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章末检测(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章末检测(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3 12: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章末检测
第2章 神经调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都具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与其传导信息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B.神经元轴突内的细胞质不断地流动,以便于轴突和细胞体进行物质交流
C.神经元因合成分泌神经递质的需要,具有较多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D.神经元细胞膜表面遍布着神经递质的受体,使其能广泛及时地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
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一神经中枢可负责调控不同的生理功能
C.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可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脑部结构是小脑
3、医学上常通过检查膝跳反射的灵敏性来判断脊髓是否受损伤。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
B.正常情况下,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C.受试者膝跳反射正常,说明受试者的神经系统是完好的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也能发生膝跳反射
4、如图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其中b、c、d表示三种不同的神经元。对该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若完成的活动为膝跳反射,则图中不应出现c神经元
B.在完整的反射弧进行反射活动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为d→c→b
C.图中缺乏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
D.结构c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后,结构b和d上均有电位变化
5、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咳嗽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
C.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D.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
6、如图是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
B.图中③④过程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图示表明,NMDA除了能与谷氨酸结合,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
D.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能长时间地起作用
7、下列有关突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性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电位变化
B.突触是由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C.人类的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的突触结构的建立有关
D.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8、如图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
B.图中③、④过程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图示表明,NMDA除了能与谷氨酸结合,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
D.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能长时间地起作用
9、某药物能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而治疗高血压,已知该药物能与心肌细胞上某种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该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是(  )
A.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  
B.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  
C.加速神经递质的分解  
D.减慢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
10、氨基丁酸(GABA)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有A、B两种受体,A受体还是Cl-通道被GABA激活后导致通道开放,Cl-内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①②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图中X和Y分别是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
C.推测B受体具有调节GABA释放量的作用
D.GABA与A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11、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静止性震颤(安静时肢体表现出有规律的抖动)、运动迟缓、精神障碍等病症。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多巴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巴胺经过突触前膜释放出来时不会消耗能量
B.多巴胺能够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C.静止性震颤是多巴胺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的
D.增强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可以缓解帕金森症状
12、如图所示,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明刺激a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
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D.丙表明b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13、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研究者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  
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  
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  
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
14、当某些内脏发生病变时,常感到体表某区域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如图是一种牵涉痛产生机制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组成完整反射弧  
B.痛感是在脊髓形成的  
C.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在ab之间双向传递  
D.在牵涉痛形成过程中a没有发生兴奋
15、研究发现:当神经冲动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即进入突触小体内,促使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便引起了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或现象是(  )
A.突触前膜内的Ca2+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细胞间传递
B.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以后进入突触后膜  
C.突触前膜与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均发生了变化  
D.突触后膜上会发生电位的变化而产生神经冲动
16、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实验测定狗的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为180次/分,阻断交感神经心率为70次/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C.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降低心率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17、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食欲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  
C.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  
D.服用药物M可能有助于失眠者改善睡眠质量
18、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处连接一个电表的两个微电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细胞A作为效应器,其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受体
B.刺激b处,电表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兴奋始终以电信号的形式在B、C、D之间双向传递
D.细胞E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19、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钾离子不仅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而且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密切相关  
B.食用草乌炖肉,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神经细胞外的Na+内流  
C.食用草乌炖肉,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神经细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20、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过程。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B.若P处受损,膀胱将无法排出尿液
