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与检测三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崔颢《黄鹤楼》中运用对偶修辞描写登楼所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8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汉字书写,既是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尽管秦朝缔造了“标准字体”□①小篆,但这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汉字书写从一个极致走向另一个极致,软笔书写又赋予汉字以弹性,使其呈现出(变化无穷/变幻莫测)的线条之美,就像太极功夫,于闪转滕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铤万钧的力量。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即兴写下《兰亭集序》□②颜真卿几经找寻,在悲伤愤懑中蘸墨挥就《祭侄文稿》□③苏轼在人生千疮百孔之时,于黄州草屋写下《寒食帖》。岁月(涤除/洗濯)不去汉字书法之美,亦不曾湮没那些书写者。见字如面,他们在飞扬的笔画里活着,在舒展的线条里活着,须臾不曾离开。愿你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宫阙。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缔造(dì) 造型 闪转滕挪 B.即兴(xīng) 小篆 悲伤愤懑
C.湮没(yān) 蘸墨 雷铤万钧 D.须臾(yú) 宫阙 千疮百孔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变化无穷 涤除 B.变幻莫测 洗濯 C.变化无穷 洗濯 D.变幻莫测 涤除
(3)在文中_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其父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并称“三苏”。(1分)
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庭下如积水空明( )
5.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对月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①,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②有七年之旱,而国亡③捐瘠④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人情,一日不再食⑤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⑥,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注释】①食(sì)之:给他们吃。②汤:商汤,商朝开国君主。③亡:同“无”,没有。④捐瘠:捐,抛弃。瘠,瘦弱。⑤再食:吃两顿饭。⑥麋:仓库。
8.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一处)(1分)
一 日 不 再 食 则 饥 终 岁 不 制 衣 则 寒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认为明主在治国时应注重什么。(至少答出两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奔腾的春溪
徐鲁
幕阜山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回到山区的头一天,天还蒙蒙亮,我就被满山的鹧鸪和布谷的啼唤声给吵醒了。
早春时节的土地是松软的。山雀子噪醒的山岭间,一抹雨烟。每一寸湿润的泥土下,都在萌生着蓬勃的生命力。
侧耳细听,从远处青翠的茶山上,传来一声声布谷和鹧鸪的啼唤;山坡下的楠竹林里,回应着竹鸡、斑鸠和抱窝的鸟儿们的咕哝与呢喃。“滴水快,滴水快,山里女伢掐苦菜。”鄂南幕阜山的孩子们,一听到竹鸡叫,就会唱起这首儿歌,去应和竹鸡们的叫声。积满落叶的小路上,闪亮着一小团一小团的积水。马兰花和二月兰,开在静悄悄的崖畔;水竹和水柳,长在蓝幽幽的河腰。
幕阜山区的植被,以长得又高又粗的楠竹居多。还有一种竹竿纤细的雷竹,据说是每年春雷滚动的时候破土而出,蹿得很快。山里的孩子们一到这个时节,就会欢天喜地,争着抢着到山前或屋后的小竹林里,去捡新鲜的蘑菇,去拔幼嫩的雷竹笋子。这也是山里人家饭桌上的时令野蔬。竹鸡、鹧鸪、斑鸠、布谷、喜鹊、黄莺、画眉、乌鸫、八哥、水鹁 鸪、秧鸡……都是山垮的“歌手”。只要你肯驻足倾听,任何时候,这些【甲】的歌手都愿意为你来一曲“大合唱”。
走在幕阜山的春天里,泥泞的小路和田埂,轻柔的云雾和烟雨,潺潺流淌的春溪,这诗画一般的美景,无不牵引着我的乡愁,逗惹着我的情思,令我陶醉……
山里人家喜欢傍水而居。富水河有一条支流,叫桃花溪。清亮的桃花溪一路唱着歌,弯弯曲曲地流淌,经过许多垮子,绕过不少山脚。向晚时分,在桃花溪潺潺流过的一个长满水竹、鸭舌草和矮菖蒲的埠头,几块光滑的捶衣石上,我坐下来休息。这些捶衣石,在清晨和傍晚是属于洗衣、捶衣的女子们的。伴随着捶衣棒槌的击打声,捶衣女子们嬉笑着聊着家长里短,是溪边最生动的一景。
“归家咯——”不一会儿,炊烟送来晚饭的气息。村里,此起彼落地响着唤归的母亲们的声音。玫瑰色的晚霞,把小塆的屋顶、田畈、树和溪水,映照得红彤彤的。起身的瞬间,我伸出双手,从溪水里轻轻撩起一串彩色的水花。山里的溪流,又清又浅。只要一夜雨水,溪流就会平了这埠头,平了不远处的小石桥。
第二天,一位年轻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带我上山去看他们栽下的柑橘林。此刻,满山满谷,都是闪闪发亮的新绿。
一路上,除了清脆的鸟声,细听还有溪声。鸟声洗耳,溪声洗心。每一声鸟鸣,都让人顿生美丽的乡愁;每一条细小的山溪,都像是闪亮的琴弦,叮咚演奏着大地的音乐。
望着眼前几面山坡上青枝勃发的柑橘林,我问年轻的队长:“这满山满坡的柑橘林,规模可不小哪!”“合起来有三百多亩。”队长说,“你要是秋天来这里,一眼望去,那是真正的满山橙红橘绿。”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①我信口吟诵着屈原的名篇,笑着问,“这可是你们写在山岭上的‘创业史’!” “那可不是我一个人写的,是大伙儿和乡亲们一起开动思路‘写’ 出来的。”之前,我曾听说过“温州蜜柑”,便又问道:“这些橘树品种是‘温州蜜柑’吗?” “不是,‘温州蜜柑’是老品种,不时兴了。现在我们引进的是一种新品种杂柑,叫 ‘爱媛28’。这个品种不仅吃起来口感好,产量也高,一亩地平均产果两千五百公斤!现在市场上一斤果子零售能卖到二十元,批发价起码也在七八元!”我禁不住为工作队员们和乡亲们叫好。
在这春天的山岭上,到处是万物勃发的生命气息,到处是充满朝气的崭新气象,到处是欣欣向荣的繁忙场景……
不知你有没有过在夜晚的山路上赶路的经历?夜色茫茫,山路迢迢,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天上的星斗伴你前行。忽然,远方的山脚下,闪烁着一豆微弱的灯火。虽然还不能马上走近它,但那一豆灯火就在前方!引导着你,鼓舞着你,给你信心和力量——那也许是几户还燃着温暖的灶火的农家吧?
夜幕降临。和驻村队员们一起,走在山溪流泻的山路上,沐浴着春夜的星光,望着闪烁在远山的星星点点的灯火,我一直沉浸在这样一种温柔的感情和美丽的遐想里。
我知道,那每一团灯火里,都是一个小小的山塆,一个小小的村落,都是一个个温暖的家,都是星星点点、正在汇聚的光源和希望。就像这满山满谷、奔涌着的春溪,它们一线线、一条条,汇入谷底和山脚的河流,汇聚成更大的力量,卷带着更加强劲的信心和希望,奔出山谷,奔向远方……
(有删改)
【注释】①出自屈原《九章·橘颂》。
11.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一次回乡的经历。回乡的第一天,就在满山的鹧鸪和布谷的啼唤声中醒来,陶醉于__________;向晚时分,在于__________休息,体悟质朴、和谐的农家生活;第二天,看到山坡上青枝勃发的柑橘林,感叹于__________。(3分)
