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1 19:1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部 《昆虫记》
◆基础夯实
一、填空题
1.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 _(人名)花了足足 30 _年时间写了十卷本科普巨著,这本书名为《 昆虫记 》,也叫作《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被誉为“ 昆虫的史诗 ”。
2.《昆虫记》中,作者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你能从下面的文字中看出写的是什么昆虫吗?请从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答案并写在横线上。
①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蝉 。(蝉、蟋蟀、蝈蝈)
②书中的蟹蛛爱吃 蜜蜂 _。(蝎子、蝴蝶、蜜蜂)
③书中没有写到的动物是 骆驼 _。(象鼻虫、螳螂、蝎子、骆驼)
3.《昆虫记》中提到,对于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是 蚂蚁 _。罗曼 罗兰说法布尔“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请说出下列两种小虫子的“秘密”:
蜜蜂:蜜蜂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
蚂蚁:蚂蚁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4.《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地称这些食粪虫为 清道夫 ;他还称赞 黄蜂 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们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5.“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搜索,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 长腹蜂 _挑选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二、选择题
1.下列对《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C.作者关注的是昆虫生命的过程,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
D.《昆虫记》记录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与回忆,法布尔笔下的螳螂是温柔、漂亮、灵巧的小动物。
2.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作者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
B.法布尔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看待问题时不能只依据别人的看法,还要自己去寻找真正的答案,并且要细心发现,大胆钻研。
C.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读来情趣盎然。
D.《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颚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
3.关于《昆虫记》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却只歌唱五个多星期便死去。
B.黄蜂的幼蜂,无论是在睡觉还是在饮食,都是脑袋朝下的,即倒挂着的。
C.西班牙犀头最显著的地方是陡斜的胸部和伸出头部的独角,性格很活泼。
D.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自己挖掘,不仅排水优良,而且有温暖的阳光。
4.在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动物名称,正确的一项是(C)
  《昆虫记》里,作者给许多昆虫取了有趣的名字,如田园中的提琴家是 ,花园中的淑女是 ,大自然的舞姬是 ,尽忠职守的税务官是 。
A.瓢虫  蟋蟀  黄蜂   圣甲虫   
B.瓢虫  蟋蟀  孔雀蝶  豌豆象
C.蟋蟀  瓢虫  孔雀蝶  豌豆象   
D.蟋蟀  瓢虫  黄蜂   圣甲虫
5.蜘蛛知道网上有猎物的方法是(D)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称法布尔是“昆虫界的荷马”?
因为法布尔的《昆虫记》详尽地描述了昆虫的习性,可以说是昆虫学界的权威著作,而且文学性很强,其在昆虫学界的地位可以与《荷马史诗》在文学界的地位相媲美,所以说法布尔是“昆虫界的荷马”。
2.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
示例一: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因为螳螂身手矫健,灵活机警,捕猎能力强。 示例二: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萤火虫。它除了能发光外,居然还是个地道的肉食生物,它捕捉和吃蜗牛的方法让我特别惊奇。
3.《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示例:我同意这种说法。昆虫们也在大自然中扮演着主角,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从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昆虫有它们的生活,有它们的做事原则,有它们的喜怒哀乐,这些都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
4.下面的选段出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选段是怎样体现“以人性关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这一特点的?
