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1.1 认识三角形(1)法国埃菲尔铁塔法国卢浮宫埃及金字塔欧洲田园小屋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三角形的三要素:
顶点、边、内角 什么是三角形 记作:△ABC自我介绍我是三角形我的”姓”是“△”我的”名”是:三个顶点 字母“A、B、C”(或△ BCA或△ CAB 等) 顶点字母没有限定次序,但是我们一般按逆时针方向书写。考考你!如图,请写出:
(1)图中各三角形;
(2)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ABC、△ACD在△ABC中,边有:AB、AC、BC
内角有:∠ABC、∠ACB、∠BAC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内角性质 小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内角有以下性质:若∠A=40°,∠C=60°,求∠ABC的度数。考考你! 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内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类为: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一个角是直角。(记作Rt△ABC) 小明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现已有两条长分别为40cm和90cm的铁条,需要再买一根铁条,把它们首尾焊接在一起.40cm,50cm,60cm,
90cm,130cm小明的困惑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三边长度,并填空:a +b ____c; b +c ____a; c + a ____ba=______;b=_______;c=______(2)计算并比较:探究1:(3)改变顶点A的位置(仍组成Δ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存在怎样的关系?说一说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BC+AC > AB
BC+AB > AC
AC+AB > B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在A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B点的香肠,它选择A B路线,还是选择
A C B路线,为什么?CBA想一想a+b>cb+c>ac+a>b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考考你!如图,请写出:
(1)在△ACD中,AD+CD AC,
AD+AC CD, AD AC+CD ;
(2)在△ABC中,AB+BC> ,
AB+AC> ,BC+ >AB.>>
3
6+3>4
4+3>6
∴ 能组成三角形 长度为6cm, 4cm, 3cm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想一想 在三条线段中,若任何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则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
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cm, b=3cm, c=5cm.
(2)e=6.3cm, f=6.3cm, g=12.6cm.例1考考你! 1、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1)1cm,2cm,3.5cm; (2)4cm,5cm,9cm;
(3)6cm,8cm,13cm.2、现有木棒4根,长度分别为12、 10、 8、 4, 选其中3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12,10,8 12,10,4 10,8,4C3、如图,在Δ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连结CD,用“>”、“<”填空,并说明理由。
(1) AB__AC+BC;
(2) 2AD__CD 。
><考考你! (1)借助“探究1”中的三角形,计算并比较: :a- b ____c; b – c ____a; c – a ____ba=______;b=_______;c=______探究2:(2)改变顶点A的位置(仍组成Δ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和第三边的长度存在怎样的关系?a-b 即:490cm,130cm50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数学日记∴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一个方法: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满足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最长的一条线段,则能组成三角形;若不满足,则不能组成三角形.
必做题 ① P5 作业题 A组
② 作业本(1)
选做题(基础型)P6 作业题 B组
(研究型) ①完成“课后检测”
②适当大小的三角形纸片一张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如果你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那么你一定会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结束寄语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 见! 1.1 认识三角形(1)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探索新发现
【探究1】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三边长度,并填空:a=______;b=_______;c=______
(2)计算并比较:a +b ____c; b +c ____a; c + a ____b
(3)改变顶点A的位置(仍组成Δ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存在怎样的关系?
【探究2】
(1)借助“探究1”中的三角形,计算并比较:a=______;b=_______;c=______
a - b ____c; b - c ____a; c - a ____b
(2)改变顶点A的位置(仍组成Δ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长度存在怎样的关系?
二、课堂练习
1、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1)1cm,2cm,3.5cm; (2)4cm,5cm,9cm; (3)6cm,8cm,13cm.
2、现有木棒4根,长度分别为12、 10、 8、 4, 选其中3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如图,在Δ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连结CD,用不等号填空,并说明理由。(1) AB__AC+BC; (2) 2AD__CD 。
三、数学日记
今天是 月 日,我们学习了 。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
针对本节课,我还有如下困惑:
四、课后检测
【基础题】
1、 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B、C
B、△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
C、△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BC、AC
D、AB+BC<AC
2、顶点是M、N、P的三角形记作 .
3、如右图点P为三角形内的一点,则图中有 个三角形.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条分别为3cm、4cm,则第三边的长可以是 cm.
(只要写出一个)
5、 如右下图所示,BF上有两点D、C,AC与DE相交于点G,请写出图中所有三角形
.
