、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 mol HI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k J的热量。
18.已知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比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小。Z和Y两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是 。
19.下列是中学化学实验操作的内容:①碘的升华;②氢氧化钠溶解于水;③过氧化钠溶解于水;④氯化氢溶解于水。其中没有发生化学键断裂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只发生离子键断裂的是________;只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___ __;既发生离子键断裂,又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_______。
20.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2价阴离子比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8个,B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放置在空气中能生成A的单质,C为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的二价金属,当2 .4克C与足量热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2.24L ,D的M层上7个电子。
(1)写出A B C D元素符号:A ,B ,C ,D
(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在周期表的位置: 。
(3)比较D的气态氢化物与H2S和HF的稳定性:
(4)用电子式表示B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
(5)C与D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10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
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
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反应④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②也在水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2分)
22.无水氯化铝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露置于潮湿空气中会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工业上由金属与氯气作用或由无水氯化氢气体与熔融Al作用而制得,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内通过下列装置(如下图)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氯化铝。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使实验成功,A和B间需要加适当的装置,请将它画在框内,并注明其中盛放的药品。如果A产生的气体直接进入B中,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3)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填写字母,下同) 处的酒精灯,然后再点燃 处的酒精灯。
(4)在C处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化铝,原因是
(5)装置D的作用是
四.计算题(6分)
23. 用4.35gMnO2与过量盐酸加热,反应后生成的Cl2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后剩余的盐酸用40.0g10.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已知两个成键原子的核间距离叫做键长,拆开1mol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叫做键能。下表是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O—O之间的键长和键能数据。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根据规律推导,键能大小的顺序是b>a>y>x,该规律是( )
A.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B.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C.成键所用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25.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NH5分子中含5个N—H键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21世纪教育网
C.NH5的电子式是 D.它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5+H+=NH4++H2↑
26.现有如下说法: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只形成共价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⑤正确 B.④正确,其他不正确 C.都不正确 D.仅①不正确
27.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又有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的是
A.2Na +2H2O = 2NaOH + H2↑
B.SO2+2H2S = 3S+2H2O
C.N2+3H2 = 2NH3
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H2O+6H2O
28.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H中存在-1价的氢离子,还原性比氢原子强
B.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反应放出热量
C.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D.微粒半径:H+>H>H-
六.实验题(16分)
29.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的“候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CO2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摸似“候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b)接( )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 ,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第二步骤中必须先让 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 ,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Cl晶体的操作是 ;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l。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
七.填空题(14分)
30. 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热稳定性:HmD>HmC;②、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HmDm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能证明其还原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E的单质通入A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在常温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mC溶液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溶液的溶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5)在A、B、C、E单质中,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6题DBCDB DBCCA DABCD A
二. 填空题
17.(共4分) 放出 , 5.5(每空2分)
18.(共2分)X19.(共4分) ① ; ② ; ④ ; ③ 。(每空1分)
20.(共14分)(1)A: O , B: Na , C: Mg , D: Cl
(2) ; 第三周期,VIIA族 。(3) HF>HCl>H2S
(4) (2分)
(5)2H++Mg(OH)2==Mg2++2H2O (2分)
21.(10分)答案 (1) (2分) C+4HNO3(浓) CO2↑+4NO2↑+2H2O(2分)
(2)2Fe2++Cl2== 2Fe3++2Cl-(2分) 略
(3)2C+SiO2Si+2CO↑(2分)
三.实验题(12分)
22.(12分)(1)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
AlCl3与H2O反应而爆炸 (3) B A (4) AlCl3易升华
(5) 吸收多余的Cl2且防止水蒸气进入C使AlCl3发生水解
四.计算题(6分)23. 3.55g; 28.7g
五.选择题: 24—28题BACDD
六.实验题(16分)
29.(16分)(1)f e d,c (2)块状石灰石,饱和NaHC03溶液, CaO+NH3·H20=Ca(OH)2+NH3↑
(3)B (4)防止倒吸,NaCl+NH3+C02+H20=NaHC03↓+NH4C1 (5)过滤;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后固体大部分消失,在试管口又有较多的固体凝结。
七.填空题(14分)
30.(14分) (1) (2分)
(2) S2->Cl- (2分),Cl2 + S2-= 2Cl-+ S↓ (2分)
(3) Cl2 + 2OH-= Cl-+ ClO-+ H2O(2分)
(4) H2 S+ 2OH-= S2-+ H2O (2分) 离子键(2分)
(5) Na、S(2分)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
命题: 厦门三中 唐年生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A.CH3Cl H C Cl B.羟基 O H
C. CO2 O C O D.C2H4 H C C H
2.下列烷烃的分子式可以表示3种不同结构的是 ( )
A.C5H12 B.C4H10 C.C3H8 D.C2H6
3.下列反应中,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C2H5OH C2H4↑+ H2O
B. 2CH3CHO + O2 2CH3COOH
C.CH3—CH=CH2 + Br2 ─→CH3—CHBr-CH2Br
D. +Br2 + HBr
4.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是否含碳酸钙 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是 ( )
A.乙醇与乙酸 B.苯和溴苯
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 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
6.青苹果不如熟苹果甜,某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发现,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单糖 B.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熟苹果中只含单糖不含淀粉
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新制Cu(OH)2 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H4 B.C2H6 C.C3H6 D.C6H6
9.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10. 不可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乙烯 B 氢氧化钾溶液 C 二氧化硫 D 稀硫酸
1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为弱酸)。下列可以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水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
B.加乙醇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
C.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D.加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红色是否变浅
12、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要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
B.“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
C.“可燃冰”将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
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13. 去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
B.分子式符合Cn(H2O)m的物质,都是糖类物质
C.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两化合物中三元素的质量比相等
15、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的化学式是CF2Cl2。下面关于氟里昂—12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分子中的碳原子是饱和的
C.属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 D.是甲烷的一种同系物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
D. 和 是同一种物质
二.(共4小题,共30分)
17.(6分)
(1)(3分)按要求在下列空格中填出下列有机物的有关式子: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电子式 ,食醋中的有机物结构式 ,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的糖类结构简式 。
(2)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同位素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 ②D与T; ③16O、17O和18O;
④氧气(O2)与臭氧(O3); ⑤CH4和CH3CH2CH3;
⑥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⑦和; ⑧ ;
17.(1)略(各1分)
(2)②③、 (1分) ⑤⑦、(1分) ⑥⑧(1分)
18.(6分)从A.甲醛? B.葡萄糖??C.乙醇? D.乙酸??E.油脂? F.蛋白质?等五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1)工业上制备肥皂的主要原料是??????? ????????。(2)能用于除去热水瓶胆水垢〔主要成分:CaCO3 ,Mg(OH)2〕的是??????? 。(3)家居装修材料中散发出的有毒物质是??????? ???????(4)常用做燃料和医药上消毒剂的是?????? ???
