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18:00:32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一、选择题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这些氧气主要来自(  )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出的氧气 B.水蒸气分解形成
C.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气体形成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2.法国学者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推翻了(  )
A.生生论 B.自然发生论 C.化学进化论 D.宇宙生命论
3.1952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
A.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葡萄糖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A.现代大气成分 B.月球上的大气成分
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火山喷发出的气体成分
5.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6 5 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6.下列有关地球演化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固态的地壳一形成便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
B.科学家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长期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的
C.地球出世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D.“婴儿期”的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氧气和氮气
7.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
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8.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①原始大气 ②宇宙大气 ③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能量 ④原始海洋 ⑤湖泊、海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9.人们在一颗陨石中发现了氨基酸和有机物,据此提出了原始生命来自外星球的说法,提出这一说法的理由是(  )
A.氨基酸具有能量,是生物体能量的来源
B.氨基酸可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C.氨基酸能合成生物体
D.氨基酸是小分子有机物
10.下列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  )
A.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C.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
D.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功能
11.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大气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②原始大气不能形成原始生命,但在火花放电的情况下,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氨基酸 ③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④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⑤今天的地球在适当的条件下,还能形成原始生命 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⑦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都是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⑤
12.下列关于地球演化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固态的地壳一形成便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
B.科学家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长期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的
C.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体
D.“婴儿期”的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氧气和氮气
13.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  )
A.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
D.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二、填空题
14.地球早期的演化:   年前地球诞生时是一个炽热的   ,然后慢慢冷却凝固形成固态外売。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出的   、   等构成了原始大气,其中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   。在距今约   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生命。
15.请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科学家研究表明,地球经常受到陨石撞击。
材料2 1969发现陨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材料3 1983年科学家用新分析技术对法国南部奥罗艾埃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中含有6%的有机物,20%的水。有机物中含有核酸等物质。
(1)陨石是天外来客,其中含有水、有机物,说明宇宙中存在着   的条件。
(2)从材料2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   阶段。
(3)从材料3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   阶段。
(4)因为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所以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来的。如果是这样,你能用类似教科书中“过程示意图”方式表示过程吗?   
16.
如图所示是生命起源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
(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
(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
(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5)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
(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   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三、探究题
17.如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
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间吗?
(1)原始海洋形成   
(2)从原始生命形成藻类的进化   
(3)哺乳动物的出现   
(4)恐龙生活的时期   
(5)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   
(6)鱼类的出现和繁盛   
18.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的可能性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测,原始地球空气的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实验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   (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
(2)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中,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3)若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   。
(4)实验结果得到了氨基酸混合物,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角度,你得出的结论是   。
(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 ℃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四、材料题
19.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
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主要成分
原始大气 CH4、NH3、CO、CO2等
目前空气 N2、O2、CO2、水及惰性气体
(1)原始大气一般指绿色植物出现前的大气,假设将现代的人或其他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   (填“能”或“不能”)生存;理由是   。
(2)在绿色植物出现后,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的同时,氧气逐渐增加,与其有关的原因是   。
(3)随着原始大气中氧气的逐渐增多,CH4、NH3、CO等气体逐渐减少,使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的大气。现代大气中的氮气可能是来源于   转化;现代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明显不同。现在大气的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根据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气、二氧化碳、氮气、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而现在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含量大体上比较固定的气体成分,也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变化很大的气体成分。
【解答】大约在33亿年前,一种能够产生氧气原始生命出现了。这就是蓝藻。蓝藻的体内含有叶绿素,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自身需要的能量,并产生了氧气。随着水中的蓝藻不断释放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不断增多。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千百年来,普遍流行着一种“自然发生说”。该学说认为,不洁的衣物会滋生蚤虱,污秽的死水会自生蚊,肮脏的垃圾会自生虫蚁,粪便和腐臭的尸体会滋生蝇蛆。总之,生物可以从他们所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生,而不是通过上代此类生物繁衍产生。
【解答】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是肉汤变质的细菌是来源于空气中,不是肉汤自己产生的,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有甲烷、氨、水蒸气、氢等,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解答】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些古老岩石来自于地球,故而可知地球的年龄将大于等于42亿年。
【解答】A.题目信息不足以证明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A不符合题意。
B.古老岩石的年龄为42亿年,可以作为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的证据。B符合题意。
C.发现的古老岩石无法证明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C不符合题意。
D.发现的年龄为42亿年的古老岩石无法证明距今6 5 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熟记掌握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
【解答】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球的演化是一个从炙热的岩浆球开始的,地球上生物演化是沿着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进行的。
