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导学案 (原卷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导学案 (原卷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08 23:15: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反射活动,理解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建立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部分与整体相联系的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巴甫洛夫经典实验,能够归纳和概括出条件反射的特点和建立过程,可以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3.能够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4.能够根据神经反射的原理和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理解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和条件反射的适应意义,应用其原理提高学习效率、调节情绪,享受健康生活。
【课前学习】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和结构基础
反射是指在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________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反射弧的结构和完成反射的条件
反射弧通常是由________、传入神经、神经中枢、________和效应器。其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________等。反射活动需要经过__________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3.兴奋的概念和传导部位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_________状态的过程。兴奋的传导部位为反射弧和__________等中枢神经系统。
二、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概念及关系
_________是指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________是指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_______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2.条件发射消退的含义与实质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_________,否则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________,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3.条件反射的意义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___________。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参考答案:一1.中枢神经系统 反射 反射弧 2.感受器 传出神经 肌肉或腺体 完整的反射弧 3.显著活跃 脑与脊髓
二、1.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2.强化 消退 学习过程 大脑皮层 3.必不可少的 适应性
【课上学习】
活动一:分析“手被烫后迅速缩回”、“看到飞来的篮球不自觉的闭眼”,以及“洋葱刺激眼睛流泪“的这三个生活实例,思考: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完成上述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活动二: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活动三:实例分析: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七岁以下的儿童。该病毒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1.某“脊灰”患者体检无膝跳反射,其膝跳反射反射弧的哪一个环节可能受到了损伤?
2.若针刺“脊灰”患者下肢,患者是否还能产生感觉?
活动四:分析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分析:思考:
1.食物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是否属于反射活动?铃声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是否属于反射活动?这两种反射活动有何不同?
2. 巴甫洛夫在训练过程中,是如何将铃声刺激和食物刺激联系起来的?
3.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否是永久的?若不是永久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消退?
活动五: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可以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
B. 含羞草的叶片在感受到外界刺激后合拢,属于一种反射活动
C. 刺激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脊蛙后肢收缩,这属于屈腿反射
D.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可以完成
B. 反射弧是由神经元组成的
C. 只要反射弧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D. 看见梅子和听见梅子一词后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
3.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结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兴奋
B.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C. 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D. 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也可以发生
4.下列关于巴甫洛夫经典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狗被喂食时分泌唾液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B.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一种条件反射
C. 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D.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时,铃声是非条件刺激
5.反射活动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B. 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
C. 条件反射的消退就是条件反射的丧失
D.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
6.海洋馆中的海豚表演是最吸引游客的节目,海豚表演节目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列与反射和反射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弧不完整也可以完成整个反射活动
C.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7.下面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破坏脊髓只破坏了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体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
8.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9.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参加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过程,前者是非条件反射,后者是条件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形成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但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的模式图,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图表示的完整的神经结构叫做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如果已知图中[ 1 ] 表示感受器,请写出图中其他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
[ 2 ]      、 [ 3 ]       、[ 4 ]      、 [ 5 ]      。如果题目中未给出[ 1 ]是感受器,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 1 ]所代表的结构呢?