(5)糖尿病人通常是指病人的尿液中?????? ???的含量高。
(6)肉、蛋、奶等富含??????????
18.(6分)答案⑴E、 ⑵D、 ⑶A 、 ⑷C、 ⑸B 、 ⑹F
19.(11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式为: 、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反应类型:
②: 反应类型:
③: 反应类型:____ _____
19.(1)略、平面型 (2分)
(2)① CH2=CH2 + H2O CH3CH2OH(2分) 加成反应(1分)
② 2CH3CH2OH +O2→ 2CH3CHO + 2H2O (2分) 氧化反应(1分)
浓H2SO4
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分) 酯化反应(1分)
△
20.(7分)将煤粉隔绝空气加强热,除主要得到焦炭外,还能得到下表所列的物质: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名称
甲烷
一氧化碳
乙烯
苯
甲苯
苯酚
氨水
(1)表中所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 。
(2)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烃是(填序号): 。
(3)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可用作制造食品包装袋的是(填序号) ,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彼此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 。
(5)甲苯的一氯取代产物﹙含侧链被取代﹚有 种。
20.(7分)
(1)②、⑦ (1分)(2) ③(1分)
(3)③(1分) ; (2分)
(4)④⑤(1分)(5) 4 (1分)
21.(6分)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1)乳酸与金属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乳酸和浓硫酸共热时,能产生多种酯类化合物,任意写出两种该类产物的结构简式
、
21.
(1) + 2Na + H2↑ (2分)
(2) + Na2CO3 + H2O + CO2↑(2分)
(3)CH3—CH—COOCH—COOH
(2分)
三、实验题:(10分)
21.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
21. (1)(2分)
(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最后再加入乙酸。(1分)
(3)催化作用;吸水作用(2分)
(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2分)
(5)倒吸。(1分)
(6)分液。(1分)
(7)防止暴沸。(1分)
四、计算题(6分)
22.某烃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g/L,现取3.6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g,碱石灰增重11g,求:
(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72 (2分)
(2)C5H12(2分)
(3)(2分)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3.下列有机物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 )
A.CH3CH2Cl B.CH2Cl—CH2Cl
C.CH3—CH2OH D.CH3—COOH
24.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
25.在乙酸、乙醇和浓硫酸混合物中,加入H218O,过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
A.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 B.存在于乙酸和乙酸乙酯中分子中
C.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D.存在于水和乙酸分子中
26.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H4 B.C2H6 C.C3H6 D.C6H6
27.1mol的CH4与足量Cl2在光照情况下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需Cl2的量为:
A.2.5mol B.1mol C.2mol D.3mol
六、实验探究题
28. (8分)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 ;II ;III ;IV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 。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28.(1)A,B,A,D(2分)
(2)I中品红褪色;(1分)
(3)除去SO2;(1分)
(4)检验SO2是否除尽;(1分)
(5)III 中的品红不褪色,IV中KMnO4溶液褪色(1分)
29.(8分)为了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淀粉液 水解液 混合液 砖红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是 ,作用是 ;
(2)试剂2是 ,作用是 ;
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 ,若不能,其原因是 ,
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 。
(3)如何检验第①步实验已基本完成
29.(1)稀硫酸;起催化作用(2分)
(2)NaOH溶液;中和硫酸;否;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5分)
(3)用试管取出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水解反应已基本完成。(1分)
七、填空题
30.(8分)新合成的一种烃,其碳架呈三棱柱体(如图所示)
? (1)写出该烃的分子式???????????? 。
(2)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是否有同分异构体???????? ?。
(3)该烃的二氯取代物有多少种???????????????? ?。
(4)该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1种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溴发生取代反应、与H2发生加成反应,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30.(1)C6H6(2分)
(2)否(2分)
(3)3种(2分)
(4)(2分)
八、计算题(6分)
31、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24 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CaCl2管(A)和碱石灰(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 g,B管增加了9.24 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1)燃烧此有机物3.24 g需消耗O2多少g?
(2)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31.(1)8.16g
(2)C7H8O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
命题:厦门翔安一中 徐虹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Cu 64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生活中各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酒精可用于消毒杀菌 B.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属于烃类
C.塑料、油脂、橡胶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石油的分馏 B. 煤的干馏 C.石油的裂化 D. 煤的气化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酶 B 天然橡胶 C 淀粉 D.硬脂酸甘油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H、2H、3H互为同素异形体 B. O2、O3互为同位素
C.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D. CH4和CH3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
B.分子式符合Cn(H2O)m的物质,都是糖类物质
C.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两化合物中三元素的质量比相等
7.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COOH B.CH3COOH
C.CH2=CH—COOC2H5 D.CH2=CH—CH2OH
8.“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的简单化学实验,下列实验不能成为“家庭小实验”的是( )
A. CO2 不能支持蜡烛燃烧 B. 除去热水瓶的水垢
C. 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 D. 鉴别是羊毛织物还是化纤织物
9.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
2CHCl3 +O2 2HCl+2COCl2 为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变质。下列哪种试剂用于检验效果最好( )
A.烧碱溶液 B.溴水 C.KI淀粉溶液 D.AgNO3溶液
10. 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两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都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H2
1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12. 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 ; 浓硝酸,变黄色; 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B.浓硝酸,变黄色; 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碘水,变蓝色; 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 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浓硝酸,变黄色
13.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 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硫酸 D.有部分乙醇跟浓硫酸反应
14.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 乙烯使溴水退色 D.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5.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78 B.79 C.80 D.81
16.下列物质中:①氯水;②浓硫酸;③溴蒸气;④烧碱;⑤氧气;⑥酸性KMnO4溶液,其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①②③⑤ B.④⑤⑥ C.③⑤ D.②③④⑥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3分)
17.(13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型,CH2Cl2______ (填“有”或“无”)同分异构体。
(2)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烃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物质与溴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苯可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官能团—OH的名称是__________,食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淀粉完全水解生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天然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______________,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属于有机物中的______________。
18. (12分)选择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填于下表:
19.(8分)下列反应原理可以用于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2K2Cr2O7+3C2H5OH+8H2SO4=2Cr2(SO4)3+3CH3COOH+2K2SO4+11 ?? (橙色) (绿色)
(1)化学方程式中空格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若司机酒后开车,应显示出 色。
(3)在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从 价变为 价。
(4)生成1mol Cr3+ 转移的电子数为 。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20. 在实验室里用乙醇、冰醋酸和浓硫酸来制备一种有香味的
物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作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2)往甲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可防止暴沸。乙中所盛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怎样鉴别乙酸和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7分)
21. 某氨基酸分子中有9个H原子,分子量147。取该氨基酸0.735克,溶于水后,加入0.20mol/L的NaOH溶液50.0ml恰好中和。求这种氨基酸分子里有几个可被中和的氢原子?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B卷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23.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24.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如右图所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③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能发生中和反应
⑤能发生氧化反应
A.全部 B.仅能发生①②③④
C.除⑤外都能 D.除④⑤外都能
25. 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对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
—氯乙烷(沸点为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制取氯乙烷(CH3CH2Cl)的最好方法是 ( )
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烷与氯化氢混合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26. 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烃和50ml足量O2混合点燃,烃完全燃烧,残留气体的体积为35ml(同温、同压下测定),试推断该烃不可能的分子式为 ( )
A.C2H6 B.C2H4 C.C3H6 D.C4H6
六、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7.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乙醇分子断键只失去2个氢原子后,生成的有机产物可能有(写结构简式) 、 、 (不一定填满)。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和提供的试剂、仪器,实现上述的某一种转化,并验证该转化后的产物。
试剂:无水乙醇、光亮的铜丝、NaOH溶液、CuSO4溶液。
仪器:试管、试管夹、镊子、胶头滴管、洒精灯。
(1)乙醇的转化
①实验方案是 ;
②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乙醇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产物的验证
①该产物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 。