【提高题】
6、下列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2,1 B、2,3,5 C、3,3,3 D、4,3,5
7、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是2cm、3cm、4cm、5cm,以其中的三条线段为边长,共可组成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8、下列各组数都表示线段的长度,试判断以这些线段为边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① a+1,a+2,2a+4(a>0); ② a,b,a+b(a>0,b>0); ③ a,a+4,a+5(a>0).
9、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是正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1)你觉得先固定哪条边较好?
(2)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b、c,且a为最长边,a的取值有哪几种可能?请试着来分类、枚举!
认识三角形(1)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铁塔等建筑的构造,是学生体验到学习和研究三角形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过程较为复杂。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形,如:艾菲尔铁塔、卢浮宫、金字塔、房顶三角架等。
从图中,我们能找出比较熟悉的几何图形——三角形。那什么是三角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认识三角形。
(二)学习概念,导入新知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注意:要强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的重要性。
2、三角形三要素:
(1)三角形的顶点:
(2)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2)三角形的内角: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3、三角形的记法:三角形的符号为“△”.
如图,三角形ABC记作△ABC。
顶点:A、B、C,
边:AB、AC、BC,
角:∠A、∠B、∠C.
注意:顶点字母没有限定次序,但是我们一般按逆时针方向书写;我们还可以把顶点A所对的边记作a,顶点B所对的边记作b,顶点C所对的边记作c。
4、考考你:
如图,请写出:
(1)图中各三角形;
(2)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并与同伴交流各自找出的三角形。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小明的困惑:
小明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现已有两条长分别为40cm和90cm的铁条,需要再买一根铁条,把它们首尾焊接在一起。可是,到了商店以后,小明发现商店里的铁条总共有五种规格:40cm、50cm、60cm、90cm、130cm,到底应该要买哪一种呢?
2、探究1: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三边长度,并填空:a=______;b=_______;c=______
(2)计算并比较:a +b ____c; b +c ____a; c + a ____b
(3)改变顶点A的位置(仍组成Δ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存在怎样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如图,在△ABC中,有:
BC+AC > AB,BC+AB > AC,AC+AB > BC
那么,这个是不是一定是正确的呢?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3、想一想:
在A点的小狗,为了尽快吃到B点的香肠,它选择A——B路线,还是选择A——C——B路线,为什么?
其实,我们得到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论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考考你:
如图,请写出:
(1)在△ACD中,AD+CD AC,
AD+AC CD,
AD AC+CD ;
(2)在△ABC中,AB+BC> ,
AB+AC> ,
BC+ >AB.
5、想一想:长度为6cm, 4cm, 3cm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在三条线段中,若任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则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事实上,只要满足较小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若不满足,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6、例题讲解:
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2.5cm, b=3cm, c=5cm. (2)e=6.3cm, f=6.3cm, g=12.6cm.
(四)巩固新知,继续探索
1、考考你:
a、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1)1cm,2cm,3.5cm; (2)4cm,5cm,9cm; (3)6cm,8cm,13cm.
b、现有木棒4根,长度分别为12、 10、 8、 4, 选其中3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c、如图,在Δ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连结CD,用不等号填空,并说明理由。
(1) AB__AC+BC; (2) 2AD__CD 。
2、探究2:
(1)借助“探究1”中的三角形,计算并比较:a=______;b=_______;c=______
a - b ____c; b - c ____a; c - a ____b
(2)改变顶点A的位置(仍组成ΔABC),结论有没有改变?由此你认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长度存在怎样的关系?
由此,我们得到三角形的第二个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既然在一个三角形中,始终都有:①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第三边应该要满足怎样的范围?
两边之差 < 第三边 < 两边之和
3、考考你: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b长分别为2和3,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b长分别为4和6,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3)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 设a≥b,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4、例题讲解:
在△ABC中,AB=7,BC=3,并且AC为奇数,那么△ABC的周长是多少?
解:由题意可知:7-3∵AC是奇数 ∴AC=5、7、9
所以,△ABC的周长是15、17、19。
5、回到“小明的困惑”:
小明已经有两条长分别为40cm和90cm的铁条,第三条铁条必须和这两条组成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我们可以得到:90-40<第三条铁条的长度<90+40,所以,只有60cm、90cm两种规格的可以购买使用。
(五)课堂小结,反思提高
一个概念:三角形.
两个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①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②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一种方法: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满足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最长的一条线段,则能组成三角形;若不满足,则不能组成三角形.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① P5 作业题 A组 ② 作业本(1)
选做题(基础型)P6 作业题 B组
(研究型) ①完成“课后检测” ②适当大小的三角形纸片一张
板书设计
屏幕投影
认识三角形(1)
概念: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例题(板演)
五、课后小结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