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我们来做“热气球”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认识空气受热后会变轻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
科学思维:能基于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合理分析并解释“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及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探究实践:在放飞“热气球”活动中,能运用画图、书写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并发展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变冷后又会下降。
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材料一份;3.多个塑料袋备用。
学生:1.为每组准备塑料袋1个,蜡烛1支,塑料筒(或纸筒)1个,点火器1个;2.学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出示热气球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在很多旅游景点都有提供游客乘坐热气球的服务,有没有同学乘坐过热气球?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让热气球升上去的吗?
(预设:热气球是通过加热升上去的。)
2.出示人们加热使热气球上升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并思考,人们到底是对什么进行加热?
(预设:里面的空气。)
谈话: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热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了哪些变化,热气球又是怎么升上去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模拟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我们来做热气球)
【设计意图】通过热气球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了解学生前概念。再通过出示热气球升空前的加热照片,使本堂课研究的中心从热气球本身聚焦到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引发学生思考:空气加热后的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
二、模拟“热气球”升空的活动(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微视频,塑料袋,蜡烛,塑料筒,点火器,活动记录单。
1.讨论注意事项
(1)出示塑料袋,提问:这个大塑料袋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课堂上的“热气球”。当然,只有这个塑料袋没法直接让它飞起来,还需要什么?
(预设:加热、蜡烛、火…)
教师出示蜡烛,演示用点火器点燃蜡烛,同时简单介绍点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提问:现在可以直接把塑料袋套上去给里面的空气加热了吗? 教师可边讲边演示。
(预设:不可以,直接套上去塑料袋可能会烧起来,很危险)
讲述:直接将塑料袋里套上去加热是很危险的,塑料袋会直接融化甚至烧起来,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东西将蜡烛与塑料袋隔开一些距离。
(3)出示塑料筒,提问:仔细观察这个塑料筒,你觉得这个塑料筒怎样使用吗?小组同学讨论,试着在记录单上画出塑料筒和塑料袋的位置(画设计图)
(4)展示学生设计图,讨论优劣及分析需要注意的事项。
讨论1:塑料筒有“缺口”的一端朝下,需要进气。
讨论2:塑料袋的边缘不能过低,以免把进气孔堵住。
讨论3:塑料筒上端温度仍然较高,塑料袋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塑料筒上端。
……
(5)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活动步骤:
2.放飞“热气球”,感知变化
(1)谈话:接下来我们不仅要让“热气球”升空,更重要的是研究它是怎样升空的。所以在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观察和记录哪些内容?
(预设:塑料袋膨胀程度的变化;袋子里空气的温度变化……)
(2)播放实验微视频,指导学生放飞“热气球”,并出示操作注意事项。
(3)学生活动:利用蜡烛、塑料筒让“热气球”升空,并完成活动记录单。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和尝试逐步引出材料,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每种材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再通过模拟“热气球”的升空来了解加热后空气的变化。此外“热气球”升空的高度并非本课活动的重点,所以在活动前要强调活动观察和记录的主要内容。
三、实验发现及解释(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回顾活动,分析成败
(1)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得很高,过了比较长的时间才落下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技巧吗?
(2)讨论:也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得没那么高,也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遇到了哪些问题?
2.讨论分析,解释原因
(1)展示学生活动记录单的记录情况,讨论:从加热“热气球”开始到“热气球”降落你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预设:加热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了,手贴在塑料袋外壁,感觉到温度慢慢变热,拎住塑料袋的手,感觉需要的力气越来越小;“热气球”下降时,塑料袋慢慢瘪下去了,用手去摸温度变冷了。)
追问:这些现象能说明“热气球”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加热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了;降落时,“热气球”中的空气在冷却收缩)
(2)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尝试解释“热气球”是怎样升空和下降的吗?
归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空气微粒的变化(机动教学环节)
(1)如果用“○”来表示空气的微粒,你觉得加热后的空气微粒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尝试画出你的想法。
(2)请学生说说想法,不做定论,点出学生的几个矛盾点:
①空气微粒大小的变化(变大变小)
②空气微粒数量的变化(变多表少)
③空气颗粒间隙的变化(变远变近)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查资料。
【设计意图】先通过分析活动的成败,反思活动中做得到位和不足之处。再基于现象,讨论袋子加热后及掉落时的变化,通过袋子的变化分析空气的变化,认识到袋子升空和降落实际是由空气受热膨胀及冷却收缩导致的。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展开机动环节的教学。
五、孔明灯飞行原理及危害的认识(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视频
1.出示孔明灯图片,提问:孔明灯是一种能够长时间自由飞行的飞行灯,我国一些地区有元宵节放飞孔明灯的习俗,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说说孔明灯飞行的原理?
(预设:它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利用热空气膨胀会上升带动孔明灯飞行。)
追问:为什么孔明灯飞行的时间会更长?
(预设:孔明灯的火源与灯一起飞行,可以持续加热。)
2.讲述:不过燃放孔明灯也存在一定隐患,我们来看一则新闻。
播放视频——燃放孔明灯的危害。
提问:现在,你对孔明灯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预设:孔明灯降落的地方可能会引起火灾,所以不能在户外随意放飞孔明灯。)
【设计意图】将我们的“热气球”和孔明灯对比,了解孔明灯的飞行原理,并加深学生对“热气球”原理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展开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态度责任教育。
五、板书设计
6.我们来做“热气球”
加热后 下降时
温度 变热了 变冷了
膨胀程度 膨胀了 收缩了
手拎力度 变小了
解释: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疑难解答】
用蜡烛加热“热气球”时,最易出现蜡烛翻倒、热量不够和热量过足烤破塑料袋等现象,教师该如何避免?
蜡烛、塑料等材料都是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材料,但均有各种不同大小。我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两者之间大小是否合适。①在蜡烛的选择上,建议选择短款细蜡烛加香薰蜡烛结合(如下图),不仅可以避免蜡烛翻到,也可以保证热量充足;②在塑料袋的选择上,建议选大而轻薄的,能保证学生能明显看到袋子的膨胀过程。③在纸筒/塑料筒的选择上,纸筒的裁剪相对方便,但塑料筒能加稳固且耐用。不过,无论纸筒还是塑料筒,直径的大小要足够,避免被蜡烛点燃。④最后在点火器的选择上,建议选择长点火器,学生更有勇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