②验证反应产物:首先,要配制的试剂是 ,然后将该试剂与反应产物混合,并加热至沸腾,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七、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8. A是一种来自石油的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E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过程中的水或其他物质已省略)
写出A、B、C、D、E的结构简式:
A、 B、 C、 D、 E、
八、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9.由人尿分离出来的结晶化合物A,熔点为187~188℃。对化合物A做下列实验:
①测得A的蒸气密度为8.Og/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②取17.92gA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8.10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气体质量减少39.60g。
③另取17.92gA完全分解,可得标准状况下氮气1.12L。
试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
2011—2012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C 2 A 3 B 4 D 5 C 6 B 7 A 8 C 9 D 10 B 11 D 12 A 13 A 14 C
15 B 16 C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3分)
17.(13分)(1)正四面体型 (1分) 无 (1分)。
(2)乙烯 (1分), CH2=CH2 + Br2 → CH2 Br—CH2 Br (3分)
(3)不能 (1分) 取代反应 (1分)
(4)羟基 乙酸 C6H12O6 丙三醇(甘油) 蛋白质 (各1分)
18. (12分)
(各2分)
19.(8分)(1)H2O (2分)
(2)绿色 (2分)
(3)+6 +3 (2分)
(4)3NA(或1.8×1024) (2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20.(12分) (1)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3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1分)
(2)碎瓷片 (1分) 饱和碳酸钠溶液 (1分)
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2分)
(3)取某一待测液于试管,滴加少量石蕊指示剂,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余下一种为乙醇(或其他合理方法) (2分)
(4)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液面以下 (2分)
四、计算题(7分)
21.(7分)有2个氢原子可被中和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C 23.C 24.A 25.D 26.C
六、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7.(14分)CH3CHO (2分) (2分) (多写“CH2=CH-OH”不扣分)
(1)①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取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立刻伸入到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反复数次 (2分)
②铜丝加热变黑,伸入到盛有无水乙醇中又重新变为红色 (2分)
③CH3CH2OH + CuO → CH3CHO + Cu + H2O (3分)
(2)①醛基 ②氢氧化铜悬浊液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各1分)
七、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8. CH2=CH2 CH3CH2OH或C2H5OH CH3CHO CH3COOH CH3COOC2H5 (各2分)
八、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9. 解:M(A)=8.0g / L×22.4L / mol=179.2g / mol
由题中数据计算知:0.1mol A可产生0.45mol H2O,0.9mol CO2和0.05mol N2
即1mol A 中含9mol C 9mol H 1mol N
设A的分子式为C9H9NOX
则:9×12+9+14+16x=179.2
∴x=3
∴A的分子式是C9H9NO3
2012—2013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
命题教师 同安一中 陈清心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 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A 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A.32 B.67 C.99 D.166
2.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3. 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
4. 1 mol D2O和1 mol H2O不相同的是 ( )
A.含氧原子的数目 B.含有电子的数目
C.含有质子的数目 D.含有中子的数目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C.Na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
D.H2S、H2O、HF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6.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土金属为第2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第1列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
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
D.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7. aXn-和bYm+为短周期两种元素的离子, 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C.a =b-m -n D.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m
8.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 B.
C. D.
9.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失电子能力肯定比金属b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10.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
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比W元素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11.下列有关叙述:① 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M>HnN;③单质M与H2反应比单质N与H2反应容易得多;④熔点:单质M>单质N;⑤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⑥原子半径:M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全部
12.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
13. 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
A.n+11 B.n-5 C.n+3 D.n-6
14. 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15. A、B两元素可形成AB型化合物,如果A、B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A、B两元素所处的周期为 ( )
A.在同一周期
B.一种在第一周期,一种在第二周期
C.一种在第二周期,一种在第三周期
D.一种在第三周期,一种在第四周期
16.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3XO4、H2YO4、HZ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 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
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 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
⑤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32分)
17.(15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⑧
⑩
3
①
③
⑤
⑦
⑨
4
②
④
(1)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写序号),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⑦、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
(4)请写出:
③的单质置换出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①和⑤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6分)短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X元素的名称是 ;Y元素的名称是 ;Z元素的名称是:
19.(7分)A、B、C、D、E五种主族元素所处周期表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A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AO2,AO2中氧的质量分数
为50%,且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A元素的原子序
数为 , A的氧化物除了AO2外还有 ;D元素是 ;E单质的化学式 ,与C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有 (至少写出三种)。
20.(4分)相同质量的14C18O2与32S16O2的分子数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为 。
三、实验题(14分)
21.(14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适量的水中,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2.0mol/L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2.0mol/L稀盐酸中
E.
⑥向A1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2.0mol/L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和用品:① ,② ,烧杯,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滤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实验现象(填A~F)
实验现象E为
② ,③ ,
(4)实验结论: 。
四、计算题(6分)
22.(6分)某元素X的碳酸氢盐 [X(HCO3)2] 在高温下完全分解的产物都是氧化物,现取3.24g这种碳酸氢盐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到1.12g固体,又知X的原子核里有20个中子。
(1)求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
B卷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3. 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VIIA族元素,推测砹及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是有色的固体 B、砹难溶于有机溶剂 C、HAt不稳定 D、AgAt不溶于水
24.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目 A>B>D>C
2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X
Y
Z
L
M
Q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99
0.112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7、-1
+2
-2
A.等物质的量的X、Y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一样多
B.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D.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单质<X单质
26. 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 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27.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六、推断题:(8分)
28.(8分)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除0族元素外的前20号元素之内,其余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在微量元素中,只有F和Si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第一长周期。在宏量元素中,除H、N、P外,在现用的周期表里还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 ;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 ,跟它处在同一周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 ;
(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跟它相邻的两种元素是 ;
(4) 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均与Ne的相同,且所带电荷数也相同,但电性相反的两种元素是 和 。
七、实验题(12分)
29.(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Cl、Br、I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需用到的物质:
图1中试剂A为_____(填代号);
①稀HNO3溶液 ②浓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O3溶液 ⑤SiO2
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图1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图2 B处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__;
(4)写出图2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帮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钾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钠原子强。
八、综合题(10分)
30.(10分)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的氢化物化学式是H2D。E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常温、常压下B单质是气体,0.1mol单质B与氢气完全反应时,有2.408×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B的单质反应生成F,F与AB2反应后可生成单质B。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的名称:D ,E 。
(2)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
(3)写出下列的化学方程式:
F与AB2反应: 。
(4)B、C、D三种元素单核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
(5)DB2可以使溴水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A
D
C
D
C
C
D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D
B
A
D
C
C
C
17.(15分)(1)⑩ F 2K+2H2O = 2KOH + H2↑ (2)
(3)H3PO4 、 HClO4(4)2Mg+CO22MgO+C
Al(OH)3+OH-=[Al(OH)4]- H++OH-=H2O Al 2O3+2OH? +3 H2O=2 [Al(OH)4]?
