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认识生命现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测试)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认识生命现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1 06: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你认为下图所示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B. C. D.
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的地球呈蓝色、绿色和白色,其中蓝色的部分属于生物圈的( )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水圈 D. 大气圈和岩石圈
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下列主要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是( )
A. 查找关于绿孔雀在我国分布情况的资料 B. 调查七年级同学近视眼的发生情况
C. 珍妮古道尔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为 D.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夏天到了,晓明观察到池塘里鲫鱼的呼吸频率发生了变化,他探究了鲫鱼在不同温度水中的呼吸情况,记录数据如图所示。下列与探究无关的问题是( )
A. 温度对鲫鱼的呼吸有影响吗
B. 鲫鱼的呼吸频率与水温有关系吗
C. 鲫鱼对不同的水温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吗
D. 鲫鱼的呼吸频率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吗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所示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
A. 观察 B. 实验 C. 提出问题 D. 作出假设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科学观察可以借助仪器和工具,需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
B. 调查范围很大时,可以选取一部分对象作为调查样本,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C. 探究实验过程中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D. 设计对照实验时,所有组别的所有条件都需要完全相同
某校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到大梅沙调查,发现海边生活着石莼、裙带菜、小鱼、牡蛎、蛤蜊等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 都能排出体内废物
C.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都能生长和繁殖
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的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 )
生物的特征 实例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A. A B. B C. C D. D
下列关于地球、生物圈与栖息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分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三部分
B. 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C. 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D. 孔雀与野大豆、丹顶鹤的栖息地类型相同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 实验中有两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符合实验探究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是不科学的
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实验的变量不单一
D.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应选用高倍物镜
B. 降低视野亮度应用反光镜的凹面
C. 当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时,物像向左方移动
D. 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50倍
图乙是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想将图乙视野中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B. 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 目镜不变,将物镜换成40 D. 换镜头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 视野变亮
B. 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被观察物体的倒像
C. 对光时,不能将直射阳光作为光源
D. 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酒精灯是重要的生物学实验器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酒精灯被碰倒后,如果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燃烧,那么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在点燃多个酒精灯时,能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其他的酒精灯
C. 酒精灯不用时,要用灯帽将酒精灯盖好
D. 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只能用灯帽盖灭
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
C. 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 D.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请据图,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文字。
(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除此以外,小麦要正常生长还必须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2)图乙是猎豹追捕羚羊。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________作出反应。
(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能进行________。
(4)图丁是人出汗。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
(5)除_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如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
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 和 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 使物像更清晰。
(4) 现有一台显微镜, 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
(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 上。
(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面镜对着光源。
(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某实验中学环保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5号电池比7号电池较大些。
(二)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如下表。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棵 30棵
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请你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作出的假设是 ,实验变量是 。为探究这同一问题还可以选择 进行对照实验。
(2)B、E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 。满江红在水中的这一作用充分体现了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三)实验反思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四、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月宫一号”是世界上首个四生物链环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空间生命科学与生命保障技术中心主持修建。“月宫一号”将为人类移居月球做准备, 密闭的“月宫一号”中会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 可满足实验人员的全部气体、水和食物的需要。该研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 密闭实验持续了105天, 使我国此项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1)“月宫一号”之所以可称为“微型生物圈”,是因为它具备了构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即它包含了 圈、 圈和 圈。
(2)“月宫一号”与生物圈一样,能为大多数生物的生活提供哪些基本条件 。
(3)实验人员在“月宫一号”内仅仅生活了105天,说明了 仍然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1)营养;水和无机盐
(2)刺激
(3)呼吸
(4)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病毒
18.【答案】 (1) (2)低倍 (3)遮光器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4)600 左下方 (5)物镜 (6) 凹 (7)d
19.【答案】(1)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 废电池会污染水质(或废电池不会污染水质) 废电池的有无 A与C
(2)满江红 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 生物能影响环境
(3)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

20.【答案】 (1)大气 水 岩石(顺序颠倒也可) (2)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3)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