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3章《人的健康》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而发生跳楼的极端事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这名学生的行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位同学身体没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
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D.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
B.血库备有类型与数量齐全的血液,医生应给某血型为AB型的需血伤员输入O型血
C.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内有炎症的依据
D.无偿献血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3.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流感患者属于易感人群
B.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C.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心理更健康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4.下列那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发生的风险( )
A.冠心病、癌症 B.呆小症、色盲
C.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5.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
6.艾滋病是人类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V是单细胞生物,可独立生活
B.HIV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7.为了预防麻疹、风疹的流行,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
8.(2016·绍兴)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图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溶解病毒
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D.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9.寨卡病毒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 ( )
A.抗体 B.传染源 C.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
10.非洲国家安哥拉爆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
A.传染源、病原体 B.传播途径、传染源
C.病原体、传染源 D.传播途径、病原体
11.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进行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抗体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特异性免疫
C.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12.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过敏原
13.如图的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病原体,②表示人体内的淋巴细胞
B.若①没有细胞结构,则它是原核生物
C.③都是蛋白质,可直接消灭、清除①
D.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
14.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的多道防线.下列免疫物质中( )
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②血液中的溶菌酶③唾液中的溶菌酶④水痘抗体.
A.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 B.①③属于第一道防线
C.②③属于第二道防线 D.②④属于第三道防线
15.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流感.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色盲、流感 B.肺结核、流感
C.糖尿病、色盲 D.肺结核、糖尿病
16.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时,脂肪沉积在动脉内壁,使管壁变粗、变厚、降低了动脉对血液的运送能力.如图显示了一段健康的动脉血管和一个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下列生理现象中,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最为明显的是( )
A.血液循环组织 B.蛋白质的合成
C.新细胞取代受损的细胞 D.食物消化
17.(2017·浙江模拟)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疾病、防护与急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B.食用农药超标的西瓜引起的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C.“麻杏止咳片”的包装盒上有“OTC”标志,它属于非处方药
D.遇到有人触电倒下时,应立即用手拉起触电者
18.网友流传“劝君更尽一杯酒,大吃大喝莫停手,酒席夜店连轴转,胃爆炸新技能练上手”对该顺口溜的理解不正确是( )
A.暴饮暴食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愉悦,是释放压力的一 种较好方式,利于身心健康
B.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暴饮暴食,生物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
C.吃得过饱会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极易发生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D.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19.作为初中生,同学们应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下列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B.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应下水救援
C.发现路人昏迷倒地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D.遇到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应先开窗通风
20.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Ⅰ
琼脂、糖类 35
Ⅱ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维生素 0
A.培养皿Ⅰ和Ⅱ B.培养皿Ⅱ C.培养皿Ⅱ和Ⅲ
二、填空题
21.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生活中,如因意外烫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随后就会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聚集在伤口吞噬入侵的细菌,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人体的 免疫。
(2)当烫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病人反而感觉不到伤处的疼痛,这是因为 。
22.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奖授予科学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的成就。细胞自噬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细胞蛋白或细胞的有关结构。当饥饿时,生物体会“应急”,能分解体内非必需的细胞成分来提供物质和能量;当被感染时,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等。他还找到了自噬机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该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下列关于细胞自噬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
B.细胞自噬机制紊乱,身体可能患病
C.生物体适当饥饿,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减弱
23.针对目前滥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现象,医学界提出:“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从细胞结构分析,其原因是 。
(2)青霉素的经常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使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结果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引起药效下降。
24.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人的第一道防线,具有 免疫的作用。(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列为几位同学关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可多选)
A.某次咳嗽时,服用一种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果以后再咳嗽,坚持用这种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C.为了避免浪费,咳嗽时应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无效再寻医就诊
D.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用药量有关,为了早日痊愈,应尽量增加用药量
E.即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彩响自身健康
25.正常人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0.1%左右,这是因为胰岛素等物质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该物质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升高,甚至尿里出现葡萄糖,引起糖尿病。如图是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得的A、B两人的血糖浓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人中可能患糖尿病的是 。你的理由是 。
(2)给患糖尿病的病人注射某种激素后,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是
(3)这种激素是一种蛋白质,通常用注射方式,而不采用口服,其原因是: 。
26.今年春季,我国某省幼儿园一名小朋友放学回家,对妈妈说:“我在幼儿园经常吃一种白色药丸.”母亲听后非常奇怪,经过打听,原来该幼儿园为避免小朋友因病休学而退就餐伙食费,长期让所有小朋友服抗流感病毒药。该母亲随即报警,经过调查后,该园负责人因此被法院刑拘.现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药品,哪些必需要医生开处方才可从药店购买使用( )
A.