【解答】早期的地球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炙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降到地表,形成海洋,随后进入原始海洋时代并在海洋中出现了原始生命。在地球和生物演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的新时代和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被子植物及造山运动的新生代。所以顺序为:①③④②⑤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1)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随雨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解答】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 等。后来,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证明,所有构成生物体的 20 种氨基酸均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经多种途径产生。人们开始意识到,原始生命物质可以在没有生命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出来。结合选项分析①③④符合。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解答】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生命特征还有繁殖后代等,所以具备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
【解答】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第二阶段: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第三阶段:有机大分于物质—相 对独立的体系;第四阶段:相对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相对独立的体系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繁殖,就意味着原 始生命诞生了。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 科学家推测,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大约30亿年前,地球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由上可知,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原始大气层、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即,原始大气不能形成原始生命,但在火花放电的情况下,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氨基酸. 现在的地球已经不能在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解答】地球从出世之初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到固体地壳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固体地壳形成后又经历了漫长反复的演变才形成了如今地球的海陆分布、山河大地起伏的地貌,科学家通过对地球的地层和化石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结合生命的产生和进化来分析作答。最初地球上无氧,因而原始生命为厌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为需氧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故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是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解答】最初地球上无氧,因而原始生命为厌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为需氧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故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是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故答案为:D。
14.【答案】46亿;熔岩球;水蒸气;二氧化碳;原始海洋;38亿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解答】地球早期的演化: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是一个炽热的熔岩球,然后慢慢冷却凝固形成固态外売。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大气,其中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原始海洋。在距今约38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生命。
故答案为:46亿;熔岩球;水蒸气;二氧化碳;原始海洋;38亿
15.【答案】(1)形成原始生命
(2)第一
(3)第二
(4)陨石坠落地球——原始有机小分子(陨石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解答】(1)陨石是天外来客,其中含有水、有机物,说明宇宙中存在着形成原始生命的条件。
(2)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因此从材料2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第一阶段。
(3)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因此从材料3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第二阶段。
(4)因为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所以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来的。如果是这样,用类似教科书中“过程示意图”方式表示的过程是陨石坠落地球——原始有机小分子(陨石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1)形成原始生命(2)第一(3)第二(4)陨石坠落地球——原始有机小分子(陨石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16.【答案】(1)紫外线、闪电、高温
(2)A
(3)BCD
(4)C
(5)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现在大气中含氧气
(6)下降;非生命物质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解答】(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紫外线、闪电、高温。
(2)图中A过程(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物质)发生在原始大气中。
(3)B、C、D过程发生在原始海洋中。
(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从有机大分子物质到形成原始生命的C过程,它实现了生命的新陈代谢和增殖。
(5)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成分的明显不同是原始大气中没有现在大气中含有的氧气。
(6)从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故答案为:(1) 紫外线、闪电、高温 (2)A(3)BCD(4)C(5) 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现在大气中含氧气 (6) 下降;非生命物质
17.【答案】(1)F
(2)E
(3)A
(4)B
(5)D
(6)C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又经过漫长的年代,原始的生命一步步进化出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在原始大气层中,产生有机高分子物质、原始生命和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的场所都是原始海洋。
【解答】(1)原始海洋形成在距今46亿年。
(2)从原始生命形成藻类的进化距今38亿年。
(3)哺乳动物的出现距今0.7亿年。
(4)恐龙生活的时期距今2.5亿年。
(5)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距今25亿年。
(6)鱼类的出现和繁盛距今6亿年。
故答案为:(1)F (2)E (3)A (4)B (5)D (6)C
18.【答案】(1)模拟实验
(2)D
(3)爆炸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
(5)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解答】(1)米勒的实验是模拟了原始大气和原始地球条件下进行的,米勒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2) 米勒的实验如上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③烧瓶内,先将①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③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①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②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④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也就是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所以D符合题意。
(3) 甲烷、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或放电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4)观察到实验收集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可以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分子。
(5)在-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可以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可能起源于低温条件下。
故答案为:(1)模拟实验(2)D(3)爆炸(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 (5)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
19.【答案】(1)不能;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且含有有毒气体
(2)植物进行光合
(3)氨气;含碳燃烧的燃烧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不适合生物的生存,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无生命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应当保护环境,不要多排放二氧化碳。
【解答】(1)原始大气一般指绿色植物出现前的大气,假设将现代的人或其他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他们不能生存,理由是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而且氧气是供给人类和生物的呼吸的气体,因此人类和生物不能没有氧气,还有一个原因是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且含有有毒气体。
故答案为:不能;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NH3等物质;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不难得出原始大气的氨气应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氮气和水; 现代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含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过多。
故答案为:(1)不能;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且含有有毒气体(2)植物进行光合(3)氨气;含碳燃烧的燃烧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一、选择题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这些氧气主要来自(  )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出的氧气 B.水蒸气分解形成
C.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气体形成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明显不同。现在大气的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根据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气、二氧化碳、氮气、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而现在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含量大体上比较固定的气体成分,也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变化很大的气体成分。
【解答】大约在33亿年前,一种能够产生氧气原始生命出现了。这就是蓝藻。蓝藻的体内含有叶绿素,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自身需要的能量,并产生了氧气。随着水中的蓝藻不断释放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不断增多。
故答案为:A
2.法国学者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推翻了(  )
A.生生论 B.自然发生论 C.化学进化论 D.宇宙生命论
