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答谢中书书》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答谢中书书》 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0 17: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短 文 两 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了解两篇短文作者,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陶弘景
陶 弘 景
陶弘景(452或456~536),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南京人。出身士族,平生好学。10岁时读《神仙传》即有养生之志。南朝宋末曾为诸王侍读,入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归隐茅山。梁武帝萧衍非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咨询朝廷大事,因而有“山中宰相”之称。
陶弘景是上清经道派主要代表,茅山宗的创立者。其思想源于老庄,并杂有儒家观念,主张佛道儒三教合流。在其他方面也颇有成就,善书法,尤精行书,长医药、历算与地理,其所撰《本草经集注》对后世本草影响颇大。博学能文,著述颇多,总计有80余种,主要有《真灵位业图》、《真诰》、《登真隐诀》、《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和《药总诀》等。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品简介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是写景的名篇。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
重要词句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季节)
(消散)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人间的仙境)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1)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
(2)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物?
(4)写了哪些景物?
有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
(5)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明确:不是。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由早到晚。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清林翠竹”,最后分写“晨昏”,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
答谢中书书
总引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四季常景
日夕变景
仰视 高峰入云
俯视 清流见底
平视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抒怀
欲界之仙都
承 天 寺
承天寺
承天寺大雄宝殿
承天寺甬道
承天寺庑廊
陀罗尼经幢(宋)
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
承 天 寺 塔
苏 轼
苏轼(1037-1101),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想。
遂,于是,就。 至,到。
相与,共同,一起。
盖,表推测句首发语词。
但,只。
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翻译下列句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写 景 赏 析(《记承天寺夜游》 )
月景:
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夜游因月而起(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处处扣月;写月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附:承天寺
月色之明
月色之清
月色之浓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饱含作者身世感慨: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赏月的欣喜。
文中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有人生的感慨;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这表现了作者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念。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作者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结尾句看似多余,但仔细品味则又感到文章因此而意味更深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笔。这两句话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当复杂,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这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
本句话是抒怀。略带凄清的月夜美景与作者旷达而幽冷的心境浑然一体,达到完美和谐的至境,令人回味不已。确实做到了文短而意深。
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关于“月亮”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