是的,在父亲们对自己的孩子那普遍的漠不关心中间,米诺多蒂菲是个例外,它对自己的孩子们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它总是想到自己的家人,从未想到自己。它原可尽享美好的时光,原可与同伴们一起欢宴,原可与女邻居们调情嬉耍,但它却并未这样,而是埋头于地下的劳作,拼死拼活地为自己的家人留下一份产业。当它足僵爪硬、奄奄一息时,它可以无愧地自己告慰自己:“我尽了做父亲的职责,我为家人尽力了。”
选段运用拟人和对比手法描述米诺多蒂菲父亲的生活习性,着力刻画它关爱孩子、勤于工作、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作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及尊重。这正是“以人性关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的具体体现。
◆中考预练
一、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4题。(10分)
蟋蟀出世记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一种天赋;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盆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花盆上盖上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必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突然发现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两端圆圆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次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作为封盖用。拱形顶帽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的,而是沿一条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早晨。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回报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那道条纹抻着,像小香水瓶一样微微启开,分落两旁。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节选自《昆虫记》)
1.文章按照 时间 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2分)
2.细读文章③⑥⑦段,将下面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3分)
母蟋蟀产卵点播 → 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 → 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 → 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 _→ 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3.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示例:“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4.结合文章,并根据你对法布尔《昆虫记》的了解,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2分)
法布尔是一位“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鲜活的生命。他笔下的昆虫是那么生动、美丽、聪明、勇敢,让我们感悟到一位昆虫学家 示例:对生命(昆虫、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_;他在郊外的“荒石园”里,用简陋的设备观察昆虫真实的生活,并记录了那么多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位科学工作者 示例:严谨、细致、持之以恒 _的可贵品质。
二、阅读下面《昆虫记》的选段,完成1~3题。(10分)
【甲】
这漂亮的昆虫简直棒极了,全身淡绿色,身体两侧有两条淡白色的饰带。它体形优美,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是蝗虫科昆虫中最优雅美丽的。我因捉到这样的一些俘虏而扬扬自得。它们将会告诉我些什么呀?等着瞧吧。眼下必须把它们喂养好。
我给这帮囚徒喂莴苣叶。它们果然在啃咬,但是吃得极少,而且不屑吃的样子。我很快就弄明白了:我养的是一些不太甘愿吃素的家伙。它们需要别的,看上去是想捕捉活食。但到底是哪种活食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是什么。
【乙】
八月份,或稍早些或稍晚些,一些黑斑在豌豆上出现,每粒豌豆上始终都是一个,毫无例外,这就是出口舱。九月份,其中绝大部分都会打开。好像是钻孔器钻出的舱门盖整齐划一地分离,落在地上,住屋的出入口边便畅通无阻了。它们以最终的形态,衣着光鲜地爬了出来。
季节很美好。经雨水浇灌的花朵盛开。从豌豆上来的移民在秋天的欢悦中前来探花。然后,寒冬来临,移民们便纷纷寻找避难所躲藏起来。其他的一些与这些移民数量相当,并不急于离开出生的豆粒。整个寒冬腊月,它们滞留在出生的豆粒里,躲在不敢触动的保护屏下面,一动不动。小屋的门只待酷暑回来时才在铰链上,也就是说在抵抗力较弱的沟槽上发挥作用。到那时,迟到的幼虫才大搬家,与先期到达者们会合,待豌豆开花时节,共同准备干活儿。
1.【甲】【乙】两选段中昆虫的名称是什么?请联系原著,说说【甲】选段中的昆虫有何食性。【乙】选段中的昆虫在幼虫时期,有一些会“自杀”,为什么?(4分)