(3)当我们的手不小心碰到火或者是尖锐的东西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
(4)体检采血时我们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        ,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       反射。
答案:
1.B 神经系统可以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A正确;含羞草的叶片在感受到外界刺激后会合拢,属于应激,不属于反射,B错误;刺激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脊蛙后肢收缩,这不属于屈腿反射,反射弧不完整,C正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正确。
2.D 反射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才能进行,一个反射弧至少要有2个神经元,A错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错误;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C错误;看见和听见都属于条件,不是食物的直接刺激,故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
3.D 反射活动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才能进行,D错误。
4.D 在巴甫洛夫经典实验,食物是直接刺激(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条件刺激,D错误
5.C 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强化过程就能形成。而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建立的。需要强化过程才能形成。强化是指非条件刺激和中性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重合后,中性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的过程,A、B正确;条件反射的消退并不是条件反射的丧失,而是从原先引起兴奋(有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转化成为引起抑制(无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C错误;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正确。
6.A 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A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活动不属于反射,B错误;反射活动的完成除了要有完整的反射弧,还要有一定强度的刺激,C错误;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
7.B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所以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由图可知,传入神经和中间神经元以及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在脊髓中构成突触,所以破坏脊髓不一定只破坏了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体,也可能是破坏了中间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或突触等结构,B错误;结构②为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是单向传递,C正确;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则兴奋不能通过③传到效应器,故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D正确。
8.D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A正确;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B正确;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C正确;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可以由脊髓来控制完成,D错误。
9.【答案】D
【解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相关中枢在大脑皮层,故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有关,A错误;味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形成条件反射,是通过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产生的,C错误;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可以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D正确。
10.(1)反射弧 神经元 (2)[2]传入神经 [3]脊髓 [4]传出神经 [5]效应器 有神经节的是感觉神经,从脊髓背侧传入的是感觉神经,轴突与中间神经元相连的是感觉神经,与感觉神经相连的是感受器。
(3)1→2→3→4→5 非条件反射
(4)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反射活动,理解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建立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部分与整体相联系的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巴甫洛夫经典实验,能够归纳和概括出条件反射的特点和建立过程,可以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3.能够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4.能够根据神经反射的原理和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理解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和条件反射的适应意义,应用其原理提高学习效率、调节情绪,享受健康生活。
【课前学习】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和结构基础
反射是指在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________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反射弧的结构和完成反射的条件
反射弧通常是由________、传入神经、神经中枢、________和效应器。其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________等。反射活动需要经过__________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3.兴奋的概念和传导部位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_________状态的过程。兴奋的传导部位为反射弧和__________等中枢神经系统。
二、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概念及关系
_________是指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________是指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_______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2.条件发射消退的含义与实质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_________,否则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________,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3.条件反射的意义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___________。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课上学习】
活动一:分析“手被烫后迅速缩回”、“看到飞来的篮球不自觉的闭眼”,以及“洋葱刺激眼睛流泪“的这三个生活实例,思考: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完成上述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活动二: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活动三:实例分析: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七岁以下的儿童。该病毒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1.某“脊灰”患者体检无膝跳反射,其膝跳反射反射弧的哪一个环节可能受到了损伤?
2.若针刺“脊灰”患者下肢,患者是否还能产生感觉?
活动四:分析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分析:思考:
1.食物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是否属于反射活动?铃声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是否属于反射活动?这两种反射活动有何不同?
2. 巴甫洛夫在训练过程中,是如何将铃声刺激和食物刺激联系起来的?
3.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否是永久的?若不是永久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消退?
活动五: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可以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
B. 含羞草的叶片在感受到外界刺激后合拢,属于一种反射活动
C. 刺激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脊蛙后肢收缩,这属于屈腿反射
D.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可以完成
B. 反射弧是由神经元组成的
C. 只要反射弧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D. 看见梅子和听见梅子一词后分泌唾液都属于条件反射
3.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结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兴奋
B.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C. 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D. 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也可以发生
4.下列关于巴甫洛夫经典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狗被喂食时分泌唾液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B.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一种条件反射
C. 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D.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时,铃声是非条件刺激
5.反射活动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B. 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
C. 条件反射的消退就是条件反射的丧失
D.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
6.海洋馆中的海豚表演是最吸引游客的节目,海豚表演节目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列与反射和反射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反射弧不完整也可以完成整个反射活动
C.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7.下面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破坏脊髓只破坏了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体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
8.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9.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参加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过程,前者是非条件反射,后者是条件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形成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但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的模式图,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图表示的完整的神经结构叫做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如果已知图中[ 1 ] 表示感受器,请写出图中其他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
[ 2 ]      、 [ 3 ]       、[ 4 ]      、 [ 5 ]      。如果题目中未给出[ 1 ]是感受器,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 1 ]所代表的结构呢?

(3)当我们的手不小心碰到火或者是尖锐的东西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
(4)体检采血时我们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        ,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       反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