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0 23: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你知道每天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
免疫系统
免疫调节
卡介苗(卡疤):预防肺结核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
并清除“非己”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2)“变坏的”自身细胞:
自身衰老、死亡、损伤、癌变的细胞。
【非己】--“敌人”
外来的入侵者:
侵入身体的各种病原体(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 。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调节
01
目录 /CONTENTS
02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
问题探讨
右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
1. 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
2. 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的?
一方面,肿大后可以起到指示机体是否被病原体感染的作用,能用于判断疾病状况;
另一方面,扁桃体充血肿大后易形成脓肿,表现出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等症状,同时引发其他并发症状。
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扁桃体有炎症,患者可能被病原体感染了。
讨论:
扁桃体具有免疫功能,同时它作为易被观察的免疫器官,
上呼吸道有炎症时
扁桃体肿大
淋巴结肿大
伤口感染后
红肿
化脓
结痂
破溃
为什么扁桃体和淋巴结会肿大?
为什么伤口感染会化脓?脓液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探讨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作用:
包括:
作用:
包括:
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
各种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作用:
包括:
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资料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1、免疫器官
(1)组成:
(2)作用: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
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大本营和训练基地”
“战场”
资料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1. 免疫器官
骨髓:
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地,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1、免疫器官
资料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能产生胸腺激素),
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胸腺:
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胸腺外观
1、免疫器官
资料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脾:
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脾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1、免疫器官

资料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扁桃体:
通常指咽腭部的扁桃体,左右各一,形状像扁桃。其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1、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淋巴结的模式图
1、免疫器官
资料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淋巴结:
呈圆形或豆状,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骨髓、胸腺、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士兵”
“大本营和训练基地”
“战场”
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2、免疫细胞
“士兵”
骨髓造血干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各种免疫细胞
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其它白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
造血干细胞
分裂
T细胞
B细胞
(骨髓中)
(胸腺中)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记忆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分化
辅助性
T细胞
记忆
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抗原刺激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2、免疫细胞
“士兵”
01
2、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在骨髓中成熟)
(在胸腺中成熟)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士兵”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系统的组成
实际用时约为75分钟
【树突状细胞 】
分布
特征
功能
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成熟时具有分支
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01
2、免疫细胞
“士兵”
免疫系统的组成
吞噬癌细胞
【资料】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曼
树突状细胞因其成熟时在形态上像神经元上的树突而得名,由斯坦曼于1973年发现。
2011年,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也是第一位去世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当年是10月3日颁奖,他于9月30日去世)。
斯坦曼利用自己发现的树突状细胞治疗自己的胰腺癌,使自己多活了4年多。按照胰腺癌确诊后的生存时间来讲,斯坦曼本来只剩下不超过一年的生存期限,可是他靠着自己的这一套免疫疗法,撑到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前三天。只是这一份终身与荣耀还是来得太晚了,2011年9月30日,当诺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发邮件的时候,却怎么也吵不醒这位早已经长眠于地下的免疫学家。
因此,斯坦曼成为了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巨噬细胞】
分布
功能
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01
2、免疫细胞
“士兵”
免疫系统的组成
清除病菌
【思考】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和“噬”的结构基础分别是什么?
吞——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噬——细胞器: 发达的溶酶体
【思考】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胞吞;
需要消耗能量;
01
2、免疫细胞
“士兵”
免疫系统的组成
【思考】抗原一定是外来的吗?
不一定;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
免疫细胞如何识别自身细胞的?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分子标志,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01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还有多糖、脂类等)
异物性;特异性。
【抗原】
概 念
能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化学本质
特点
2、免疫细胞
“敌人”
免疫系统的组成
“士兵”
B细胞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
【知识拓展】抗原决定簇
(1)抗原具有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作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2)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也有的隐藏在抗原内部,隐藏在抗原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以后,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01
2、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的组成
“士兵”
01
2、免疫细胞
“士兵”
免疫系统的组成
1.摄取抗原
2.加工、处理抗原
3.呈递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APC)
摄取
加工处理呈递
其他免疫细胞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抗原
吞噬泡
溶酶体
01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骨髓、胸腺、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战场”
“士兵”
“大本营和训练基地”
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迁移到胸腺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吞噬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APC)
“武器”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的组成
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概 念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特 性
分布
01
1)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如乳汁中)
2)血清(主要)
3、免疫活性物质
“武器”
免疫系统的组成
【抗体】
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 2 3
1 2 3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
相关信息
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一系列不同功能的细胞因子。
IL—白细胞介素
TNF—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来源
常见种类
01
3、免疫活性物质
“武器”
免疫系统的组成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过程等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
T细胞
分泌
细胞因子
刺激
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分泌
细胞因子
作用
靶细胞
01
3、免疫活性物质
“武器”
免疫系统的组成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来源
常见种类
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过程等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
来源
功能
01
多种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能合成
可使细菌溶解,水解细菌细胞壁(肽聚糖)。
3、免疫活性物质
“武器”
免疫系统的组成
【溶菌酶】
比较项目 溶菌酶 溶酶体酶
性质 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的碱性酶 一系列酸性水解酶,如:脂肪酶、蛋白酶、磷脂酶等
种类 一种水解肽聚糖的酶 约含60种酶,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的水解酶类
优点 稳定的蛋白质,有较强的抗热性。蛋清溶菌酶是是已知的最耐热的酶 作为细胞内消化的酶,种类较多。
比较溶菌酶与溶酶体酶
【归纳总结】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的比较
比较项目 抗原 抗体 细胞因子
概念 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所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特点 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及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化学本质 蛋白质、多糖等 蛋白质 蛋白质
分布 既可以游离,也可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 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分布于组织间隙和体液(多数)、细胞的表面(少数)
举例 天花病毒,痢疾杆菌,自身破损、衰老、死亡的细胞,花粉,癌细胞,外毒素,凝集原等 抗毒素、凝集素等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__________,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_________,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细胞因子等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人体的____________;
这是免疫调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
结构和物质基础
病原体
黏附到表皮
病原体
穿透表皮
局部组织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
(1)A为病原体, B、 C、 D分别代表什么?
(2)图1、3、4分别属于人体的第几道防线?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抗体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02
免疫系统的功能
02第一道防线汉水丑生侯伟作品体表屏障 皮肤、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易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皮肤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免疫系统的功能02第一道防线汉水丑生侯伟作品体表屏障 皮肤、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易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皮肤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免疫系统的功能02第二道防线如溶菌酶。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吞噬细胞汉水丑生侯伟作品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免疫系统的功能细胞免疫:T细胞为主直接接触靶细胞02人生来就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为主抗体起主要作用统一整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检测】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过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下列情况属于哪道防线?
①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____________
②体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_____________
③唾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_____________
④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______________
⑤吞噬细胞将白喉杆菌吞噬消化______________
⑥胃液中的盐酸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__________
⑦被白喉杆菌入侵的细胞被清除______________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判断】
第一道:体表(体外)
第二道:体液
第三道:特异性
02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正常:
异常:
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
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
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并消除
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过强过弱缺失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区 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作用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免疫基础 第一、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联系 特异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起主导作用。 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两者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