B.
C.
D.
(2)下列哪种药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
A.阿司匹林 B.健胃消食片 C.感冒冲剂 D.胰岛素
(3)该母亲听说她小孩经常在幼儿园吃该白色药丸愤怒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7.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减肥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实验步骤】
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环境中。
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下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茶多酚溶液
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 有机物的分解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能得出的结论是 。
(3)第46~90天,A、C两组实验 形成对照。(填“可以”或“不可以”)
28.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 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8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 ;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
29.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 。
30.小明同学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了一个实验。
材料用具: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量筒、计时器。
方法步骤:
①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酒精;
②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
③将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次数并记录,再用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进行同样的处理,观察并记录;
④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记录相关数据。
酒精体积分数 清水(0%) 5% 10% 15% 20%
10秒内心跳次数 48 42 30 16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
(2)该实验不够严谨,请对此进行补充: 。
四、解答题
31.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长较快。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状态,它会影响身体健康。
(1)肥胖会增加患一些其它疾病的风险(如图),图中列举的五种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岛素不足引起的是 。
(2)某同学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克脂肪。打乒乓球时,该同学每小时消耗的脂肪约6克。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同学通过打乒乓球,约需 小时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
(3)据调查,我国3~17岁人群是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 。
32.当侵人人体的病原体超过人体的抵抗力时,就会引发疾病。
(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如图)。当①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①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今年3月以来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孩子属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如下的方法: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等。
【解答】A、由健康的概念可知,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D正确。
B、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正确。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情绪,比如生气、焦躁、烦恼等,当出现这些的时候情绪的时候,可通过听音乐、打球、唱歌等方式缓解情绪,正确。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血液;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1)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过敏原(抗原)。(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3)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值,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4)动脉在人身体内一般埋藏较深,静脉有的分布在较深的部位,有的分布在较浅的部位,如平时所见的“青筋”。
【解答】A、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过敏原(抗原),不是抗体。错误;
B、输血要遵循输同型血为原则,因此给AB型的需血伤员首先考虑输入AB型血,错误;
C、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结合血常规化验单的数值比对,白细胞的含量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内有炎症的依据,正确;
D、动脉血管藏得深,难找得到,且抽血后不容易止血,但静脉血管在浅表部位,容易找,且容易止血,所以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主要考察人体健康有关知识点。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A、流感患者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的传染源,错误;
B、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等,正确;
C、在生活中,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学会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重要方面,正确;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食物中提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正确.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解答】A、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冠心病,癌症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正确;
B、色盲是遗传病,与生活的方式无关,错误;
C、白化病是遗传病,与生活的方式无关,错误;
D、先天性聋哑是遗传病,与生活的方式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错误;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正确;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正确;
D、传染病有病毒性、寄生虫性和细菌性传染病,故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分类以及病毒繁殖以及传染源和病原体的概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解答】A、HIV是病毒,无细胞结构,错误;
B、HIV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来增殖,不是分裂繁殖,错误;
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错误;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属于切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主要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解答】ABC、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溶菌酶溶解和病菌和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C错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解答的关键在于牢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解答】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B正确。
故答案为:B
10.【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蚊子属于传播途径,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掌握免疫的原理、抗原、抗体的概念。
疫苗是由经过处理之后,毒性减少或失去活性的病原体制成的,进入人体后仍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关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抗体是一种抵抗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特异性,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解答】接种的水痘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是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
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包括花粉、灰尘、异体器官、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等。抗体是一种抵抗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特异性,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解答】移植的肺相当于异体器官,属于抗原,C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解答的关键在于掌握特异性免疫的知识。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的第一二道防线,生来就有的。
【解答】由图可知,①是抗原,可以是花粉、灰尘、异体器官、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等。②是人体内的淋巴细胞,③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A正确.