C.人体产生尿意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12分)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或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图1为与脊髓灰质相关的神经联系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⑤结构放大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编号)。兴奋经过结构⑤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忆与该结构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2)当兴奋传导到⑥时,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属于一种____________,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质中③。患者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4)当兴奋传导到图2的⑥处时,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由图2可知,α 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
22、(12分)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
(2)轴突末端释放ACh方式是________,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
(4)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__症状。
(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__症状。
23.(12分)由于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神经中枢引起的兴奋可能并不会立即消失,而会延续一段时间。如图甲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中各结构均正常,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表;图乙是将某神经元浸润在由低至高的三种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然后给予相同的刺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请据图回答:
(1)若在图甲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发生偏转,而N的指针未发生偏转,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N的指针偏转,则其偏转次数的情况是________(填“一次”“两次”或“多次”)。
(2)A、B、C是图甲中三个位点,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________点,放药点应分别在________点。
(3)图乙实验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填“动作电位”或“静息电位”)的大小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有关。人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 ________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语言功能障碍,如患者的________区障碍则不能看懂文字。
(4)河豚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结合。先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细胞,一段时间后再将神经细胞移至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给予足够刺激,结果膜电位变化大幅下降。分析原因是_______。
24、(12分)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释放神经递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某同学身体健康,体检时由于高度紧张,进行膝跳反射测试时未出现明显的反应。从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场上,某运动员抬起小腿将队友传来的球接稳。该动作涉及的反射与膝跳反射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个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年人,闭上双眼接受膝跳反射测试,能感受到橡皮锤的叩击但不能抬起小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5、(12分)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_______,B侧为________(填“正”或“负”)。这时膜外________浓度高于膜内,膜内________浓度高于膜外。
(2)图中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4)如图是神经纤维上某点静息时的电位,在图中画出它受刺激以后的电位变化。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神经元轴突往往只有一个,A错误;神经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便于细胞内各部分之间进行物质交流,B正确;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需要较多的核糖体等,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具有特异性,不能广泛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D错误。
2、C
解析: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一神经中枢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B错误;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C正确;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脑部结构是大脑,D错误。
3、D
解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A错误;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B错误;受试者膝跳反射正常,只能说明受试者与膝跳反射有关的神经是完好的,C错误;皮肤不属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也能发生膝跳反射,D正确。
4、D
解析:c为中间神经元,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不存在中间神经元,A正确;d为传入神经元的一部分,在完整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为d→c→b,B正确;反射弧结构中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缺乏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C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结构c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后,只有结构b上会有电位变化,D错误。
5、D
解析: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咳嗽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呼吸道黏膜中有感受器,所以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正确;由于刺激部位是呼吸道黏膜中的感受器,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正确;兴奋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经过了突触结构,其在突触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D错误。
6、A
解析:据题图分析,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图中未体现NMDA可以与其他神经递质结合,A正确,C错误;图中③过程是谷氨酸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过程④是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被回收进细胞,D错误。
7、B
解析:神经递质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A正确;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B错误;人类的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神经递质被分泌后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8、A
解析:图中的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A正确;图中③过程为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④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B错误;据图可知,NMDA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具有特异性,NMDA一般不能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C错误;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发挥作用后可被吸收重复利用,突触间隙的谷氨酸不能长时间起作用,D错误。
9、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药物能与心肌细胞上某种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可知,该药物的作用并不是使神经递质的分解加快或释放阻断,也不是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而是与受体结合后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关,又已知“该药物能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而治疗高血压”,则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减慢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
10、D
解析:①②过程表示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排出,所以完成①②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图中X和Y分别是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B正确;B受体位于突触前膜,能与氨基丁酸结合,推测B受体具有调节GABA释放量的作用,C正确;GABA与A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11、D
