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二次函数专题2二次函数最值问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
A.1 B.2 C.3 D.4
【解析】∵二次函数,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且,
∴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为1+c;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为-3+c.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c-(-3+c)=4.
故答案为:D.
2.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取值在范围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最大值14,最小值-2 B.有最大值14,最小值7
C.有最大值7,最小值-2 D.有最大值14,最小值2
【解析】∵
∴这个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
∴在的取值范围内,当时,有最小值-2;
当时,有最大值14.
故答案为:A.
3.已知二次函数y=2x2 4x 1在0≤x≤a时,y取得的最大值为15,则a的值为( )
A.1 B.2 C.3 D.4
【解析】∵二次函数y=2x2-4x-1=2(x-1)2-3,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顶点(1,-3),
∵a=1>0,开口向上,
∴在对称轴x=1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0≤x≤a时,即在对称轴右侧,y取得最大值为15,
∴当x=a时,y=15,
∴2(a-1)2-3=15,
解得:a=4或a=-2(舍去),
故a的值为4.
故答案为:D.
4.已知点A(a,b),B(4,c)在直线y=kx+3(k为常数,k≠0)上,若ab的最大值为9,则c的值为( )
A. B.2 C. D.1
【解析】∵点A(a,b),B(4,c)在直线y=kx+3(k为常数,k≠0)上,
∴ak+3=b,4k+3=c,
∴ab=a(ak+3)=a2k+3a=k(a+)2-,
又∵ab的最大值为9,
∴k<0,且-=9,
∴k=-,
∴4×(-)+3=c,
∴c=2.
故答案为:B.
5.已知二次函数,当时,y的最小值为,则a的值为( )
A.或4 B.或 C.或4 D.或4
【解析】y=a(x 1)2 a
∴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 a),
当a>0时,在 1≤x≤4,函数有最小值 a,
∵y的最小值为 4,
∴ a= 4,
∴a=4;
当a<0时,在 1≤x≤4,当x=4时,函数有最小值,
∴9a a= 4,
解得a= ;
综上所述:a的值为4或 .
故答案为:D.
6. , 点 是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 ( )
A.若 , 则
B.若 , 则
C.若 , 则
D.若 , 则
【解析】
=ax2-a(x1+x2)x+ax1x2
=,
=,
∵a>0,
∴y最小=,
∴若 , 则 .
故答案为:D.
7.已知点A(a,b),B(4,c)在直线y=kx+3(k为常数,k≠0)上,若ab的最大值为9,则c的值为( )
A.1 B. C.2 D.
【解析】∵点A(a,b),B(4,c)在直线y=kx+3(k为常数,k≠0)上,
∴b=ak+3,c=4k+3,
∴ab=a(ak+3)=ka2+3a=k(a+)2-,
∴当k<0时,ab取最大值为-,
∵ab的最大值为9,
∴-=9,解得k=-,
∴c=4×(-)+3,
∴c=2.
故答案为:C.
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点A(2,n),当x>0时,y≥n,当x≤0时,y≥n+1,则a的值是( )
A.﹣1 B.﹣ C. D.1
【解析】∵当x>0时,y≥n,当x≤0时,y≥n+1,
∴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
∵由
时,
可知抛物线对称轴在y右侧,为直线x=2,如图,
∵点(2,n)在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上,
∴
当
时,
有最小值为n+1,即
∵
∵
∴
∴
故答案为:C.
9.已知二次函数 ,当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当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则 的值是( )
A.-2 B.1 C.2 D.-2或2
【解析】如图:
二次函数 的图象开口向上
当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
当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2
将 , 代入 ,得:
解得:
当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1,
开口向上
时, ,代入 ,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x2+bx+c,当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2,可知该函数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 2,>0,再根据当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1,即可得到c的值,然后将c的值代入= 2,即可得到b的值,从而可以求得bc的值.
10.已知非负数 , , 满足 且 ,设 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则 的值是( )
A.16 B.15 C.9 D.7
【解析】∵a+b=3,c﹣3a=-6,
∴b=3﹣a,c=3a-6.
