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3章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如果在侏儒症患者成年时给他们注射生长激素,他们的症状能缓解吗?为什么?
2、有的青少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高,想去注射生长激素。你赞同这种想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探讨
不能。生长激素促进身高生长主要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成年人骨干和骨端之间的软骨组织已经生成骨组织,骨不再长长,此后注射生长激素对长高已无作用。
不赞同。人的身高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营养、运动和激素调节等。青少年身高不理想的原因,需通过医院医生严格全面检查和分析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侏儒症患者的症状是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腺细胞
导管
结缔组织
血管
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
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
人体分泌腺的分类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都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的腺体。
内分泌腺:
(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内分泌腺
分泌腺
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到19世纪,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与内分泌腺有关。于是有人提出,内分泌腺可以不断地向血液中释放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调节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正常机能的作用。
一、激素的发现
在20世纪之前,激素这一概念还没有被提出,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
胃酸
刺激
小肠神经
兴奋
传导
胰腺
分泌
胰液
一、激素的发现
胃
胰腺
小肠
狗的胃、小肠和胰腺的位置示意图
1.沃泰默的实验
实验观点:
胰液的分泌是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狗上段小肠肠腔
第1组 稀盐酸
胰腺分泌胰液
注入
结果
第2组 稀盐酸
狗的血液中
注入
结果
胰腺不分泌胰液
稀盐酸
结果
第3组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切除通向该段小肠 神经,只留下血管)
胰腺分泌胰液
一、激素的发现
思考:对比1、2组,说明胰腺是怎么分泌胰液的?
思考:对比1、3组,还能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就是神经调节吗?
沃泰默解释: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说明只有用盐酸刺激小肠时,胰腺才能分泌胰液。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实验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注射
小肠黏膜+稀盐酸
磨碎
制成提取液
同一条狗的静脉
胰腺分泌胰液
在盐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促胰液素),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一、激素的发现
3.巴甫洛夫的感慨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LP. Pavlov,1849-1936)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和他的学生们在消化腺的神经调节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们也曾认为小肠中盐酸导致胰液分泌属于反射。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发现与他们的结论大相径庭,于是他们重复做了实验,结果却与贝利斯和斯他林的一模一样。
巴甫洛夫对学生深表遗憾地说:自然,人家是对的,很明显,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
一、激素的发现
讨论
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比沃泰默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2、促胰液素调节胰液分泌的方式与神经调节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3、“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是什么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遇呢?
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实现
敢于质疑,大胆提出新假设,巧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粘膜分泌,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促胰液素:
——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一、激素的发现
判断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
(2)促胰液素能够强烈促进食物的消化。( )
(3)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
(4)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 )
2.产生促胰液素和促胰液素作用的部位分别是:
√
√
√
×
小肠黏膜
胰腺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及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泰默的实验假设是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递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B.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结论是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C.沃泰默实验中的对照组排除了盐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情况。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由胰腺分泌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激素调节的存在。
D
基础检测
自从第一种激素被发现,世界上就出现了一个寻找激素的热潮。但激素的分泌悄无声息,他们直接进入血液周游全身,难以收集和分离。
人们是如何寻找激素的呢?
又是如何确定它的分泌部位的?
如何确定它的调节作用呢?
二、激素研究的实例
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
①1869年:观察胰腺组织时发现有一些聚集成岛状的细胞堆并命名“胰岛”。
②1889年: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
③1916年:科学家将胰岛产生的、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
④1989年到1920年:大多数实验都集中于制备胰腺提取物,然后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或糖尿病患者,但都收效甚微。
胰腺中的胰岛
⑤1920年:班廷查阅资料了解到,以实验方法结扎胰管或因胆结石阻塞胰管都会引起胰腺萎缩,而胰岛却保持完好,这样机体不会患糖尿病。这给了他获取胰岛素方法的启示。
⑥1921年:班廷和贝斯特进行实验。
将狗的胰管结扎
只剩胰岛的胰腺提取液
制备
摘除另一只狗的胰腺
实验性糖尿病
造成
糖尿病症状消失
血糖的含量恢复正常
随后班廷和贝斯特与生化学家合作,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可直接提取到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
1. 在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证明胰腺中分泌物的存在,为什么都收效甚微呢?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容易被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故难以获得预期结果。
2. 班廷是如何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
通过结扎胰腺导管,使胰腺萎缩丧失分泌胰蛋白酶的功能,但胰岛仍正常,由此证明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
讨论
公鸡阉割后
实例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1849年,德国研究者发现:
公鸡被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明显消失;
正常的公鸡
经过不断的实验,科学家从动物睾丸中提取出睾酮,经证实,睾酮就是睾丸分泌的雄激素。
将睾丸重新移植回去→雄性特征逐步恢复。
3. 从以上实例,你能归纳出研究一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方法吗?
摘除所研究的内分泌腺
观察实验动物出现的特异性症状
将已摘除的腺体重新移植回去,观察相关症状是否恢复
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摘除法和移植法
讨论
知识小结
研究方法 摘除法(移植法) 饲喂法 注射法
实验设计 实验组 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注射动物激素
对照组
自身对照或条件对照组 —
实验目的
不摘除内分泌腺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植入内分泌腺(或补充激素)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
不饲喂动物激素
(饲喂等量正常饲料)
饲喂动物激素抑制剂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不注射动物激素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4. 联系必修学到的内容,具体分析以上两个实例哪些实验用到了 “减法原理”或 “加法原理”。
(1)班廷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
给实验性糖尿病的狗注射萎缩胰腺提取物—
(2)摘除睾丸——
重新移植睾丸——
上述两个实验都分别用到了“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讨论
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
减法原理
减法原理
早期很多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胰岛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成功。下列失败的原因中,最可能的是( )
A.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有胰岛
B.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
C.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
D.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
C
基础检测
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组成
(2)有的内分泌细胞聚集成内分泌腺,有的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
(3)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肾上腺
卵巢
睾丸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
甲状腺
分泌
分泌
分泌
分泌
甲状腺激素
醛固酮、皮质醇
肾上腺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
雄激素
分
泌
分泌
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 激素 化学本质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
垂体 促激素 多肽
生长激素 蛋白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胰腺(胰岛) 胰高血糖素 多肽
胰岛素 蛋白质
肾 上 腺 皮质 醛固酮、皮质醇 固醇类
髓质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卵巢 雌激素、孕激素 固醇类
睾丸 雄激素(睾酮)
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
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系统包括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B.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
C.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以激发和维持女性的第二特征
D.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D
基础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