故答案为:A
14.【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第二道防线;②血液中的溶菌酶,第二道防线;③唾液中的溶菌酶第二道防线;④水痘抗体,第三道防线.C正确。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解答】肺结核、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病,具有遗传性,不属于传染病。B正确。
故答案为:B
16.【答案】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解答关键在于掌握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解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所以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血液循环组织。A正确。
故答案为:A
17.【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A、肿瘤是癌细胞分裂形成的,不会发生分化。
B、按致病原因可以把食物中毒分为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真菌性中毒。
C、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OTC.据此解答.
D、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断开电源,再抢救.
【解答】A、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不会发生分化,分裂后形成的还是癌细胞.故A错误
B、致病原因可以把食物中毒分为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真菌性中毒,食用农药超标的西瓜,属于化学中毒。故B错误
C、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故选项C正确.
D、尽快拉开闸刀开关、用竹竿或木棍将人与火线拨开、用有橡胶把手的钢丝钳钳断火线,都是符合安全用电的措施,而人也是导体,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则救人的人也会触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8.【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A、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不利于身心健康,错误
B、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暴饮暴食,生物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正确
C、吃得过饱会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极易发生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所以要求要合理膳食,正确
D、醉酒会危害身体健康,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正确
故答案为:A
19.【答案】B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急救措施有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出血和止血等。
【解答】
A、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正确;
B、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不能贸然下水,错误;
C、发现路人昏迷倒地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正确;
D、遇到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应先开窗通风,正确。
故答案为:B
20.【答案】C
【知识点】细菌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设置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且变量围绕探究的内容设置。
【解答】A、培养皿Ⅰ和Ⅱ,单一变量是维生素的有无,不是糖类,与题意不符,错误
B、培养皿Ⅱ,无对照实验,与题意不符,错误
C、培养皿Ⅱ和Ⅲ,单一变量是糖类的有无,且培养皿Ⅲ没有糖类后没有出现菌落数,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21.【答案】(1)非特异性
(2)痛感神经末梢主要分布在表皮层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其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1)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这种免疫功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
(2)皮肤内的真皮内有感觉神经末梢,有感知冷、热、疼、触、压等感觉。而痛感神经位于真皮层,当烧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表皮中的痛感神经末梢被破坏,人体感觉痛觉就不敏感了。
22.【答案】(1)非特异性
(2)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
(2)细胞自噬实际上是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的。
【解答】(1)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2)A、细胞自噬实际上是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的,正确;
B、细胞自噬机制紊乱,身体可能患病,甚至有可能导致癌细胞的出现,正确;
C、细胞自噬受基因控制的,与生物体饥饿与否无关,错误。
故选C
23.【答案】(1)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2)选择(“定向选择”、“自然选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
(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因为从细胞结构分析,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2)刚开始使用青霉素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饭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细菌抗药性产生是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自然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解答】
(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因为从细胞结构分析,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2)青霉素的经常使用,使一些抗药性强的细菌保留了下来,属于自然选择
24.【答案】(1)非特异性
(2)B;E
【知识点】抗生素;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特点。
【解答】(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人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其中合理的有咳嗽的致病原因很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小朵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彩响自身健康,BE正确。
故选BE
25.【答案】(1)B;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
(2)A
(3)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效果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A、B两人中可能患糖尿病的是B。因为B的血糖浓度一直超过正常值。
(2)给患糖尿病的病人注射某种激素后,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是B
(3)这种激素是一种蛋白质,通常用注射方式,而不采用口服,其原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效果
【解答】(1) 由分析可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0.1%),因此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即曲线升高.胰岛分泌的 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即曲 线下降约至正常值,四小时后应低于正常值.可见A曲线符合题意,B曲线仍在虚线之上,应患糖尿病。
(2)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给患者注入胰岛素后能使体内的血糖恢复正常,如A曲线。
(3)蛋白质类的物质都不能口服,因为肠胃中有胃蛋白酶,会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这种激素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26.【答案】(1)C
(2)D
(3)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知识点】抗生素
【解析】【分析】
1、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凭医生处方购买的是处方药,简称Rx。
2、胰岛素是蛋白质,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安全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解答】
1、由图可知ABD都标有OTC,是非处方药,C标有Rx,是处方药,C符合题意。
2、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了胰岛素的功能,所以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3、幼儿园常让小朋友服用白色药丸属于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7.【答案】(1)大于
