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有理数的减法 学案(2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有理数的减法 学案(2课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3 15:41:08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数学自主学习单
主备 审核 执教 使用评价
课题 2.1有理数的减法1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学习目标】(1)理解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会将有理数减法转换成加法计算,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归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2)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运用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差。(3)会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难点:例2的问题情景涉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多方面,并包含比较复杂的符号问题。
预 习——任务串 教学流程(日灵动卡)
【预习任务串】1、计算:⑴(-2.6)+(-3.1);⑵(-2)+3;⑶)8+(-3);⑷(-6.9)+0.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1)-(-6); (2)-(+8);(3)+(-7); (4)+(+4);(5)-(-9); (6)-(+3).3、填空:(1)______+6=20; (2)20+_____=17;(3)______+(-2)=-20; (4)(-20)+_____=-6
交 流——问题串
【情景(问题)一】合作学习:(1)一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问这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你是怎样算的?(16)(2)某人从10米的高处爬下并潜入到海拔大约为-20米的深水处,问他垂直移动过的距离是多少米?(30)【情景(问题)二】 合作探究:问题1:计算:(1)(+10)-(+3)=______;(2)(+10)+(-3)=__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问题2计算:(1)(+10)-(-3)=_______;(2)(+10)+(+3)=_______。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1)(-3)-(-5);(2)0-7。练习2、计算:(1)18-(-3); (2)(-3)-18;(3)(-18)-(-3); (4)(-3)-(-18)。练习3、计算:(1)(-3)-[6-(-2)];(2)15-(6-9).练习4、你会做吗?(1)温度3℃比-8 ℃高__________;(2)温度-9 ℃比-1 ℃低__________;(3)海拔-20m比-30m高__________;(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__________;反馈:课内练习1、2、3【情景(问题)三】例5、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是—155米,死海的湖面低于海平面392米,那里的海拔高度比较低?低多少米?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课题的引入尽量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而温度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采用我国不同城市在同一时间内最高温度来引入。
反 馈——评价串
【反馈检测题】【基础题】作业题A组 【提高题】作业题B组【挑战题】补充问题:1、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2、分别求出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1)表示数6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2)表示数5的点与表示数0的点;(3)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5的点;(4)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七年级(上)数学自主学习单
主备 审核 执教 使用评价
课题 2.2有理数的减法2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统一为加法,并化为省略加号的和式。2、会进行若干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体验矛盾着的对立双方,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4、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化为省略加号的和式,并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预 习——任务串 教学流程(日灵动卡)
【预习任务串】1.计算(1); (2);2、默写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通过实例计算,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又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发现,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形归纳运算法则,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交 流——问题串
【情景(问题)一】探究活动要计算,你认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请先试一试。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仍可看做和式,读做:“正、负、负、与正的和”,更多的我们读做:“减减加。”【情景(问题)二】例1把下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3)+(-8)-(-6)+(-7) 反馈:完成P36做一做课内练习1【情景(问题)三】应用:例2:一储蓄所在某时段内共受理了8项现款储蓄业务:取出63.7元,存入150元,取出200元,存入120元,存入300元,取出112元,取出300元,存入100.2元。问该储蓄所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反馈:完成课内练习2 本课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存在差异,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但还有些学生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总弄不清该减去哪个数的相反数,有的甚至把被减数也改变符号,特别是减去一个正数时,往往又再加上该正数,如误解— — = — + 。因此,教学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完善。
反 馈——评价串
【大家的知识树】
【反馈检测题】【基础题】作业题A组 【提高题】作业题B组【挑战题】计算1-2+3-4+5-6+……2019-2020.【课后作业】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是A,B,C.化简.2.若=3 ,=2,且 ,异号,求的值。3.点A、B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表示数3,则点A、B的距离为5,求点B表示的数。4.要把面值为1角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的5分、2分、1分的人民币,请问有多少种换法?5.某矿井下A、B、C三处的标高为A(-29.3m)、B(-120.5m)、C(-38.7m),哪处最高?哪处最低?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多少?

B

A

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