18.(6分)X元素的名称是氮 ;Y元素的名称是 碳 ;Z元素的名称是:氢
19.(7分)16 S O3 F Br2 K+ 、Ca2+ 、Cl- 、 S2-
20.(4分)分子数之比为32:25;中子数之比为28:25。
21.(14分) (1)同周期(1分) (2)酒精灯、试管(3分) (3) (2分)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实验现象
B
F
A
C
D
现象E为: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2分)
②Na2S+Cl2 =2NaCl+S↓(2分) ③2Na+2H2O=2 NaOH+H2↑(2分)
(4)实验结论:从左向右,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2.(1)计算过程略。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 (4分)
(2)第4周期第ⅡA族(2分)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3
24
25
26
27
B
C
D
D
B
28.(8分)(1)C (2)Cl ;S (3)K ;Na、Ca (4)Mg;O
29.(12分)(1)①,2H++CaCO3=Ca2++H2O+CO2↑。 (2)出现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3)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4)Cl2+2OH-=ClO-+Cl-+H2O
(5) 分别切取绿豆大的金属钠和金属钾各一块,将它们分别投入盛有适量水的两个培养皿中,若观察到金属钾与水的反应比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说明钾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钠原子强。
30.(10分)(1)硫;氯; (2)3,VIA (3)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4)S2- O2- Na+ (5)SO2+ Br 2+ 2H2O= 4 H++2Br—+ SO42—
2012 - 2013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
命题教师:蔡其默(厦门十中)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 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A 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第一个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 D.发现铝
2.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 )
A.质子数为19 B.质量数为40
C.核外电子数为19 D.中子数为19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Mg2+ B. Cl
C.Ar D K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5Cl和37Cl是不同的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H2O和D2O的质子数相等,它们互为同位素
C. 14C和14N的中子数不等,它们互为同位素
D. 石墨和金刚石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它们互为同位素
5. 某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
A.Li B. C C. Si D. S
6.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
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元素原子的半径 ③元素的化合价
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只有①④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①②③④ D. 全部
7. 已知质量为数为A的某阳离子Rn+, 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A.A-X B.A-X- n C.A-X+n D.A+X-n
8.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XO3,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HX B.H2X C.XH3 D.XH4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 > Cl- B.金属性Na>Mg>Al
C.最高化合价Na > Mg > S > Cl D.酸性H2SiO3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i、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NaOH、K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F、Cl、Br、I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HF 、HCl 、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11.能够说明氯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原子强的事实是(? )
A.氯单质沸点比硫低????? B.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D.Fe与氯气反应产物为FeCl3, Fe与硫反应产物为FeS
12.X、Y、Z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
如图所示,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
之和等于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Y﹥Z﹥X B. X单质熔点最低
C. Y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 D. 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Ⅵ族
13.X、Y、Z、R分别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如果aX+、bY2+、cZ-、dR2-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b>a>c>d
B.原子半径X>Y>Z>R
C.离子半径X+>Y2+>R2->Z-
D.金属性(原子失电子能力)Y﹥X,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R﹥Z
14. 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A>B,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最高价含氧酸酸性D>E,则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是:( )
A . ABCDE B. ABEDC C. BADCE D. CDEAB
15.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原子
N
S
O
Si
半径/10-10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A.0.80×10-10m B.1.10×10-10m C.1.20×10-10m D.0.70×10-10m
16.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半导体材料
B.通常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催化剂的材料
C.在碱金属区最容易找到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在氯、硫附近的非金属区最容易找到制农药的材料
二、填空题
17.(4分)下列7种化学符号:126C、146C、147N、178O 、11H2 、21H+、31H2168O
(1) 共含有 种元素,表示核素的符号有 种
(2) 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和
18.(8分)
微粒
相对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32S2-
T2 16O
19.针对表中10种元素及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用元素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以下空格。(22分)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
⑩
(1)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常见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
(2)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其单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是 , 其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
(3) 碱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 ,酸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 。
(4)①的气态氢化物和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⑦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⑥和⑩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在④与⑤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请设计一个化学实验证明:
(6)在⑧与⑨的单质中,氧化性较强的是 ,请举一个化学事实说明:
三、实验题
20.(12分)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1)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现象(填A~F)
(2)实验②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现象(E)为
(4)此实验的结论:
四、计算题
21.(6分)0.2mol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3molH2;0.2mol的R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氧气化合,生成10.2g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R元素原子里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O相对原子质量为16 )
B卷(满分50分)
五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 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
A.r(Mg)/r(Al) B.r(Na+)/r(Na) C.r(O)/r(S) D.r(Cl)/r(Cl-)
23.砷(As)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 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
24. 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单质氧化性 X>Y>Z???????????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 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D.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Y>Z
25.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符号
X
Y
Z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080
0.102
0.143
0.074
主要化合价
+2
+2
-2,+4,+6
+3
-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慢:R>Y>X B.离子半径:T2->X2+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Y>R>X D.单质与氢气化合的容易程度:Z>T
26.运用元素周期表知识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铍(Be)[位于周期表Al的左上方]:与Al性质相似 ②铊 (Tl) [位于第6周期第ⅢA族]: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③砹(At)[位于ⅦA族]:其单质为有色固体 ④锶(Sr)[与Ca、Ba同主族,S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Ca多而比Ba少]:氢氧化锶[Sr(OH)2 ]能溶于水 ⑤硒(Se)[位于S的下方]: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
六、实验探究题
2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
图1中试剂A为_____(填代号,下同);试剂B为 _____ 试剂C为_____
①稀HNO3溶液 ②浓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O3溶液 ⑤SiO2
(2)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甲同学所做实验图1烧杯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乙同学所做实验图2中B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__ ;
(5)图2中装置后应接一个 装置。
七、推断题
28.(8分)A、B、C、D、E 是1-20号元素中的5种,它们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 的单质在空气中或在浓硫酸中都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D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6;D的阴离子与E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E2D.
