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二次函数 几何综合应用问题(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二次函数 几何综合应用问题(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7 14:34: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二次函数专题4二次函数几何综合问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每题12分) 满分:120分
1.如图,抛物线经过、两点,与轴交于点,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的横坐标为,连结、、、.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的面积等于的面积的时,求的值.
(3)当时,若点是轴上一动点,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的直线AB与y轴交于点.经过原点O的抛物线交直线AB于点A,C,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M是线段AB上一点,N是抛物线上一点,当轴且时,求点M的坐标;
(3)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Q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定义:由两条与x轴有着相同的交点,并且开口方向相同的抛物线所围成的封闭曲线称为“月牙线”,如图①,抛物线C1:y=x2+2x﹣3与抛物线C2:y=ax2+2ax+c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月牙线”,抛物线C1和抛物线C2与x轴有着相同的交点A(﹣3,0)、B(点B在点A右侧),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G、H(0,﹣1).
(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和点G的坐标.
(2)点M是x轴下方抛物线C1上的点,过点M作MN⊥x轴于点N,交抛物线C2于点D,求线段MN与线段DM的长度的比值.
(3)如图②,点E是点H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EG,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EFG是以EG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①,已知抛物线L: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3),B(1,0),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
(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OPE面积最大时,求出P点坐标;
(3)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AE内(包括△OAE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
(4)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已知直线y=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经过A,C两点,且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对称轴为直线x=﹣1.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D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求四边形ABCD面积S的最大值及此时D点的坐标;
(3)若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Q,使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C为对角线的菱形?若存在,请求出P,Q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综合与探究
如图,某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点为A(-1,0),B(4,5).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C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AC与BC的和最小时,点C的坐标为    ;
(3)点D为抛物线位于线段AB下方图象上一动点,过点D作DE⊥x轴,交线段AB于点E,求线段DE长度的最大值;
(4)在(2)条件下,点M为y轴上一点,点F为直线AB上一点,点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若以点C,M,F,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
7.如图,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抛物线经过,,三点.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绕平面内一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即点,,的对应点分别为,,,若恰好两个顶点落在抛物线上,请直接写出的坐标.
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直线AC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交于点D,且△ABD的面积为10.
(1)求抛物线和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2)若抛物线上的动点E在直线AC的下方,求△A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3)设P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右侧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BPQ为等边三角形时,求直线AP的函数表达式.
9.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B的坐标为.
(1)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设点F是抛物线上一点,其横坐标为-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AM被直线BF平分?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该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B的坐标;
(2)当 时,如图1,连接AD,BD,是否存在实数a,使 ABD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 时,如图2,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连接AP,直线PO交AC于点Q, APQ和 OCQ的面积分别为 和 ,当 的值最大时,求直线PO的解析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二次函数专题4二次函数几何综合问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1.如图,抛物线经过、两点,与轴交于点,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的横坐标为,连结、、、.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的面积等于的面积的时,求的值.
(3)当时,若点是轴上一动点,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试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抛物线交点式表达式得: ,
即 ,解得: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2)解: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点 ,
由点 、 的坐标,得直线 的表达式为: ,
如图所示,过点 作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于点 ,
设点 ,则点 ,
则 ,