∵b,c都是非负数,
∴ ,
解不等式①得:a≤3,
解不等式②得:a≥ ,
∴2≤a≤3.
又∵a是非负数,
∴2≤a≤3,
S=a2+b+c=a2+(3﹣a)+3a-6=a2+2a-3,
∴对称轴为直线a=﹣ =﹣1,
∴a=2时,最小值n=5,
∴a=3时,最大值m=32+2×3-3=12,
∴m﹣n=12﹣5=7.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若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点到轴的距离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点P到y轴的距离小于2,
,
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
当时,有最小值为1.
当时,,
的取值范围为1≤n<10.
故答案为:1≤n<10.
12.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1,则a的值为 .
【解析】,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若,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此时当时,函数值y最小,最小值为,不合题意,
若,当时,函数值y最小,最小值为1,
∴,
解得:或(舍去);
综上所述,a的值为.
故答案为:
13.已知二次函数,在时,有最大值6,则 .
【解析】 二次函数 的对称轴为
时,时取得最大值6.
解得:
故答案为: .
14.已知实数x,y满足x2-3x+4y=7,则3x+4y的最大值为 。
【解析】 x2-3x+4y=7,
∴4y=7-x2+3x
∴3x+4y=7-x2+3x+3x=-x2+6x+7=-(x-3)2+16,
∴3x+4y的最大值为16.
故答案为:16.
15.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3a2+3(其中x是自变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2≤x≤1时,y的最大值为9,则a的值为 .
【解析】∵二次函数y=ax2+2ax+3a2+3(其中x是自变量),
∴对称轴是直线x=﹣ =﹣1,
∵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a>0,
∵﹣2≤x≤1时,y的最大值为9,
∴x=1时,y=a+2a+3a2+3=9,
∴3a2+3a﹣6=0,
∴a=1,或a=﹣2(不合题意舍去).
故答案为:1.
16.若实数x,y满足x+y2=3,设s=x2+8y2,则s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x+y2=3,得:y2=﹣x+3≥0,
∴x≤3,
代入得:s=x2+8y2=x2+8(﹣x+3)=x2﹣8x+24=(x﹣4)2+8,
当x=3时,s=(3﹣4)2+8=9,
∴ .
故答案为: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已知二次函数 (b,c是常数).
(1)当 , 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
(2)当 时,函数有最大值为7,求b的值;
(3)当 且自变量 时,函数有最大值为10,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答案】(1)解:当b=3,c=4时,2b=6,
∴ ,
∴ 当x=-3时,
(2)解:当c=6,函数值 时,
∵a=-1<0,函数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
∴ 当x=-b时,y最大值=
∴ b=±1
(3)解:当c=3b时,
∴ 抛物线对称轴为:x=-b
①-b<1时,即b>-1,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自变量x的值满足1≤x≤5的情况下, 有最大值
∴ 当x=1时,y最大.
∴
∴ b=
② ,即-5≤b<-1,当x=-b时, y最大.
∴
∴ , (舍去)
③当- 时,即b<-5,在自变量x的值满足1≤x≤5的情况下,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当x=5时, y最大.
∴- ,
∴ b= (舍去)
综上可得: b=﹣5或b=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或
18.已知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0,﹣3),(﹣6,﹣3).
(1)求b,c的值.
(2)当﹣4≤x≤0时,求y的最大值.
(3)当m≤x≤0时,若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2,求m的值.
【答案】(1)解:把(0,-3),(-6,-3)代入y= ,
得b=-6,c=-3
(2)解:∵y= = ,
又∵-4≤x≤0,
∴当x=-3时,y有最大值为6.
(3)解:①当-3<m≤0时,
当x=0时,y有最小值为-3,
当x=m时,y有最大值为 ,
∴ +(-3)=2,
∴m=-2或m=-4(舍去).
②当m≤-3时,
当x=-3时y有最大值为6,
∵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2,
∴y最小值为-4,
∴ =-4,
∴m= 或m= (舍去).
综上所述,m=-2或 .
19.已知抛物线(a是实数).