【甲】:蝈蝈 【乙】:蜿豆象 【甲】选段中的蝈蝈是嗜食昆虫者,尤其爱吃没有硬甲胄保护的那些昆虫;特别喜欢肉食,但又像螳螂那样只吃自己捕获的猎物;还喜欢吃香甜的水果。【乙】选段中的豌豆象幼虫“自杀”的原因是:位于豆粒中心位置的幼虫发育得比其他幼虫要快,由于食物缺乏,当它稍稍比自己的竞争对手们个头大一点点时,其他幼虫便全部都停止进食,自己选择死亡,成全中心位置的幼虫的成长。
2.“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请结合选段文字或原著中精彩的描述,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示例:①【甲】选段中称赞蝈蝈“棒极了”,夸赞其优雅美丽的外表;②【乙】选段中称豌豆象为“移民”,形象且富有情趣;③【乙】选段中“季节很美好。经雨水浇灌的花朵盛开”,生动地写出了豌豆象迁徙时的季节特点。这些都洋溢着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④介绍蝉的幼虫在干燥的土中挖地洞,称呼其为“辛勤的工人”;⑤介绍蝉的幼虫用体内液体将泥土涂在坑中,使地洞瓷实,称呼其为“了不起的浇灌者”。〔任意写出两点即可〕
3.巴金说:“《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请从“趣味”“美感”“思想”中任选一个关键词,结合《昆虫记》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示例一:我认为《昆虫记》是充满趣味的“美文”。在作者的笔下,螳螂捕食充满了“智慧”。“摆出吓人的姿态”震慑猎物,然后辅以“噗噗”的声响,亮出武器,吓瘫了猎物后,悠然享受美餐。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螳螂的威猛、蝗虫遇险的呆若木鸡描绘得活灵活现,让人读起来兴味盎然。 示例二:我认为《昆虫记》是充满美感的。自然界中的捕食现象被法布尔写得饶有趣味,充满了动感的美。作者将螳螂的双翼、腋窝的形状、斑点、颜色描绘得形象而生动,语言准确而富有情趣,给人美的享受。 示例三:我认为《昆虫记》给我们展现了朴素的自然界“思想”和作者的科学思想。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宛如人类社会“两军对垒”一般,亦有“震慑”“迷惑”的奇招;以“人性”来写“虫性”,对意外的反应、对行为的深层探究、对过程和结果的追溯,无不展现了法布尔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任意写出两条即可〕
三、《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中学生必读的经典名著之一。近期,各班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阅读《昆虫记》的学习成果。(11分)
1.(完成知识卡片)甲班同学想用制作昆虫知识卡片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请你完成该卡片上的问题。(4分)
知识卡片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
(1)以上语段介绍了蝉产卵的 地点(处所) _、 方式(过程) _和 数量 。(3分)
(2)画线处所说的“某种特别的危险”是指 天敌(蚋)会毁掉蝉卵(或:蚋的幼虫以蝉卵为食,取代蝉的家族) 。(1分)
2.(设计板报栏目)乙班同学想办一期以“独特的昆虫世界”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设计三个栏目(不能重复交叉)。(3分)
示例:①昆虫独特的个性;②昆虫独特的外观;③昆虫独特的本领;等等。
3.(表达阅读见解)有人评价《昆虫记》“兼具情趣与理趣”,请结合下面的选段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情趣:行文活泼,语调轻松诙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蝉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动作(细节),表现出作者对蝉的喜爱,充满了情趣。理趣:向我们介绍了蝉的身体构造(发声)特点——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介绍了蝉用吸管吸取树汁为生的生活习性。
四、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3题。(10分)
【甲】
高处,我头顶上方,天鹅星座在银河中伸长它那巨大的十字架;下方,就在我的四周,蟋蟀在演唱交响曲,此起彼伏,抑扬顿挫。唱出自己欢乐心声的这些小小的生命使我忘记了群星璀璨。天空中的那些眼睛平静冷漠地眨巴着,在看着我们,可我们对它们却一无所知。
…………
可我的蟋蟀们却是我的伴侣,它们使我感到了生命的颤动,而生命正是我们的灵魂。正因为如此,我才身子倚着迷迭香树篱,只是心不在焉地随意向天鹅座瞥上一眼,我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你们那小夜曲上了。
一小块注入了生命的能感受苦与乐的蛋白质,远远超过庞大的无生命的原料。
【乙】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像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我曾见大勃吕该尔(P.Bruegel d. )的一张铜版画 Allegorie der Wollust上,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
1.【甲】选段出自《 昆虫记 》,作者是 法布尔 。【乙】选段出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中的《 狗 猫 鼠 》,作者是 鲁迅 。(5分)
2.请结合原著,说说【甲】选段中,作者喜欢蟋蟀的原因是什么?【乙】选段中,作者讨厌猫的原因是什么?(2分)