即: ,
解得: 或 舍去 ,
故 ;
(3)解:当 时,点 ,
设点 ,点 ,则 ,
①当 是边时,
点 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 ,同样点 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 ,
故 或 ,
联立①②并解得: 不合题意的值已舍去 ;
故点 的坐标为 或 或 ;
②当 是对角线时,
由中点公式得: ,
联立①③并解得 ,
故点 的坐标为 ;
综上,点 的坐标为 或 或 或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的直线AB与y轴交于点.经过原点O的抛物线交直线AB于点A,C,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M是线段AB上一点,N是抛物线上一点,当轴且时,求点M的坐标;
(3)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Q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是否存在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抛物线过点,∴,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直线AB经过,,∴,∴,∴直线AB的表达式为.
∵轴,可设,,其中.当M在N点上方时,.解得,(舍去).∴.当M在N点下方时, .解得,.∴,.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有三个,,.
(3)解:解:(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有4个.,,,.理由如下:①如图,若AC是四边形的边.
当时,∴拋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相交于点.过点C,A分别作直线AB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点与点D重合.当时,四边形是矩形.∵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此时直线的解析式为.∵直线与平行且过点,∴直线的解析式为.∵点是直线与拋物线的交点,∴.解得,(舍去).∴.当时,四边形是矩形.∵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②如图,若AC是四边形的对角线,
当时.设AC中点E,P3E=1/2AC,(5/2-t)2+(-t2+4t-3/2)2=9/2∵点P不与点A,C重合,∴和.(含因式(t-1)(t-4))∴.∴.∴如图,满足条件的点P有两个.即,.
当时,四边形是矩形.∵向左平移个单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向左平移个单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当时,四边形是矩形.∵向右平移个单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向右平移个单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综上,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为或或或
3.定义:由两条与x轴有着相同的交点,并且开口方向相同的抛物线所围成的封闭曲线称为“月牙线”,如图①,抛物线C1:y=x2+2x﹣3与抛物线C2:y=ax2+2ax+c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月牙线”,抛物线C1和抛物线C2与x轴有着相同的交点A(﹣3,0)、B(点B在点A右侧),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G、H(0,﹣1).
(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和点G的坐标.
(2)点M是x轴下方抛物线C1上的点,过点M作MN⊥x轴于点N,交抛物线C2于点D,求线段MN与线段DM的长度的比值.
(3)如图②,点E是点H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EG,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EFG是以EG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将A(﹣3,0)、H(0,﹣1)代入y=ax2+2ax+c中,
∴,解得,
∴y=x2+x﹣1,
在y=x2+2x﹣3中,
令x=0,则y=﹣3,
∴G(0,﹣3).
(2)解:设M(t,t2+2t﹣3),则D(t,),N(t,0),
∴NM=﹣t2﹣2t+3,,
∴=.
(3)解:存在点F,使得△EFG是以EG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
由(1)可得y=x2+2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
∵E点与H点关于对称轴x=﹣1对称,
∴E(﹣2,﹣1),设F(x,0),
①当EG=EF时,∵G(0,﹣3),
∴EG=2,
∴2=,
解得x=﹣2或x=﹣﹣2,
∴F(﹣2,0)或(﹣﹣2,0);
②当EG=FG时,2=,此时x无解;
综上所述:F点坐标为(﹣2,0)或(﹣﹣2,0).
4.如图①,已知抛物线L: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3),B(1,0),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
(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OPE面积最大时,求出P点坐标;
(3)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AE内(包括△OAE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
(4)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抛物线L: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3),B(1,0),∴ ,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2)解:如图1,过P作PGy轴,交OE于点G,
设P(m,m2﹣4m+3),∵OE平分∠AOB,∠AOB=90°,
∴∠AOE=45°,∴△A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OA=3,∴E(3,3),
设直线OE的解析式为y=kx,把点(3,3)代入得,3=3k,解得k=1,
∴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G(m,m),
∴PG=m﹣(m2﹣4m+3)=﹣m2+5m﹣3,
∴S△OPE=S△OPG+S△EPGPG AE3×(﹣m2+5m﹣3)
(m2﹣5m+3)(m)2,
0,
∴当m时,△OPE面积最大,此时m2﹣4m+3=,
∴P点坐标为(,);
(3)解:由y=x2﹣4x+3=(x﹣2)2﹣1,得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直线x=2,
顶点为(2,﹣1),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后顶点为F(2,﹣1+h).
设直线x=2交OE于点M,交AE于点N,则N(2,3),
如图2,
∵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M(2,2),∵点F在△OAE内(包括△OAE的边界),∴2≤﹣1+h≤3,解得3≤h≤4;
(4)解:设P(m,m2﹣4m+3),分四种情况:①当P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轴下方时,如图3,过P作MN⊥y轴,交y轴于M,交l于N,
∴∠OMP=∠PNF=90°,∵△O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P=PF,∠OPF=90°,∴∠OPM+∠NPF=∠PFN+∠NPF=90°,
∴∠OPM=∠PFN,∴△OMP≌△PNF(AAS),
∴OM=PN,∵P(m,m2﹣4m+3),则﹣m2+4m﹣3=2﹣m,解得:m或,∵m>2,不合题意,舍去,
∴m,此时m2﹣4m+3=,
∴P的坐标为(,);
②当P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轴上方时,同理得:2﹣m=m2﹣4m+3,
解得:m1或m2,∵>2,不合题意,舍去,
∴m=,此时m2﹣4m+3=,
∴P的坐标为(,);
③当P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轴下方时,如图4,过P作MN⊥x轴于N,过F作FM⊥MN于M,
同理得△ONP≌△PMF,
∴PN=FM,则﹣m2+4m﹣3=m﹣2,解得:m1或m2;
∵<2,不合题意,舍去,∴m=,此时m2﹣4m+3=,
P的坐标为(,);
④当P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轴上方时,如图5,
同理得m2﹣4m+3=m﹣2,解得:m或(舍),
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或(,)或(,).
5.如图,已知直线y=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经过A,C两点,且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对称轴为直线x=﹣1.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D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求四边形ABCD面积S的最大值及此时D点的坐标;
(3)若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Q,使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C为对角线的菱形?若存在,请求出P,Q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当x=0时,y=4,
∴C (0,4),
当y=0时,x+4=0,
∴x=﹣3,
∴A (﹣3,0),
∵对称轴为直线x=﹣1,
∴B(1,0),
∴设抛物线的表达式:y=a(x﹣1) (x+3),
∴4=﹣3a,
∴a=﹣,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 (x+3)=﹣x2﹣x+4;
(2)解:如图1,
作DF⊥AB于F,交AC于E,
∴D(m,﹣﹣m+4),E(m,﹣m+4),
∴DE=﹣﹣m+4﹣(m+4)=﹣m2﹣4m,
∴S△ADC=OA= (﹣m2﹣4m)=﹣2m2﹣6m,
∵S△ABC===6,
∴S=﹣2m2﹣6m+6=﹣2(m+)2+,
∴当m=﹣时,S最大=,
当m=﹣时,y=﹣=5,
∴D(﹣,5);
(3)解:设P(﹣1,n),
∵以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C为对角线的菱形,
∴PA=PC,
即:PA2=PC2,
∴(﹣1+3)2+n2=1+(n﹣4)2,
∴n=,
∴P(﹣1,),
∵xP+xQ=xA+xC,yP+yQ=yA+yC
∴xQ=﹣3﹣(﹣1)=﹣2,yQ=4﹣=,
∴Q(﹣2,).
6.综合与探究
如图,某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点为A(-1,0),B(4,5).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C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AC与BC的和最小时,点C的坐标为    ;
(3)点D为抛物线位于线段AB下方图象上一动点,过点D作DE⊥x轴,交线段AB于点E,求线段DE长度的最大值;
(4)在(2)条件下,点M为y轴上一点,点F为直线AB上一点,点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若以点C,M,F,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
【答案】(1)解:将A(-1,0),B(4,5)代入得, ,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2)
如图,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把点 A(-1,0),B(4,5)代入y=kx+b,
得,
解得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
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点C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
当点C在AB上时,最小,
把x=1代入,得y=2,
点C的坐标为(1,2);
(3)解:如图,由(2)知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设,则,
则,
当时,DE有最大值为,
(4)解:如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直线与y轴的交点为D(0,1),


