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主题一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材料1:长江从雪山走来,源头有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长江向东海奔去,中游有湖水的调节作用;长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雨水是主要补给,我们赞美长江,她有无穷的源泉,整条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下面是我国几条典型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示意图。
(1)结合材料探究:①河流A以哪种补给为主,其径流变化特点是什么?②河流B 4~5月的春汛是哪种补给形成的?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③河流C以哪种补给为主,其径流变化特点是什么?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④河流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说明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的特点。
材料2:潜水是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其水面的海拔高度称为潜水位。河水的水面海拔高度则称为河流水位。河水和地下潜水有相互补给关系,“久雨不溢”(图A),“久旱不涸”(图B)。
(2)结合材料探究:①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②黄河下游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如A图所示还是B图所示?为什么?
主题二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材料:一滴水的奇妙旅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小的我从广阔的海洋上诞生了,太阳辐射能是催生婆,她把我蒸发到空中。我先在云妈妈的怀里撒了会儿娇,就拿着降落伞开始“闯世界”,我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啦!
我跳到了另一朵云上,随着夏季风来到陆地上空。在“水汽输送”的过程中,我耍起了杂技——我一连翻了十几个跟头。我看见满天都是灰尘小队,他们调皮地跳进了人们的眼睛里、嘴巴里……于是,我和同伴们奋不顾身地降落了!
我跑到小河里,成了“地表径流”,我的一些伙伴则钻入地下成了“地下径流”。我们看到了不少,听到了不少,也经历了不少,我们为了这小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唱着歌流向了我向往已久的大海,我们顺利完成了奇妙的旅程。
下面为三种类型水循环的纲要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①材料中的“这一滴水”经历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过程?(写名称和图示代号)②三种水循环类型中,环节最多,使陆地水不断补充更新的是哪一种?(写图示代号),交换水量最大的是哪一种?(写名称及图示代号)
1.我国河流补给形式判定小技巧
判定我国河流补给形式应主要看河流汛期、枯水期的时间和流量的大小及变化趋势。
(1)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未断流:雨水补给;
(2)河流汛期出现在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汛期出现在夏季而冬季断流: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
(4)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
2.水循环特点集合号
(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5)海陆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是双向的,只是从海洋输往陆地的水汽量更大。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途径归纳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如跨流域调水;通过人工降雨干预降水环节;通过植树造林,或者砍伐树木等方式影响蒸发环节。
1.下面水圈构成示意图中,字母所示的各种水体中属于地球上淡水主体的是( )。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第2~3题。
2.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3.该河流夏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雨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
4.“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空中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2·郑州高一检测)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知识精华 技能要领
参考答案
主题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①河流A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
②河流B 4~5月的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该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③河流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
④地下水补给是稳定而可靠的,湖泊水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
(2)提示:①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两岸潜水位,河流水补给地下潜水;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两岸潜水位,地下潜水补给河水。由此看出,河流水、地下水具相互补给关系,取决于水位高低的动态变化。
②图A,因为黄河下游为地上河。
主题二活动与探究:提示:①“一滴水”经历的是海陆间水循环过程,如图A所示。
②三种水循环中,海陆间水循环(如图A)环节最多,其意义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交换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如图B所示。
当堂检测
1.B 解析:冰川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3,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
2.B 3.B
4.D 解析: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四大圈层。
5.答案:(1)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更新
(2)水汽输送
(3)雨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 季风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主题一 水资源的分布
材料:中新社北京2011年1月30日电: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的旱情仍在持续。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目前,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不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分布不均是水资源的突出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既有拥有全球5.6%的淡水资源的亚马孙地区,也有干燥荒凉的撒哈拉地区……
结合材料探究:(1)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的标准是什么?以我国为例,南方地区水资源量比北方地区多得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可得出水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2)影响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因素除降水量外还有哪些因素?