(2)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3)不可以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实验分析。
【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照B、C组 两组实验,变量是是否灌胃茶多酚,据表中数据可知, 90天以后,C组小白鼠的平均质量比B组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茶多酚具有减肥作用。
(3)A、C组中有茶多酚和高能量饲料两个变量,不可以形成对照。
28.【答案】(1)对照
(2)B
(3)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使生活有规律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1)由资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所以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格资料分析可知,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由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时作息等。
【解答】(1)由资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所以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格资料分析可知,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由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时作息等。
29.【答案】(1)大蒜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2)乙,设置了对照组
【知识点】细菌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实验变量是大蒜,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为实验组,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为对照组,37摄氏度是模拟人体的体温,培养24小时后,若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明显小于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周围的菌落,则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若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不小于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周围的菌落,则说明大蒜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2)设置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1)大蒜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2)甲同学实验没有对照组,乙同学实验设置了对照组,因此,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合理。
30.【答案】(1)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不能只做一只,应多取几只进行实验,避免偶然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通过表格所记录的内容关注的是心跳次数与酒精浓度可知。
(2)一般的实验可从设置对照组和避免偶然性上考虑。
【解答】(1)通过表格所记录的内容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究竟体积分数,因变量是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所以小米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该实验不同体积分数酒精都只针对一只跳蚤做了实验,使得每组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该实验不够严谨,需要进行的补充的是不能只做一只,应多试验几只,避免偶然性。
31.【答案】(1)糖尿病
(2)0.75
(3)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根据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分析
(2)根据小号脂肪的速率计算
(3)过多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解答】(1)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血糖过高,最容易引起糖尿病。
(2)消耗完4.5克脂肪的时间t=4.5/(6g/h)=0.75h
(3)过多饮用糖类饮料,同样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因为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32.【答案】(1)抗体
(2)传染源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传染病传播环节。
(1)该图指的是体液免疫。①指的是抗原,当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产生抗体,其中还有一小部分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在抗原消失数月甚至数十年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
(2)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解答】(1)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患病的孩子已带有病毒所以是传染源。
1 / 1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3章《人的健康》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而发生跳楼的极端事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这名学生的行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位同学身体没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
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D.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如下的方法: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等。
【解答】A、由健康的概念可知,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D正确。
B、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正确。
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情绪,比如生气、焦躁、烦恼等,当出现这些的时候情绪的时候,可通过听音乐、打球、唱歌等方式缓解情绪,正确。
故答案为:A
2.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
B.血库备有类型与数量齐全的血液,医生应给某血型为AB型的需血伤员输入O型血
C.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内有炎症的依据
D.无偿献血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答案】C
【知识点】血液;血型与输血
【解析】【分析】(1)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过敏原(抗原)。(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3)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值,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4)动脉在人身体内一般埋藏较深,静脉有的分布在较深的部位,有的分布在较浅的部位,如平时所见的“青筋”。
【解答】A、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过敏原(抗原),不是抗体。错误;
B、输血要遵循输同型血为原则,因此给AB型的需血伤员首先考虑输入AB型血,错误;
C、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结合血常规化验单的数值比对,白细胞的含量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内有炎症的依据,正确;
D、动脉血管藏得深,难找得到,且抽血后不容易止血,但静脉血管在浅表部位,容易找,且容易止血,所以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错误。
故答案为:C
3.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流感患者属于易感人群
B.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C.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心理更健康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答案】A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主要考察人体健康有关知识点。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A、流感患者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的传染源,错误;
B、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等,正确;
C、在生活中,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学会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重要方面,正确;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食物中提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正确.