【答案】B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千百年来,普遍流行着一种“自然发生说”。该学说认为,不洁的衣物会滋生蚤虱,污秽的死水会自生蚊,肮脏的垃圾会自生虫蚁,粪便和腐臭的尸体会滋生蝇蛆。总之,生物可以从他们所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生,而不是通过上代此类生物繁衍产生。
【解答】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是肉汤变质的细菌是来源于空气中,不是肉汤自己产生的,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故答案为:B
3.1952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
A.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C
4.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
A.现代大气成分 B.月球上的大气成分
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火山喷发出的气体成分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有甲烷、氨、水蒸气、氢等,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解答】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答案为:D
5.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6 5 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些古老岩石来自于地球,故而可知地球的年龄将大于等于42亿年。
【解答】A.题目信息不足以证明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A不符合题意。
B.古老岩石的年龄为42亿年,可以作为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的证据。B符合题意。
C.发现的古老岩石无法证明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C不符合题意。
D.发现的年龄为42亿年的古老岩石无法证明距今6 5 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下列有关地球演化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固态的地壳一形成便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
B.科学家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长期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的
C.地球出世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D.“婴儿期”的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氧气和氮气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熟记掌握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
【解答】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
故答案为:C。
7.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
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球的演化是一个从炙热的岩浆球开始的,地球上生物演化是沿着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进行的。
【解答】早期的地球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炙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降到地表,形成海洋,随后进入原始海洋时代并在海洋中出现了原始生命。在地球和生物演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的新时代和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被子植物及造山运动的新生代。所以顺序为:①③④②⑤
故选:B
8.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①原始大气 ②宇宙大气 ③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能量 ④原始海洋 ⑤湖泊、海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A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1)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随雨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解答】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 等。后来,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证明,所有构成生物体的 20 种氨基酸均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经多种途径产生。人们开始意识到,原始生命物质可以在没有生命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出来。结合选项分析①③④符合。
故选:A
9.人们在一颗陨石中发现了氨基酸和有机物,据此提出了原始生命来自外星球的说法,提出这一说法的理由是(  )
A.氨基酸具有能量,是生物体能量的来源
B.氨基酸可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C.氨基酸能合成生物体
D.氨基酸是小分子有机物
【答案】B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解答】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故选:B
10.下列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  )
A.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C.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
D.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功能
【答案】D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生命特征还有繁殖后代等,所以具备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
【解答】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第二阶段: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第三阶段:有机大分于物质—相 对独立的体系;第四阶段:相对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相对独立的体系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繁殖,就意味着原 始生命诞生了。
故答案为:D
11.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大气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②原始大气不能形成原始生命,但在火花放电的情况下,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氨基酸 ③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④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⑤今天的地球在适当的条件下,还能形成原始生命 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⑦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都是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⑤
【答案】A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 科学家推测,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大约30亿年前,地球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由上可知,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原始大气层、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即,原始大气不能形成原始生命,但在火花放电的情况下,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氨基酸. 现在的地球已经不能在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
故答案为:A
12.下列关于地球演化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固态的地壳一形成便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
B.科学家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长期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的
C.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体
D.“婴儿期”的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氧气和氮气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解答】地球从出世之初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到固体地壳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固体地壳形成后又经历了漫长反复的演变才形成了如今地球的海陆分布、山河大地起伏的地貌,科学家通过对地球的地层和化石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  )
A.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
D.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答案】D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结合生命的产生和进化来分析作答。最初地球上无氧,因而原始生命为厌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为需氧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故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是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解答】最初地球上无氧,因而原始生命为厌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为需氧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故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是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4.地球早期的演化:   年前地球诞生时是一个炽热的   ,然后慢慢冷却凝固形成固态外売。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出的   、   等构成了原始大气,其中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   。在距今约   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生命。
【答案】46亿;熔岩球;水蒸气;二氧化碳;原始海洋;38亿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解答】地球早期的演化: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是一个炽热的熔岩球,然后慢慢冷却凝固形成固态外売。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大气,其中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原始海洋。在距今约38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原始生命。
故答案为:46亿;熔岩球;水蒸气;二氧化碳;原始海洋;38亿
15.请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科学家研究表明,地球经常受到陨石撞击。
材料2 1969发现陨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材料3 1983年科学家用新分析技术对法国南部奥罗艾埃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中含有6%的有机物,20%的水。有机物中含有核酸等物质。
(1)陨石是天外来客,其中含有水、有机物,说明宇宙中存在着   的条件。
(2)从材料2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   阶段。
(3)从材料3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   阶段。
(4)因为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所以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来的。如果是这样,你能用类似教科书中“过程示意图”方式表示过程吗?   
