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课时练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曦(xī)月 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zhàng)
B. 襄(xiāng)陵 隐天蔽(bì)日 沿溯(shuó)阻绝
C. 属(shǔ)引 林寒涧(jiàn)肃 飞漱(shù)其间
D. 绝巘(yǎn) 素湍(duān)绿潭 朝(zhāo)发白帝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略微没有) 绝巘多生怪柏(山峰)
B. 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不以疾也(疾病)
C. 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属引凄异(连接)
D. 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或王命急宣(或者)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
A.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 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 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以调素琴
6.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三峡七百里
C.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填空题(共3题;共19分)
7.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③良多趣味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8.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
③绝谳多生怪柏________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
9.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所写景物的特点。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
③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
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39分)
10.阅读《三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虽乘奔御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翻译下面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出秀美的景象。
D.文中“或王命急……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潮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此石经始禹凿① , 河中漱广② , 夹岸崇深③ , 倾崖返捍④ , 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 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崩浪万寻⑥ , 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 , 鼓若山腾⑧ , 浚波⑨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孟门山》)
【注】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ù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流驶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哀转久绝________
③河中漱广________
④窥深悸魄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3)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沿溯阻绝________
②飞漱其间________
③晴初霜旦________
④属引凄异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文中画线句【A】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A 4.C 5.B 6.C
二、填空题
7.①正 ②亭子 ③到了④表示另提一事⑤甚,很⑥好
8.真、实在;通“缺”,中断;极高的;山峰;顺流而下;逆流而上;飞奔的马;快;几;消失;从、在。
9.连绵;高大;凶险;凄凉
三、文言文阅读
10.(1)B
(2)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
(3)D
(4)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猿声之哀,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11.(1)同“缺”,空隙、缺口;消失;冲击,冲荡;看,望
(2)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②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雾一样飘在空中。
(3)【甲】文:①“白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①“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②“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4)①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②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12. (1)顺流而下;冲荡;早晨;延长
(2)①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②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3)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