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藤野先生》同步达标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藤野先生》同步达标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2:1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藤野先生同步达标测试
一、积累运用(共45分)
1.(本题6分)“我”在日本上学时,观看的影片都是( )时的。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日俄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侵华战争
2.(本题6分)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3.(本题6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鲁迅——现代
B.《三峡》——郦道元——唐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D.《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4.(本题6分)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疾(厌恶) 不逊(谦虚)
B.杳无消息(远得看不见踪影) 匿名(隐藏)
C.油光可鉴(照) 好意难却(推辞)
D.抑扬顿挫(停顿转折) 瞥见(斜着眼看)
5.(本题6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瞥见(piē) 不逊(xùn) 下咽(yàn)
B.诘责(jié) 畸形(qí) 匿名(nì)
C.绯红(fēi) 解剖(pōu) 喝彩(hè)
D.顿挫(cuò) 厌恶(wù) 驿站(yì)
6.(本题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jì( )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
油光可鉴( ) 发jì( )
(2)“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一词你怎样理解,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这种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共15分)
7.(本题15分)“教师节”前夕,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歌颂教师的诗词或对联有很多,请你任举一例,写在下面。
(2)同学们制作卡片送给老师,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3)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一个学生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 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本题13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片段二】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节选自朱德《我的母亲》)
8.(6分)请结合节选内容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两篇文章各自的语言风格。
9.(7分)以上两个节选片段主要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它们在原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本题27分)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来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0.(5分)请简要概括导致“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两件事。
11.(5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6分)既然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为什么“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13.(6分)“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4.(5分)“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当时身为弱国国民的鲁迅先生靠实力靠诚信维护了尊严,“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写出两条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2.C3.B4.D5.B6. (1)jiàn 髻 (2)标致多用来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这里是反语的用法,就是说反话,用来讽刺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反语示例: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审题出了问题,老师爱说,你多“厉害”呀,厉害一词就是反语的用法。7. (1)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示例:您不是设计师 却美化着我们人生的蓝图
(3)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丁”,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师”。8.片段一的句子讲的是每当“我”想偷懒时,看到藤野先生的画像后,又拿起笔继续写作。从中可以体会到《藤野先生》的语言精练准确,同时耐人寻味,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复杂深沉的心境。片段二的句子讲的是朱德要尽忠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让他们过上快乐的生活,以此报答母亲。从中可以体会到《回忆我的母亲》的语言质朴、简洁,表达了真挚的感情。(意近即可) 9.叙述和议论。叙述有利于再现作者的回忆,议论有利于表达作者对人物的真挚情感。片段一是《藤野先生》的节选部分,主要叙述了“我”离开藤野先生,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赞美和怀念之情。片段二是《回忆我的母亲》的节选部分,突出了母亲勤劳的品质,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感激和祝福。(意近即可)
10.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11.议论;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12.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伤害。 13.反问,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极其沉痛和愤慨的情感。 14.示例一: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示例二: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