故答案为:A
4.下列那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发生的风险( )
A.冠心病、癌症 B.呆小症、色盲
C.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解答】A、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冠心病,癌症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正确;
B、色盲是遗传病,与生活的方式无关,错误;
C、白化病是遗传病,与生活的方式无关,错误;
D、先天性聋哑是遗传病,与生活的方式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A
5.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
【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错误;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正确;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正确;
D、传染病有病毒性、寄生虫性和细菌性传染病,故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正确。
故答案为:A
6.艾滋病是人类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V是单细胞生物,可独立生活
B.HIV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分类以及病毒繁殖以及传染源和病原体的概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解答】A、HIV是病毒,无细胞结构,错误;
B、HIV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来增殖,不是分裂繁殖,错误;
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错误;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正确。
故答案为:D
7.为了预防麻疹、风疹的流行,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属于切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故答案为:C
8.(2016·绍兴)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图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溶解病毒
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D.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主要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解答】ABC、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溶菌酶溶解和病菌和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C错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答案为:D
9.寨卡病毒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 ( )
A.抗体 B.传染源 C.易感人群 D.传播途径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解答的关键在于牢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解答】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B正确。
故答案为:B
10.非洲国家安哥拉爆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
A.传染源、病原体 B.传播途径、传染源
C.病原体、传染源 D.传播途径、病原体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蚊子属于传播途径,D正确。
故答案为:D
11.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进行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抗体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特异性免疫
C.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掌握免疫的原理、抗原、抗体的概念。
疫苗是由经过处理之后,毒性减少或失去活性的病原体制成的,进入人体后仍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关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抗体是一种抵抗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特异性,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解答】接种的水痘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是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B
12.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过敏原
【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
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包括花粉、灰尘、异体器官、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等。抗体是一种抵抗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特异性,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解答】移植的肺相当于异体器官,属于抗原,C正确。
故答案为:C
13.如图的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病原体,②表示人体内的淋巴细胞
B.若①没有细胞结构,则它是原核生物
C.③都是蛋白质,可直接消灭、清除①
D.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A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解答的关键在于掌握特异性免疫的知识。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的第一二道防线,生来就有的。
【解答】由图可知,①是抗原,可以是花粉、灰尘、异体器官、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等。②是人体内的淋巴细胞,③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A正确.
故答案为:A
14.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的多道防线.下列免疫物质中( )
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②血液中的溶菌酶③唾液中的溶菌酶④水痘抗体.
A.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 B.①③属于第一道防线
C.②③属于第二道防线 D.②④属于第三道防线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第二道防线;②血液中的溶菌酶,第二道防线;③唾液中的溶菌酶第二道防线;④水痘抗体,第三道防线.C正确。
故答案为:C
15.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流感.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色盲、流感 B.肺结核、流感
C.糖尿病、色盲 D.肺结核、糖尿病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解答】肺结核、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病,具有遗传性,不属于传染病。B正确。
故答案为:B
16.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时,脂肪沉积在动脉内壁,使管壁变粗、变厚、降低了动脉对血液的运送能力.如图显示了一段健康的动脉血管和一个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下列生理现象中,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最为明显的是( )
A.血液循环组织 B.蛋白质的合成
C.新细胞取代受损的细胞 D.食物消化
【答案】A
【知识点】心脏和血管
【解析】【分析】解答关键在于掌握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解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所以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血液循环组织。A正确。
故答案为:A
17.(2017·浙江模拟)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疾病、防护与急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B.食用农药超标的西瓜引起的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C.“麻杏止咳片”的包装盒上有“OTC”标志,它属于非处方药
D.遇到有人触电倒下时,应立即用手拉起触电者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A、肿瘤是癌细胞分裂形成的,不会发生分化。
B、按致病原因可以把食物中毒分为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真菌性中毒。
C、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OTC.据此解答.
D、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断开电源,再抢救.
【解答】A、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不会发生分化,分裂后形成的还是癌细胞.故A错误
B、致病原因可以把食物中毒分为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真菌性中毒,食用农药超标的西瓜,属于化学中毒。故B错误
C、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故选项C正确.
