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3课
唐诗五首
王绩 崔颢 王维 李白 白居易
使至塞上
王维
1.了解诗人和诗歌写作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背诵并默写诗歌。(重点)
2.品味诗歌雄浑遒劲的语言特色,学习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写法。(难点)
3.体会古代将士戍守边疆的艰苦,学习古人为国尽忠的精神。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背景材料
导
课
新
入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欲:要。
问:慰问。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使者身份。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走进课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指烽烟。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轻烟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黄河。
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译文:
轻车简从去慰问边疆的将士,途中经过居延。像蓬草飘飞一样出了汉朝的边关,像归去的大雁飞入北方的天空。沙漠浩瀚无边,一股烽烟笔直升起,黄河岸边,徐徐下沉的太阳又圆又大。在萧关偶遇骑马的侦察兵,得知我军统帅正在边防前线(镇守)。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联诗的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细节探究
1.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有什么作用?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题并交代地点及事由。山高路远更衬托出诗人形只影单的孤寂、惆怅。
背景链接:吐蕃发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小国。节度使崔希逸将军战胜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并留作军队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了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诗人用“征蓬”“归雁”比喻自己,透露出内心的寂寞孤独和飘零之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微难言怨愤、抑郁以及思乡之情。
3.试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1)小组合作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紧扣诗歌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挺拔、坚毅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特殊感受;“孤”写出作者被排挤后失意的心情;“长”字,将黄河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2)“诗中有画”,从图画美的角度赏析这一句。
示例:
构图美:大漠、烽烟、长河、夕阳 ——苍茫辽阔;
线条美:直烟、曲河、圆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青烟、碧水、红日 ——鲜艳优美。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说说这一句诗的含意,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背景链接:吐蕃发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小国。节度使崔希逸将军战胜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并留作军队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了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诗人用“征蓬”“归雁”比喻自己,透露出内心的寂寞孤独和飘零之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微难言怨愤、抑郁以及思乡之情。
本诗的末尾写到的“燕然”,暗用一个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以还。诗句一则歌颂守边将士为国奋勇杀敌之功,二则暗示自己为国建功立业之心。表现出诗人的达观以及慷慨悲壮的情感。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主旨归纳
千古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写作特色
1.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诗歌形象地描绘了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尤为传神,通过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画面感强,概括性极强,造景雄浑。
2.比喻贴切,遣词精妙。 描写“征蓬”
“归雁”,既是写景,又是叙事,自然贴切。“蓬草”“大雁”多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从中可见其内心抑郁和激愤的情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一个“圆”字,一个“直”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遣词精巧,别具匠心。
入胡天
出汉塞
逢候骑
欲问边(目的)
过居延(行程)
落日圆
孤烟直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所见)
都护在燕然(结果)
使至塞上
请大胆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诗句所表现的画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