若以点C,M,F,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分情况讨论:
①过点C作轴于点,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点C作 ,则四边形 为正方形,
依题意,知D与F重合,点 的坐标为(1,1);
②以为中心分别作点F,点C点的对称点 ,连接,则四边形是正方形,则点的坐标为(-1,2);
③延长到使,作于点,则四边形是正方形,则的坐标为(1,4);
④取的中点,的中点,则为正方形,则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
7.如图,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抛物线经过,,三点.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绕平面内一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即点,,的对应点分别为,,,若恰好两个顶点落在抛物线上,请直接写出的坐标.
【答案】(1)证明:四边形AOCD是矩形,理由如下:
∵,,,
∴CD//y轴,AD//x轴,
∴CD∥OA,AD∥OC,
∴四边形AOCD是平行四边形,
又∵点A在y轴上,点C在x轴上,
∴∠AOC= 90°,
∴四边形AOCD是矩形
(2)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解得:,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3)解:点的坐标为或
∵,,,
∴AD = 1,CD =,
由(1)得,四边形AOCD是矩形,
∴∠ADC = 90°,由旋转可知:,
∴,,
∴ΔA1C1D1恰好两个顶点落在抛物线上,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点A1,C1落在抛物线上时,A1D1//y轴,C1D1//z轴,如图2,