D、尽快拉开闸刀开关、用竹竿或木棍将人与火线拨开、用有橡胶把手的钢丝钳钳断火线,都是符合安全用电的措施,而人也是导体,立即用手拉开触电的人,则救人的人也会触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8.网友流传“劝君更尽一杯酒,大吃大喝莫停手,酒席夜店连轴转,胃爆炸新技能练上手”对该顺口溜的理解不正确是( )
A.暴饮暴食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愉悦,是释放压力的一 种较好方式,利于身心健康
B.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暴饮暴食,生物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
C.吃得过饱会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极易发生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D.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A、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不利于身心健康,错误
B、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暴饮暴食,生物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正确
C、吃得过饱会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极易发生胃穿孔,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所以要求要合理膳食,正确
D、醉酒会危害身体健康,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正确
故答案为:A
19.作为初中生,同学们应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下列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B.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应下水救援
C.发现路人昏迷倒地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D.遇到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应先开窗通风
【答案】B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急救措施有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出血和止血等。
【解答】
A、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正确;
B、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不能贸然下水,错误;
C、发现路人昏迷倒地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正确;
D、遇到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应先开窗通风,正确。
故答案为:B
20.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Ⅰ
琼脂、糖类 35
Ⅱ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维生素 0
A.培养皿Ⅰ和Ⅱ B.培养皿Ⅱ C.培养皿Ⅱ和Ⅲ
【答案】C
【知识点】细菌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设置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且变量围绕探究的内容设置。
【解答】A、培养皿Ⅰ和Ⅱ,单一变量是维生素的有无,不是糖类,与题意不符,错误
B、培养皿Ⅱ,无对照实验,与题意不符,错误
C、培养皿Ⅱ和Ⅲ,单一变量是糖类的有无,且培养皿Ⅲ没有糖类后没有出现菌落数,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21.皮肤是人体重要的防卫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1)生活中,如因意外烫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随后就会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聚集在伤口吞噬入侵的细菌,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人体的 免疫。
(2)当烫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病人反而感觉不到伤处的疼痛,这是因为 。
【答案】(1)非特异性
(2)痛感神经末梢主要分布在表皮层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其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解答】(1)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这种免疫功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
(2)皮肤内的真皮内有感觉神经末梢,有感知冷、热、疼、触、压等感觉。而痛感神经位于真皮层,当烧伤深度达到医学Ⅲ度时,表皮中的痛感神经末梢被破坏,人体感觉痛觉就不敏感了。
22.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奖授予科学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的成就。细胞自噬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细胞蛋白或细胞的有关结构。当饥饿时,生物体会“应急”,能分解体内非必需的细胞成分来提供物质和能量;当被感染时,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等。他还找到了自噬机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该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下列关于细胞自噬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
B.细胞自噬机制紊乱,身体可能患病
C.生物体适当饥饿,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减弱
【答案】(1)非特异性
(2)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
(2)细胞自噬实际上是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的。
【解答】(1)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2)A、细胞自噬实际上是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的,正确;
B、细胞自噬机制紊乱,身体可能患病,甚至有可能导致癌细胞的出现,正确;
C、细胞自噬受基因控制的,与生物体饥饿与否无关,错误。
故选C
23.针对目前滥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现象,医学界提出:“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从细胞结构分析,其原因是 。
(2)青霉素的经常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使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结果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引起药效下降。
【答案】(1)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2)选择(“定向选择”、“自然选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
(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因为从细胞结构分析,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2)刚开始使用青霉素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饭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细菌抗药性产生是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自然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解答】
(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因为从细胞结构分析,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2)青霉素的经常使用,使一些抗药性强的细菌保留了下来,属于自然选择
24.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人的第一道防线,具有 免疫的作用。(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列为几位同学关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可多选)
A.某次咳嗽时,服用一种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果以后再咳嗽,坚持用这种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C.为了避免浪费,咳嗽时应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无效再寻医就诊
D.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用药量有关,为了早日痊愈,应尽量增加用药量
E.即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彩响自身健康
【答案】(1)非特异性
(2)B;E
【知识点】抗生素;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特点。
【解答】(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皮肤是人体抵抗病原体侵人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其中合理的有咳嗽的致病原因很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小朵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彩响自身健康,BE正确。
故选BE
25.正常人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0.1%左右,这是因为胰岛素等物质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该物质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升高,甚至尿里出现葡萄糖,引起糖尿病。如图是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得的A、B两人的血糖浓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人中可能患糖尿病的是 。你的理由是 。
(2)给患糖尿病的病人注射某种激素后,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是
(3)这种激素是一种蛋白质,通常用注射方式,而不采用口服,其原因是: 。
【答案】(1)B;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
(2)A
(3)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效果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A、B两人中可能患糖尿病的是B。因为B的血糖浓度一直超过正常值。
(2)给患糖尿病的病人注射某种激素后,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是B
(3)这种激素是一种蛋白质,通常用注射方式,而不采用口服,其原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效果
【解答】(1) 由分析可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0.1%),因此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即曲线升高.胰岛分泌的 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即曲 线下降约至正常值,四小时后应低于正常值.可见A曲线符合题意,B曲线仍在虚线之上,应患糖尿病。
(2)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给患者注入胰岛素后能使体内的血糖恢复正常,如A曲线。
(3)蛋白质类的物质都不能口服,因为肠胃中有胃蛋白酶,会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这种激素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26.今年春季,我国某省幼儿园一名小朋友放学回家,对妈妈说:“我在幼儿园经常吃一种白色药丸.”母亲听后非常奇怪,经过打听,原来该幼儿园为避免小朋友因病休学而退就餐伙食费,长期让所有小朋友服抗流感病毒药。该母亲随即报警,经过调查后,该园负责人因此被法院刑拘.现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药品,哪些必需要医生开处方才可从药店购买使用( )
A.