(1)若该当抛物线的顶点的纵坐标为,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点,都在该抛物线上,求b的最大值.
【答案】(1)解:∵抛物线,∴,
∴,∴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点,都在该抛物线上,
∴对称轴为直线,
∴,∴,∴点N的坐标为,
代入,得,
∴当时,b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
20.已知: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0,3)和点A(3,0).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和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2)若直线l⊥x轴,在第一象限内与抛物线交于点M,与直线AB交于点N,求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以及此时点M,N的坐标.
【答案】(1)解:∵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0,3)和点A(3,0),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2x+3,
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kx+m,由题意,得
,解得,
∴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x+3.
(2)解:设点M的坐标为(a,-a2+2a+3),则N点坐标为(a,-a+3),
∵M,N在第一象限,
∴MN=-a2+2a+3-(-a+3)=-a2+2a+3+a-3
=-a2+3a
=-+,
∴当a=时,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的最大,最大值为,此时点M的坐标为,点N的坐标为.
21.已知抛物线经过点,.
(1)求,的值.
(2)已知为正数,当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且,求的值.
【答案】(1)解:∵抛物线经过点,
∴ 解得
(2)解:由(1)可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8)
∵a<0,
∴当x=1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8,又当时,有最大值,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m=8
又∵
∴n=6
则6=
解得x=2或x=0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当时,有最小值
∴1+k=2
∴k=1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B两点,并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求a,b满足的关系式及c的值;
(2)当a=时,若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求△PAB周长的最小值;
(3)当a=1时,若点Q是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作QD⊥AB于点D,当QD的值最大时,求此时点Q的坐标及QD的最大值.
【答案】(1)解:∵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2),
∵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B两点,
∴,
∴2a=b+1,c=-2;
(2)解:当a=时,则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点A的坐标为(-2,0),
∴点C的坐标为(4,0) ,
△PAB的周长为:PB+PA+AB,且AB是定值,
∴当PB+PA最小时,△PAB的周长最小,
∵点A、C关于直线x=1对称,
∴连接BC交直线x=1于点P,此时PB+PA值最小,
∵AP=CP,
∴△PAB的周长最小值为:PB+PA+AB=BC+AB,
∵A(-2,0),B(0,-2),C(4,0),
∴OA=2,OB=2,OC=4,
由勾股定理得BC=2,AB=2,
∴△PAB的周长最小值是:2+2.
(3)解:当a=1时,b=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
过点Q作QF⊥x轴交于F点,交直线AB于点E,
∵A(-2,0),B(0,-2),
∴OA=OB,
∴∠OAB=45°,
∵QD⊥AB,
∴∠AEF=∠QED=∠EQD=45°,
∴QD=ED=EQ,
设Q(t,t2+t-2),E(t,-t-2),
∴QE=-t-2-(t2+t-2)=-t2-2t,
∴DQ=QE=-(t2+2t)= -(t+1)2+,
当t=-1时,DQ有最大值,此时Q(-1,-2).
23.如图,抛物线y=ax2+3x+c与x轴交于点A,B,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点A,C(3,n).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其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顶点的坐标;
(2)已知直线l:x=m+5与直线AC交于点D,过点P作PE⊥l于点E,以PE,DE为边作矩形PEDF.
①当抛物线的顶点在矩形PEDF内部时,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②在①的条件下,求矩形PEDF的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1)解:对于,当时,,
∴.
将代入,得,
∴,
将,分别代入,
得 ,解得,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2)解:①
②易知,.
∵,
∴当时,最小,最小值为1,
∴矩形周长的最小值为.
24.如图,已知:关于y的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 和点B,与y轴交于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
(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 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点D与点M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B点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 面积最大,试求出面积.
