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快速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按照“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在下图中补全这则消息报道的事实。
注: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内容,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新闻背景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第1段:集中交代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第2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最重要事实
次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最次要
事实
导语
主
体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
的来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 )了诺贝尔奖。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jiàn shù
( )。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的各国议会联盟。
颁发
建树
仲裁
(4)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yí zhǔ( ),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5)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jù é( )收入。
遗嘱
巨额
2.以下材料节选自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利·普吕多姆的颁奖词,请你阅读并完成问题。
B
【解析】丰厚:多而厚实;丰富;数量多,价值高。此处用来形容“情感”,对象用错。可改为“丰沛”。
②
【解析】①定语语序不当,把“一面”调至“使我们”前;③句式杂糅,删掉“的原因”;④成分赘余,删掉“众多的”或“济济”。
3.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12月20日,由人民网、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光影中国”荣誉盛典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
“光影中国”电影荣誉盛典旨在通过传媒视角,推介用镜头记录伟大时代的中国电影佳作和中国电影人;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宣传推广开拓新视野,助力打造更多反映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作品。盛典现场,各项荣誉陆续揭晓。《夺冠》编剧张冀获2020—2021年度荣誉推介编剧,贾玲凭借《你好,李焕英》获2020—2021年度荣誉推介导演处女作,2020—2021年度荣誉推介女演员授予《你好,李焕英》中的张小斐,2020—2021年度荣誉推介男演员由《长津湖》主演吴京获得。作为本届荣誉盛典的“重头戏”,2020—2021年度荣誉推介电影最终花落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
(1)请给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小樊引用诗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这则新闻内容进行评论,他是这样对你解释原因的:
第二届“光影中国”荣誉盛典在京举行
诗句的意思是“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通过新闻第二段前半部分我们可以知道“光影中国”荣誉盛典举行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电影佳作百花齐放,与这句诗的意思正好契合。
消息语言的特点
消息的基本表达方式为记叙,语言特点是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特征 解读
客观 ①多用中性词,少用褒贬词,以求客观叙述事实,并通过事实的报道去影响受众。
②多用限制性定语、状语描述事实的要素,如事实状态的指称、时间、处所、方位、范围、程度、过程、数量以及事实相互关系的领属、因果等;少用起描写、抒情作用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做定语、状语。
③句子的陈述语调多于感叹语调。
特征 解读
确切 ①在时间、空间、数量、程度等方面,语言要与事实高度吻合。
②概念明确、判断准确,少用夸张和“陌生化”的语言。
③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语言。
简练 尽可能多用短句子、简单句,少用长句子、复合句,除非短句子无法清楚地组织好事实来表达意思。
朴实 消息一般不追求表面的文采,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当然朴实不是指不描绘,只是这种描绘多为白描。
通俗 采用大众化语言,少用专业性术语;不用生僻的字、词;尽量采用群众口语中新鲜活泼的语言;等等。
阅读下面两则消息,完成新闻探究任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该奖要求获得者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已经取得突出成果,并且其研究要对领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且持久性的推动作用。甘霖博士成为该奖设立以来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科研机构的获奖者,另外两位获奖者分别来自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以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甘霖在采访中说,他身上既有学校的科研任务,也有超算中心的科研任务,从北京到无锡的高铁是5个小时,是一段非常宝贵的时间,他的博士论文大约四分之三的内容是在高铁上完成的。
甘霖2011年取得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学学士学位,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直接攻读博士,进入了超算的世界。自2011年开始,甘霖就师从清华大学杨广文教授、付昊桓教授,开始了自己的“超算时间”。读博期间,甘霖就加入了“神威·太湖之光”研发团队,2016年博士毕业礼到来——他和伙伴们的成果“千万核可扩展全球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获得世界超级计算机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一直觉得很幸运。”这是1988年出生的甘霖,获得全球超级计算大会高性能专委会杰出新人奖后的感言。他说幸运在于,身处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身处一个有实力的研发团队,从“神威·太湖之光”上见证了中国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超算时代。
甘霖还说,如果去工业界或者互联网公司的话,可能薪水会稍微高一些,但是去做的可能不是他博士五年加上博士后两年多时间所做的东西。他目前研究的是防震减灾和国产超算的软件硬件相关的东西,就是希望能为中国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标题】1.对比两则新闻的标题,我们能够发现“首位获奖的中国人!今天,让我们为他点赞”远不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清晰明了,请你根据新闻内容,为这则消息重拟一个标题,让读者一看标题就能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甘霖成为首位获得超算领域高性能专委会杰出新人奖的中国人
【新闻·语言】2.请结合两则消息的相关内容,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颇有建树”意思是“很有功绩”,恰当地评价了普吕多姆在文学创作方面获得的成就,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性和严谨性。
“全球”限制的是范围,“不超过”限制的是数量,非常准确地表达出该奖项的表彰范围广、人数少,含金量高,体现了消息语言的确切性。
【新闻·内容】3.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完成下列小题。
(1)这则消息在哪些地方体现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重要意义?
导语部分引用诺贝尔的遗嘱,提到诺贝尔奖设立的目的是奖励“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第2段列举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新闻背景部分则介绍诺贝尔本人的发明,这些地方都体现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重要意义。
(2)作者特别说明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和评奖权分离有何用意?
①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现象发生;②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制度保证密切相关。
【新闻·结构】4.《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典范,请你结合《首位获奖的中国人!今天,让我们为他点赞》的具体内容,分析它的结构特点。
这则消息先在导语部分报道了甘霖成为首位获得超算领域高性能专委会杰出新人奖的中国人的喜讯,这是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说;然后,主体部分先介绍了该奖项的获奖要求及其他两位获奖者,这是次要事实;接着对甘霖的求学、工作经历进行介绍,让读者对甘霖及其所从事的研究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这是再次要事实。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来安排事实的特点。
评价出报方案,运用新闻常识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媒介素养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学校校报准备报道这一消息,校报主编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请你根据新闻常识,补写出方案二和方案三的“方案分析”。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相关消息。
方案分析: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中国航天发展”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我看中国航天人”的专题报告。
方案分析:(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翔实、权威),但相对延迟、滞后。
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