B.
C.
D.
(2)下列哪种药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
A.阿司匹林 B.健胃消食片 C.感冒冲剂 D.胰岛素
(3)该母亲听说她小孩经常在幼儿园吃该白色药丸愤怒的原因是: 。
【答案】(1)C
(2)D
(3)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知识点】抗生素
【解析】【分析】
1、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凭医生处方购买的是处方药,简称Rx。
2、胰岛素是蛋白质,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安全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解答】
1、由图可知ABD都标有OTC,是非处方药,C标有Rx,是处方药,C符合题意。
2、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了胰岛素的功能,所以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3、幼儿园常让小朋友服用白色药丸属于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三、实验探究题
27.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减肥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实验步骤】
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环境中。
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下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茶多酚溶液
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 有机物的分解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能得出的结论是 。
(3)第46~90天,A、C两组实验 形成对照。(填“可以”或“不可以”)
【答案】(1)大于
(2)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3)不可以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实验分析。
【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照B、C组 两组实验,变量是是否灌胃茶多酚,据表中数据可知, 90天以后,C组小白鼠的平均质量比B组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茶多酚具有减肥作用。
(3)A、C组中有茶多酚和高能量饲料两个变量,不可以形成对照。
28.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 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8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 ;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1)对照
(2)B
(3)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使生活有规律
【知识点】健康的含义与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1)由资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所以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格资料分析可知,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由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时作息等。
【解答】(1)由资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所以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由表格资料分析可知,A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由资料可知,打破“生物钟”,作息不规律,影响记忆力,影响健康,因此我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时作息等。
29.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 。
【答案】(1)大蒜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2)乙,设置了对照组
【知识点】细菌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实验变量是大蒜,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为实验组,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为对照组,37摄氏度是模拟人体的体温,培养24小时后,若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明显小于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周围的菌落,则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若浸有大蒜液的圆纸片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不小于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周围的菌落,则说明大蒜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2)设置对照实验,可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解答】(1)大蒜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2)甲同学实验没有对照组,乙同学实验设置了对照组,因此,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合理。
30.小明同学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了一个实验。
材料用具: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量筒、计时器。
方法步骤:
①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酒精;
②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
③将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次数并记录,再用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进行同样的处理,观察并记录;
④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记录相关数据。
酒精体积分数 清水(0%) 5% 10% 15% 20%
10秒内心跳次数 48 42 30 16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
(2)该实验不够严谨,请对此进行补充: 。
【答案】(1)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不能只做一只,应多取几只进行实验,避免偶然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通过表格所记录的内容关注的是心跳次数与酒精浓度可知。
(2)一般的实验可从设置对照组和避免偶然性上考虑。
【解答】(1)通过表格所记录的内容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究竟体积分数,因变量是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所以小米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该实验不同体积分数酒精都只针对一只跳蚤做了实验,使得每组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该实验不够严谨,需要进行的补充的是不能只做一只,应多试验几只,避免偶然性。
四、解答题
31.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长较快。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状态,它会影响身体健康。
(1)肥胖会增加患一些其它疾病的风险(如图),图中列举的五种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岛素不足引起的是 。
(2)某同学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克脂肪。打乒乓球时,该同学每小时消耗的脂肪约6克。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同学通过打乒乓球,约需 小时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
(3)据调查,我国3~17岁人群是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 。
【答案】(1)糖尿病
(2)0.75
(3)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根据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分析
(2)根据小号脂肪的速率计算
(3)过多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解答】(1)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血糖过高,最容易引起糖尿病。
(2)消耗完4.5克脂肪的时间t=4.5/(6g/h)=0.75h
(3)过多饮用糖类饮料,同样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因为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32.当侵人人体的病原体超过人体的抵抗力时,就会引发疾病。
(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如图)。当①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①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今年3月以来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孩子属于 。
【答案】(1)抗体
(2)传染源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传染病传播环节。
(1)该图指的是体液免疫。①指的是抗原,当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产生抗体,其中还有一小部分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在抗原消失数月甚至数十年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
(2)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解答】(1)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患病的孩子已带有病毒所以是传染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