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05:1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问题探讨】
手指被刺扎,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反应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上肢的肌肉,肌肉的协同收缩与舒张,使手缩回,同时,脊髓会将信号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带刺的“月季”
2.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呢?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呢?
【问题探讨】
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2.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呢?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呢?
带刺的“月季”
感受外界刺激
该过程描述的是一个缩手反射
带刺的“月季”
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以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内环境稳态。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信号
传出信号
作出规律性应答
【思考】
你知道这些例子哪些和缩手反射一样都属于反射吗?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含羞草收缩
草履虫捕食
反射的概念是什么?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在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 。
中枢神经系统
规律性应答
脑和脊髓
低等生物和植物无中枢神经系统,无反射,而是应激性
2.反射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反射的
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又是怎样?
反射和反射弧
【实质】:
【分析】:
感受外界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信号
传出信号
作出规律性应答
感受器
结构:感觉神经元突起末梢的特殊结构
功能:将内外刺激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感受器
结构:感觉神经元
功能: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
传入神经
感受器
说明∶神经节是指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神经中枢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结构。
感受器
结构:调节某一生理功能的细胞群
功能: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与处理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如脊髓的某些反射、脑干的呼吸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等)
感受器
结构:运动神经元
功能:将兴奋由神经中
枢传至效应器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结构: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功能:对内外刺激做出相应的应答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和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产生反应
刺激
结构:感觉神经元突起末梢的特殊结构
功能:将内外刺激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
结构:感觉神经元
功能: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
结构:调节某一生理功能的细胞群
功能: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与处理
结构:运动神经元
功能: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结构: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功能:对内外刺激做出相应的应答
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
反射和反射弧
4.反射弧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注: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判断出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
反射和反射弧
思考 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讨论: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 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仔细观察下列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反射和反射弧
①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不能。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②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组成的?
都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
③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例如,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思考 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反射和反射弧
(1)完整的反射弧;
反射弧不完整,如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不构成反射。故产生反应≠反射
(2)适宜的刺激;
包括适宜的强度和时间等
(3)具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
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
5.反射形成具备的条件
反射和反射弧
【思考1】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吗?
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控,若大脑皮层有意识的控制,即使反射弧完整且刺激适当,某些反射也无法完成,例如大脑皮层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反射等。
【思考2】一个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一定在同一个组织或器官吗?
不一定,例如缩手反射感受器在手指的皮肤处,而效应器则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骨骼肌;
反射和反射弧
【思考3】问:感觉的形成属于反射吗 有感觉不能动和能动无感觉是什么原因
传入神经
手指被刺扎
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手迅速缩回
神经中枢(脊髓)
上行传导束
下行传导束
大脑皮层(感觉中枢)
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高位截瘫。
痛觉的产生:
感受器(皮肤)→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6.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生来就有
1.非条件反射
:与生俱来的,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特点:先天性、终身性,不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有限。
举例:吃梅止渴、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
婴儿的吮乳、金鸡报晓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所有的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吗?我们来测试下。
听到这个声音你想到什么?是不是这个画面?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
2.条件反射
特点:后天性、可建立、可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举例: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杯弓蛇影、画饼充饥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思考4】“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梅止渴是非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谈梅止渴是条件反射,且有语言中枢参与,是人特有的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1.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2.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
3.每次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
4. 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3.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结果结论:
狗一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当铃声(条件性刺激)与食物(非条件性刺激)配对时,动物能学会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然后,动物只听到铃声就会垂涎三尺(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食物
铃声
铃声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思考5】狗和铃声之间建立起了条件反射,如果多次给予铃声,却不给食物,狗一听到铃声,还会分泌唾液吗 (科学思维)
【思考6】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思考7】条件反射建立之后需要怎样才能维持下去
【思考8】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怎样变化
【思考9】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吗 分析原因。
提示:
(5)条件反射需要强化,如果多次给予铃声却不给食物,狗一听到铃声,也不会分泌唾液。
(6)上述事例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7)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8)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9)不是。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铃声的出现不再预示着食物的到来。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基础)
学习
训练
①条件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而建立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
训练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 ________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非条件刺激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消退
维持
非条件刺 激的强化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4.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5.条件反射的消退
(1)消退原因
如果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以至最终____________,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逐渐减弱
完全不出现
(2)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
(3)条件反射消退的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______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_______把原先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中枢
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新的联系
新的学习
大脑皮层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6.条件反射的建立对个作的生存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②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③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如何形成
刺激类型
是否会消退
消退原因、机理和实质
神经中枢
数量
举例
联系 与生俱来(遗传)
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
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结合非条件刺激
永久性、固定性,不会消退
暂时、可变的,反射易消退,需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来维持
原因: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机理: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实质: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
脊髓、下丘脑
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有限
几乎是无限的
排尿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听见铃声走进教室等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将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3.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4.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