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是生命历程过关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细胞是生命历程过关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4 21:1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实验选用的龙胆紫染液属于碱性染色剂
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是因为放大倍数不够
2.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G2期进入分裂期所需的主要的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细胞由G2期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此,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处于上图所示的(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3.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凋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4.下图是同一种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时期与丙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
B.丁时期的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
C.甲时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时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5.右图是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⑥时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 
B.①时期完成DNA的复制
C.②时期合成M期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
D.③时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
B.前期核膜、核仁开始解体
C.核DNA的复制在S期发生
D.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粒,在分裂前期成对的中心粒分开,其间有丝状纤维相连
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仅在特定条件的诱导下才能产生原癌基因
B.细胞分化是一种阶段性变化,仅发生在胚胎期
C.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8.下图表示人体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的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
B.血小板和成熟的红细胞内都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图示细胞中,干细胞发生癌变仍然具有细胞周期,但是其分裂能力减弱
D.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吞噬病菌,这是因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9.下列关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观察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
B.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各个时期的细胞,故要更换装片再找
C.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平面上
D.视野中能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10.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人们对癌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每个癌细胞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粘连蛋白减少有关
1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不同,S期完成DNA的复制
B.末期赤道面上许多囊泡聚集成了细胞板
C.前期核膜、核仁开始解体,在较晚时候出现了纺锤体
D.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个体主要依赖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细胞衰老,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使癌细胞能不断增殖
1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分开的两个时期依次是(  )
A.间期和末期   B.间期和后期
C.前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1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
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
15.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浓度越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物质P处理时间越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16.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可使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用水漂洗可洗去碱性染料以保持细胞活性
C.常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1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C.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D.细胞凋亡只发生在动物体内
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中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1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间期核膜解体
B.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2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S期核糖体数量大大增加
B.不同的生物体,M期的持续时间都相同
C.G2期核内染色体数量加倍
D.动物细胞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4分)下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图乙所示是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纺锤丝。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    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      (时期)。
(2)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   期的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     期的细胞。
(3)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分裂 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G1 S G2 M
时长/h 3.4 7.9 2.2 1.8 15.3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下列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请按一个细胞周期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
①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22.(16分)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甲~丁四名同学剪取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6条)根尖后,立即进行如下表所示的操作步骤(其中“+”表示进行了该项操作,“-”则表示没有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可能是                    ,正常解离使用的试剂是             。
(2)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无法看清,原因是                    。
(3)丁同学在正确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了许多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
(4)丁同学改进后观察到某细胞的染色体排在细胞中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细胞中有核DNA分子    个,染色单体    条。
23.(10分)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的间期包含了          期。图甲中n、图丙中N的数值分别是    。
(2)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
 。
(3)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
24.(10分)下图所示是某种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判断可知,该生物是    ,理由:                      。将上述四个图按该生物有丝分裂的顺序排列:         (用上图字母和→表示)。
(2)图A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判断依据是                  ,该细胞的上一时期是    期。
(3)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相同的是图    。
(4)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楚的时期是图    ,该图中染色体数为   条,核DNA数为   个。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使植物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实验选用的龙胆紫染液属于碱性染色剂
C.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是因为放大倍数不够
答案D
解析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故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2.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G2期进入分裂期所需的主要的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细胞由G2期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此,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处于上图所示的(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答案C
3.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凋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项错误。细胞癌变是由于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改变,不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阶段,B项错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C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D项错误。
4.下图是同一种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时期与丙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
B.丁时期的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
C.甲时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时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乙时期与丙时期细胞内的着丝粒个数相等,所含染色体数目相等,都是4条,A项正确。丁时期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母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B项正确。甲时期的细胞内含有4个着丝粒,4条染色体,C项正确。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而丙时期是前期,D项错误。
5.右图是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⑥时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 
B.①时期完成DNA的复制
C.②时期合成M期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
D.③时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①→⑥时期,A项错误。①时期表示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B项正确。②时期表示G2期,合成M期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C项正确。③时期表示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D项正确。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
B.前期核膜、核仁开始解体
C.核DNA的复制在S期发生
D.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粒,在分裂前期成对的中心粒分开,其间有丝状纤维相连
答案D
解析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A项正确。前期核膜、核仁开始解体,B项正确。间期分为G1期、S期与G2期,其中S期完成核DNA的复制,C项正确。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在分裂前期成对的中心体分开,其间有丝状纤维(纺锤丝)相连,D项错误。
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仅在特定条件的诱导下才能产生原癌基因
B.细胞分化是一种阶段性变化,仅发生在胚胎期
C.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正常细胞都含有原癌基因,A项错误。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B项错误。多细胞生物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C项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选择地发挥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项错误。
8.下图表示人体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的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
B.血小板和成熟的红细胞内都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图示细胞中,干细胞发生癌变仍然具有细胞周期,但是其分裂能力减弱
D.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吞噬病菌,这是因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早期的胚胎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A项错误。血小板和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及细胞器,不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项错误。图示细胞中,干细胞发生癌变后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C项错误。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吞噬病菌,是因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项正确。
9.下列关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换高倍镜观察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