【甲】选段中作者喜欢蟋蟀的原因:在蟋蟀的歌声里,作者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快乐。即便蟋蟀是那么微小,但它的生命能量让作者感动。【乙】选段中作者讨厌猫的原因:猫对于捕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老是在配合时嗥叫,让人心烦。
3.请分析【甲】【乙】选段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之处。(3分)
两段选文在艺术上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人性观照物性。法布尔将热爱生命之情投射到蟋蟀身上,对它充满了喜爱。而鲁迅笔下的猫代表资产阶级文人、暴虐者,以此讽刺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五、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3题。(10分)
【甲】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旁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在这个地方你还会见到水蝎,只见它交叉着两肢,在水面上悠闲地做出一副仰泳的姿势,那神态,仿佛它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游泳好手。还有那蜻蜓的幼虫,穿着沾满泥巴的外套,身体的后部有一个漏斗,每当它以极高的速度把漏斗里的水挤压出来的时候,借着水的反作用力,它的身体就会以同样的高速冲向前方。
【乙】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甲】文选自《 昆虫记 》,【乙】文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分)
2.请赏析【甲】【乙】选段的语言特色。(4分)
【甲】选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轻快的语言将水甲虫、豉虫、池鳐、水蝎等生物的外形特点及其在水中游走的样子写得各具情态,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小小的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乙】选段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特殊的感受,用词十分准确、生动;并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多个角度写出了百草园的无限趣味。
3.从【甲】【乙】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有哪些相似的感情?(3分)
两段选文都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并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3题。(10分)
【甲】
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我还要找更多的虫子来配合。我家门口的两棵桂樱树上恰好就有合适的,这两棵桂樱树,一年四季青翠碧绿。可是一只可恶的天牛把它们毁了,为了挽救我的树,得用斧子帮忙了。
我把被损害得最严重的树根砍掉,从一截劈开的树干里,得到了十二只天牛幼虫。现在是我和它们算账的时候了,它破坏了我的绿化,我要让它接受我的蝎子实验,死于蝎子的毒针之下。接受实验后,天牛成虫很快就死去了,可是幼虫却活了下来,在大口瓶里优哉游哉地啃吃着木头碎片。我又找来橡树上的天牛,结果也是如此。带角的成虫死了,幼虫却对蝎子的毒针满不在乎。
【乙】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然而,亲共的人却称颂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在这样的宣传和反宣传中,要想了解真相的冷静的观察家就得不到可信的证据。
1.【甲】文选自《 昆虫记 》,【乙】文选自《 红星照耀中国 》,文中的“我”是 埃德加 斯诺 。(3分)
2.【甲】【乙】选段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4分)
【甲】选段体现了作者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乙】选段体现了作者作为新闻记者敬业的精神和探求真理的勇气。
3.你从【甲】【乙】选段中的作者身上受到怎样的启发?(3分)
我们应该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不能盲从他人的意见,也不应该乱下论断,而是要以严谨的态度、求真、求实的精神去探索真相。
七、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4题。(10分)
【甲】
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儿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儿时的声响。
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象牙质的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乙】
对于这一区别,加拿大人可能也了解,但康塞尔则是知之甚详。现在,他俩已成为好朋友,康塞尔不能承认自己在这个方面比尼德 兰知道得少。因此,他对尼德 兰说:
“尼德朋友,您是鱼的克星,是个捕鱼高手。您捕捉过无数这种有趣的动物。但是,我敢打赌,您并不知道鱼是如何分类的。”
“我怎么不知道!”鱼叉手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鱼分为两类,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那是馋嘴的人的区分法,”康塞尔说,“您跟我说说看,硬骨鱼与软骨鱼有什么区别?”
