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9 09:4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分)
1.(本题5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①这样的人不需要考虑何时会露出马脚,自己的内心会一直很踏实。
②同时,因为你人前、人后脸孔合一,别人与你相处,内心也更加踏实。
③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
④一个人内心踏实,想干点正经事就放得开手脚,假以时日,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⑤别人的内心踏实了,自然也就愿意向你交出心来。
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①③④
2.(本题5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B.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C.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大赛前夕,教练员喋喋不休地嘱咐参赛选手赛场上的注意事项。
3.(本题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4.(本题5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和密西西比河是世界四大河流。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
5.(本题5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5分)
(本题15分)阅读以下语段,完成2—5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 ),屏声敛息的一( )。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甲】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乙】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慢条斯理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丙】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 )中( )过来,【丁】“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拥抱了几串白色的气泡,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6.(3分)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而望(qiáo) 刹那(chà) 眼花缭乱 反应
B.翘首而望(qiào) 刹那(shà) 眼花缭乱 反映
C.翘首而望(qiáo) 刹那(chà) 眼花瞭乱 反应
D.翘首而望(qiào) 刹那(shà) 眼花瞭乱 反映
7.(4分)文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屏声敛息 B.疾如流星 C.慢条斯理 D.悄然不惊
8.(4分)将“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一句放入文中,衔接最恰当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9.(4分)文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拥抱了几串白色的气泡。
三、综合性学习(共15分)
10.(本题15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四、现代文阅读(共45分)
(本题15分)胡 记 面 馆
马苏玥
(1)①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
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
(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选自《齐鲁晚报》2017-03-02.有删改)
11.(5分)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12.(3分)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3.(4分)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
14.(3分)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本题30分)匀速奔跑
①我家附近有一所大学,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跑步。
②一天下午下班后,我按照惯例驱车来到学校体育场。这会儿,体育场上的人已有不少。我换上运动装,戴好耳机,听着富有激情的音乐,简单地做了几组热身运动之后,便开始跑了起来。内心随之变得热血澎湃,感觉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下一个马拉松。可是,当我跑到第二圈的时候开始气喘吁吁,脚步也随之慢了下来。我又胖了,我的体力变得比以前更容易透支。
③此时,一个身穿玫红色紧身背心和黑色运动裤的姑娘从我身边擦肩而过,速度不快,但跑得很有节奏。我心想,自己怎么也不能让个姑娘给超了。于是心一横,我紧赶几步,向前冲刺50米,很轻松地把姑娘甩在后面。
④可我有限的体力维持不了快速奔跑,慢慢地,我紧赶的步伐又缓下来,一边双手掐腰喘着粗气,一边半走半跑挪着步子。正当我决定停下来慢走一圈时,红衣姑娘又一次从我身边跑了过去,还是那个速度和节奏。
⑤“超就超吧,哥们先走一走,缓一缓,等下体力恢复了再赶上你……”我心里不屑地盘算着。
⑥接下来,我开始一边走一边观察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有的在一边慢走一边交谈,有的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有的跑得大汗淋漓,有的跑得漫不经心。
⑦跑步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把你的体力、耐力和速度暴露无遗,并将你的性格通过跑步的姿势和面部神态展露给别人。约莫走了两分钟,我觉得自己喘得不再那么痛苦,体力好像恢复一些,决定继续跑。
⑧我不由得寻找那位刚刚超过我的红衣姑娘,心想这会儿我一定要赶上她。往前方扫了一眼,我没看到她。我想她大概已经跑完回去休息了。结果,就在此时,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过。没错,就是那个红衣姑娘,她又一次超过我,还是那个匀速奔跑的节奏。我放弃了追赶红衣姑娘的念头。
⑨我开始寻找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追赶不上红衣姑娘的原因。但最终,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努力,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都追不上。
⑩匀速奔跑的人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然后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掌控自己。
当一个人开始匀速奔跑起来的时候,他是在认真奔跑。当你还在踌躇要不要跑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你甩得遥不可及。
(文/河城子,摘自《知识窗》)
15.(5分)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心情
① 充满信心
首次被超越 ②
再次被超越 ③
最后被超越 放弃
16.(6分)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7.(7分)请解释标题“匀速奔跑”的含义。
18.(6分)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过。
(2)我开始寻找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
19.(6分)文章第⑥段描写了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2.D3.B4.A5.B6.A 7.C 8.D 9.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10.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创新、文明之路。11.承接上文表现胡记面馆口碑好,引出下文对胡记面馆工艺精细的描写;突出了老胡坚守规矩的形象特点;为后文写老胡反对破坏规矩做铺垫。 12.示例:(1)运用一系列动词,详写拉面过程,表现了胡良手艺高超,做面工艺精细。(2)多用短句,简洁明快,表现了胡良动作干净利落,手艺精湛。 13.示例:(1)胡良开分店前期生意红火,后来入不敷出,回归传统后生意仍然红火,前后对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凸显了主题。(2)胡良破坏规矩经营失败,老胡坚守优良传统生意兴隆,两个人物形成对比,暗示了主题。 14.老胡对儿子的手艺感到欣慰;希望儿子守好底线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15.①开始奔跑 ②不服输 ③不屑 16.示例:不服输,缺少毅力,善于反思。 17.含义有两层:①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奔跑;②掌控自己,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 18.(1)“闪”写出了红衣姑娘奔跑速度之快。(2)“冠冕堂皇”在句中的意思是:为跑步追不上红衣姑娘而寻找合适的借口。这个词写出了“我”不愿面对现实的心理。 19.写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说明跑步可以暴露人的体力、耐力、速度和性格;从反面衬托红衣姑娘的坚韧意志;突出本文中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