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9 14: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读题目识作者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读题目识作者
谢中书
谢徵 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谢朓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陶隐居集》
谢览 王京州据明代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谢朏 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书信可以叙事、写景、抒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读文章 赏山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析写法 悟情感

读题目识作者
本文从哪些角度描写山川之美?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读题目识作者
景物描写的角度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
感官多角度描写
单点描写与全面描写
虚实角度
时空角度
主客观角度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动静结合
仰视俯视
声色结合
灵动美好
读题目识作者
文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山水美景的热爱
能够欣赏山水美景的自得之情
世人不能欣赏山水的遗憾
陶弘景
南朝士族出身。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后辞去朝廷食禄,隐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开道教茅山宗。
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坚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询,平时书信往来频繁,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整理道教经书。撰成《真灵位业图》,排列了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众真在内的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
整理《神农本草经》,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记载有药物七百余种。
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清真。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等。
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
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
陶弘景
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许多文人归隐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的解脱与寄托。
陶弘景远离世俗,隐居山中。在和朋友们的书信中,经常描山画水,表明心之所向,也因此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答谢中书书》正是一篇这样的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正字音 读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理文义 析全文

关于承天寺夜游
时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相与步于中庭。
起因
经过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结果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关于承天寺夜游
所见
所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景色有何特点?
这感受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品词语 悟情感

为什么是承天寺?
湖北黄冈县城南的承天寺。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苏轼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张怀民,字梦得,一字偓佺。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
为什么是张怀民?
张怀民曾筑亭於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谓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沉湎于迁谪之事。公务之暇,张怀民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为什么是夜游?
月色入户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户:门。
深夜难眠
为什么是闲人?
团练副使是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为从八品。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俸禄和权利都极小的,几乎无任何实权。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满四年
看得见空灵美景,内心澄澈旷达之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想做就做,率真随性之人。
仕途波折,怀才不遇的失意之人。
风雨之后,笑看风景的自得之人。
他曾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初到黄州
也曾经
寒食雨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元丰五年
但总是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这是一个乐观旷达、热爱生活之人。
随堂检测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山川之美,古来
共谈 
《答谢中书书》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种景
物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
的气象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出
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
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文章描写月光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语句是(主旨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
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
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