【答案】(1)解:把A(2,0)和C(0,6)代入y=x2+bx+c,
解得: ,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5x+6;
(2)令y=0,则x2﹣5x+6=0,
解得:x=2或x=3,
∴B(3,0),抛物线对称轴是x= ,
∴BC2=32+62=45,
设P点坐标为(0,m),
CP2=(6-m)2,BP2=32+m2=9+ m2,
当∠CBP=90°时,BC2+ BP2= CP2,
45+9+m2=(6-m)2,
解得,m= ,P点坐标为(0, );
当∠CPB=90°时, CP2+ BP2= BC2,
45=9+m2+(6-m)2,
解得,m1=0,m2=6(舍去),P点坐标为(0,0);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 )或(0,0);
(3)如图2,
设A运动时间为t,由AB=1,得BM=1﹣t,则DN=2t,
∴S△MNB= ×(1﹣t)×2t=﹣t2+t=﹣(t﹣ )2+ ,
当t= 时,S△MNB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
即当M( ,0)、N( ,1)或( ,﹣1)时△MNB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
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二次函数专题2二次函数最值问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
A.1 B.2 C.3 D.4
2.已知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取值在范围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最大值14,最小值-2 B.有最大值14,最小值7
C.有最大值7,最小值-2 D.有最大值14,最小值2
3.已知二次函数y=2x2 4x 1在0≤x≤a时,y取得的最大值为15,则a的值为( )
A.1 B.2 C.3 D.4
4.已知点A(a,b),B(4,c)在直线y=kx+3(k为常数,k≠0)上,若ab的最大值为9,则c的值为( )
A. B.2 C. D.1
5.已知二次函数,当时,y的最小值为,则a的值为( )
A.或4 B.或 C.或4 D.或4
6. , 点 是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 ( )
A.若 , 则
B.若 , 则
C.若 , 则
D.若 , 则
7.已知点A(a,b),B(4,c)在直线y=kx+3(k为常数,k≠0)上,若ab的最大值为9,则c的值为( )
A.1 B. C.2 D.
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点A(2,n),当x>0时,y≥n,当x≤0时,y≥n+1,则a的值是( )
A.﹣1 B.﹣ C. D.1
9.已知二次函数 ,当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当 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则 的值是( )
A.-2 B.1 C.2 D.-2或2
10.已知非负数 , , 满足 且 ,设 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则 的值是( )
A.16 B.15 C.9 D.7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若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点到轴的距离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 .
12.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1,则a的值为 .
13.已知二次函数,在时,有最大值6,则 .
14.已知实数x,y满足x2-3x+4y=7,则3x+4y的最大值为 。
15.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3a2+3(其中x是自变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2≤x≤1时,y的最大值为9,则a的值为 .
16.若实数x,y满足x+y2=3,设s=x2+8y2,则s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已知二次函数 (b,c是常数).
(1)当 , 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
(2)当 时,函数有最大值为7,求b的值;
(3)当 且自变量 时,函数有最大值为10,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18.已知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0,﹣3),(﹣6,﹣3).
(1)求b,c的值.
(2)当﹣4≤x≤0时,求y的最大值.
(3)当m≤x≤0时,若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2,求m的值.
19.已知抛物线(a是实数).
(1)若该当抛物线的顶点的纵坐标为,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点,都在该抛物线上,求b的最大值.
20.已知: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0,3)和点A(3,0).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和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2)若直线l⊥x轴,在第一象限内与抛物线交于点M,与直线AB交于点N,求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以及此时点M,N的坐标.
21.已知抛物线经过点,.
(1)求,的值.
(2)已知为正数,当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且,求的值.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B两点,并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求a,b满足的关系式及c的值;
(2)当a=时,若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求△PAB周长的最小值;
(3)当a=1时,若点Q是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作QD⊥AB于点D,当QD的值最大时,求此时点Q的坐标及QD的最大值.
23.如图,抛物线y=ax2+3x+c与x轴交于点A,B,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点A,C(3,n).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其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顶点的坐标;
(2)已知直线l:x=m+5与直线AC交于点D,过点P作PE⊥l于点E,以PE,DE为边作矩形PEDF.
①当抛物线的顶点在矩形PEDF内部时,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②在①的条件下,求矩形PEDF的周长的最小值.
24.如图,已知:关于y的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 和点B,与y轴交于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
(3)有一个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在 上向点B运动,另一个点N从点D与点M同时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当点M到达B点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问点M、N运动到何处时, 面积最大,试求出面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