主题二 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材料1: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但目前,水资源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人类不珍惜水资源,人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我国也是一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例如上海的人均淡水拥有量仅为145米3,上海已成为一个典型的缺水城市。
(1)结合材料探究:①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地方还会闹“水荒”?②上海出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2:咸海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离海远,降水少,蒸发旺盛。入湖河流从1960年的永久性河流到1987年的季节性河流,又到2000年河流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湖泊面积逐渐萎缩。下面是“咸海区位图”及“咸海水域面积变化图”。
(2)结合材料探究:①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②近年来,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③咸海面积缩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1.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区分技巧
①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说的,指物质;②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说的,指运动;③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的效能,指水的综合利用。
2.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判定技巧
所谓的地区缺水,一是指该地区提供的可用水资源量少;二是该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即供需矛盾越突出,缺水程度越大。降水量多的地区水资源不一定丰富,降水量少的地区不一定缺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由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如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但因国土面积小,径流量少,所以其水资源并不丰富。
3.分析区域缺水严重的角度归纳
分析某地缺水严重一般要从“人为”和“自然”两个角度入手。例如分析我国北方城市缺水严重的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大,工农业规模大,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网密度小,水资源并不丰富,因而缺水现象严重。
4.分析水资源问题对策的主要思路
水资源问题对策分析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入手。一般思路归纳如下:
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蓄积水,开渠修河调度水,海水咸水淡化水,人工增雨补降水;节流——提高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和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2011年3月22~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其宣传的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水资源问题再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据此完成第1~2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
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城市规模 ④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⑤优先发展工业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3.2 000多年前,罗马人建造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资源可能是( )。
A.深层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海水 D.地表河湖水
4.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5.下图是“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我国水资源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其中的“南”指________流域,“北”指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多选)目前,华北地区是我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以下哪些措施可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研究和利用海水和咸水
E.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知识精华 技能要领
参考答案
主题一活动与探究:提示:(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南方降水量大,北方降水较少。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缺乏。
(2)蒸发量。
主题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①a.地球上约有96.53%的水为海洋水,属咸水,不能大规模地直接利用;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是陆地淡水资源;而陆地淡水的主体又是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易利用;c.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d.在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现象。
②人口众多,经济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
(2)提示:①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②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引水灌溉和全球变暖。
③咸海面积缩小使湖水矿化度升高,水生生物减少,周围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当堂检测
1.D 2.D
3.D 解析:在2 000多年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不可能大规模开采深层地下水,更不可能进行海水淡化,冰雪融水量又极少,因此利用的应该是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地表河湖水。
4.D 解析:导致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剧增导致需水量大增;同时因水污染而导致可用水量减少。
5.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多,北方地区普遍少,在时间上存在夏秋多、冬春少的分布特点。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黄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分布、工农业的发展、浪费及污染现象的存在,华北地区成为我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在解决其缺水问题时,要针对现象形成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答案:(1)南多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 受我国降水的影响,雨带从南向北逐渐推移,且集中在夏秋季节
(2)长江 华北 西北
(3)原因:①华北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②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大;③存在严重的污染及浪费现象等;④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ABCDE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主题一 洋流的分布规律
材料1:洋流随风而动,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另外,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下图为全球盛行风带与洋流模式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探究:①结合左图所示风带,在右图中画上相应箭头,完成世界洋流模式图。②总结图中A、B、C三环流的世界分布规律。③D环流在南半球实际大洋中不明显,为什么?
材料2:你知道“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冬去夏回吗?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下图是北印度洋冬、夏季的环流系统示意图。
(2)结合材料探究:北印度洋洋流为何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主题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你和我的海洋,有一个美丽的梦,不知你是否还记起,记得那个我们一起说的故事,你是暖流我是寒流,我们终于相遇在‘北海’‘纽芬兰’,那里万千鱼儿唱起了赞歌为我们的爱导航……”这首诗歌说明了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大渔场。但世界四大渔场中秘鲁渔场是个例外,是由上升流形成。下面是秘鲁渔场形成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①秘鲁上升流是如何形成的?②世界上还有哪些海域像秘鲁海岸这样形成上升流,存在形成渔场的可能?(举一例)
1.纲要图示归纳各大洋洋流
大西洋 北大西洋
南大西洋
印度洋 北印度洋
南印度洋
2.典型风海流的形成规律
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由盛行风吹拂形成的洋流属风海流,典型风海流是由信风和西风吹拂形成的,总结如下:
3.歌诀法学习洋流规律
(1)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流向——“北顺南逆”。
(2)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冬逆夏顺”。
(3)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东暖西寒”。
(4)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东寒西暖”。
当年富兰克林就发现,从欧洲用邮轮寄到美国的邮包速度常常比美国寄到欧洲的速度慢两个星期左右。熟悉大西洋航线的船长告诉他,当邮轮西行时,常感觉有一股强力的水流阻挡,使航速变慢。据此完成第1~2题。
1.文中所叙述的“一股强力水流”是指( )。
A.北赤道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2.形成上述“强力水流”的盛行风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极地东风 D.盛行西风
3.美国男子布朗·克金喜欢冒险,独自驾帆船横渡太平洋。他从旧金山出发,充分利用盛行风和洋流顺风顺水沿较近路线航行,经我国台湾以东海域后返回旧金山。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布朗·克金往返航行所借助的洋流系统是( )。
4.(2012·郑州高一检测)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洋流的循环模式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________(洋流)是西欧________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________(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3)哥伦布于1492年、1493年进行两次美洲之行,发现第二次航行比第一次航行节约很多时间,你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知识精华 技能要领
参考答案
主题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①A、C环流按逆时针方向画;D环流按顺时针方向画。
②B、C环流反映了世界大洋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规律,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A环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③南半球40°S~60°S范围内几乎全部是海洋,在西风吹送下形成西风漂流,环绕地球一周,所以D环流在南半球实际大洋中不明显。
(2)提示:该海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1);该海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2)。
主题二活动与探究:提示:①从上图可看出,在低纬信风带大陆西岸,强劲的东南信风(图中双线箭头所示)在此成为离岸风,使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形成离岸流(图中箭头①所示)。在垂直方向上,近岸深层海水会上升至海面来补充离岸流去的海水,于是形成了上升流(图中箭头②所示)。
②上升流不仅在秘鲁海岸附近形成,在其他离岸风盛行的海域也会出现,也有形成渔场的可能,如非洲南部西海岸在东南信风作用下形成上升流。
当堂检测
1~2.1.C 2.D 解析:从欧洲到美国经过北大西洋,逆北大西洋暖流航行,船速较慢。北大西洋暖流属于风海流,由盛行西风吹拂形成。
3.A 解析:布朗·克金往返航行所借助的太平洋洋流系统属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B
5.解析:第(1)题,明确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结合全球洋流的分布可知A、B、C、D的名称。第(2)题,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则有增温增湿作用。第(3)题,顺洋流航行速度快。
答案:(1)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2)北大西洋暖流 温带海洋性 加那利寒流
(3)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流,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