(1) A为 (填元素符号),E为 (填元素名称)
(2) B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3) C原子结构示意图 , D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4) 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常见微粒有 种,其中单核微粒有
(选填一种微粒符号)等,多核微粒有 (选填一种微粒符号)等。
八、综合题
29.(12分)
③ Y
① ② ④ ⑥
⑤
(1)上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部分边界,请在表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 针对表中①到⑥号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这种元素是__________(填序号)。
含某元素形成的离子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这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3) ①、②、④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Y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上图所示,A的单质在Y2中燃烧,生成气体AY2。A在AY2中的含量为50%。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A的原子序数是 。
答案及评分标准:
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B
D
A
A
C
C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D
D
A
B
B
C
二.填空题
17.(4分)(每空1分)
(1) 4 , 4 (2) 612C 和 614C 。
18.(8分)(每空1分)
微粒
相对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32S2-
32
16
16
18
T2 16O
24
10
14
10
19.(22分) (小空1分,大空2分)
(1) F , Al3+ (每空各1分)
(2) K , F , Ne , Al , Si (每空各1分)
(3) KOH , HClO4 , HF (每空各1分)
(4) NH3 + HNO3 = NH4NO3
SiO2 + 2OH- = SiO32-+ H2O
Al(OH)3 + OH- = [Al(OH)4]- (每空各2分)
(5) Na , 分别取一小块Na、Mg与冷水反应,Na有剧烈反应,Mg几乎没有现象,
证明活泼性Na>Mg(其他合理答案也对) (前空1分,后空2分)
(6) Cl2 , Cl2能把S从Na2S溶液中置换出来(其他合理答案如:高氯酸酸性比硫酸强等也对)(前空1分,后空2分)
三、实验题
20. (12分)(1)B F A C D E (各1分)
(2)Na2S+ Cl2 = 2NaCl + S↓(2分)
(3)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2分)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失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增强(2分)
四、计算题
21.(6分)解:2R + 6HCl = 2RCl3 + 3H2↑
2mol 3mol
0.2mol 0.3mol
判断出R为+3价金属……… 1分
4R + 3O2 = 2R2O3
4mol 2 mol
0.2mol 0.1 mol ……… 1分
R2O3摩尔质量 = 10.2 g/0.1 mol = 102 g/mol……… 1分
设R相对原子质量为x , 2x + 3*16=102
x= 27……………1分
求R质子数Z : Z + Z+1 = 27, Z=13 ……………1分
R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1分
B卷
五.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2
23
24
25
26
A
D
C
B
B
六、实验探究题27.(10分)
(1) ① , ③ ,④ (3分)
(2)2H+ + CaCO3 = Ca2++ H2O + CO2↑(2分)
(3)产生白色沉淀(2分)
(4) 试纸变蓝(2分)
(5)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氯气的尾气处理(1分)
七、推断题28.(8分)(每空各1分)
(1) A为 H 、E为 钾
(2)第二周期第VIA族
(3)
(4) 5; O2-( 或Al3+ ); H2O (或OH- 、H3O+)
八、综合题
29.(12分)
(1) 略(1分)
(2) 第3周期0族; ③ ; (各1分)
(3)NaOH+Al(OH)3=Na[Al(OH)4]; NaOH+HClO4= NaClO4+H2O; Al(OH)3+3HClO4= Al(ClO4)3+3H2O
(4) 16
2012—2013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命题:集美中学 姚林花
说明: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g:24 Al:27 Fe:56 S:32 Ca:40 Cl:35.5 Cu:64 Si:28
A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H2O B.CH4 C.BF3 D.PCl3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一定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现形式除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和电能等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能相同
4.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O和HNO3 B. 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aCl2和Na2O
6.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反应物X和Y的总能量一定小于生成物M和N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7.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HCl易溶于水 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 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8.下列物质可用来干燥Cl2的是( )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无水CaCl2 ④P2O5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变化中,既有共价键和离子键断裂,又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的是( )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H2O===2NaOH+H2↑
C.Cl2+H2O===HCl+HClO
D.Na2CO3+BaCl2===BaCO3↓+2NaCl
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2>2Q3
C.Q1+Q211.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有:①Cl2 ②H2S ③SO2 ④HCl ⑤Br2(g)( )。
A.①⑤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OH-+HCO3- H2O+CO2↑
B.铝粉与烧碱溶液反应:2Al+2OH-+6H2O 2[Al(OH)]4-+2H2↑
C.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2Fe2++Cl2 2Fe3++2Cl-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 3Cl-+ClO-+H2O
13.把碘从碘水里分离出来,有下列基本操作:①静置后分液 ②充分振荡 ③把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14.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15.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固体NH4Cl和消石灰制取氨气
16.下图所示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A.铜屑和浓硝酸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氯酸钾和MnO2 D.碳酸钙和稀盐酸
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38分)
17.(8分)有H、C、O、Cl、Na五种元素。
(1)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其中离子化合物有(写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价化合物有(写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其中离子化合物有(写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价化合物有(写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②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③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 ④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19.(10分)下列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单位:kJ):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答:_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
(1)写出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丙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
(1) 元素得电子, 元素被氧化(填元素名称)。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粒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粒子数目之比是 。
(3)若有7.3g HCl被氧化,则产生Cl2的质量为_______g。
(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共14分)
22.(共1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装置探究Cl2的性质。
FeSO4溶液 KI淀粉溶液 Na2SO3溶液 NaOH溶液 A B C D E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 (填写仪器名称) 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A与B之间安装盛有 (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中反应的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C中反应的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D中SO32-被Cl2氧化生成的微粒是 A、SO42- B、S C、SO2 D、H2SO4
(6)E中NaOH的作用是 。
(7)若用200mL10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反应(不考虑氯化氢挥发),则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56mo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
B卷(满分50分)
四.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3. 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H中存在-1价的氢离子,还原性比氢原子强
B.NaH与H2O反应时水作氧化剂,反应放出热量
C.NaH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D.微粒半径:H+>H>H-
2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NH5分子中含5个N—H键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NH5的电子式是 D.它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5+H+=NH4++H2↑
25.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于HCl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
26.在图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于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4 mol/L NaOH溶液
C
Cl2
饱和NaCl溶液
D
NH3
浓NaOH溶液
27.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
A.a—a′→d—d′→e B.b—b′→d—d′→g
C.c—c′→d—d′→g D.d—d′→c—c′→f
五.实验题(18分)
28.(3分)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人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
29. (15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I制取氨气
(1)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填编号)
①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③固态氯化铵
