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6课《藤野先生》(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6课《藤野先生》(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1: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藤野先生》课时练
一、基础精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解剖(  )  高耸(  )   油光可鉴(  )    不逊(  )
匿(  )名  喝(  )采   抑扬顿挫(  )  和蔼(  )
诘(  )责  深恶(  )痛疾 fēi(  )红   yì(  )站
落dì(  )  托cí(  )   教huì(  ) yǎo(  )无消息
2.下列加点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B.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D.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________,给我________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________,不倦的________……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A.鼓舞  感激  希望  教导 
B.感激  鼓舞  期望  教诲
C.感谢  鼓励  教诲  希望  
D.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4.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选自《呐喊·自序》)
联系《藤野先生》的相关内容,概括出“那一回”的事件,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那一回”之后,作者的认识发生改变的缘由。
5.请结合“助读卡片”,说说上面画线句子中的关联词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
助读卡片
关联词对文本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关联词可以使散碎的语句连接起来,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无形的情感,在整个句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关联词,引领学生品味、感悟文本内容,可以使学生发现隐藏在这些关联词背后的深意,进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透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6.今年要举办“鲁迅文化旅游年”活动,在绍兴火车站,外地游客李先生向身为志愿者的你问路,请你结合下图,告诉他坐公交到达鲁迅纪念馆的具体路线。(只写正文,不超过90字)
二、现代文阅读欣赏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叫“荒漠”,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的时代。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一大片芦苇荡里。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
②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④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千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⑤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⑥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本,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⑦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⑧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⑨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品质的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⑩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7.文章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8.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结合语境,品析“砸”字的表达效果。)
(2)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9.文章第④段和第⑧段结尾的画横线处,两次写道“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和“助读卡片”,回答问题。
【链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上面的链接文字也适用于曹文轩《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中的语文老师吗?请联系该文内容和作者的成就,简述你的理解。
助读卡片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曹文轩曾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和“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并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同时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三、文言文课外拓展
【甲】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
(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乙】己卯上元⑤,予在儋州⑥,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⑦杂揉,屠沽⑧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⑨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⑩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⑤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⑥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⑦民:指汉族。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⑧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⑨再:同“在”。 ⑩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1.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元 祐 中 锁 试 礼 部 每 来 见 过 案 上 纸 不 择 精 粗 书 遍 乃 已。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辞谢而就卧(    )  (2)虽谑弄皆有义味(    )
(3)予欣然从之 (    )  (4)孰为得失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2)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14.【甲】【乙】两篇文言文都写苏轼,字里行间都有表现苏轼洒脱达观的品性。请结合下面的句子,加以分析。
【甲】文: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
【乙】文: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参考答案
1.pōu sǒng jiàn xùn nì hè cuò ǎi jié wù 绯 驿 第 辞 诲 杳 
2.A 
3.D 
4.“那一回”指在医学课上看幻灯片的经历。 在那次事件里,中国人表现出的麻木与漠然深深地刺痛了作者,使作者认识到对于愚弱的中国国民来说,思想的医治远比身体的医治更为重要和紧迫。 
5.“凡是”“即使”“也”,这几个关联词的运用,突出了鲁迅对国民精神愚弱的哀叹和批判,从而表达他弃医从文的坚定决心。 
6.示例:你从这里(或:火车站)向南步行到公交站,乘坐公交车,依次经过水联大厦、电力大厦、华丰大厦、红太阳写字楼四个站点,之后就会到达终点站。下车向西步行,一会儿就能到达鲁迅纪念馆。 
7.第一件:老师在第一堂语文课上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第二件:老师在一次作文课上狠狠地批评了“我”的作文,课后又耐心教导“我”,让“我”不断进步。
8.(1)“砸”是指用沉重的东西对准物体撞击,文中是指“我”把石子、瓦片狠狠地扔到水面上的意思,传神地刻画出了“我”因作文被老师否定后的愤怒、痛苦之情,为后文“我”去踢门找老师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2)这是环境描写。句子描绘了当时明月当空、月色如水的优美景色,渲染了“我”得到老师指点后的豁然开朗的心情。 
9.第④段结尾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语文老师独特而生动的教学方式的赞叹(或:赞美、叹服、佩服)。第⑧段结尾的这句话是表达对语文老师的感激之情。语文老师借给“我”讲作文的时机,给予“我”做人做事方面的引导,对此“我”深表感激。 
10.链接文字适用于“我的语文老师”。当“我”心里浮躁,作文风格出现问题、偏差时,是语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使“我”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成长为著名作家,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假如没有语文,没有语文老师,那“我”的人生之路将不会这般美好。 
11.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 
12.(1)推辞 (2)即使 (3)跟从 (4)哪一个 
13.(1)(他都)神情严肃地责问他,有时最终也不给一个字。 (2)苏过问我为什么笑,(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 
14.【甲】文中苏东坡为人率真,酒量不行也要喝醉,酒醒后写的字潇洒飘逸,足见其率真洒脱的一面。【乙】文中苏轼出游回来后放下拐杖,悠然自得地自笑,在笑中聊以自慰,这也体现了他乐观的品性。
【甲文参考译文】苏东坡(平时)非常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作品,但却不可以乞求(他)。(凡是)有(向他)乞求书法作品的人,(他都)神情严肃地责问他,有时最终也不给一个字。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主考官,每次来见到几案上有纸,就不选择好坏,写尽(上面的纸)才停止。(他)天性爱酒,然而喝不到四五龠就已经烂醉如泥了,不推辞拒绝就倒头大睡,鼾声如雷,不久后醒来,(所写的字)下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都非常有意味,真(像是)神仙一类的人,这哪里是当世的书法创作者能与(他)争高下的呢?
【乙文参考译文】己卯年上元,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很高兴地跟从他们。(我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做生意的人井然有序。(我)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已经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去(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