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一年级下册2.5 观察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一年级下册2.5 观察鱼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6 22: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鱼
【教材分析】
1.教材解读
《观察鱼》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中的第五课。鱼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本课以“鱼”作为观察对象展开,主要有三个活动:1.鱼的身体特征;2.鱼的运动;3.鱼的呼吸。相比较于之前学习的蜗牛,鱼与蜗牛的差别很大,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以及认识到鱼有鳃、鳍、鱼鳞、骨骼等结构,而且鱼靠鳃呼吸,靠鳍游泳,从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建构。
2.教材对比:
科教版(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鱼在科教版中,首次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中第五课,本课主要侧重于鱼的身体结构的观察,主要包括鱼靠鳍游泳,鱼靠鳃呼吸,鱼体表有鳞片、鳃、鳍、眼等结构。以学生认识为主,主要采用科学的观察方法,适宜低年段的学生。
鱼在人教版中,首次出现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动物的本领》第三课,本课主要侧重于研究鱼的沉浮,主要包括观察鱼的上浮和下沉,然后进行模拟实验,得知原来鱼的沉浮与鱼的内部结构鳔有关,从而延伸到生活实际,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鱼的鳔而来。此课主要涉及沉浮的问题,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适宜中年段的学生。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鱼是人们常见的动物,也是人们非常喜爱吃的食物。学生对鱼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它有骨骼、有鱼鳞、有鳍等。但是鱼是如何运动的,如何呼吸的,学生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本节课让学生在观察鱼的基础上,学会科学地描述鱼的身体特征,知道鱼是靠鳍运动,靠鳃呼吸,构建新的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
2.知道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二)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
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
(三)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观察记录单、鲫鱼、透明鱼缸、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实例引入,感知鱼
1、引入鱼
提问:同学们,昨天中午你们在食堂里吃了什么?
预设:红烧鱼
师:我们今天就请来了鱼这位朋友,今天我们来观察鱼。
2、说说鱼
展示鱼的图片,提问:在这位朋友出场前,你已经对它有哪些认识?
预设:鱼生活在水中;鱼会游泳;鱼有很多种类;鱼有很多颜色;鱼有很多形状……
师:看来同学们对鱼的认识很到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认识它的身体。(板书:观察鱼)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入手,学生能很快地想到鱼,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提问对鱼的认识,可以了解学生对鱼产生的已有的知识概念,为进一步构建新知识打下基础,也为下一步观察鱼提供了方向。)
二、仔细观察,认识鱼
1、画一画,初步认识鲫鱼
(1)师:今天我们的朋友是鲫鱼,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观察鲫鱼的身体,然后将鲫鱼画在观察记录单上,说说你观察到了鲫鱼身体有哪些结构。
[温馨提示]:①如果无从下手,可以看看记录单下边的示范。
②限时五分钟,音乐声响起就要放下笔,坐端正。
③若是要交流,请大家轻声讨论,不要惊扰了小鱼。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3)学生展示,介绍自己观察到的鱼的结构。
预设:鱼有嘴巴、鼻孔、眼睛、鳍、鳃、鱼鳞,鱼不会眨眼。
(4)教师展示鱼的骨骼照片和鱼的化石照片。提问:鱼的体内有什么呢?
预设:鱼体内有鱼的骨骼。
(5)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观察到了鱼外表有嘴、眼、鳍、鳃、鱼鳞这些结构,鱼体内有骨骼,那我们接下来进行下一个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画一画鲫鱼的身体,学生注意到了鱼的细节,如鱼有鼻孔、鱼鳞,没有眼睑等,加深学生对鱼的认识。通过观察鱼的骨骼照片和化石照片,让学生认识到鱼体内有骨骼,有了“外在”和“内在”的双重认识,动物都有内外两面。)
2、碰一碰,观察鱼的运动
(1)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用吸管去轻轻碰一下小鱼,看看它们有什么反应,记录到记录单中。
[温馨提示]:①要温柔,不要伤害到小鱼。
②仔细观察小鱼的反应。
③若是要交流,请大家轻声讨论,不要惊扰了小鱼。
(2)学生汇报
预设:用吸管轻轻碰小鱼,小鱼会迅速游走。
(3)提问:那小鱼是怎么游泳的呢?
预设:鱼是靠鳍游泳的。
(4)请大家数一数鱼有几个鳍?
(5)教师介绍:鱼长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设计意图:通过碰触让学生亲身体验鱼的反应,从而引出问题,鱼是怎么游泳的。让学生自我发现鱼是靠鳍游泳,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自我发现的能力,做到让学生发现,让学生说,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3、看一看,观察鱼的呼吸
(1)提问:你们刚刚还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预设: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在呼吸。
(2)提问:那鱼的喝进去的水去哪里了呢?鱼是怎么呼吸的?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记录单上。
(3)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观看视频。
(4)学生汇报。
预设:鱼嘴在动的同时,鳃也在一开一合,鱼吸走水中的空气后,把水从鳃排出去。
(5)教师总结:鱼是靠鳃呼吸。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到自己的答案,然后播放视频,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从而引发思考,从实践中累计科学猜测的经验。)
三、谈谈收获,总结鱼
1.提问: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提问:说说鱼在水中是靠什么运动、靠什么呼吸的。
【板书设计】
(
q
í

)观察鱼 (
s
ā
i

)
【教学反思】
《观察鱼》一课,主要以观察的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鱼的结构。但如何让学生都能观察到鱼的各个结构呢?本课做了三个活动,分别是画一画,碰一碰,看一看。以下是我对本课的理解。
一、紧扣学情,以学定教。学生日常有接触到鱼,对鱼有一定的知识框架,上课时学生对鱼的各方面也说得头头是道,可是问道“鱼是怎么呼吸的?”,学生就有些难回答了,可见学生日常对鱼的认识不是特别的全面。依照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三次观察鱼,先观察外表,然后观察运动,最后观察呼吸。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的主要用到观察的方法,锻炼学生观察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为二年级科学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
二、把握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对于课堂上的鱼是兴奋的,是好奇的,同样也是好动的。如何控制学生雀跃的心情,让他们投入到有秩序的课堂中来呢?答案在有目的的活动。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让他们可以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后让他们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后的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为学生的丰收而喝彩。
科学的学习是永无止尽的,事情一步一步做好,任务一步一步完成,快乐也是一份一份积攒。
注:下页附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活动一:画一画
活动二:碰一碰
用吸管碰一碰鱼的反应:
活动三:看一看
你觉得鱼是怎么呼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