加热分解;④固态硝酸铵加热分解;⑤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II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及产物,提供实验装置如下:
(1)请你根据提供的装置从左至右连接接口序号( )( )( )( )( )( )
(2)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3)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装置B的作用是: 。
III提出并解决问题
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红色粉末,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六.填空题(12分)
30.(12分)由氢气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氯气过量),经光照充分反应后,通入1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中。下图中图甲表示溶液中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通入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溶液的导电性随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请填空:
(1)图甲表示溶液中___________离子的变化曲线;
(2)对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当通入的混合气体体积大于V1时,引起的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的主要阴、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n = 0.01mol时,光照前的混合气体中H2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则在标况下,V1=_________L。
2012—2013学年高一质量检测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参考答案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B
D
C
C
A
C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A
C
B
B
B
D
二. 填空题
17.(8分)
(1)Na2O、NaCl、Na2O2 CO2、CO、CH4、H2O(任写2种)
(2)Na2CO3、NaClO H2CO3、HClO
18.(4分)①③
19.(10分)
(1)A (2分)(2)A(2分) (3)放热(2分)(4)HCl(2分)
(5)能 非金属性越强,生成HX越稳定,放热越多(2分)
20.(8分)
(1)N2 (2分)
(2分)
(2)离子键、共价键(2分)(3)HCl+NH3===NH4Cl(2分)
21.(8分)
(1)锰(1分) 氯(1分)
(2)5:2 1:5 (2分)
(3)7.1g (2分)
(4)2MnO4-+16H++10Cl-=2Mn2++5Cl2↑+8H2O(2分)
三.实验题
22.(共14分)
(1)分液漏斗(1分) B (1分)
(2)MnO2 + 4HCl(浓) MnCl2 +Cl2 ↑+2H2 O(2分)
(3)浅绿色变成黄色(1分) Cl2+2 Fe2+= 2Fe3++2Cl—(2分)
(4)无色变成蓝色(1分) Cl2+2I—= I2+2Cl—(2分)
(5)A(1分)
(6)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大气(1分)
(7)小于(1分)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再反应,故应小于0.5mol (1分)
B卷(满分50分)
四.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3
24
25
26
27
D
A
B
B
C
五.实验题
28.(3分)ACB
29. (15分)I
(1)②⑤(2分) (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分)
II
(1)g→ab→ef→d(3分)(2)在装置C和A之间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2分)
(3)3CuO+2NH3 3Cu+N2+3H2O (2分)
(4)吸收尾气,防止倒吸;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D中(2分)
III 取少量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2分)
六.填空题
30.(12分)
(1)ClO- (3分)
(2)Cl- H+ (3分)
(3)4:5 (3分) 2.24(3分)
2012—2013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
命题教师 杏南中学 刘轶全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 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K:39 Cl:35.5 Mn:55 Cu:64
A 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A.NH4Cl B.NaOH C.Na2O2 D.CH4
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氯化氢溶于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出热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收热量
5.已知2H2+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②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能量 ③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④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前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就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a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b kJ,形成1 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c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b>c B.a+b>2c C.a+b<c D.a+b<2c
8.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化学式为AB2型的化合物,则B、A元素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族数是( )
A.ⅤA和ⅠA族 B.ⅥA和ⅤA族 C.ⅥA和ⅣA族 D.ⅦA和ⅡA族
9.下列过程一定释放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1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S B.PCl3 C.PCl5 D.AlCl3
1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 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 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12.一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煤炉中发生了以下反应:CO2+C2CO,试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在O2充足时,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放热反应
B.煤燃烧时吹入的氧气越多炉火越旺
C.CO2+C2CO这一反应属吸热反应
D.煤燃烧时,反应物自身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放出热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
D.MgCl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1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
15.下列变化中,反应物分子只破坏共价键,同时生成物有离子键生成的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氢溶于水
C.氯化氢与氨反应 D.锌与稀硫酸反应
16.下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镁 D.食盐
二、填空题(四小题,共40分)
17. (10分)下面是你熟悉的物质:
O2 金刚石 NaBr H2SO4 Na2CO3 K2S NaHSO4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含离子键的是
________________;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Na2CO3溶于水,破坏了Na2CO3中的__________键,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对处于元素周期表中下列位置的①~⑩十种元素,根据有关要求回答:
族
元素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②
2
③
④
⑤
⑥
3
⑦
⑧
⑨
⑩
(1)能形成共价键的元素有________元素,共______种。
(2)只需形成一个共价单键就能达到稳定结构的元素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呈碱性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⑩最低正价含氧酸只具有________键。
(5)彼此间形成共价化合物数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分别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6) ①⑤⑦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________键,又含有________键,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7) 某元素气态氢化物为H2B,最高价氧化物含B的质量分数为40%,气态氢化物的化
学式为__________,它与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是
__________。
19.(8分)图形因表达准确且信息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请根据所给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表示容器中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的结合体代表分子,则图中可表示氮气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可表示氯化氢(HCl)分子的是__________,可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_________。
(2)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生成1 mol O2需断开4 mol H—O共价键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20.(10分) 已知元素的某种性质“X”和原子半径、得失电子能力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3种元素的X的数值: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X的数值
1.5
2.0
1.5
2.5
2.8
4.0
1.0
元素
Mg
Na
O
P
S
Si
X的数值
1.2
0.9
3.5
2.1
2.5
1.7
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2)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简述主族元素的X的数值大小与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大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第2周期元素(除惰性气体外)的X的数值大小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
(3)请你预测Br与I元素的X数值的大小关系________。
(4)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S—N键,你认为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______原子(填元素符号)。
三、实验题(6分)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l2并以Cl2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实验:
(1)A为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弹簧夹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瓶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气),请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处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E处溶液改为石灰水,则E处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白色沉淀生成
C.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四、计算题(6分)
22.在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中,若有73 g HCl被氧化。求:(1)电子转移的总数为?(2)产生Cl2的质量为?
