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件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上册
复习指导
复习目标
1.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
2.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纸被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3.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
4.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5.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6.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7.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8.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10.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复习重点:
复习难点:
1.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
2.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2.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
复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作业本等。
复习课时
第二课时
1,工艺师将一块木头雕刻成人像,将石头雕刻成动物,将纸剪成窗花,经过这些改变,这三种物质( )。
A.还是原来的物质 B.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C.其中的一部分物质被改变了
2.做“让试管中的水结冰”的实验时,向试管周围的冰块中撒食盐,是为了( )。
A.让冰块看上去多一点
B.让试管周围的温度保持在0℃
C.让试管周围的温度降低到0℃以下
3.水的三态变化。
(1)水、水蒸气、冰,它们( )。
A.是水的三种形态 B.不可以互相转化 C.不会同时存在
A
C
A
(2)水( )固定的形状,水蒸气( )固定的形状。
A.有 B.没有
(3)地球表面的水在不断地变化:湖泊里的水会因为( )蒸发,变成水蒸气;空气中的水蒸气又会因为( ),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A.受冷 B.受热
(4)冰变成水,体积(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5)通常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 ),水沸腾的温度是( )。
A.0℃ B.37℃ C.100℃
B
B
B
A
C
B
A
(6)夏天时,把冰块放进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里,密封,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我们会发现( )。
A.只有塑料袋里面出现了水,它是冰块融化而成的
B.塑料袋里面和外面都出现了水,它们都来自冰块
C.塑料袋里面和外面都出现了水,它们分别来自冰块、水蒸气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下列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
A.食盐、味精 B.红糖、小苏打 C.石块、沙
C
C
(2)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B.水温高低、是否搅拌,都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快慢
C.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要想让洗衣粉尽快溶解,( )的方法比较好。
A.放在温水中、不搅拌 B.放在冷水中、搅拌 C.放在温水中、搅拌
(4)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下列操作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①两杯水一样多。( )
②一杯水的温度为60℃,另一杯水的温度为20℃。( )
B
C
√
×
③每份小苏打和食盐的质量相同。( )
④等前一份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小苏打。( )
⑤用搅拌棒在杯中搅拌时,不碰到杯子的内壁。 ( )
⑥实验过程中倒翻了一些水,继续实验。( )
5.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分离食盐和沙时,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沙、水、( )、( )、( )、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等。
A.烧杯 B.搅拌棒 C.温度计
D.滤纸 E.磁铁
√
√
√
×
A
B
D
(2)分离食盐和沙,先用溶解的方法,再用( )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要用
(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搅拌
(3)我们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溶液加热。
A.内焰 B.焰心 C.外焰
(4)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A
C
(5)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出并且燃烧,我们应该采用( )的方法灭火。
A.浇水 B.用书本扇风 C.把湿抹布盖上去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