【答案】(1)形成原始生命
(2)第一
(3)第二
(4)陨石坠落地球——原始有机小分子(陨石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解答】(1)陨石是天外来客,其中含有水、有机物,说明宇宙中存在着形成原始生命的条件。
(2)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因此从材料2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第一阶段。
(3)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因此从材料3陨石含有的有机物来看,其阶段相当于原始生命形成的第二阶段。
(4)因为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所以有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来的。如果是这样,用类似教科书中“过程示意图”方式表示的过程是陨石坠落地球——原始有机小分子(陨石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1)形成原始生命(2)第一(3)第二(4)陨石坠落地球——原始有机小分子(陨石中)——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16.
如图所示是生命起源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
(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
(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
(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5)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   。
(6)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   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答案】(1)紫外线、闪电、高温
(2)A
(3)BCD
(4)C
(5)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现在大气中含氧气
(6)下降;非生命物质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解答】(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紫外线、闪电、高温。
(2)图中A过程(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物质)发生在原始大气中。
(3)B、C、D过程发生在原始海洋中。
(4)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从有机大分子物质到形成原始生命的C过程,它实现了生命的新陈代谢和增殖。
(5)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成分的明显不同是原始大气中没有现在大气中含有的氧气。
(6)从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故答案为:(1) 紫外线、闪电、高温 (2)A(3)BCD(4)C(5) 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现在大气中含氧气 (6) 下降;非生命物质
三、探究题
17.如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
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间吗?
(1)原始海洋形成   
(2)从原始生命形成藻类的进化   
(3)哺乳动物的出现   
(4)恐龙生活的时期   
(5)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   
(6)鱼类的出现和繁盛   
【答案】(1)F
(2)E
(3)A
(4)B
(5)D
(6)C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又经过漫长的年代,原始的生命一步步进化出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在原始大气层中,产生有机高分子物质、原始生命和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的场所都是原始海洋。
【解答】(1)原始海洋形成在距今46亿年。
(2)从原始生命形成藻类的进化距今38亿年。
(3)哺乳动物的出现距今0.7亿年。
(4)恐龙生活的时期距今2.5亿年。
(5)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距今25亿年。
(6)鱼类的出现和繁盛距今6亿年。
故答案为:(1)F (2)E (3)A (4)B (5)D (6)C
18.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的可能性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测,原始地球空气的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实验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   (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
(2)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中,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3)若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   。
(4)实验结果得到了氨基酸混合物,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角度,你得出的结论是   。
(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 ℃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答案】(1)模拟实验
(2)D
(3)爆炸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
(5)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
【知识点】生命的起源
【解析】【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解答】(1)米勒的实验是模拟了原始大气和原始地球条件下进行的,米勒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2) 米勒的实验如上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③烧瓶内,先将①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③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①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②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④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也就是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所以D符合题意。
(3) 甲烷、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或放电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4)观察到实验收集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可以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分子。
(5)在-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可以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可能起源于低温条件下。
故答案为:(1)模拟实验(2)D(3)爆炸(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 (5)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
四、材料题
19.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
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主要成分
原始大气 CH4、NH3、CO、CO2等
目前空气 N2、O2、CO2、水及惰性气体
(1)原始大气一般指绿色植物出现前的大气,假设将现代的人或其他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   (填“能”或“不能”)生存;理由是   。
(2)在绿色植物出现后,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的同时,氧气逐渐增加,与其有关的原因是   。
(3)随着原始大气中氧气的逐渐增多,CH4、NH3、CO等气体逐渐减少,使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的大气。现代大气中的氮气可能是来源于   转化;现代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不能;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且含有有毒气体
(2)植物进行光合
(3)氨气;含碳燃烧的燃烧
【知识点】地球的演化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不适合生物的生存,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无生命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应当保护环境,不要多排放二氧化碳。
【解答】(1)原始大气一般指绿色植物出现前的大气,假设将现代的人或其他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他们不能生存,理由是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而且氧气是供给人类和生物的呼吸的气体,因此人类和生物不能没有氧气,还有一个原因是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且含有有毒气体。
故答案为:不能;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NH3等物质;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不难得出原始大气的氨气应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氮气和水; 现代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含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过多。
故答案为:(1)不能;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且含有有毒气体(2)植物进行光合(3)氨气;含碳燃烧的燃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