“这怎么会不知道,康塞尔?”“那您对这两类鱼还能细分吗?”“那我就不太清楚了。”加拿大人回答。
“那好!尼德朋友,您听我解释,并好好记住!硬骨鱼类分为六个目:第一目,棘鳍目,上颌完整,能活动,鳃呈梳子状。此目又分为十五科,包含已知鱼类的四分之三。典型代表为河鲈。”
“味道挺鲜美的。”尼德 兰说。
“第二目,”康塞尔继续解说道,“腹鳍目,鳍垂在腹下、胸鳍的后面,而不是长在肩胛骨上。这一目分为五科,大部分的淡水鱼都属于这个目。典型代表为鲤鱼、白斑狗鱼。”
1.【甲】文选自《 昆虫记 》,作者 法布尔 ;【乙】文选自《 海底两万里 》,作者 儒勒 凡尔纳 。(4分)
2.【甲】文的作者被誉为“昆虫心理专家”,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人性观照虫性,将螳螂比作会运用“盯人战术”让敌人感到恐惧的心理专家,不仅惟妙惟肖地将螳螂捕食的样子写得活泼生动,盎然多趣,同时也凸显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昆虫的痴迷。与其说螳螂是个心理专家,不如说作者才是个“昆虫心理专家”。
3.谈谈你从【甲】文作者和【乙】文中的康塞尔身上得到的启示。(3分)
法布尔对各种昆虫都有深入研究,对它们习性了解得很清楚,而康塞尔精通分类,如果没有对生物的热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那种热爱科学、肯钻研、勤探索的精神。
◆新题练习
一、请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昆虫记》选择一幅封面,并简述理由。(4分)
示例一:我选图A。图A以法布尔在室外,拿着放大镜专注地观察昆虫为画面主体,可以凸显《昆虫记》的文体特点,体现出这本科学巨著是法布尔经过长期观察、深入研究昆虫后写成的,具有科学性、严谨性。 示例二:我选图B。图B以各种各样的昆虫为画面主体,展现了该作品是一部介绍昆虫种类、特征等的生物学著作。图片中每种动物都以人的形态出现,也暗示了《昆虫记》的写作特色之一——常以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
二、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对蟋蟀巢穴的介绍,哪一段应该出自《昆虫记》?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理解做出判断,并简要写出两条理由。(4分)
【甲】蟋蟀的洞穴往往有个下垂的房檐,既防雨淋又防敌害。洞口大小,手指粗细,天亮时蟋蟀用牙齿啄泥堵住洞口,夜晚活动时掀开巢穴里面的上盖。洞内情景是:一个凹形槽内,拇指般粗细,长度20厘米上下。走到通道尽头的宽度刚好可以容蟋蟀转身,洞里光滑湿润、洁净整齐,留有前后洞口,便于通风、活动和遇险时逃逸。
【乙】蟋蟀比它们更要聪明得多。它轻视偶然碰到的隐处,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的地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暖阳光的地方。它不利用既成的洞穴,因为不适宜,而且草率;它的别墅都是自己一点点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最低下的动物,却可以有一个完善的住宅。它有一个家,它有平静的无上的隐之所。
【乙】段出自《昆虫记》。理由:①【乙】段含有对蟋蟀的喜爱(对自然的喜爱)之意,透露出《昆虫记》特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昆虫的人文关照)情怀。②【乙】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行文活泼,语言诙谐,符合《昆虫记》的写法。〔意对即可〕
三、班上正在举行“跟着法布尔学写作”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结合下面这一段文字,从写作的角度探究法布尔的写作特点。(4分)
如果不提它那置人死地的工具,螳螂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担惊受怕的。它甚至不乏典雅优美,因为它体形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它没有张开如剪刀般的凶残大颚,相反却小嘴尖尖,好像生来就是用来啄食的。借助从前胸伸出的柔软脖颈,它的头可以转动,左右旋转,俯仰自如。昆虫之中,唯有螳螂引导目光,可以观察,可以打量,几乎还带着面部表情。
示例:《昆虫记》的艺术魅力在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昆虫,如描写螳螂时,写了螳螂的外形、动作等,真实可信;同时,作者描述螳螂,文笔精练、清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描述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赞美。科学的观察与说明,诗意的表达,敬畏生命的情怀蕴含于字里行间,这就是法布尔的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