解析:多巴胺经过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出来,会消耗能量,A错误;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静止性震颤是多巴胺减少导致的,C错误;帕金森病的发生是患者体内多巴胺减少造成的,因此增强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可以缓解帕金森症状,D正确。
12、D
解析:据图分析,甲表明只刺激a时,c神经元产生了电位变化,即兴奋通过突触1由a传到了c,但是不能说明两者之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A错误;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且乙中c并未产生电位变化,因此乙不能说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B错误;丙表示同时刺激a和b后c产生的电位变化,但是与单独刺激a相比减弱了,说明刺激b抑制了a向c传递兴奋,进而说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刺激b时,a神经元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不能用乙表示,C错误、D正确。
13、C
解析: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A正确;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B正确;复杂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C错误;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D正确。
14、D
解析:a、c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不能构成反射弧,A错误;痛感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错误;由于ab之间存在突触,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在ab之间单向传递,C错误;牵涉痛是指内脏发生病变时,常感到体表某区域疼痛,因此在牵涉痛形成过程中a没有发生兴奋,D正确。
15、C
解析:突触前膜内的Ca2+浓度影响Ca2+进入突触小体内,因此影响兴奋在细胞间传递,A错误;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B错误;当神经冲动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的Ca2+通道开放,释放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C正确;突触后膜上会发生电位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神经冲动,D错误。
16、C
解析: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的变化不明显,说明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A正确;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其属于传出神经,且活动不受意识支配,B、D正确;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而交感神经可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由此可知去甲肾上腺素可升高心率,C错误。
17、
解析:食欲肽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多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食欲肽能够使人保持清醒,若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B正确;食欲肽是一种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并不是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C错误;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故服用药物M可能有助于失眠者改善睡眠质量,D正确。
18、
解析:皮肤细胞A是感受器,细胞E是效应器,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刺激b处,兴奋不能传递到a处,电表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B、C错误。
19、
解析: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同时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钠离子内流引起的,A错误;食用草乌炖肉,草乌中的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B正确;食用草乌炖肉,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神经细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C正确;草乌中的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D正确。
20、
解析: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若P处受损,则排尿反射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因为脊髓中存在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故仍然能排出尿液,B错误;人产生尿意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即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21.解析:(1)分析图1可知,图1中表示感受器的是①。⑤为突触,兴奋经过结构⑤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长时记忆与突触的建立有密切关系。(2)当兴奋传导到⑥(突触小体)时,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质中③(传出神经的细胞体),患者对刺激有感觉,因为脊髓中向大脑皮层上传的神经并没有损伤。(4)据图2可知,当兴奋传导到⑥处时,⑥处产生动作电位,其膜外的电位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由图2可知,α 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 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答案:(1)①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长时
(2)(兴奋性)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有
(4)由正电位→负电位 α 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22、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效应器
(2)胞吐(1分) 协助扩散
(3)不能(1分)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4)肌肉持续收缩(或肌肉痉挛等)
(5)肌无力(或肌肉松弛等)
解析:(1)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2)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Na+内流是由高浓度(膜外)向低浓度(膜内)运输,且需载体协助,因此属于协助扩散。(3)神经递质不能进入突触后膜,而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因此在骨骼肌细胞内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4)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ACh持续作用于骨骼肌,会引起肌肉持续收缩(或肌肉痉挛等)症状。(5)血钙含量偏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会引起肌无力(或肌肉松弛等)症状。
23、解析:(1)若在图甲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并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根据C处的突触结构,理论上A处的兴奋能向下一神经元传递,到达N指针所在的神经元。然而N的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没有兴奋传递过来,因而推测A处神经元产生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由于图甲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特殊,且构成一个循环路径,若N的指针偏转,说明A处的兴奋能向下一神经元传递,所以兴奋能多次传导到B处,导致N的指针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若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A点,药物分别放在B、C两点。(3)图乙实验的结果说明动作电位的大小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或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有关。人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语言文字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语言功能障碍,如患者的V区障碍则不能看懂文字。(4)河豚毒素与神经递质受体结合,阻碍(或抑制)了钠离子通道的开放,所以膜电位变化大幅下降。
答案:(1)A处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多次
(2)A B、C
(3)动作电位 语言文字 V
(4)河豚毒素与神经递质受体结合,阻碍了钠离子通道的开放
24、 答案:(12分,除注明外,每空3分)(1)③(2分)
(2)高级中枢控制低级中枢,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高级中枢抑制脊髓控制的膝跳反射
(3)该动作涉及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而膝跳反射是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4)橡皮锤叩击,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再经脊髓的上行传导束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因此能感受到橡皮锤的叩击。但因为椎间盘突出,压迫了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的兴奋不能传至效应器,故不能抬起小腿(4分)
25、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正(1分) 负(1分) Na+ K+
(2)把灵敏电流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
(3)相反
(4)如图
解析: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若要测静息电位,两电极应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若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可知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并未兴奋,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