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5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全国人大立法并按照国际惯例确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设立国家公祭鼎。
这座公祭鼎外形的每一处都有特殊含义:仅以鼎身和底座为例重达2014公斤,石质底座重达1213公斤。在我国使用鼎来纪念南京大屠杀,体现了国家的礼仪。庄重而肃穆。
国家公祭鼎
公祭仪式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公祭仪式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公祭仪式
铭记历史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今天,我们对国家公祭日的隆重纪念,既是对蠢蠢欲动的军国主义分子的威严震慑,也为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秩序敲响警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扬我国威,也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曾经遭受战火灾难的民族最坚定的信念。
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说: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而今天,在看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一系列的证据之后我要说:日本对中国一天不谢罪,日本就是我们的仇敌!日本要修改和平宪法,我们就要保持高度警惕,一定要势雪国耻!
日本对中国一天不谢罪,日本就是我们的仇敌!日本要修改和平宪法,我们就要保持高度警惕,一定要势雪国耻!
勿忘国耻
翻开历史泛黄的书页,南京!那一段血雨腥风的黑色记忆依稀历历在目。人祸国殇,这是中华民族无法抹去的烙印,更是历史长河中一块刻苦铭心的伤疤。历史的钟声敲响,它警示着世人勿忘国耻,勿忘无辜受难、惨死敌手的劳苦百姓,勿忘肝脑涂地、奋勇杀敌的革命先烈,勿忘冲破阻隔、姗然来迟的正义与和平。
钟声 (人民日报国际评论)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
走近作者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背景资料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文章由中国在国家公祭日隆重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引入话题,列举事实证明全世界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悼念死难者,批判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报道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事实,赞美中国的伟大坚强。表达希望中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的愿望。
素材导入
读读写写
国殇(shāng) 悼念(dào) 惨遭杀戮(lù)
遁形(dùn) 篡改(cuàn) 梦中呓语(yì)
辱没(rǔ) 缅怀(miǎn) 惨绝人寰(huán)
铭记(míng) 彰显(zhāng) 振聋发聩(kuì)
整体感知
1 文中列举大量的事实,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第二段列举加拿大安大略等地活动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全世界正义之士仍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第三段列举日本右翼分子美化战争书籍、篡改历史教材的行径,强烈地批判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第四段列举日内瓦取消日本和平演讲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狠批日本的实例,有力地证明“南京大屠杀是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这个观点。
整体感知
2 文章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有什么作用?
开头用国家公祭鼎铭文,现场直击国家公祭仪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感受到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气氛的肃穆与庄严。
整体感知
3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是什么?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整体感知
4 结合过去的历史,结合中国的国情,联系自己的学习任务及人生目标,谈谈你对结尾句“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样走”的理解。
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昔日的中国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明确今后的道路:永远不忘国耻,下定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图强。
写作特色
(1)列举大量的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运用对比手法,感情表达强烈。
(3)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精炼、铿锵有力。
板书设计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首段 → 开门见山,指出国行公祭的目的
①正义之士不忘历史
主体→具体评论 ②日本右翼否认历史
③高度警惕倒行逆施
最后两段→表达愿望 ①中华民族热爱和平
②捍卫和平信念坚定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课堂作业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国殇(shāng) 悼念(diào) 惨遭杀戮(lù)
B.遁形(dùn) 篡改(zuàn) 梦中呓语(yì)
C.辱没(rǔ) 缅怀(miàn) 惨绝人寰(huán)
D.铭记(míng) 彰显(zhāng) 振聋发聩(kuì)
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书籍 扭曲 百般抵赖 B.警惕 恐怖 丑态百出
C.忘图 变迁 一惯以之 D.隆重 审判 颠倒黑白
【解析】C.忘—妄,惯—贯。
课堂作业
C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选句):
(1)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2)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3)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4)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