则,
∴,即,





整理得:,
①+②得:,
解得:,
当时,

∴;
②当点D1落在抛物线上时,点A1不可能落在抛物线上,
如图3,
③当点C1,D1落在抛物线上时,A1D1//y轴,C1D1//z轴,
如图4,
此时C1、D1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设则:,
∴,

又∵,
∴,
解得:,
∵A1D1 = 1,
∴,
把代入得:

解得:,
∴,
综上所述,若△A1C1D1恰好两个顶点落在抛物线上,此时A1的坐标为或
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直线AC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交于点D,且△ABD的面积为10.
(1)求抛物线和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
(2)若抛物线上的动点E在直线AC的下方,求△A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3)设P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右侧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BPQ为等边三角形时,求直线AP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解:把A(-1,0),B(3,0)代入,
得,∴,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AB=4,
设点D的纵坐标为h,
∵△ABD的面积为10,
∴,
∴h=5,
把h=5代入,得,
∴,(舍去),
∴点D的坐标为(4,5),
设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把A(-1,0),D(4,5)代入,得
,∴,
∴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为y=x+1;
(2)解:过点E作EF⊥AB交AB于点G,交直线AC于点F,过点C作CH⊥EF于点H.
设点,则F(m,m+1),
∴,

=
=
=
=
=,


∵,
∴有最大值,当时,△ACE面积的最大值为.
此时,点.
(3)解:在对称轴上取点M,使AM=AB.
又∵AM=BM,
∴AM=AB=BM,
∴△ABM为等边三角形.
①当点P在x轴的上方时:
设对称轴交x轴于点K,连接AP交对称轴于点N,如图所示.
∵△BPQ是等边三角形,
∴BQ=BP,∠QBP=60°,
易得∠ABQ=∠MBP,
∴△ABQ≌△MBP,
∴AQ=MP,
又∵AQ=QB=BP,
∴MP=BP,
又∵AM=AB,
∴AP垂直平分MB,
∴∠NAK=30°,
易得AK=2,
∴,
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mx+n,
把A(-1,0),代入,解得.
∴直线AP的函数解析式为;
②当点P在x轴的下方时,可以证得△ABP≌△MBQ,
∴∠BAP=∠BMQ=30°
同样可得.
综上所述,直线AP的函数解析式为或.
9.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B的坐标为.
(1)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设点F是抛物线上一点,其横坐标为-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AM被直线BF平分?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解:B的坐标为(3,0)代入解析式中得:

解得:m=2,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顶点坐标的横坐标为:,代入解析式中得y=4,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
(2)解:∵根据A、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PA=PB,
∴连接BC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P,则此时PA+PC的值最小,
将x=0代入到中,得:,
∴点C的坐标为(0,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将B、C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解得:,
所以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将x=1代入到y=-x+3得:y=2,
∴P点坐标为(1,2);
(3)解:∵点F是抛物线上一点,其横坐标为-2,
∴将x=-2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y=-4-4+3=-5,
∴F(-2,-5),
设直线BF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B,F代入可得:

解得:,
∴y=x-3,
由点B(3,0)及对称轴为x=1,
点A(-1,0),
设点,
∴线段AM的中点,
∵直线BF平分线段AM,
∴直线BF经过点G,
代入可得:,
解得:,,
当时,,
当时,,
点或.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该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B的坐标;
(2)当 时,如图1,连接AD,BD,是否存在实数a,使 ABD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 时,如图2,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连接AP,直线PO交AC于点Q, APQ和 OCQ的面积分别为 和 ,当 的值最大时,求直线PO的解析式.
【答案】(1)解: 对称轴 ,
对称轴为直线 ,
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
令 ,则 ,
解得 ,
(2)解:存在实数a,使 ABD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抛物线的顶点为D,

ABD为等边三角形,

, ,


解得 ,


(3)解: ,

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
令 ,则 ,


随 的增大而减小,
当 最小时, 最大,此时P点即为抛物线的顶点,

设直线PO的解析式为 ,
将 代入 ,得 ,
解得 ,
直线PO的解析式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