B.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各个时期的细胞,故要更换装片再找
C.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平面上
D.视野中能观察到部分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答案C
解析换高倍镜观察时,视野变暗,应调大光圈,A项错误。在一个视野里往往找不全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移动装片再找,B项错误。D项所述是动物细胞胞质分裂的方式。
10.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人们对癌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每个癌细胞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粘连蛋白减少有关
答案C
解析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后可形成癌细胞,A项正确。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故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B项正确。处于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癌细胞,染色体数可能不同,如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有丝分裂中期的两倍,C项错误。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导致癌细胞易转移,D项正确。
1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G1期和G2期合成的蛋白质不同,S期完成DNA的复制
B.末期赤道面上许多囊泡聚集成了细胞板
C.前期核膜、核仁开始解体,在较晚时候出现了纺锤体
D.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D
解析植物细胞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其中G1期和G2期都合成蛋白质,但是蛋白质的种类不同,S期进行DNA的复制,A项正确。末期在赤道面的位置上,含有纤维素的囊泡聚集成了细胞板,由细胞板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B项正确。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在较晚时候出现了纺锤体,C项正确。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变,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个体主要依赖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细胞衰老,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使癌细胞能不断增殖
答案D
解析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1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分开的两个时期依次是(  )
A.间期和末期   B.间期和后期
C.前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答案B
解析在有丝分裂间期,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形成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1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
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
答案D
解析衰老的生物体中,大多数细胞处于衰老状态,A项错误。衰老细胞内大部分酶的活性降低,B项错误。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C项错误。细胞衰老与凋亡均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D项正确。
15.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浓度越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物质P处理时间越长,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
答案C
解析图中显示在同一浓度时,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越明显,A项错误。图中显示经过同一时间段,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明显,B项错误。从实验的结果看,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调控了癌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使癌细胞死亡,C项正确。本实验只是设置了药物的部分浓度,虽然在1.00g/L时抑制效果较另外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佳浓度,D项错误。
16.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解离可使细胞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B.用水漂洗可洗去碱性染料以保持细胞活性
C.常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答案A
解析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A项正确。用水漂洗可洗去解离液,便于碱性染料染色,且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了,B项错误。染色体常用龙胆紫染液等碱性染料进行染色,C项错误。解离过程中细胞已失去活性,不能观察植物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D项错误。
1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C.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D.细胞凋亡只发生在动物体内
答案B
解析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DNA含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选择地发挥作用,而遗传物质不变,B项正确。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故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项错误。细胞凋亡在植物体内也普遍存在,D项错误。
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中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答案A
解析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A项正确。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B项错误。细胞分化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项错误。生物体内的细胞有三种状态,一是连续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二是暂不分裂,如植株上受顶芽抑制的侧芽细胞,三是不再进行细胞分裂,而是发生细胞分化,如人体的红细胞、神经细胞等,D项错误。
1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间期核膜解体
B.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答案B
解析前期核膜解体,A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B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染色单体消失,C项错误。有丝分裂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D项错误。
2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S期核糖体数量大大增加
B.不同的生物体,M期的持续时间都相同
C.G2期核内染色体数量加倍
D.动物细胞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答案D
解析S期进行DNA的复制,核糖体的数量大大增加发生在G1期,A项错误。不同的生物体,M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不相同,B项错误。G2期核内DNA分子数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C项错误。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G2期细胞内应该有一对中心体,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4分)下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图乙所示是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纺锤丝。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    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      (时期)。
(2)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   期的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     期的细胞。
(3)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分裂 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G1 S G2 M
时长/h 3.4 7.9 2.2 1.8 15.3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下列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请按一个细胞周期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
①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答案(1)中心体 后 前期和中期(缺一不可) (2)G1
G2和M(缺一不可) (3)7.4 (4)③②④①
解析(1)小鼠为动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M期中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2)图乙中,左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2C,包括G1期的细胞;右侧峰值表示细胞中DNA含量为4C,包括G2期和M期的细胞;两个峰值之间的细胞所含DNA含量为2C~4C,表示此时DNA正在复制,对应图甲中S期的细胞。(3)S期细胞核内最显著的变化是DNA复制,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会被立即抑制,而处于G2期、M期和G1期的细胞不被抑制,因此,经过2.2+1.8+3.4=7.4(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4)①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②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③发生在间期,④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故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④①。
22.(16分)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甲~丁四名同学剪取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6条)根尖后,立即进行如下表所示的操作步骤(其中“+”表示进行了该项操作,“-”则表示没有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丁 + + + + +
(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可能是                    ,正常解离使用的试剂是             。
(2)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无法看清,原因是                    。
(3)丁同学在正确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了许多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
(4)丁同学改进后观察到某细胞的染色体排在细胞中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细胞中有核DNA分子    个,染色单体    条。
答案(1)细胞未分离,相互重叠,无法观察到染色体 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2)未漂洗,染色体染色很浅,模糊不清 (3)未能找到分生区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细胞后换高倍镜观察 (4)中 32 32
解析(1)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离,而甲同学没有解离,因此会导致细胞未分离,相互重叠,无法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解离使用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2)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而乙没有漂洗,因此会导致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3)丁同学在正确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了许多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说明其没有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应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细胞并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换高倍镜观察。(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此时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核DNA分子,32条染色单体。
23.(10分)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的间期包含了          期。图甲中n、图丙中N的数值分别是    。
(2)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变化是
 。
(3)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
答案(1)G1期、S期和G2 4,2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3)FG CF
解析(1)细胞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说明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则图甲中的n为4,图丙中的N为2。(2)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3)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FG段;图丙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G2期、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甲的CF段。
24.(10分)下图所示是某种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判断可知,该生物是    ,理由:                      。将上述四个图按该生物有丝分裂的顺序排列:         (用上图字母和→表示)。
(2)图A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判断依据是                  ,该细胞的上一时期是    期。
(3)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相同的是图    。
(4)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楚的时期是图    ,该图中染色体数为   条,核DNA数为   个。
答案(1)植物 该生物有细胞壁且图D出现了细胞板 C→B→A→D (2)后 着丝粒分裂或染色体移向两极 中 (3)A、D (4)B 4 8
解析(1)图中各个细胞中有细胞壁且图D出现了细胞板,所以该生物是植物。(2)A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所以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3)图中A、D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相等,B、C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DNA数目的一半。(4)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