B卷 (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3.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24.下列各组元素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共价键的是 ( )
①C、H、O ②K、Mg、Cl ③N、Cl、H ④H、Na、S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a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②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④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 参照反应Br+H2?? 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27.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
P—P:198 P—O:360 O===O:498
若生成1 mol 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 ( )
A.吸收1 638 kJ能量 B.放出1 638 kJ能量
C.吸收126 kJ能量 D.放出126 kJ能量
六、探究题:(8分)
28.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22分)
29.(8分)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断裂1 mol Cl—Cl键吸收243 kJ能量,形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H2+Cl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
(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
(3)判断H2+Cl2===2HCl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4)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30.(14分)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 g 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出3个或3个以上原因)。(6分)
(3)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为说明该反应吸热,我们还可以采取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出两种方案)。(2分)
(4)实验中即使不“结冰”,提起烧杯的时候,发现烧杯与玻璃片也“黏在一起了”,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试用简单的方法说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是因为“结冰”而黏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化学2(必修)第2章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D
D
D
B
D
B
B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A
B
C
C
C
B
二、填空题(四小题,共40分)
17. (共10分,每空2分)
(1)O2、金刚石、H2SO4; NaBr、K2S; Na2CO3、NaHSO4;
(2)离子键;写出其电离方程式:Na2CO3=2Na++ CO32-;
18. (共12分,每空1分)
(1)H、C、N、O、F、S、Cl 7 (2)H、Cl、F
(3)NH3 (4)共价 (5)C、H (6) 离子 共价 NaOH (7) H2S CS2 共价键
19. (共8分,每空2分)
(1)D B C (2)C
20. (共10分,每空2分)
(1)共价键
(2)元素的X的数值越大,得电子能力越强(或元素的X的数值越小,失电子能力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X的数值越大 (3)Br大于I (4)N
三、实验题(6分)
21.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分
(2)2Cl2+C+2H2O4HCl+CO2。。。。。。。。。。。.2分
(3)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变无色………1分
(4)B……. 1分
四、计算题(6分)
22.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16 mol 5×71 g 10×36.5 g 10 mol
m(Cl2) 73 g n(e-)
故m(Cl2)=71 g n(e-)=2 mol。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3
24
25
26
27
D
C
B
A
B
28.(1)A (2)A (3)放热反应 (4)Cl2………………………共8分每空2分
29. (1)679 kJ (2)862 kJ (3)放出 (4)> ……………共8分每空2分
30.共14分
(1)使反应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应,使温度迅速下降………2分
(2)①药品用量太少;②Ba(OH)2·8H2O晶体未研成粉末,反应太慢;③没有迅速搅拌;④环境温度太高;⑤玻璃片上加水太多;⑥氢氧化钡晶体失水………6分
(3)①用皮肤感受,感觉很凉;②用温度计来检验,发现温度降低………2分
(4)水排开了烧杯底部与玻璃片之间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与玻璃片黏在一起了………2分
(5)看能否从侧面相对滑动,若不能,则是由于“结冰”而黏在一起的………2分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第3章质量检测题
命题:厦门市翔安一中 林祯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时间:90分钟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裂化 B.煤的干馏
C.古代植物变成煤 D.石油的分馏
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异丁烷的分子式C4H8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3.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白球表示
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该有机物的名称是( )
A.乙烷 B.乙炔
C.乙烯 D.乙醇
4.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酶 B.天然橡胶 C.淀粉 D.油脂
5.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
A.有酸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 有盐类物质生成
6.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
7.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从产生氢气的剧烈程度可推断出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是(从难到易的顺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8.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 NaOH溶液 B. 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9.制取氯乙烷最合理的方法是( )
A.乙烯与HCl加成 B.乙烯与Cl2加成
C.乙烷与Cl2取代 D.把乙烯通入盐酸中
10.丙烯酸(CH2 = CH — COOH)的性质可能有( )
① 加成反应 ② 水解反应 ③ 酯化反应 ④ 中和反应 ⑤ 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 )
A.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B.嗅闻它们的气味
C.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C.H、D、T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和是同一种物质
1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水 B.乙酸和乙醇 C.酒精和水 D.溴苯和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
15.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反应的方程式为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
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
16.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2O2CO2+2H2O C3H8+5O2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B.两种气体量都减少
C.增大空气进入量,也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石油气进入量
二、填空题
17.(18分)(1)衣服上沾有动、植物油污,用水洗不掉,但可用汽油洗去,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机物难 ____ ____而易 ___ ___。有机化工厂附近严禁火种,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
(2)从A.甲醛??? B.苯??? C.乙醇??? D.乙酸??? E.油脂??等五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①工业上制备肥皂的主要原料是??????? ????????。 ②能用于除去热水瓶胆水垢〔主要成分:CaCO3 ,Mg(OH)2〕的是??????? 。 ③家居装修材料中散发出的有毒物质是??????? ????????和??????? ????????。 ④有时医生要在某些发高烧的病人身上涂擦????????????,因为该有机物蒸发时,会向人体??????? ?????(填“吸”或“放”)热。18.(9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写出由甲烷制取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写出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分别完全燃烧1molCH4、1molC2H4、1molC6H6,生成的水相等的是 _______; 需要的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14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所需主要仪器为 。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有 气味。
四、计算题
21. (7分)计算题、在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烃的密度是1.34g·L-1,将0.1mol该气体充分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 H2O,试确定该气体的分子式,写出其结构式。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能用来鉴别乙醇、己烷、己烯三种无色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氢溴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3.某常见有机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分子的比例模型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4O2
②该有机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
③该有机物为电解质
A.全部正确 B.只有②错误
C.只有③错误 D.全部错误
24.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25.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水):加入足量生石灰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CCl4(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苯(己烯):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2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可能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
六、实验探究题
27.(12分)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验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硅酸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2SiO3
(1)利用如图所示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接 ,
__ ___接__ ___,__ ___接___ __。
CH3COOH D E F
硅
酸
钠
溶
液
A C Na2CO3溶液
(2)实验步骤为:连接装置 检验气密性 加入药品和试剂 打开分浓度漏斗的盖子并
打开活塞。
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七、推断题
28.(8分)已知:乙醛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酸。A是石油裂解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A B C D
(1)A的结构简式为 ,可以作为水果的 。
(2)A→B的反应类型为 ,B+D→E的反应类型为 。
(3)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C:
八、计算题
29.(10分) 某有机物0.1摩和标准状况下的氧气5.6升恰好反应完全,所得产物为CO2、CO、H2O(气),产物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洗气瓶的质量增加了5.4克,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减轻了1.6克,再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管增加了8.8克。则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质量为 g,CO2的质量为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D
B
A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C
D
A
D
B
D
17.(1)溶于水 、 溶于有机溶剂 、 可以燃烧
(2)①E ②D ③A、B ④C 、 吸
18.CH4+Cl2 光 CH3Cl +HCl
CH2 = CH2 + H2OCH3CH2OH
+ HNO3(浓) 浓硫酸 NO2 +H2O
19.CH4和C2H4、C6H6
20.(1)CH3COOH + HOCH2CH3?????CH3COOCH2CH3 + H2O(3分)
(2)①催化剂;②吸水剂(各1分)
(3)①降低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②除去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各2分)
(4)防止倒吸(1分)
(5)分液 分液漏斗(各1分)
(6)小、水果香味(各1分)
21.解: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
CxHy + (x+y/4) O2 → x CO2 + y H2O
1mol 44xg 18×y/2g
0.1mol 8.8g 5.4g
解得:x=2 y=6 该烃的分子式为C2H6 结构式为
题号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A
A
C
A
27.(1)A D B E C F
(2)现象 :锥形瓶中有大量的气体产生 , 同时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2CH3COOH+Na2CO3 2CH3COONa+CO2↑+H2O
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28. (1)CH2=CH2,催熟剂。
(2)加成反应, 酯化反应 。
(3)B→C: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29.解:m(CO)=2.8g ,m(CO2)4.4g ,C2H6O2
2012—2013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2(必修)第3章试题
命题:厦门三中 李建华 审核:刘宁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Mg:24 Al:27 Fe:56 S:32 Ca:40 Cl:35.5 Cu:64 Si:28
A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可以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石油的分馏 B.煤的干馏 C.石油的裂化 D.煤的气化
3.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或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乙醇含有的官能团是—OH,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C.丙烷的球棍模型为
D.乙酸的分子式:C2H4O
4.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酶 C.油脂 D.天然橡胶
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4+Cl2 ——→ CH3Cl+HCl
B.2CH3CH2OH+O2 ——→ 2CH3CHO+H2O
C.CH4+2O2 ——→ CO2+2H2O
D.CH2==CH2+ H2——→ CH3—CH3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7.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域的一大课题,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与硝基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这类物质是( )
A.糖 B.氨基酸 C.醇 D. 羧酸
8.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9.将等质量的四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与加热前相同的是( )
A.硝酸 B. 盐酸 C.石灰水 D.乙醇
10.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新制Cu(OH)2 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1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12.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3.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6H12O6 B.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C.④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D.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4.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
A.金属钠 B.NaOH溶液 C.溴水 D.CH3CH2OH
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B.浓硝酸沾到皮肤上能使皮肤变黄,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1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可能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
二、填空题:
17.(5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型,CH2Cl2______ (填“有”或“无”)同分异构体。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烃是____________,天然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__________,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属于有机物中的______________。
18.(6分)从A.甲醛? B.葡萄糖??C.乙醇? D.乙酸??E.油脂? F.蛋白质?等五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1)工业上制备肥皂的主要原料是??????? ????????。(2)能用于除去热水瓶胆水垢〔主要成分:CaCO3 ,Mg(OH)2〕的是??????? 。(3)家居装修材料中散发出的有毒物质是??????? ???????(4)常用做燃料和医药上消毒剂的是?????? ???
