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4 19: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饮酒
陶渊明
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陶渊明,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 学会从“炼字炼词”、“借景抒情”的角度赏析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3、感受诗人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其人
走近作者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昭明太子萧统
“渊明不为诗,写胸中之妙耳!”-——北宋.陈师道
《饮酒》20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
五言绝句,为酒后即兴之作。借“饮酒”写对世事
人生的感慨。
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后任彭泽县令,终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贵,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41岁归隐田园。他在诗文中着力表现在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 。
●陶渊明其事
走近作者
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自由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后来辞官,隐居山林,这个词主要是说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五斗米
触摸文字
读诗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韵朗读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韵朗读
读诗——感知音韵美
结庐lú 在人境jìng
车马喧xuān 何能尔ěr
地自偏piān 采菊jú
东篱lí 悠yōu然
日夕佳jiā 相与还huán
欲yù辨biàn 已忘wàng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  酒
陶渊明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
4.诗人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
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1、请从练字的角度来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是指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真意是指什么?诗人为什么又说“欲辨已忘言”?
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合作探究
直击中考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是悠闲的样子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在这里是不经意看见的意思,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此”指远离官场尘嚣、回归自然的悠然自得地隐居。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人生真谛。那就是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自我,而应回归自然,坚守住心灵的净土。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是指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真意是指什么?诗人为什么又说“欲辨已忘言”?
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课堂检测
1、身居闹市,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如陶渊明在《饮酒》中说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在《饮酒》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饮酒》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版本一:悠然望南山。
版本二:悠然见南山。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
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
间无意中看到。南山的美景正
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
映衬。
“望”是远眺的意思,是一种刻意的状态,主观的寻求。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是一种主观上的刻意而为之,缺乏悠然的情趣。
古今合韵
把一座茅屋
修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然而我却
丝毫感觉不到
俗世的喧嚷
有人问我
为何你的心能如此静躺
那是因为
我把它放置在
一个远离尘嚣的远方
心居之 身倚之
菊花处 樊篱旁
悠然抬头
满眼庐山色
锁住我
迷醉的目光
青山间的流岚雾霭啊
因着黄昏
追逐阳光
古今合韵
那结伴归巢的飞鸟啊
恋着旧林
守住信仰
真者自然存
存者且会真
生活,
本就应该
不思不量
个性解读
此中有真意 文章的主旨
为何“欲辨已忘言”呢?
东晋时期世人重名利,文学重玄风(以阐
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 ),陶渊明
其人其文其思想都不被当时的人所接受。
世人皆浊我独清
寂寞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