12.在文章第四段画线句【甲】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屈原的名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写道:“这满山满谷、奔涌着的春溪,它们一线线、一条条,汇入谷底和山脚的河流,汇聚成更大的力量,卷带着更加强劲的信心和希望,奔出山谷,奔向远方……”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王陇德
近年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成了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占60%左右。根据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已经占到了58%。
健康管理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战略投入。针对现阶段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三减三健”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具体包括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六个要素。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首先,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如今,我国居民体重超标的趋势已经体现在儿童中。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儿童中,30%患高血压,43%患血脂异常,67%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16%有脂肪肝。儿童高血压和肥胖都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室肥厚,给儿童健康带来双重损害。
其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染上了熬夜、缺乏运动、经常吃快餐、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损害很大。因此,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
再次,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织密健康防护网。优质的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有很多,如社区营养不良的筛查、老年人肌肉衰减的评估、甚至糖尿病、血脂异常、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管理等。
最后,要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或使用低钠盐等。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警示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摘自 《光明日报》,2021年4月14日,有删改)
15.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1分)
16.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具体有哪几项实施步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一段中加点词语“左右”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三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著阅读(5分)
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节选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人生五十始(节选)
埃德加·斯诺
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像他的六十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落后。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下!
“这里的工作的进展要慢得多。我们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们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甚至我们的印刷机也被破坏了,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只能用油印和石刻来印刷。由于封锁,我
们不能进口足够的纸张。我们已开始自己造纸,但质量太差。但是别去管这些困难吧。我们已经能够取得一些成就。如果有时间,我们在这里能够做到使全中国震惊的事情。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
19.联系上下文,请你谈谈第三段中为什么说“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列举上面选文中刻画人物的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你认为革命领袖人物最应该具备哪两种素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学校拟举行“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精选名句】
(1)学校准备举行“爱我中华,天下国家”主题朗诵会,下列名句中适合主题的两句是( )( )(只填序号) (4分)
①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②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确定标题】
(2)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学校将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请依据下面的材料,确定一个演讲标题。(2分)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冒着严寒忍着饥饿,爬雪山,过草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这一精神鞭策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长征人。
演讲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景点】
(3)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4分)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 ②遵义 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文(50分)
23.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不负好时光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这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为提高同学们对劳动的认识,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劳动》的专刊,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你可以记叙一次自己的劳动经历,也可以介绍一项自己的劳动技能,还可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看法……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