(5)糖尿病人通常是指病人的尿液中?????? ???的含量高。
(6)肉、蛋、奶等富含??????????
19.(6分)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请回答:
(1)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此外, 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工艺一:
工艺二:
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工
艺 更环保、更经济。
20.(9分)近年来,乳酸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发酵法制备。利用乳酸 ?为原料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兼容性,而且在哺乳动物体内或自然环境中都可以最终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乳酸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1)请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 、????????? 。
(2)乳酸能与纯铁粉反应制备一种补铁药物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 _____
(3) 乳酸聚合成的纤维非常适合做手术缝合线,其原因是 。
(4)乳酸发生下列变化
所用的试剂是a????????? ??? ,b????????? ??? (写化学式)
(5)请写出乳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 ?? ;?????????????? ? 。
三、实验题:
21.(8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
②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
③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
22.(12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所需主要仪器为 。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有 气味。
四、计算题:
23、(6分)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完全燃烧0.1mol某烃后,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为8.96L(STP),生成的水为9.0g。请通过计算推导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它可能存在的结构简式。
B卷(满分50分)
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水):加入足量生石灰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CCl4(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苯(己烯):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25.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对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
—氯乙烷(沸点为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制取氯乙烷(CH3CH2Cl)的最好方法是 ( )
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烷与氯化氢混合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26.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如右图所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③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能发生中和反应
⑤能发生氧化反应
A.全部 B.仅能发生①②③④
C.除⑤外都能 D.除④⑤外都能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28.1mol的CH4与足量Cl2在光照情况下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需Cl2的量为( )
A.2.5mol B.1mol C.2mol D.3mol
六、实验探究题:
29.(12分)某同学为了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三聚氰胺在常温下呈晶体,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取12.6g的三聚氰胺晶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三聚氰胺完全反应转化成产物).(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装置能不能与E装置互换?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当B装置中反应完全发生后,读取G中水的体积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①读数????②冷却至室温????③调平F、G装置中的液面(4)测定数据如下:
装置
D
E
实验前
101.0g
56.0g
实验后
106.4g
69.2g
经测定,F中收集的气体折合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①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计算三聚氰胺的实验式为 。②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③若没有C装置中的铜网,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七、填空题:
30.(4分)新合成的一种烃,其碳架呈三棱柱体(如图所示)
(1)写出该烃的分子式???????????? 。
(2)该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1种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溴发生取代反应、与H2发生加成反应,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31.(6分)(8分)下列反应原理可以用于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2K2Cr2O7+3C2H5OH+8H2SO4=2Cr2(SO4)3+3CH3COOH+2K2SO4+11 ?? (橙色) (绿色)
(1)化学方程式中空格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若司机酒后开车,应显示出 色。
(3)在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从 价变为 价。
(4)生成1mol Cr3+ 转移的电子数为 。
八、计算题:
32.(8分)纳豆是一种减肥食品,从其中分离出一种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为确定其结构进行如下各实验:①6.0g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3.36L(标准状况)一氧化碳和1.8g H2O。②中和0.24g物质A,消耗0.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mL。③0.01mol物质A完全转化为酯,需乙醇0.92g;0.01mol物质A能与足量钠反应放出0.336L标准状况下的氢气。试确定:(1)A的摩尔质量及化学式;(2)A的结构简式。
答案:A卷
17、(5分)正四面体 无 CH2==CH2 丙三醇(甘油) 蛋白质 (每空各1分)
18、(6分)答案⑴E、 ⑵D、 ⑶A 、 ⑷C、 ⑸B 、 ⑹F (每空各1分)
19、(6分)(1)溶液褪色(1分);CH2=CH2+Br2→CH2Br—CH2 Br (2分);
(2分)。
(2)二 (1分)
20、(9分)(1)羟基、羧基(不分先后,每空1分)
(2)Fe? (1分)
(3)乳酸具有生物兼容性,在人体内最终降解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人无害(1分)
(4)NaHCO3或NaOH 或Na2CO3(任一种即可)、 Na? (每空各1分)
(5)
(2分)(反应条件不写扣1分)? 、??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1分)
21、(8分)① 2Cu+O22CuO(2分) CH3CH2OH+CuOCH3CHO+Cu+H2O(2分);
? 放热(1分)
② 加热,使乙醇挥发(1分) ; ?冷却,收集乙醛(1分)
③ 乙酸(1分)
22、(12分)(1)CH3COOH + HOCH2CH3?????CH3COOCH2CH3 + H2O(2分)
(2)①催化剂;②吸水剂(各1分)
(3)①降低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②除去会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各1分)
(4)防止倒吸(2分)
(5)分液 分液漏斗(各1分)
(6)小、水果香味(各1分)
23、(6分)C4H10 CH3CH2CH2CH3
B卷
29、(12分)(1)H2O2=====H2O+O2↑(2分)
(2)不能(1分) 浓硫酸吸收水,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若互换,碱石灰能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导致实验失败。(2分)
(3)②③①(1分)
(4)①CH2N2 (2分) ② C3H6N6 (2分) ③测定该分子中氮原子数偏大,碳、氢原子数偏小。(2分)
30、(4分)(1)C6H6(2分) (2) (2分)
31、(6分)(1)H2O (2)绿色 (3)+6 +3 (4)1.8×1024
32、(8分)(1)120g/mol C3H4O5 (2) HOOC-CH-COOH
∣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