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
2.说明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3.说明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自觉拒绝毒品并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
(2)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三、教学过程
【本节聚焦】
1、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2、兴奋在突触处是如何传递的?
3、为什么不能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
【导入】:问题探讨: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
讨论:
1.从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的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哪些结构?
经过了耳(感受器)、传入神经(听觉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等结构。
2.短跑比赛规则中关于“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人类从听到声音到作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s。
【过渡】:运动员听到信号后神经产生兴奋,兴奋的传导经过了一系列的结构。那么,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什么形式传导的?它又是怎样传导的呢?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①静息时,电表_____测出电位变化,说明神经表面各处电位______
②在图示神经的左侧一端给予刺激时,______刺激端的电极处(a处)先变为___电位,接着____________
③然后,另一电极(b处)变为____电位
④接着又_____________
(同学们自己看完课本后填空)
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___________。
【过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
课本28页图2-7边看边讲
①静息电位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____状态。此时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___,K+浓度比膜内___,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_______各不相同:静息时,膜主要对___有通透性,造成________,使膜外阳离子浓度___于膜内。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这称为___________。
②动作电位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____的通透性增加,造成___________,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________的电位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_______ 。即产生兴奋。
③兴奋的传导
兴奋部位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_______的存在而发生__________,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强调:(记笔记)
膜内局部电流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兴奋传导的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双向传导(双向传导的前提除神经纤维需离体之外,刺激还不能发生在神经元的端点;在中部刺激神经纤维,会形成兴奋区,而两侧临近的未兴奋区与该兴奋区都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因此可以双向传导。)
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方向:单向传导(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因此,在生物体内的反射弧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高考警示】准确理解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兴奋产生和传导中Na+、K+的运输方式:
①K+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K+外流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属于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②Na+在动作电位产生时内流,Na+的内流需要通道蛋白,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属于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③一次兴奋完成后,Na+-K+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
【过渡】: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多个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相邻的两个神经元并不是直接接触的。当兴奋传导到一个神经元的末端时,它是如何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神经元的__________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_____,呈___状或___状,叫做__________。
2.突触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或_____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
3、突触的常见类型
A.轴突—细胞体型
B.轴突—树突型
4. 突触的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_______,引起_______向_______移动并释放_______;
②神经递质通过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附近
③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
④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发生变化,引发_________
⑤神经递质被_____或_____。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
(1)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单向传递
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突触处兴奋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
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3)神经元与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之间也是通过突触联系的,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这些肌肉细胞或腺细胞,引起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一)某些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
①有些物质能够_____神经递质的______和_____的_____;
②有些会干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些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的____的________;
(二)兴奋剂与毒品
1.兴奋剂
(1)概念:原指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药物,如今是________________的统称。
(2)作用:兴奋剂具有增强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等作用。
2.毒品
(1)概念: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___________的_____药品和______药品。
(2)注意:
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3.可卡因
(1)概述
可卡因既是一种_______也是一种_______;它会影响大脑中与_________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________来传递愉悦感;
(3)可卡因的其他危害
此外,可卡因能干扰__________的作用,导致_________异常,还会抑制__________的功能;
吸食可卡因者可产生__________,长期吸食易产生_______与_______,最典型的是有___________,奇痒难忍,造成严重的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卡因后突然停药,可出现_______、_______、失望、疲惫、失眠、厌食等症状;
(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施行;
该法明确指出,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禁毒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参与制毒、贩毒或引诱他人吸毒,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