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 认识生命现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 认识生命现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1 06: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桃树由小长大 B. 蜘蛛结网捕食 C. 母猪产下小猪 D. 海浪拍打堤岸
“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 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在火神山医院内,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为病人送餐、送水等工作中,这样避免了因接触而传染疾病。下列能说明机器人不是生物的是( )
A. 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 能来回自由行走
C. 能够与人交流 D. 能解决人类的多种问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法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A. B.
C. D.
小刚使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存在。于是他移动玻片标本,污点没有动;换用干净的目镜后,污点仍然存在。据此判断此污点最可能在( )
A. 玻片标本上 B. 目镜上 C. 物镜上 D. 材料上
下列对生物学实验工具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用滴瓶盛放染液 B. 用载玻片盖住标本
C. 用纱布擦显微镜镜头 D. 用解剖刀削铅笔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B. 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就是生物圈
C. 生物圈是指生物的栖息地
D.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
下列有关生物栖息地的叙述,前一项是生物名称,后一项是其栖息地,其中错误的是(  )
A. 骆驼--沙漠 B. 企鹅--北极冰原 C. 大熊猫--高山竹林 D. 鲫鱼--淡水湖泊
在实验设计中, 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A. 25℃和0℃ B. 有空气和无空气 C. 温度和水分 D. 有光和无光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法
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 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
B. 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物像被放大50倍
C.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D. 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少
下列叙述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 祖孙三代都是大学生 B. 父子都是双眼皮
C. 母亲有耳垂,女儿无耳垂 D. 牛羊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
某同学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甲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乙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A. 两组的水质应相同 B. 两组的水量应不同
C. 两组的水温应相同 D. 两组的蛙卵数应不同
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
A. 夜间,发现流星划过天空
B. 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并作记录
C. 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放的过程
D. 用录音机记录各种鸟的叫声,并对其叫声加以分析
如图所示: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 B. C. D.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正确的顺序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
(6)夏天,猫有换毛的现象,这是生物 环境的表现。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物镜是 ,目镜是 。
(2)当A和C配合使用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数目 ,体积 。
(3)当B和D搭配使用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数目 ,体积 。
(4)E是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半个物像的位置,若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则必须向 移动玻片标本。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空气的有无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生长发育
繁殖
遗传
变异
应激性
适应

19.【答案】(1)C、D A、B (2)多 小
(3)少 大 (4)左上方

20.【答案】 (1)A 细菌
(2)B A瓶高温灭菌,B瓶不做处理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