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白杨礼赞》课时练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bì,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bó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泌( ) 腐蚀( )
绝bì( ) bó( )斗
(2)“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 ( )
A.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
B.约定时日
C.盼望,希望
D.一周年,一整月
(3)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进行综合探究。
材料一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啰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
(选自歌曲《小白杨》)
材料二 白杨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我刚到阿克苏的时候,曾经育种过白杨树苗。育种白杨树苗,不要种子,只要从已长成的白杨树上劈下树枝,砍成一二十厘米长的木段,密密麻麻地插在地里,浇一次水,过不多久,就能生根发芽,长出新叶,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选自黄也《边疆卫士》)
(1)结合上述两则材料,思考人们为什么经常把白杨树当作歌咏的对象。
(2)请你为白杨树撰写一段赞美词,注意语言要生动。
(3)根据课文对白杨树的描写,将下面一首诗补写完整。
题白杨图
茅 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 。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 世上最温暖的花
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暖着大地和农人的心。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姣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
[乙] 棉花!棉花!
①什么样的词,无论如何也没法大声念出来
②是棉花。
③你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地说出来——棉花!棉花!
……
④母亲和几位阿姨各占据被子的一边,专心致志地忙活着,银针闪烁,长线飘飘,她们看上去强壮、结实、胯骨宽大,头发和乳房却日渐干枯荒芜,这是无尽的生育和劳累所致。缝被子时,她们把身子低伏下去低伏下去,像对棉花表达虔诚的敬意,又像满心满怀去拥抱棉花。她们圆润、臃肿,铅华褪尽,是另一种棉花。
⑤人们热情歌颂这世界的山川河流、名花异草,高声赞美这个世界的飞扬、伟岸和多姿多彩,可有谁会注意到它的底座——棉花 正是棉花给予这世界广大的慈悲、安宁和贴心贴肺的温暖,但没有人会常常想起它,偶尔一次在逆境的寒风中裹紧棉袄拥一拥被子想起了棉花,也没法大声赞美放歌抒情,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说出来——棉花!棉花!
3.甲文文题《世上最温暖的花》有何含义 乙文文题为什么连用了两个感叹号 (3分)
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甲文第④段中加点词语“有了着落”含义的理解。(2分)
5.甲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做赏析。(3分)
6.虽然乙文中间删减了几个段落,但仍能看出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请具体说明。(2分)
7.作为抒情散文,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请说说两文中的“棉花”分别象征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mì shí 壁 搏
(2)B
(3)拟人 比喻
(4)没有什么(别的)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2.(1)因为白杨树生命力顽强,能给人以启发。
(2)略。(3)枝枝争上游
3.棉花“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有热度,能驱走寒冷;棉花也带有暖暖的母爱。
连用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棉花热烈的赞美之情。
4.“有了着落”是指母亲在冬天来临之前,已经为孩子准备好了棉被与棉衣,不再担心孩子受冻,心里踏实了。
5.示例一: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棉桃吐蕊”比作“云掉进棉花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桃吐蕊的盛大场景和棉花的洁白、柔软,表达了作者对棉花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人格化,赋予云以人的行为“不小心走失”,表达了作者对棉花(云)的喜爱之情。
6.乙文开头说:“你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地说出来——棉花!棉花!”结尾又说:“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说出来——棉花!棉花!”照应开头,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7.甲文中的“棉花”象征母爱;乙文中的“棉花”象征母亲和几位阿姨(或“为无尽的生育和劳累奉献一生的伟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